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北极航线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学者多从中国的视角对此进行研究,而且研究俄罗斯北极航线战略的成果较少。未来北极航线开发中俄罗斯将处于核心地位,研究俄罗斯的北极航线战略问题意义深远。本文在收集大量第一手俄文资料的基础上,对俄罗斯北极航线开发的历史、国家战略、北极政策实施的重点、机制和阶段进行了较深入的解析,以期对我国的北极航线战略起到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北极航线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学者多从中国的视角对此进行研究,而且研
究俄罗斯北极航线战略的成果较少。未来北极航线开发中俄罗斯将处于核心地位,研究俄罗斯的
北极航线战略问题意义深远。本文在收集大量第一手俄文资料的基础上,对俄罗斯北极航线开发
的历史、国家战略、北极政策实施的重点、机制和阶段进行了较深入的解析,以期对我国的北极航
线战略起到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地缘政治理论演变与北极航线地缘政治理论假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北极航线问题因为北冰洋的融化预期加快,而变得愈来愈重要。中国在这一问题上不能失去话语权,要争得北极航线问题国际机制上的主动权,需要对北极航线的地缘政治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为成功争取北极航线权益提供理论依据。对地缘政治理论,特别是国外的地缘政治理论进行了阶段划分和系统评价;分析了北极航线问题的特殊性,认为沿用已有的地缘政治理论,不能够清晰描述北极航线的政治地理格局,并且也对我国的北极航线权益争取不利;提出了北极航线地缘政治理论的假设前提,为建立我国的北极航线地缘政治理论体系奠定基础;最后提出了我国关于北极航线问题的四项地缘政治策略,为我国争取北极航线地缘政治地位提供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北极航线的世界航运网络格局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北冰洋冰层的加速融化,引发了世界对北极航线相关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尤其是北极航线全线贯通之后,将会对当今世界航运网络格局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世界航运网络格局的内涵和现状,随后讨论了世界航运网络格局的要素,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北极航线通航后对世界航运网络格局的影响,进而提出北极航线通航后我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北极气候的变暖,北极冰川融化,开辟北极新航线成为可能。而作为北极航线东北航道两端的中国和欧洲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集团,经济发展日益密切,因此,对中国至欧洲集装箱运输航线模式选择的研究迫在眉睫。如何在新旧两种航线通航的情况下选择一种经济、安全与合理性为一体的运输模式,对中欧的贸易发展有重要影响。首先分析和总结了中国至欧洲集装箱运输航线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构建了中国至欧洲集装箱航线优化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的研究可为航线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北极航线经济腹地范围和等级划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北极航线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商业价值,从小的范围来说,北极航线的开通将对海运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从大的范围来说,北极航线的开通将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在这个背景下,首先根据过去各种腹地的类型和定义提出了北极航线经济腹地的概念并阐明了北极航线经济腹地划分的意义。然后分析了以往文献对腹地划分问题的研究方法及北极航线腹地划分问题的特殊性,并基于断裂点概念模型和场强模型对北极航线经济腹地范围和等级做出具体划分。最后,根据世界经济格局发展动态分析了腹地的演化趋势,并提出了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成果能够对中国的北极航线战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冰层开始逐渐消融,北极航线的开通成为可能。但北极航线通 航环境复杂,基础设施不完善,航行经验不足,船舶技术受限,至今仍无法通航。本文对北极航线通 航环境影响因素做出定义,以此为基础,结合德尔菲法建立指标体系,随后运用解释结构模型 (ISM)分析其各因素之间的层次因果关系框架并去噪简化,对北极航线通航环境进行影响因素重 要性分析,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可为我国在北极航线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海冰冰情是开发、利用北极航道的关键信息,研究利用2006—2015年北极地区逐日海冰密集度数据,根据2013年"永盛轮"首航北极东北航道时所经航线为例,提取了航线冰情要素,包括航线通航窗口、逐日海冰密集度时空分布以及海冰密集度月标准差等,对航线通航条件进行了研究。根据航线冰情要素获得了十年间航线通航窗口的基本情况,十年间航线所经水域的大体通航情况和主要冰障位置,7—10月份航线所经水域海冰密集度的变化动态。通过对航线冰情要素的分析,得出影响航线的两个关键海域,并分析了"永盛轮"航线与关键水域航线通航窗口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在对样本港口和样本船型进行选择的基础上,运用海洋船舶航运利润核算方法,通过航运利润指标对北极航线和传统航线地理区位优势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与传统航线相比,在北极航线需要破冰服务时,北极航线的航运利润高56%左右;在北极航线无需破冰服务时,北极航线的航运利润高105%左右;(2)在欧亚大陆西端的港口中,勒阿佛尔港以北港口至上海港选择北极航线更具地理区位比较优势,而其以南港口至上海港选择北极航线则处于劣势;在北美东海岸的港口中,纽约港以北港口至上海港选择北极航线更具比较优势,而其以南港口至上海港选择北极航线则处于劣势;(3)与俄罗斯、法国、加拿大、美国、挪威和英国的其它港口相比,上海港至俄罗斯北部、法国西北部、加拿大北部、美国东北部、挪威北部、英国东北部的港口,选择北极航线更具地理区位比较优势;(4)与北极航线需要破冰服务时相比,在无需破冰服务时,上海港至俄罗斯、法国(西北部)、加拿大、美国(东北部)、挪威和英国的港口,选择北极航线地理区位比较优势更大。  相似文献   

10.
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格局的人工鱼群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全球变暖导致的北极冰层消退,使北极航线的全线通航预期逐渐缩短,以北极为对象的资源争夺和地缘政治争斗将成为地缘政治研究的新的重要课题。由于北极的地理特殊性和航线权益在北极争夺中的重要性,对于北极地缘政治的研究应更多从北极航线的视角出发。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格局的研究有助于中国对于未来的北极及北极航线应得权益的取得。在提出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格局概念和研究重要性的基础上,使用人工鱼群聚类方法对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格局聚类为3个类别,分别为以美国为主的27个国家组成的国家集团、以俄罗斯为主的19个国家组成的国家集团和包含英国等其他国家的47个国家组成的国家集团。仿真实验表明,人工鱼群模糊聚类分析对于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格局分析是有效的,分析结果能够为中国的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战略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北极航线地缘政治的规范博弈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权益博弈问题因为北冰洋的融化预期加快,而变得愈来愈重要。规范能够为解决北极航线地缘政治博弈提供一种有用的约束。在阐述北极航线地缘政治的概念、博弈与地缘政治的关系以及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权益现阶段争斗和未来趋势的基础上,描述了各种支持规范的机制,其中包括元规范、成员身份、支配、国际社会认同、威慑、内化及法律等,以期能为中国的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权益博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基于KJ法的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系统分析中的KJ法应用于新疆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对策研究中。首先制作了59张包含与艾比湖生态环境治理相关的信息卡片,之后根据信息的亲近性将其分为5个大组,每个组内再进行细分,最后得到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综合治理的结构模型图,从管理体制建设和工程措施两方面归纳提炼出了具体治理对策。应用结果表明,KJ法能够充分体现群体的创造性思维并将之有序化,能很好地应用于包括生态系统在内的各种自然、社会、经济以及复合系统的综合集成研究中。  相似文献   

13.
北极航道海运网络的国家权益系统可以抽象为由相关权益国家构成的复杂网络,这个网络的结构和性质对研究北极航道海运网络国家权益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在提出北极航道海运网络国家权益格局涵义的基础上,对北极航道国家权益网络表现出的复杂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表现出来的一些不符合典型复杂网络统计特征的现象进行了解释,可为今后我国政府的北...  相似文献   

14.
邹斌  解思梅  郝春江  陆军  尹涛 《极地研究》2000,12(4):291-300
船载卫星遥感图象处理系统是针对南极考察气象航线预报、冰区航行的海冰预报和导航需要而研制的船陆两用多功能软件系统。采用了最新的 DEL PHI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 ,开发了用于 WINDOWS98环境下的 32位的程序 ,并针对接收系统开发了 WINDOWS设备驱动程序 ,提高了在 WIND0 WS98多任务环境下 ,接收程序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开发方法和开放式的体系结构 ,便于功能的更新和提高 ;采用 SGP4/SDP4轨道模式及两行元素的轨道参数计算出卫星星下点的位置 ,实现了在 1 A图象上计算逐点经纬度的快速动态定位和图象显示的功能 ;采用迭代法利用电子地图网格数据 ,在接收的卫星云图上迭代套上地形及海岸线。组成了适合船陆两用的多功能快速灵活的图象处理系统 ,可以在 1~ 2分钟瞬间内完成一幅图的定位套网格和套地形线的工作。解决了南极海冰监测和冰缝、水道预报的难点。可以使图象上下滚动、左右移动、任意放大、缩小和剪取 ;可以随着鼠标的移动显示出图上任意一点的经纬度 ;能够在图上标出任意目标物 ,如船位、站位、岛屿等等 ;能够方便地在图上画出航线 ,直观地判断船所处的位置和航线周围的气象和海洋环境状况 ;解决了在茫茫海洋和冰区中航行找不到参照物时的困惑 :能够输出任意大小的 2 4位真  相似文献   

15.
利用EM31-ICE电磁感应仪与激光测距仪、声纳等设备在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过程对海冰厚度进行走航观测,通过对数据预处理获得了海冰厚度数据,结合长期冰站上采集的多组冰厚样本,获得EM31-ICE的各项校正参数。同时通过对异常数据的分析以及小波去噪、统计处理等方法,得出最终的解释结果:在去程时海冰厚度主要分布在0.5-2.5m之间,而返程时的海冰厚度有明显变薄的倾向,主要分布在0.5-2.0m之间。在高纬度地区海冰厚度明显大于低纬度地区,并且在高纬度地区海冰厚度统计图中常出现两个波峰,而低纬度地区常是一个波峰。在整个去程与返程过程中,超过4m厚的海冰不到1%。  相似文献   

16.
利用国外博、硕士论文数据库PQDT,对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研究北极主题的博士学位论文进行收集,并将收集到的学位论文按照各年文献量、授予学位机构、学科和关键词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分析。通过分析得到结论:美加北极主题的博士学位论文稳步增长;美加环北极机构是北极研究的主要机构;地质学、大气学、生态学、海洋学是美加北极研究的优势学科;海洋、岛屿、气候成为美加北极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