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北京城市办公集聚区为调查范围,选取公司周边绿化、交通、商业配套设施状况以及公司所在地整体环境感受4项主观评价指标,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北京城市以写字楼为载体的工作场所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认为,北京城区办公活动空间满意度综合评价良好,其中对商业配套设施最为满意,对绿化状况最为不满。从被调查的6个行政区看,位于前3名的分别是朝阳区、丰台区和东城区,海淀区因交通、商业配套不满意导致其综合评价为合格;从满意度的空间分布来看,北高南低,并向北和东北方向延展,形成岛状和片状高值区,与北京办公集聚区空间分布特点一致。城市工作者需要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对于北京城市工作场所的满意度研究,将有助于对城市从人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出发进行规划和建设。北京城市今后应注重对办公空间的整体规划,并依据功能定位和作用进行重点建设,从地方文化入手建设有中国特色和北京特点的办公空间,以办公空间优化引导北京南北城区之间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北京城市办公活动空间集聚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空间分析技术,以北京城区范围内的976个写字楼点位为基础,辨析城市办公活动空间集聚区的存在状态、分布特征和形成原因,为研究北京城市办公空间结构与城市空间结构提供方法借鉴。研究认为,北京城市内部存在明显的办公集聚区,并且空间偏向差异显著,一级集聚区多沿交通线分布且集聚方向与交通线方向一致,近3/4的办公活动集中分布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只有1/4分布在首都功能核心区,形成与西方国家大城市的办公活动集中分布在市中心的不同特点。究其原因,第一,经济功能分化催生办公活动空间集聚区的产生;第二,行政区界限成为办公空间扩展的天然屏障;第三,城市功能定位引导办公集聚区分布。CBD、金融街、中关村和上地是北京城市内部具有代表性的办公集聚区。 相似文献
3.
基于地名认知率的北京城市认知空间结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对北京市居民空间认知的3500份调查问卷数据,采用了ARCGIS的空间插值和Geoda095i软件的空间自相关的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北京市居民的认知空间结构。研究得到四点结论:①认知地点的类型并不是影响认知率的因素。②居民对北京市的空间认知呈现出西高东低的“>”形格局,在西北—东南方向隆起动物园和北京火车站两个认知高峰,鞍部为低认知率的东方新天地和sogo崇光百货。③居民认知呈现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尺度依赖性。地名认知在较小的空间尺度上为高—高、低—低集聚的趋同性,在较大的空间尺度上表现为高-低集聚的趋异性,两者的转换尺度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空间的半径6 km左右。④北京城市的认知空间可细分为北海公园、中友百货、动物园和城乡贸易中心四个次级认知区域,次级认知区域为同质的高认知区,内部包含多个认知高峰。 相似文献
4.
基于住宅价格的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地理研究的核心重点之一.近年来,城市住宅价格快速增长,一方面导致城市空间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和问题,另一方面住宅价格也可敏锐地反映出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因此,本文从住宅价格的角度对北京市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探讨.利用北京市2005年和2012年二手房市场住宅的空间数据,通过GIS空间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Hedon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住宅价格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住宅价格的角度探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问题.北京市住宅价格存在蔓延式增长、空间差异明显及空间自相关性高等特点,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区位条件、交通便利度、周围环境、基础设施、物业等级等.基于住宅价格得出北京市空间结构的主要特征为:①已形成了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格局.除市中心外,还有亚奥地区、万柳一香山地区、中关村地区、复兴门地区、CBD等次中心,空间扩张仍呈现“摊大饼”的发展模式;②社会空间分异现象有所缓解,但仍存在明显的居住隔离.金融街、月坛等街道是房价高值集聚区,易形成“富人区”,而南六环尤其是房山则易形成“穷人区”;③交通条件和周围硬件环境等基础设施对城市空间结构有一定的调整作用,但调整的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5.
北京城市周边度假地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旅游地空间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选取北京市五环外421个度假地为研究样本,采用地理信息系统Arcview中的kernel密度分析方法对度假地的空间结构演变进行分析。发现:点-轴、核心-边缘两种空间发展模式共同影响着北京周边度假地的空间形态,其中集聚是度假地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中的主要发展形式:度假地围绕自然资源优良地集聚分布,空间形态上形成了四大度假聚集地、三个圈层;四个度假聚集地表现出雏形-发育-成熟-拓展的空间演变形式。 相似文献
6.
《地理学报》2015,(12)
从行为的视角研究城市交通空间结构已成为地理学和交通规划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却面临微观研究的偶然性和典型性等局限,难以对城市交通空间结构进行全面的解析。本文提出了利用交通行为区来反映居民交通行为与地理环境耦合关系的思路,为解决城市微观研究中的不确定性问题提供了视角,同时建立起从典型抽样到面域覆盖的评价方法。本文假设居民的交通行为随着空间尺度的变动存在着逐步收敛的规律性。在此假设下,在北京市外围永泰居住区进行了出行调研实验,证实了居民出行行为的这一规律性,并得出居住小区的二手房价、建成年代、规划特征、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等环境变量成为行为区划分的关键指标。在此基础上,以北京市城六区范围内搜集的居住小区为基本单元,参照环境变量的空间聚类结果,划分了5种典型的行为区类型,分别是:高档别墅区,中档建成区,历史中心区,高档高密度区,成熟完善区。5种行为区内主导的居民群体、居民的出行模式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交通行为区的划分方法对于精细化研究城市交通空间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交通资源的差异化配置,低碳交通空间结构研究等。 相似文献
7.
城市交通条件是城市运营与发展的基本环节,决定着城市的运行效率以及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的抽样数据,以北京城区10个办公集聚区为研究区,运用多维标度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内通达性的被调查人主观感知进行分析评价,结合主观感知与实际测算客观数据的对比,比较城市内部不同办公集聚区之间通达性感知的差异性.研究表明:①以地面交通和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公共交通是北京城市居民选择通勤的主要交通工具,近50%的人更倾向于选择5~10 min的步行时间达到公共交通站点和休闲娱乐设施场所;②城市内部不同办公集聚区的从业人员通达性感知情况与客观实际分析存在显著差异性;③办公集聚区通达性主客观等级的差异,反映了交通通达性的测度不仅要关注站点距离,更应该关注出行者心理感知和出行换乘的便利程度,特别是交通站点到工作地之间的“最后一公里”联通问题;④5~10 min的步行圈是城市活动的基本单元,它不仅可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站点及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单元,而且应将其作为推动北京城市改善和提高空间通达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北京城市办公集聚区外部环境的主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写字楼为主要载体的办公活动正成为大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关注城市办公人员对其工作场所及其环境的主观感受,不仅可以为城市办公空间及外部环境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而且对城市建成环境运行质量的提升以及宜业城市建设的推动具有很大现实意义。本文以北京市10个具有代表性的办公集聚区为调查采样地,选取安全性、通达性、舒适度和便利度作为评价指标,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的一手数据来评价从业人员对其所在写字楼周边外部环境的主观感受。研究发现:①被调查者对北京城市办公空间外部环境整体上较为满意。其中,对安全性评价最高,轨道交通和办公配套服务网点建设滞后导致舒适度和便利度的满意程度较低,是当前急需改善的地方。②性别、年龄、学历、职位等个体因素对办公集聚区外部环境的评估结果具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女性和受教育程度、职位较高的从业人员对其办公场所的外部环境要求更高。③根据主观评价结果,城市办公集聚区可划分为成熟优越型、发展提升型、滞后型以及不协调型4类。北京市各类型办公集聚区的评估结果揭示了办公空间外部环境现状与从业人员实际需求的差异程度,并为分类进行环境提升改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上海和北京城市创新空间结构的时空演化模式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基于城市邮编区划空间数据库,从创新产出的视角建构城市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对1991-2014年上海市和北京市的创新空间结构的空间演化模式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① 邮政区划为研究城市创新空间结构的生长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基于随机边缘点连线以及泰森多边形法构建的城市邮编空间数据库评价城市创新空间结构的结果较为理想,因此具有推广价值;② 25年间,上海市和北京市的创新空间结构生长体现出了诸多的共性特征:随着参与创新的城市空间单元逐年增加,区域创新产出虽总体差距在缩小,但空间集聚趋势在加剧;③ 25年间,上海市和北京市的创新空间结构生长也体现出了共性上的差异性,其中上海市创新空间结构在创新资源郊区化转移的趋势下,呈现出由单核驱动向多核共振演进,以交通干道为空间扩散廊道的辐射效应凸显,相应的,其创新产出空间关联效应也显现出了市中心空心化现象;而北京市创新空间结构始终为市中心单核主导型,并在创新资源不断向中心集聚趋势下,其创新产出空间关联效应呈现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演化特征;④ 上海市和北京市创新空间结构与其所在的区域创新空间结构(长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表明城内尺度科技创新活动空间分布的均衡与非均衡规律与其所处的区域创新格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城中村流动人口日常活动时空间结构——基于北京若干典型城中村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对北京5个城中村进行24 h活动日志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城中村流动人口在工作日和休息日的时间利用分别可以划分为6类,每一类的时间利用特征都与社会环境及该类人群的属性特征密切相关,其中工作、娱乐、家务等活动起主导作用。就城中村流动人口而言,不同类别人群工作日和休息日活动的时空间结构与其时间利用特征紧密联系,同样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生活活动路径展示出居民的日常活动正越来越表现出个性化、多样化和差异性的特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宏观环境、生活空间以及自身特征3个层次的影响因素综合作用于居民的个体行为,导致城中村流动人口活动时空间结构展现出独特的特征。基于微观个体的日常活动研究可以为掌握城市人群生活空间结构、制定城市规划等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 的城市内部人口空间结构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社会科学开始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GIS) 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 来研究社会现象的空间 模式和非常态分布, 研究社会科学中的空间结构问题。人口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中最为活跃的因 素之一, 同时也较易获取、容易做到时空连续, 因此往往是衡量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重要指标之 一。借助于GIS 技术, 以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深圳市城市内部人口空间结构研究为例。研究结果 表明深圳市城市内部人口空间结构总体表现为集聚。具体来说: 1990 年和2000 年深圳市人口密 度均以特区内东门街道为最高, 特区外各街道人口密度增长较快; 1990~2000 年人口重心向西北 移动约4km; 1990 年人口密度函数和2000 年人口密度函数均以反函数模型拟合较好, 从市中心 随着距离增加, 人口密度递减; 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市中心附近具有较大的向心效应, 带 来周边邻近区域人口的增长, 而在东部郊区人口分布相对稀疏, 出现部分离心效应。 相似文献
12.
北京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均衡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工具研究2014年北京市教育、医疗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均衡性。以市域各街道和乡镇为评价单元,构建供给指数、需求指数度量各单元内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和需求,据此分析和评判北京市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及服务质量的均衡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市域尺度上,由于城市发展历史的影响,北京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均衡性呈现核心-边缘的格局;在区县尺度上,受行政体系和城镇体系的等级性影响,均衡性程度高低与城镇等级高低相一致;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指数与需求指数相关性显著,可判定设施空间分布总体上比较均衡;通过空间叠加分析发现北京市存在设施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区域,其中教育设施、城市公园设施和医疗设施空间布局的均衡程度高于文体设施。 相似文献
13.
14.
北京城市居住和就业空间类型区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基于2010年北京市工商企业登记数据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从分行业视角对北京市城区职住空间结构及其类型区特征进行详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北京市就业空间结构和居住空间结构均有3个主成分因子构成,其中就业空间结构包括综合服务业、流通地产服务业与二产、高科技产业等主因子,居住空间结构则由一般服务业、流通生活服务业与二产、科技和教育产业等主因子构成,且不同城市就业与居住空间主因子的空间关联强度存在差异。采用GIS分组分析方法可将北京城市居住和就业空间划分为5种类型区,即流通生活服务业与二产居住集中区、流通生活服务业与二产职住综合区、一般服务业职住综合区、职弱住强型科教优势区和职强住弱型科教优势区。分析发现,北京城市居住和就业空间结构形成主要受到历史力、市场力、政府力和个体力等因素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盐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1949—2006年9个时相的数据,运用GIS的多种空间分析方法,对盐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形状的演化特征以及城市形态演化的各向异性进行分析。1984—2006年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可划分为集聚、分散、再集聚阶段,1949—2006年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经历了团块状形成期、星状出现期、星状发展期、圈层出现期;分析盐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长江经济带的高速铁路流数据,结合客流组织系数、社区挖掘和网络可视化等方法分析城市网络结构与空间格局,为城市网络研究提供新的视角。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城市网络结构表现出强烈的空间异质性,东中西部地区差异显著,空间层级特征和廊道效应明显,强中心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缺乏强中心的支撑;(2)通过社区挖掘识别出7个城市集聚区,与城市群和行政区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耦合,不同地域系统内城市网络自成体系;(3)综合地理网络和拓扑网络,将各集聚区内部城市关联形态划分为单中心、双中心、多中心和低水平均衡4种格局,以多中心格局为主,7个城市集聚区网络化程度的不均衡性显著。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北京市商业空间活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至今已有40余年,技术的进步、用户的需求以及理论与方法的成熟,促使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但其应用领域还主要局限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设施管理等与空间信息直接相关的领域,而作为国民经济最活跃部门的商业流通领域GIS应用所见不多。文章以北京市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建立了矢量格网矩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商业网点密度分析、商圈影响范围分析、商业空间查询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并以北京市商业空间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实际验证。 相似文献
18.
以乌鲁木齐市2009年的ALOS卫星影像为研究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及遥感(RS)技术的支持下,提取绿地信息,建立乌鲁木齐市区绿地景观的空间数据库,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选取景观分维数、破碎度、分离度等景观指数来定量分析乌鲁木齐市区的绿地景观格局。结果表明,整个研究区内的绿地类型以公园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为主,市区绿地景观多样性较低,各类型绿地景观所占比例不均匀,公共绿地数量少,趋于团聚分布,形成许多绿化服务盲区;各类型绿地景观分维数较高,形状较不规则;单位附属绿地和居住绿地的破碎度较高,因为它们受人类的影响较大、形状相对多样、不规则。 相似文献
19.
利用探索式空间数据解析北京城市空间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城市经济空间结构是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基本内容之一。利用其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根据1949-2004年企业登记就业数据在邮政区尺度上对北京市1949年以来城市空间经济发展进行了探讨。基于空间邻近矩阵和不同距离矩阵的Global Moran'sI和Local Moran'sI都表明解放后市区并没有明显的经济集聚,50多年来空间经济发展模式几乎都是以市区为核心集聚式发展;尽管郊区一些重要乡镇呈现出发展势头,但几乎没有和周边地区形成互动关系,而是和市中心或其它地区保持较强的联系。分析还表明,北京地区经济的空间相互作用在计划经济时代大体在60km以内,市场经济时代(1983-2002年)提高到75km。北京经济空间模式经历了以下6个阶段:①1957-1982年,中心集中发展;②1983-1987年,沿京津廊道空间组织;③1988-1992年,北部为主的城市中心发展;④1993-1997年,城市中心集中扩张模式;⑤1998-2002年,城市中心填充发展;⑥2002-2004年,出现了城市空心化结构态势,空间经济组织面临新一轮重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