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家湾铅锌矿床位于湖南省水口山矿田,矿体主要产于二叠系当冲组下段泥灰岩、硅质岩与栖霞组灰岩的层间硅化破碎带中。根据矿物组合和穿插关系,可将该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黄铁矿-石英阶段、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石英阶段和方解石-闪锌矿-方铅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康家湾铅锌矿床黄铁矿-石英阶段的流体主要为中-高温(243~343℃)、中-高盐度(18.4%~33.8% NaCleqv)的流体;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石英阶段的流体为中-高温(278~352℃)、中-低盐度(1.1%~20.7% NaCleqv)流体;晚期方解石-闪锌矿-方铅矿阶段的流体为低温(125~191℃)、低盐度(0.2%~6.7%NaCleqv)的流体。其中,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石英阶段的流体发生了沸腾作用。激光拉曼分析结果显示,该矿床成矿期的石英和闪锌矿中的液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主要为H_2O。H-O、S同位素研究显示,康家湾铅锌矿床的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并在运移过程中混合了大气水。结合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和氢氧、硫同位素特征,流体混合导致温度、盐度降低和沸腾作用可能是导致康家湾铅锌矿床成矿物质发生大规模沉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湖南康家湾铅锌金银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北部中段,是水口山矿田内发现较晚的大型隐伏矿床.该矿床的矿物组合及矿化特征复杂,前人对其成矿流体特征及成因类型存在不同认识.文章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矿物矿相学研究发现该矿床的热液成矿阶段较多,方铅矿主要形成于早期闪锌矿与晚期闪锌矿之间,而金和银的成矿阶段分别与早期闪锌矿和方铅矿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3.
云洞铅锌矿床位于南华裂谷盆地之雪峰次级裂谷盆地,赋矿地层为震旦系陡山沱组,容矿围岩主要为碳酸盐岩,少量为碎屑沉积岩,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物以闪锌矿、黄铁矿及少量方铅矿,矿石结构主要有晶粒、交代残余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星点状、条纹状、角砾状、细粒浸染状、脉状,围岩蚀变为碳酸盐化、硅化、重晶石化.硫同位素为 δ34 ...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水口山矿田内的3个典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康家湾铅锌金银矿床、老鸦巢铅锌金矿床和鸭公塘铅锌铁铜矿床的矿石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室内显微鉴定、电子探针分析和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测试,研究了本区稀散元素的赋存状态、分布规律以及与主成矿元素(Pb、Zn、S、Fe)的关系等,总结出稀散元素在本区的富集规律.研究表明:本区矿石中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主要富集Cd、In、Te3种稀散元素.康家湾铅锌金银矿床In/Zn比值为0.86,老鸦巢铅锌金矿床In/Zn比值为5.10,而鸭公塘铅锌铁铜矿床In/Zn比值为611.20,且w(In)为33.83×10-6~365.62×10-6,因此,康家湾铅锌金银矿床和老鸦巢铅锌金矿床矿石中的In是以类质同象赋存于闪锌矿和黄铜矿的晶格中,而鸭公塘铅锌铁铜矿床矿石中的In可能以硫铟铜矿的形式赋存.水口山矿田的Te主要有2种赋存形式:一种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硫化物(黄铁矿)中;另一种以矿石中形成其独立矿物辉碲铋矿(分子式为Bi2TeS2)和碲银矿(分子式为Ag2Te)存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皖中沙湖山金铅锌矿床矿体中金的赋存状态及其分布形式,对一号矿体的矿石开展了电子显微镜背散射图像观察和能谱分析,以及钻孔岩心多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54勘探线2个钻孔中的矿物组合及金的赋存状态均存在一定差异。ZK5403钻孔中矿物组合为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毒砂-石英,其中Au可能以超微米级或者纳米级的碲化物形式分布于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中,最晚期的毒砂中不含金。而ZK5404中的金矿体则发育在泥质粉砂岩中的黄铁矿细脉中,矿物组合为黄铁矿-石英,基本不含铅锌矿;Au则以显微可见的微米级碲化物形式分布于黄铁矿粒间或包裹于黄铁矿内部。根据金银碲化物的存在,认为成矿热液应为中低温,且具有较高的碲逸度和较低的硫逸度。  相似文献   

6.
对辽宁青城子铅锌-银-金矿床的主要矿石矿物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进行了显微鉴定、电子探针和ICP-MS分析,获得它们的固结顺序为:黄铁矿早于闪锌矿,二者早于方铅矿(闪锌矿交代黄铁矿,方铅矿交代前两者)。从硫化物成分空间分布可以判断成矿流体以甸南-榛子沟为中心分别向二道-喜鹊沟和大地-白云迁移。根据方铅矿固结温度(327℃)参考石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322℃),限定以方铅矿为主的矿床其硫化物形成温度约为322~327℃;利用Cd在方铅矿-闪锌矿分配系数温度计获得铅锌矿成矿温度在344~464℃之间,结合闪锌矿出溶黄铜矿温度(高于350℃),参考石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300~360℃),并参考黄铁矿发生脆性变形温度(400℃),获得以闪锌矿为主的矿床硫化物形成温度约为360~400℃,银铅锌矿床的成矿温度被限定在390~400℃;由于自然金主要赋存在黄铁矿微裂隙中,利用黄铁矿发生脆性变形温度并结合石英流体包裹体温度(230~370℃)约束金成矿温度约为370~400℃。成矿温度较高可能归因于样品采集位置较深所致;最后利用矿石矿物、侵入岩、围岩微量元素对比分析判断成矿流体与中生代(特别是印支期)侵入岩具有亲缘性,根据印支期岩浆混合特征认为岩浆混合作用可能对本地区成矿作用具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早川与释迦坑矿床的铜铅锌矿化作用特征,集中表现在单位矿脉的构造、矿物组合、矿化阶段以及矿脉中石英和母岩氧同位素组成等方面.早川与释迦坑的矿床中,存在着黄铜矿—黄铁矿—黝铜了—方铅矿—伴有闪锌矿的石英脉(铜铅锌石英脉)以及方铅矿—伴有闪锌矿的石英脉(铅锌石英脉.铜铅锌石英脉较铅锌石英脉更早期形成.铜铅锌石英脉的矿物组合为黄铜矿、黄铁矿、黝铜矿—砷黝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硫砷铜矿、车轮矿、板硫锑铅矿、碲银矿、黄锡锌矿、砷等轴硫钒铜矿、Cu-Fe-Zn-Sn-S系矿物、硫碲铋铅矿、硫铜铋铅矿、石英以及磷灰石.铅锌石英脉的矿物组合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黝铜矿、银金矿及石英.随着矿化作用早期向晚期过渡,闪锌矿中的FeS含量有所减低.黝铜矿—砷黝铜矿的单一颗粒中,Sb与As之间的化学组成出现明显的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8.
江西银山矿田伴生金银综合回收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锦章 《矿产与地质》1997,11(3):192-198
叙述了银山铜铅锌多金属矿田铅锌成矿系列和铜硫成矿系列6个成矿带中伴生金银的赋存状态、富集特征和成矿规律,并进行伴生金银相关性分析。认为伴生金银是以独立矿物存在为主,主要载体矿物有黄铜矿,含砷铜矿物、黄铁矿、方铅矿和闪锌矿。Au、Ag与Pb、Zn、Cu、S密切相关。同时分析了金银生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综合回收金银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光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物相分析、扫描电镜背散射和载金矿物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万硐山矿段原生矿石中金等主要元素的赋存状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金的赋存形式主要有裂隙金、粒间金、包裹金,少量连生金。载金矿物以磁铁矿、菱铁矿为主,所占比例达到84.23%,其次是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辉银矿、斑铜矿、磁黄铁矿、闪锌矿、斜方辉铅铋矿、石英和黑云母等。自然金的粒度按金矿物面积统计主要以显微极微粒金(0.2~5μm)、显微微粒金(5~10μm)、显微细粒金(10~20μm)及显微中粒金(20~50μm)为主,分别占17.87%、28.16%、28.19%和25.78%。按颗粒数量统计,以显微极微粒金(0.2~5μm)为主,占89.94%,其他3个粒级分别占6.51%、2.31%和1.18%,显微极微粒金粒数量多但极细,质量占比非常小,而显微微粒金—显微中粒金数量少颗粒相对大,质量占比大。电子探针和物相分析显示,矿石中金主要以独立矿物存在,包括大量的自然金和少量的银金矿,金的平均成色为890,金矿物的成色和特征反映金矿形成条件为高—中温和中等形成深度以及成矿流体主要属岩浆热液。  相似文献   

10.
永新金矿位于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带的南段,为近几年新发现的受构造带控制的蚀变岩型金矿床。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及背散射观测对永新金矿床的金-银系列矿物与载金硫化物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金-银系列矿物以自然金为主,银金矿次之,粒径多集中在5~20μm,以包体金、裂隙金为主,粒间金较少,成色为843~917,平均888;载金硫化物有黄铁矿和方铅矿,以黄铁矿为主;早阶段黄铁矿粒径较大,以立方体为主,较破碎;主成矿阶段黄铁矿粒径较小,以立方体和五角十二面体为主。黄铁矿Co-Ni-As三角图显示成矿与岩浆热液关系密切,金矿物成色与黄铁矿的Fe/(S+As)值指示矿床形成于中深成中温环境。与克拉通破坏型(胶东型)和造山型金矿床比较,永新金矿床与两者既有相近之处,又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1.
1概况位于扬子地块西缘上扬子地区的渝东南地区分布了大量的铅锌矿床,矿床规模为中小型,容矿地层主要为古生代碳酸盐岩和细碎屑岩。自渝东南北部至南部,铅锌矿床的产出特征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北部石柱县一带,矿体常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如万宝铅锌矿、都会铅锌矿。矿石矿物包括有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铁矿以  相似文献   

12.
张裴培 《云南地质》2006,25(4):428-429
天宝山铅锌矿位于西昌会理县北约50km,以天宝、大梁子两个矿段为主,拥有铅锌金属储量300万吨以上,为全国著名的大型铅锌矿床。矿床主摹矿石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及少量黄铁矿、黄铜矿等。本文通过对矿区构造、稀土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阐述该矿床的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三江县老堡铅锌矿床为广西首次发现的一个中型扬子型铅锌矿床.矿区内共圈定铅锌矿体11个,均呈层状、似层状产于震旦系上统老堡组硅质岩、下统陡山沱组白云岩层间构造中,与地层同步褶曲.矿石组分相对简单,主要金属矿物有闪锌矿、方铅矿,次为黄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白云石、石英、方解石,次为重晶石和绢云母.围岩蚀变较弱,以白云石化、硅化和方解石化为主.通过综合分析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等证据,笔者认为老堡铅锌矿床为热水沉积一中低温热液改造成因.成矿金属和硫源多来源于地层,少部分来自热液流体.成矿流体为地层中的环流热卤水.  相似文献   

14.
对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铜矿的成分进行了分析,查明了各矿物的化学组成及分布状态。矿石中微量元素特征表明,深部金银矿物的金成色明显增加,Au/Ag比值也随之相应升高,其变化与成矿温度成正比。金矿物中Fe的含量与金成色呈正相关。方铅矿中 含Au和Ag时Pb反而略高,呈正相关。闪锌矿表现出贫锌的现象,含金银的闪锌矿中锌明显低,其铁的含量不含金银的高,而其Cu也随深度增加而增加。黄铜矿中Zn随深度增加而明显减少,而As和Au却升高,呈负相关。黄铁矿中S和Fe比较稳定,含金矿物的黄铁矿中Fe/S比呈线性相关,金越高,Fe/S比值就越小,黄铁矿中金主要是显微金而非晶格金。  相似文献   

15.
大塘铅锌矿位于黔东铅锌成矿带中段,区域性施洞口断裂北西侧,矿体及矿化体呈似层状、脉状和透镜状赋存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及中寒武统石冷水组地层中,含矿岩系为角砾状白云岩,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及少量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及少量方解石。矿石结构以粒状结构和假象结构为主,矿石构造主要为浸染状、细脉状和角砾状构造。该类型铅锌矿矿床有一定的规模,找矿标志明显。黔东铅锌成矿带中段内有铅锌矿点和铅锌地球化学异常区多处,通过了解该类型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可望找到更多、更大的铅锌矿。  相似文献   

16.
南朝鲜的大多数金银矿床产于前寒武纪的花岗片麻岩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侏罗纪花岗岩中。这些矿床即所渭的“鲜朝式”金银矿床属高温或中温热液型矿床。其在地质和矿物特征方面与日本的奥伊阿(Ooya)矿床类似。朝鲜式金银矿床和日本奥伊阿矿床的含金银矿物均为银金矿和辉银矿,与之伴生的硫化物矿物主要是黄铁矿和毒砂,其次有少量的黄铜矿和方铅矿。  相似文献   

17.
顾尚义 《贵州地质》2004,21(4):276-276
黔西北地区是贵州省重要的铅锌矿产区,该地区的铅锌矿产资源发现与利用历史悠久,其中锌的冶炼在清代曾一度居全国之冠。该地区铅锌矿床矿物成分较为简单,其中矿石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矿石矿物主要为方解石,少量重晶石、石英、白云石、萤石等。作者对水城杉树林、青山、赫章蟒洞、天桥等四个矿床的黄铁矿、方铅矿与闪锌矿的单矿物进行了稀土元素分析,  相似文献   

18.
藏南吉松铅锌矿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远  梁维  谢锦程  张继军 《现代地质》2015,29(3):553-562
吉松铅锌矿床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东部,矿体由石英-方解石-硫化物脉组成,主要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矿物组合为闪锌矿、方铅矿和少量磁黄铁矿、黄铜矿;脉石矿物包括石英、方解石、毒砂和黄铁矿等。矿床可划分为:Ⅰ.毒砂-黄铁矿-石英阶段;Ⅱ.磁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石英阶段;Ⅲ.石英-方解石-黄铁矿阶段;Ⅳ.表生氧化阶段。石英、方解石中包裹体以气液两相水包裹体为主,含少量CO2包裹体和纯液相水包裹体。成矿流体特征为中低温度、低盐度、低密度,显微测温结果显示:Ⅰ 阶段的均一温度范围225~345 ℃,盐度为0.21%~11.93% NaCl eqv;Ⅱ 阶段的均一温度范围145~339 ℃,盐度为0.35%~13.26% NaCl eqv;Ⅲ 阶段的均一温度范围210~350 ℃,盐度为0.35%~15.31% NaCl eqv。流体包裹体特征表明成矿流体发生了沸腾作用,可能是矿质沉淀的主要原因。分析表明该矿床为中低温热液脉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9.
四川丹巴杨柳坪矿床是峨眉大火成岩省典型铜镍硫化物矿床,此类矿床中蕴藏了丰富的铂族资源。岩矿石光片的扫描电镜与电子探针分析表明,四川丹巴杨柳坪铜镍硫化物矿床中Pt、Pd以独立矿物为主,少量铱族矿物具有成因指示意义,极少量Pt、Pd元素呈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磁黄铁矿、黄铜矿中。Pt主要以独立矿物砷铂矿的形式存在,矿物粒径1~60μm,呈半自形-自形,主要被磁黄铁矿包裹,部分穿切磁黄铁矿、黄铜矿,少量被橄榄石与菱镁矿包裹。Pd以碲锑钯矿的形式存在,矿物自形程度较差,大量赋存于黄铜矿、磁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的裂隙,部分被黄铜矿包裹,少量形成于热液阶段的碲锑钯矿与辉砷钴矿紧密共生充填于裂隙中。铱族矿物呈半自形-自形与高温热液矿物辉砷钴矿紧密共生。  相似文献   

20.
扬子地块西南缘铅锌矿床Cd、Ge与Ga富集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扬子地块西南缘分布着大量富含Cd、Ge与Ga的铅锌矿床,已成为我国Pb、Zn及Cd、Ge与Ga矿产资源的重要生产基地。对代表性铅锌矿床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和系统采样鉴定后.应用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手段,研究主要矿石矿物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铁矿中分散元素的富集特征。结果显示.各类矿床中闪锌矿均相对富集Cd,方铅矿富集Ge与Ga,而黄铁矿中Cd、Ge与Ga的富集系数均相对较低.未呈现出选择性富集的趋势;赋存于震旦纪一寒武纪地层且以脉状、网脉状产出的矿体中闪锌矿的Cd含量明显高于赋存于晚古生代并以层状产出的矿体中闪锌矿的Cd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