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东岭  崔健  丁宁  王京卫 《测绘科学》2013,38(4):188-189,199
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是一种新型数字测绘产品,具有信息丰富、直观、精度高等特点,在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环境分析、地籍测量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航空影像(DMC影像)为例,根据生产实践,探讨利用Inpho软件的各相关模块制作DOM的方法和技巧。实践证明,利用Inpho系列软件制作DOM具有生产速度快、费用低、精度高等特点,是生成DOM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利用机载雷达(SAR)影像进行1∶50 000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试验生产,通过具体的生产过程,对机载雷达影像生产1∶50 000 DOM的数据特点、生产流程、精度指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大批量制作机载雷达影像产品提供了相应的生产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浅谈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中的镶嵌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使用VirtuoZo全数字工作站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介绍数字镶嵌技术(DEM采集、拼接和数字微分纠正技术)及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SPOT-5影像的高分辨率和高信息量的性质,使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全国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中得到了更加深入的应用。而数字正射影像的制作是SPOT-5遥感影像应用的关键所在。本文在介绍DOM制作的基础上,依据当前获取GCP主要的三种途径采用ERDAS遥感图像处理软件进行了实验,并对最终的结果精度进行分析,总结了DOM制作过程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数字正射影像(DOM)的制作,对数字正射影像的几种镶嵌方法优缺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利用ASTER立体像对提取Grove山地区相对DEM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无地面控制点的情况下,利用ASTER L1A级数据中的两个波段(3N,3B)进行南极Grove山地区立体测量,将其结果与在2000年由中国第1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GPS实测的数据和InSAR技术生成的DEM进行详细比较分析。结果证明利用ASTER立体影像提取DEM能保证较高的精度,能够用于南极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由 DL G生成 DEM的质量问题为核心 ,讨论了原始 DL G数据的粗差检测与剔除、自动生成地形特征点、TIN的生成及优化、平三角形的剔除、内插方式的选择以及质量评定等方面 ,提出了集自动、半自动、手工处理为一体的混合方式  相似文献   

8.
樊涛  胡盛江 《北京测绘》2021,35(5):630-633
数字真正射影像(True Digital Orthophoto Map,TDOM)作为测绘产品中的重要内容,在纠正的同时考虑了地物的可见性,消除了建筑物遮挡及影像自身阴影现象,真正意义上兼备了纹理信息与几何精度.从而在国情普查、变化监测、市政规划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分析传统正射与真正射理论区别的基础上,对真正射数据获取、核心算法、产品制作等的难点进行了探讨与总结.并提出了基于高程约束的(Semi-Global Matching,SGM)遮蔽检测算法,较好地解决了TDOM遮挡及边缘锯齿状情况.  相似文献   

9.
对于已有1∶10 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的区域,利用1∶10 000 DLG作为2米格网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主要资料源,采用基于DLG数据内插DEM的作业流程软件进行生产,最终得到精细化DEM成果数据。  相似文献   

10.
讨论快速生产数字栅格地图(DRG)的方法,阐述如何在已有数字线划图的基础上,转换成栅格图,编程实现自动对栅格图像进行分析,根据图号计算内图廓对应的大地坐标及像素坐标,进而快速批量地生成数字栅格地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