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1]埃罗·沙里宁(Eero Saarinen)(图1)~[2]是20世纪现代建筑有机功能主义代表人物,他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工业设计等领域均有所成就。"埃罗·沙里宁的父亲伊利尔·沙里宁是现代建筑的先驱者之一"~[3],他在接受父亲建筑设计影响的同时开创了自己的风格,成为现代国际主  相似文献   

2.
正"建筑以空间形式体现出时代精神,这种体现是生动、多变和新颖的。"~([1])——密斯·凡德罗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1886年-1969年)是德国建筑师(后加入美国国籍),在世界现代建筑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的痕迹。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图1)本名路德维希·密斯,为表达对母亲的尊敬,后又加上母亲的姓,人们习惯称他为密斯·凡德罗。他与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并称为"现代主义建筑四大师"。密斯建筑设计代表作品有巴塞罗那德国馆(1929年)、范斯沃斯住宅(1950年)、柏林新国家美术馆(1968年);同时,他在工业设计、城市规划、书籍出版等方面也有所成就。在建筑设计领域,密斯·凡德罗终其一生都在"结构"与"玻璃"中探索,其主要设计思想——"少就是多"的理念一直被后  相似文献   

3.
生于芬兰的阿尔瓦·阿尔托(1898年~1976年)(图1)[1]是现代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与格罗皮乌斯、赖特、柯布西耶、密斯齐名,是现代建筑学的先驱,同时也是现代灯具设计、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城市规划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阿尔瓦·阿尔托终生倡导人性化建筑,主张一切从使用者角度出发,他把芬兰的建筑传统结合到现代欧洲建筑中,形成了既有浪漫主义特征又有地方特色的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4.
<正>巴塞罗那帕塞奥·德格拉西亚坐落着一幢闻名全球的纯粹现代风格的建筑—米拉之家。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石头房子",这栋建筑出自西班牙著名建筑大师安东尼·高蒂之手(图1),其作品也已成为巴塞罗那的城市名片。安东尼·高蒂是"西班牙加泰隆现代主义"(属于新艺术运动,与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并不相同)建筑师,是新艺术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他被称作巴塞罗那建筑史上最前卫、最疯狂的建筑艺术家,他的设计风格独立、大胆、特异,他极  相似文献   

5.
正"各行各业人士都要发奋努力,共同肩负起在‘现实’与‘理想主义’的鸿沟之间建立一座桥梁的神圣使命。"——沃尔特·格罗皮乌斯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图1[1]),是20世纪德国最具有影响力的建筑设计师和设计理论家、德国工业联盟的主要成员、现代主义建筑流派的先行者和践行者。作为现代设计艺术教育的活动家和奠基人,他创办了在世界设计史上有创世性成就的设计师摇篮——包豪斯学校(BAUHAUS)。他将一  相似文献   

6.
正"没有什么职业比研究自然事物更值得拥有智慧的头脑……我们将不断发现一些新事物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一些新鲜的美来激发我们的想象力。"~([1])——约瑟夫·帕克斯顿(Joseph Paxton)(图1)概述约瑟夫·帕克斯顿出生于1803年8月3日,是英国著名的园艺师兼建筑师,被称为现代建筑的先驱和公园的改革者。帕克斯顿设计的水晶宫成为英国工业革命时代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他的城市公园思想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7.
<正>"赋予生命的形式需要反映潜在的物理现实。建筑只有植根于建筑的生活传统才能成长。"[1]——西萨·佩里(Cesar Pelli)(图1)概 述西萨·佩里是当今建筑界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他主要以设计摩天大楼而被人熟知,曾经被《纽约时报》称为"最致力于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摩天大楼建筑师"。他最初因为对玻璃幕墙的创造性设计而声名鹊起,因其代表性作品——太平洋设计中心,而成为"银色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西萨·佩里  相似文献   

8.
正约恩·伍重(Joslash Utzon)(图1)是丹麦著名的建筑大师,因设计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而享誉全球,他曾受过严格的教育,受到梁思成、赖特等多位东、西方建筑大师的影响,且有"行天下"的经历。他毕生致力于建筑事业,在多元文化中寻找设计灵感,在设计中融汇世界建筑文化的精髓,在创作中扎根于丹麦本土文化并将其升华,最终形成自己的设计理念,成绩斐然,并于2003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  相似文献   

9.
《中国勘察设计》2011,(11):93-93
近日,"2011·中国首届保障性住房设计竞赛"在京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在本次设计竞赛中凭借其"公共租赁住房整体解决方案"荣获大赛一等奖,并获得最佳公租房设计单项奖;该院的"标准化设计工业化建造的公共租赁住房"方案也凭借其创新性的探索荣获二等奖。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作为我国现代建筑产业最具实力的综合性科技研发企业,多年来凭借其独特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始终致力于积极推动我国住宅工业化发展,其住宅产业化研发团队,集技术研发、标准编  相似文献   

10.
正"当建筑师开始关心社会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不在乎做一些"差建筑",甚至不把自己当成建筑师。把设计作为工具,来解决设计以外的事情,因为设计在设计之外会更有力量。"——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Alejandro Aravena)[1]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图1)[2],2016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同时,也是第一位获得该奖的智利人。普利兹克评委会给予他高度赞赏:  相似文献   

11.
正矶崎新是日本著名的艺术家、建筑思想家和建筑大师,他荣获了2019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作为一位引领世界建筑创新潮流的建筑大师,他在后现代建筑思潮中,表现出了从根本上反对教条形式设计的倾向。他在建筑界的成就无疑是巨大的,他甚至被日本建筑界誉为可与传奇革命家切·格瓦拉相媲美的人。他的建筑思想极具探索性,具有高度的创新精神。他始终希望自己是一个"自由人",在参加竞赛时,他每次都会将作品前面代表国籍的牌子拿掉,他希望别人将他当作一位世界国籍的人。在日本,矶崎新被称为"传奇",他与当时的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和安藤忠雄被合称为"日本建筑设计界三杰"~([1])  相似文献   

12.
正建筑设计大师多米尼克·佩罗(Dominique Perrault)(图1)1用极具震撼力的作品在法国建筑史上留下了让世人惊叹的辉煌。他所创造的建筑风格是对时间观念的挑战,他的每一个作品都是一个时代记忆的纪念碑。这位年轻的建筑师用精湛的造诣带给大家众多的优秀作品,1988年,年仅35岁的佩罗拿下了法国国家图书馆大型国际设计的招标项目,他的设计方案在建成后荣获"密斯·凡·德罗奖"(Mies van der Rohe Award)2。除此之外,他还设计了柏林奥林匹克游泳池和竞赛场、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欧洲共同体法院等,这些杰出的作品向世人展示了作为当代建筑界一流建筑师的实力。如今,多米尼克·佩罗的名字和他宏大震撼的建筑作品已享誉世界。  相似文献   

13.
正"当生活方式和建筑融为一体时,生命才能开始庆祝。"——巴克里希纳·多西(图1)~([1])印度建筑之父——巴克里希纳·多西是一位扎根于印度本土的建筑设计师、城市规划师,同时也是教育理念的传递者。他的设计在保证建筑功能性、实用性和美观性的同时,还充分考虑到了环境、气候、技术等相关因素,并结合自身对当地人文的理解,运用文学和哲学化的表达方式,创造出震撼人心的具有可持续性价值的  相似文献   

14.
正"美丽的建筑不只局限于精确,它们是真正的有机体,是心灵的产物,是利用最好的技术完成的艺术品。"——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弗兰克·劳埃德·赖特(1867年—1959年)(图1)~([1])是美国建筑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大师,与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同在现代主义建筑时期的神坛上,并称为"现代主义四大建筑大师"。赖特早年在草原生活的经历对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显著影响——他终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年底,由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主办的建国初期陕西现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学术研讨会召开,会议同期举办了20世纪50年代在西安建成的经典建筑作品展览,以纪念著名建筑师洪青(1913年~1979年)。洪青留给我们的"遗产"不仅有数十项建筑作品,还有一系列至今看来都极为珍贵的建筑思想:在对西方古典建筑的认知上,他集毕生精力追求中西建筑文化融合且最终体现中国现代建筑设计思想,在建筑装饰元素理念的认知上,他强调,要将西方古典装饰手法本土化,创造  相似文献   

16.
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在《看不见的城市》中写到:"元世祖忽必烈问马可波罗,’你为什么要跟我提到石头?我只关心建筑’。马可波罗回答道,’没有石头,就没有建筑’"。它一语道破了石材在建筑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近日在京举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石材产品及石材技术装备展览会(以下简称"中国国际石材展")秉承"设计为先"的理念,通过举办第二届中国国际石材设计高峰论坛、意大利石材主题设计亚洲巡展、德国石材工业设计新理念主题演讲等系列活动,打造了一场石材设计的盛宴。  相似文献   

17.
<正>"我特意地忽视那些正确的、方方正正的建筑,忽视那些用尺规设计的理性主义,而是去拥抱曲线的世界……对理性主义采取这样不合作的态度是因为我所居住的环境,那些白色的海滩、巍峨的群山、古老的巴洛克教堂和那些古铜色皮肤的漂亮女人。"——奥斯卡·尼迈耶2012年1 2月5日,拉丁美洲现代主义建筑泰斗奧斯卡·尼迈耶(图1)[1]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逝世,享年104岁。  相似文献   

18.
<正>葡萄牙著名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Alvaro Siza)(图1)[1]被认为是当代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他的作品注重在现代设计与历史环境之间建立深刻的联系,并因其独具个性的品质以及对现代社会文化变迁的敏锐洞察而受到普遍关注和认可。西扎的作品遍及欧洲各地,获得过普利兹克奖、欧洲建筑奖、哈佛城市设计奖等一系列建筑界重要奖项,并在柏林、里斯本、威尼斯、萨尔兹堡等地的多项设计竞赛中胜出。  相似文献   

19.
<正>隈研吾,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隈研吾都市设计中心代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图1)[1]。他的建筑设计哲学从康德的思想中获得启发,认同日本禅宗和中国传统哲学,讲究万物归本,终究回归混沌。在他的著作《新建筑入门》中,其"反造型"的建筑哲学已基本确立。此后,他将自己对于哲学的体会赋予建筑作品中,致力于建造"既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又不刻意追求视觉需求的建筑"[2]。他的作品也许不以极具标志性而出  相似文献   

20.
正2020年12月,经重庆市委、市政府批准,重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设计集团")在整合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和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作为重庆本土勘察设计咨询的龙头企业,重庆设计集团肩负着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推动重庆建筑产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引领设计咨询行业大建设、大发展,助力西部设计之都和现代建筑产业高地建设,打造重庆设计咨询品牌"的历史使命,未来将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矗立在巴渝大地上的国内又一重要创新设计咨询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