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新沂球粒陨石,为江苏省新沂县城岗公社徐庄村一社员在其家菜园附近所发现,降落时间不详。该标本经江苏省地质局第五地质队黄堂发同志初步鉴定,推断其为陨石,后送交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我们对此陨石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球粒结构等进行了初步研究,下面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3.
许杰 《地质论评》1948,13(Z2):265-265
著者与马振图先生两人自鄂西宜都县,巴子堖一带之宜昌灰岩中采获化石基多,保存完美,主要为树状笔石(Dendroid Graptolites)  相似文献   

4.
THE MIOCENE CERVIDS FROM SHANTU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newly discovered under-basaltic sands and diatomaceous shalesof Shanwang (Western Shantung) represent,together with the Tung-gurbasin of Inner Mongolia,the best and richest Miocene formation so far  相似文献   

5.
6.
综述了二叠 -三叠纪转折期放射虫动物群的研究进展 ,长兴阶晚期放射虫动物群 90 %以上的种在二叠纪末期灭绝 ,只有少数在浅海灰岩和远洋硅质岩中均能够发现的属种才成功残存到三叠纪 ;三叠纪放射虫的复苏和辐射经历了较长的过程 ,Griesbachian至 Smithian为放射虫残存期 ,Spathian 为放射虫的复苏期 ,Anisian是放射虫的辐射期。Anisian放射虫的辐射受到强缺氧事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翠榴石(Demantoid)是一种稀少的贵重宝石矿物。本文的新疆含铬翠榴石在我国属首次发现。通过化学成分、X射线粉晶衍射、穆斯堡尔谱、红外及可见吸收光谱等测定确认,新疆翠榴石所含钙铁榴石端员分子均在90%以上,接近于纯端员组成,Fe~(2+)含量低于穆斯堡尔谱最低检出界限。在这里,绿色与占据八面体位置的Fe~(3+)直接相关,而微量Cr~(3+)的存在则使其翠绿色色调大大加强。结合翠榴石产出地质条件及矿物共生组合分析可以认为,在超镁铁质岩体中残存的挥发分作用下出现了橄榄石、辉石被蛇纹石交代的现象,形成贫铝富铁的结晶环境。后期侵入的岩浆热液沿蛇纹岩裂隙交代促使石棉脉中翠榴石的结晶沉淀,而局部范围内的挤压错动则造成了由蛇纹石石棉“胶结”的翠榴石“团块”,翠榴石中含的微量铬来源于超镁铁质岩中的铬铁矿和铬尖晶石。  相似文献   

8.
社长致辞     
大鹏展翅,中国勘察设计行业正迎接全球化的挑战乘风破浪,中国勘察设计行业踏在改革创新的大潮上剑指长空,中国勘察设计行业正用铜墙铁壁挑起中国建设的大梁我们置身于一个遍布机遇,追求卓越的时代,时代赋予我们深刻的变革与充满创造性的传奇  相似文献   

9.
社长致辞     
大鹏展翅,中国勘察设计行业正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乘风破浪,中国勘察设计行业踏在改革创新的大潮上 剑指长空,中国勘察设计行业正用铜墙铁壁挑起中国建设的大梁 我们置身于一个遍布机遇,追求卓越的时代,时代赋予我们深刻的变革与充满创造性的传奇,我们很庆幸能够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身置全球化的浪潮中,  相似文献   

10.
11.
12.
塔里木盆地东部塔东 2井岩心中新发现了一些奥陶系笔石化石 ,这些笔石标本呈炭质薄膜状 ,保存在该井4 5 5 0 .2 m至 4 5 5 5 .3m的灰黑色泥岩之中。经研究 ,笔石动物群的时代属于玉山晚期至达瑞威尔早期 ,含笔石化石层顶部层位可与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却尔却克山剖面中奥陶统却尔却克组底部 Pseudamplexograptus confertus笔石带相对比  相似文献   

13.
广东二叠纪地层分布广泛,尤以粤北、粤东、粤西北发育最好,也是广东的主要含煤地层。二叠纪动物群繁盛,大量的动物化石大多采自泥岩和灰岩,计有138属421种,主要包括(?)、腕足、双壳类、头足类和牙形刺等。根据动物的生态特征、分布状况以及沉积环境,广东二叠纪古生物地理区可分成连阳区和粤北-粤东-粤中区,同时依照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区有12个动物群。这些动物群总属于浅海相和海陆交互相的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李其荣  唐昭等 《湖南地质》2001,20(1):33-36,40
因蒸压法生产高强石膏,尾矿率在20%以上,若丢弃,既浪费资源,增加生产成本,又造成新的环境污染,本文从研究尾矿赋存状态和化学成份着手,根据高强石膏在不同的外部条件下(温度、时间,压力,真空度)可互相转化的理论,采用不同的催化转晶工艺,生产出了超过国家标准的产品,经一年多的工艺性生产证明,该研究成果已转化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苏北盆地新生代玄武岩中的地幔橄榄岩包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建宏  闫峻 《矿物岩石》2007,27(2):39-46
苏北盆地盘石山和方山新生代玄武岩中广泛发育橄榄岩包体,以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为主,少数为尖晶石方辉橄榄岩。盘石山橄榄岩的岩相学特征表明其经历过Ol Cpx Melt=Ol Opx Melt的反应过程,而方山橄榄岩的这种反应过程不明显,表明古老的岩石圈地幔物质在方山下部仍有残留。与华北地块东部早古生代地幔橄榄岩相比较,本地区橄榄岩包体中橄榄石的Fo值为0.89~0.90,斜方辉石的En值为0.88~0.90,表现为饱满玄武质组分的特点,表明从早古生代至新生代期间经历了岩石圈的减薄和岩石圈地幔的置换。平衡温压估算结果表明,方山橄榄岩平衡温度为985℃~1 081℃,平衡压力为1.65 GPa~2.61 GPa,对应的深度为53 km~84 km;盘石山橄榄岩平衡温度为940℃~1 010℃,平衡压力为0.90 GPa~2.07 GPa,对应的深度为29 km~66 km。盘石山橄榄岩包体的起源深度小于方山,苏北盆地新生代时期岩石圈地幔的厚度约为50 km,位于岩石圈30 km~80 km之间。  相似文献   

16.
17.
18.
青海大通中寒武统毛家沟群产丰富的牙形石,共有7属8种,以原牙形石Jiangshanodusaf.triangulus、Gapparodusbisulcatus、Phakelodustenuis占优势,而副牙形石Westergaardodina、Prooneotodus仅有少数个体。与华北和华南相比,这一组合所含副牙形石的比重明显降低,而且缺乏Laiwugnathus、Furnishina等类型(图版1)。  相似文献   

19.
洞穴碳酸钙沉积的古气候记录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洞穴碳酸钙是陆地环境中一种极好的古气候信息库。本文比较论述了中外科学家在该领域的研究历史与最新进展,指出该项研究需要通过高精度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洞穴沉积学密切配合;并结合作者自己的工作,提出洞穴碳酸钙的稳定同位素和年轮记录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古季风强弱、干湿变化、干旱事件及强降水事件的极好的高分辨档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