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东太平洋我国开辟区底层海流锚泊观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海洋四号”在执行DY95-7和DY95-9航次调查任务期间,在东太平洋我国开辟区做了2个测站的底层海流观测。观测资料分析表明,底层流的流速在1.2~12.0cm/s之间;底层流有月际和日际变化,并发现底层流存在“不活动”期。  相似文献   

2.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承担的浙江近海上升流专题调查任务已于1983年1月顺利完成。 这项任务的调查范围为北纬27°30′—29°30′,东经124°以西区域,恰好包括鱼山、温台两大渔场。海上调查从1980年7月至1983年1月,历时近3年。在整个调查期间,分别进行了夏、秋、冬3个季节、5个航次的水文、化学、生物等多学科、多项目的综合性观测,为研究浙江近海区域的上升  相似文献   

3.
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重点科研项目。山东海洋学院承担的第一调查区南段——薛家岛至绣针河南岸的海上和陆地调查任务至1981年底,野外调查任务已经完成。这项任务是从1981年2月开始的,至1981年底,已完成了2、5、8、11四个季度月的水  相似文献   

4.
中美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合作研究第四次科学考察工作于1988年4月20日-6月8日,历时50天、船程1500余海里,获得了大量调查资料,达到了预期目的,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本次科学考察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中方50名、美方12名。调查海区为18°20'N—10°30'S、122°-165°E,观测了298个XBT站、106个CTD站,在这些测站上同时进行了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中的26个要素的观测、分析。并且顺利地回收、施放大洋长期锚定浮标各一个,布放漂流浮标8个,多普勒声学海流测量8000余海里。本航次增加了气象全天空照像、太阳辐射记录、大气凝结核记录和气溶胶——冰核取样等项目。还收集了热带西太平洋海域大量的气象情报资料,为研究海-气相互作用、诊断埃尔-尼诺现象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次作业虽难度大,其中有四条调查断面的部分测站距海岸近(只有3海里)、漂流速度大,且海底地形复杂、气象变化多端,给调查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但在中美双方科研工  相似文献   

5.
为了开发利用我国海岸滩涂资源,国家下达了关于海岸带调查的指示。天津市领导部门积极地进行了这一活动的组织和筹备工作,于去年七月份正式成立了海岸带调查领导小组。经过九个月的准备工作,自今年四月份开始了外业的调查活动。国家海洋局海洋仪器研究所承担了天津市海岸带海洋水文调查的深水区部份和临时定位站的水位观测任务。为了圆满完成这次任务,海洋仪器研究所的领导和各有关部门都给予了高度重  相似文献   

6.
胶州湾是我国沿海的一个重要港湾,长期以来对其进行了较多的调查研究工作。大港验潮站自1926年起开始观测(1936-1946年曾中断),目前已积累了44年的长期水位资料。山角底验潮站自1967年开始观测,也积累了16年的水位资料。我们还系统地搜集了我所1958-1959年在薛家岛、东洋嘴、团岛、麦岛、大公岛分别进行的四个月、两个月及半个月的观测资料,以及山东海洋学院1975年在红岛船厂(阴岛)、黄岛客运码头分别进行的三个月及两个月的水位观测资料和团岛湾、后岔湾、大石头等地的潮汐调和常数。此外,我们还搜集了胶州湾及其附近海区共二十三个测站的海流连续观测资料,其中十九个站的资料是由我所在1957-1959年观测的,三个站是1982年“全国海岸带调查”中测得的,另一个站是华东水利学院提供的资料。这些测站,除六个站为一昼夜连续观测外,其余十七个站均为二昼夜以上连续观测(有一个站为十五昼夜连续观测)。观测站位见图1。 我们把搜集到的这些潮汐、潮流资料进行了调和分析,得到了各主要分潮的调和常数及潮汐、潮流特征值。本文以此为基础,结合实测资料,分析了胶州湾潮汐、潮流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大洋一号”首航暨圆满完成DY85-5航次调查任务“大洋一号”船首次执行大洋多金属结核矿产调查,圆满超额地完成DY85-5航次任务.于12月13日返抵广州长洲码头,受到大洋协会领导、常务理事、广东省政府领导及协会四个业务依托部门领导的热烈欢迎.“大洋...  相似文献   

8.
由于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观测点周围环境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日益加重,直接影响到水文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代表性。因此,对海洋站(点)周围环境进行全面了解,并及时调整观测布局的工作十分重要。文章主要介绍了"海洋站(点)观测环境代表性调查与评估"工作,并以三亚海洋站为例,进行调查与评估研究。该项工作是国家海洋局首次开展的对辖属106个业务化海洋观测站(点)周围观测环境的调查与评估。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海洋调查观测监测工作质量,满足合法合规的要求,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对海洋检验检测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或评估,确保其能支撑各项海洋任务得到可信的数据结果。然而,这些评估多采用定性方式,对这些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系统性量化评价的科学方法仍需进一步研究。文章以海洋调查观测监测工作的特殊要求为...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海洋自然环境图集和资料整编》工作计划安排,国家海洋局一所生物室承担的黄、渤海初级生产力及浮游生物调查任务,历时一年于1985年5月圆满完成.该项任务按照课题计划的要求执行,在35°N-41°N及124°30′E以西近十万平方海里范围内,先后作了四个航次的海上调查.共获得1200组叶绿素样品、720组浮游生物样品以  相似文献   

11.
海洋观测方法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鹰 《海洋学报》2019,41(10):182-188
本文讨论了海洋观测技术的定义,厘清了其与海洋探测技术和海洋监测技术的关系,并在认识海洋观测数据本质的基础上,从技术性、实时性、经济性和适用性等4个方面,来讨论海洋观测方法。本文研究表明,抓着观测数据的本质保障观测数据的质量;观测手段特别是平台技术决定观测技术的实时性;实时性反映海洋观测任务的需要及观测技术的水平;经济性决定观测技术的选用;适用性进一步决定海洋观测技术的最佳形式,甚至衍生出新的观测技术。  相似文献   

12.
浩翰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天然资源。要研究利用海洋,离不开对海洋进行观测。随着海洋调查活动的不断加强,外国对海洋调查装备十分重视,已把不断完善调查装备和不断改进观测技术作为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课题来对待。谈到海洋调查装备,包括水面、水下和空中三个方面。海洋调查船只、观测浮标和沿海台站属于水面调查装备,而水下居住实验室、深水潜器和飞机卫星则分别属于水下和空中调查装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几十年来,这些调查装备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海洋调查中,人们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深潜技术和空中遥测技术,大大提高了人类认识海洋的能力,改变了海洋学研究的概况。目前,国外正在  相似文献   

13.
研究海洋离不开观测,不断改进观测技术,是海洋科学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在海洋观测中积极采用新技术,直至发射海洋卫星,显著加强了人类认识海洋的能力。海洋观测技术是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探讨观测方法和有关装备、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在海洋观测中,方法与装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装备不先进,无法完成复杂的海上观测任务,方法不正确,即便拥有先进的装  相似文献   

14.
北海分局岸滨海冰调查总结会于1992年4月3~4日在大连召开。国家海洋局管理监测司、北海分局、大连、秦皇岛中心海洋站、海洋技术研究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海洋标准计量中心等单位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对增加海冰要素观测和开展岸滨海冰调查四年来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全面的总结,对下一步岸滨海冰调查的测点布局、观测方法改进、仪器设备更新方案及如何使岸滨海冰调查工作更好地为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服务等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海冰  相似文献   

15.
台湾海峡西部海域潮流和余流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取“福建海岸带调查”的9个站和“台湾海峡西部海域综合调查”10个站的海流周日连续观测资料,分析了台湾海峡西部海域潮流、余流的性质及其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6.
根据"黑潮及其对中国海环境影响的研究"课题计划安排,冬季黑潮调查于1984年12月25日开始至1985年2月5日结束,历时42天.在25°N-38°N及128°35′以西近八十万平方海里范围内,进行了海洋水文、气象、生物、化学和物理等专业的综合调查, 施放了锚碇测流浮标站,获取了长达约十六昼夜连续海洋观测资料,同时进行了定点连续观测,试验了红外测温仪,表层水温走航自记仪和安德拉海流计及"CTD"等新的调查仪器、设备.资料质量比较可靠,较好地完成了调查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7.
宁波—舟山深水港域开发的调查研究是浙江省“七五”计划的重点科研项目之一,并报经国家海洋局批准,列为局指令性任务下达二所。 为完成这一任务,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和第二海洋研究所组织了近200人,动用了千吨级以下船只10艘,于1986年3—4月延时一个月,对舟山本岛西、南近海水域并含部分水道及毗连锚地,进行了大、中、小潮共计30个站次的同步或准同步、周日连续水文泥沙的观测;并采集了近300个表层沉积样品,投放了不同类型的锚系浮标5个,为期20天左右。 水文泥沙测验为该课题主要内容之一,其工作目标乃为  相似文献   

18.
通常所说的海洋观测技术,它包括观测方法以及有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两个方面。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海洋仪器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微机被应用到现场观测之后,海洋观测仪器的自动化程度大大前进了一步,使它由过去只能指示或记录数据,发展到能在现场对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处理,提高了观测资料的精确度,加速了海洋研究工作的进程。仪器的高速度发展,要求调查人员必须迅速地掌握正确的观测方法,对观测资料的可靠性具有分析判断能力,这样方能充分发挥现代化仪器的作用,提高海洋调查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在调查海区 ,布设的若干条有代表性标准断面上 ,布设若干测站 ,按预定时间定期在断面各站进行长期调查和观测调查方式。中国于 1 960年开始的中国近海海洋水文标准断面调查 ,是继全国海洋普查以后开展的一项常规海洋调查工作。其目的是对测区的主要海洋现象 ,实施长期调查观测 ,以了解和掌握其相互关系和变化的基本规律 ,为生产、科研、军事、预报和环境保护等部门提供海洋基础资料。中国近海海洋水文标准断面调查自 1 960年 1月至1 962年末 ,由中央气象局在渤海、黄海、东海 3个海区布设 2 0条调查断面 ,进行每月一次的标准断面调查。 1 96…  相似文献   

20.
海底滑坡是海洋中主要的一种地质灾害,对其进行现场调查及原位观测将为海底滑坡的特点、发生机制及发生过程的研究提供最直接的证据资料。介绍了海底滑坡的特点及触发机制,简述了历年来国内外有关于海底滑坡的现场调查典型案例(调查手段包括地球物理探测、钻孔取样、测定年代试验等)及原位观测方法(包括孔压观测、海床变形观测等)的进展情况,分析了各种方法手段的优势与局限性,希望引起国内海洋工作者的兴趣和关注,共同推进调查手段及观测方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