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系华东水利學院根据苏联相应水位的理論基础制定,成果是令人滿意的。这充分說明相应水位报预方法的关系在于精确地分析出河段汇流历时在洪水过程中的变化。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同一水位由于漲落水时附加比降不同,傳播时間亦不同,应該把漲落水分开来繪制。由于本文未將确定上下游站相应水位的方法步驟加以闡述,为便于广大测站同志閱讀,特补充如次: 最简單的确定上下游的相应水位的方法就是繪制上下游站的逐次水位过程綫,據此將每次洪水底水綫以上的漲洪分为n部分,并根据等分点繪平行于底水綫的平行綫交于水位过程綫,漲落水面各n个交点,如上游站漲水面各交点的水位为H_1,H_2,……H_n;下游漲水面的各交点水位为H_1′,H_2′,H_3′,……H_n′,則上下游站在漲水部分的各相应水位应为H_1~H_1′,H_2~H_2′,H_3~H_3′,……H_n~H_n′;同时有一相应水位,即有一相应的洪水傅播时間,故傳播时間亦应有n对(見图1);同样在落水部分的上下游相应水位及傳播时間亦是如此取法。如起漲水位及落水段最低水位不等,仍可將漲落水分別确定相应水位,分的部分数可以不等,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与意义本论文的任务是研究当缺乏实測流量但有观测的水位和其他年份的洪水繩套或該年用实测流量已闡明的第二支綫时,來繪制(借計算法)理論上的繩套形流量曲綫(“洪水繩套”)或曲綫的單一支綫的这种可能性。在各种場合的实际工作中,的确常常可能遇見这样的問題。例如,有时只有洪水落水支綫有实测流量闡明,而漲水支綫完全沒有闡明或僅最上部有闡明,这种情况在实际中是很常見的,这  相似文献   

3.
王曉青 《地质论评》1940,5(5):373-384
緒言抗戰以來,金價高漲,前此無人開採之貧劣鑛區及僻還之產金地带,現亦多經人開發,因而湖南省之產金地區,日見增加。全省七十五縣中,據筆者所知,已有三十七縣產金。其分怖範圍,并非漫無规律,而有一定綫索可尋。故作者製湖南  相似文献   

4.
四、近海河段的水文观測 1.潮水位的观测在河口外面潮水位的变化,是近似正弦曲綫,潮水进入河口,沿着河岸向內推进,是一个推进波,潮波的运动因河中水深的递减、河寬的变化及河道的紆曲而变得非常复杂,潮波的形态也就变更而不再是一个对称形的正弦曲綫,由于潮水波谷向河口上游傳播,沒有潮水波峰快,因此后面的波峰漸漸追上前面的波谷,从而自河口向上游漲潮时間漸漸縮短,落潮时間漸渐伸长,而潮差漸漸減小。在漲潮时自河口至  相似文献   

5.
在苏联水文测驗規范和水文資料整編方法一書中,曾提到连实測流量过程綫法。但我們在以往整編中应用極少,后來在南运河水系受閘門影响的資料整編中,才开始应用此法。应用結果說明这一方法能在一定条件了得到滿意的整編成果。应用的范围,亦可推廣到受冲淤、回水、漲落等各方面影响的資料,現將我們对这一方法的体会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長江上游金沙江屏山水文站,以往在測流时岸、船联系方法与一般測站相同,卽用旗語或口呼。該站河面寬虽只有300多公尺,但在汛期漲水时,由于水声很大,岸船通話困难,听不清楚,以致影响岸船间工作的配合。于是該站同志想出了利用过河纜的主索和收放索作为導綫,在船上、岸上分別裝設收、送話器通話(如圖),經实际使用,效果很好。現將裝設方法介紹如下:  相似文献   

7.
《水文》1959,(7)
測点含沙量計算图(图1),縱軸是沙量W,横軸是水样容积V,然后假定含沙量各为若干公斤/公方用反推求注定出各关系綫,即为含沙量参数族关系紹。使用时,以W及V值分別作水平及垂直綫,相交于某点C,从該点  相似文献   

8.
《水文》1956,(4)
有些測站在洪峰期間用多点法測驗有一定困難,我們利用一些实测资料对天然河道內垂綫流速分布的平均值作了一次分析,以求用較少的測點而得到足够保証精度的資料。根据蚌埠、佛子嶺、时村王寨、張灣、漣水李家庄等六站所测十一点法180多条垂綫的资料,繪出垂綫流速分布曲綫,然后用求積仪量出每一乖直流速曲綫所包圍的面積,除以水深而得  相似文献   

9.
水位漲落对面积誤差是有影响的,为了避免每次都要临时估算(这种估算往往不够准确)相应水位,现介紹一种簡便的方法,供各地水文工作老参考使用。在全年几个水位变輻中分成若干級,將其水位、面积、水面寬分別統計在表內謱⑼蛳卣居嬎愕慕Y果为例: 万县站側流断面水位漲落对面积誤差的影响計算  相似文献   

10.
《水文》1959,(9)
潮汐和我們的生活与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沿海的人民早就掌握了潮汐漲落的規律,他們不但把潮汐当作“天然的鈡表”,用它来估計时刻,而且知道怎样利用漲潮的机会,下网捕魚,引水晒盐。有經驗的航海者也都知道在涨潮时进港,在退潮时出港,既迅捷又省力。我們还可以利用漲潮时河流水位的提高,来引水灌田,可以利用海涂(沿海漲潮、落潮間  相似文献   

11.
利用过河纜道,在岸上用滑車悬吊仪器測流时,一般都是双纜索过河,現介紹一种起点距的測法,供大家参考。在預定的起点距垂綫处的一根纜索上,用胶布包好,并登記好依次各垂綫的起点距。在滑車上用一根电綫連接两边的滑輪,在操作的一岸,将信号盒的两个电鍵分別用电綫連到两根纜索上,成一个閉合电路(如图)。測流时,打开信号盒的开关,将滑車向前滑动,此时电路通,信号連发,等滑車到达第一根垂綫处,由于一个滑輪在胶布上,故电路中断,信号停止,随即停止滑車的滑动,进行測深測速,这样依次向前測  相似文献   

12.
地质计算盘     
本文在1956年11月初写成初稿及制出地質计算盤模型,12月份修改后作为铁路勘测设计院内部合理化建义提出,并在该院1956年工程地質、水文地質、鑽探、电探、水土化验専业会义上作为文件交流介绍。1957年元月份“地質知旘”发表的关恩威同志的“地質用计算盤”的内容及其式样与本文近似,但在表面看来不很清楚,尺的綫段较乱(有部分綫条重叠,虽用两种颜色分别刻划,但总觉不便),易出错误,以及某些经常用到的公式在计算运用上不够方便,例如计算剖面上的歪曲倾角须轉动两次计算盤。今年初本文又作了部分修改,它能更好的代替普遍计算尺及多种地質计算图表,并节省时间。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跃进中,可能有利于地質工作的跃进,尤其是对工程地質工作,能起一个螺丝钉的怍用。  相似文献   

13.
在单站天气預报工作中,我们摸索出一种判別綫的方法,能簡捷的告訴我們未来的天气情况。例如用温度、湿度和天气情况作判別綫:以溫度作纵座标,以湿度作横座标,其两值交点用天气情况符号表示。事先收集历年資料,并按其季节分类,这样就可以分別作出各季每日的1、7、13、19时的判别綫(如图  相似文献   

14.
伸展褶劈理(C′)是韧性剪切带最主要的组构之一,也是认识剪切带演化过程的重要线索。从地质现象、成因机制以及构造地质意义3个方面对30多年来C′的研究进行综述。(1)C′以脆性破裂面或韧性剪切的形式、呈间隔性分布出现在具有各向异性结构特征的岩石中(如糜棱岩),并低角度切割S面理。一般仅出现一组近平行的C′,个别情况下,还出现多组或共轭组(简写为C″)。共轭伸展褶劈理关于S面理对称,S面理平分它们的锐夹角。C′的几何参数,包括C′的密度、C′之间的间隔以及C′分别与C面理和S面理之间的夹角,均表现出接近主滑移面时增大或减小的趋势。观察结果表明,C′形成于脆-韧性转换阶段,例如韧性剪切带演化后期阶段。(2)基于C′地质现象,结合假设条件,目前有多种关于C′的成因机制,大概分为4类:①C′为脆性破裂面,并在形成之后发生旋转;②C′发生于塑性变形阶段,对应具有特定含义的物理方向,例如塑性滑移线、特征向量或最大剪切应变速率;③C′是剪切带局部应变分解,即不稳定变形的结果;④C′初始角度具有优选方位的特点,理论推导得出,C′形成于最大有效力矩方向。(3)C′是韧性剪切带运动学研究的重要标志体,其几何特征被用于指示运动学方向和估算运动学涡度(即剪切变形中纯剪切与简单剪切的相对贡献)。一般认为,C′形成于脆-韧性或韧-脆性转换变形阶段,是应变局部化的表现,可能代表了地震成核的初始过程。在区域尺度,增厚地壳的中地壳层位在重力作用下出现低角度C′,向上扩展并发育为低角度拆离断层;低角度拆离断层(韧性剪切带)内部C′可扩展为切割韧性剪切带的高角度正断层。青藏高原内部共轭走滑断裂系与共轭C′具有相似的几何样式,其挤压方向(即欧亚大陆与印度大陆碰撞方向)正对共轭走滑系钝夹角。  相似文献   

15.
定量变量和定性变量之间相关亲疏程度的度量研究一直未被重视。本文提出几种“C—D”相关系数,它们有效地刻划了定量变量与定性变量之间的亲疏程度。另外,针对现有定性变量的相关系数只重定性变量之“形”而忽视其“质”的缺憾,本文提出几种“D”相关系数,以充分挖掘定性变量中所蕴含的有用信息。最后,给出这些相关系数在矿产资源预测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6.
等电位綫法是苏联專家系統地介紹到我國的地球物理勘探主要方法之一,它可广泛地应用於良導电性的硫化金屬礦床上的普查找礦工作中。在我國使用的短短時期中,就表現了它是一种找尋良導电性的金屬礦床最有效而生產率最高的方法。等电位綫法分直流电等电位綫法及交流电等电位綫法兩种。按苏联幾十年的工作經驗証明:直流电等电位綫法的结果最好,可避免較高頻率的交流电等电位綫法的感应現象所引起的电埸歪曲,並且勘探深度也較深。  相似文献   

17.
1981年我们分别用雷达、地震、重力勘探测定了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的厚度。1982年试验热水钻时,在东支冰川C′—D′剖面间布置了钻孔,钻深达109.90米,推测下部还有2—3米的冰夹石。根据此钻孔的初步检验,雷达资料与实际冰厚较为吻合,而重力测量厚度偏小30—40米。为此我们对重力资料重新进行了检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水文》1957,(8)
山溪性河流或受闸门啓閉影响的测站,当洪水漲落或闸門啓閉时,应每隔数分或数十分鐘加测一次水位,并采用面積包圍法計算日平均水位,但因时距系以小时为單位,在將“分鐘”化为“小时”时,小数点以后的数值很零碎,如果將加測的时距改为3或6分鐘的倍数,例如:3、  相似文献   

19.
对15组粘土分别进行分级剪与连续剪试验,分析、对比、统计检验试验数据得出,两种方法所得的抗剪强度参数C、及C′、′无显著差异,而连续剪所得的C值与分级剪所得的C′值有一定的差别。只有通过对连续剪所得的C值进行适当修正,粘土的固结不排水连续剪切试验结果才更加接近分级剪切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水文》1958,(8)
本文介紹的沙穎河、周口~阜阳段的洪水預报实例,考虑到上游站与区間段来水的各种不同比例情况,分別采用不同的預报方案。这样考虑是正确的。但是本报告中介紹的計算方法則存在有一些問題,因为把用等流綫計算而得的漫流过程綫,看作是河網总入流,而用河網的槽蓄曲綫来作調蓄演算,是不夠恰当的。用等流时綫計算得的漫流过程綫与河網总入流是根本不相同的。河網总入流是指在一定时段內由坡地注入河綱的徑流量的总和,它在时間上及空間上的概念都很明确,所以可以利用其相应的河網槽蓄曲綫来进行演算。而漫流过程綫則不同,它是按固体的移动規律,假定水体在傳播过程中不发生变形作用的情况下,把各个地点,不同时間所产生的徑流,按一定的傳播时間移至出口断面所迭合起来的假想过程綫,沒有具体的空間概念。因此作調节演算时不能应用某河段的槽蓄曲綫。而只能根据計算的漫流过程綫实际流量过程綫来繪制演进曲綫,用以进行演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