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与1954年长江洪水的对比和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1998年与1954年长江流域雨情、水情、灾情和生态环境作了对比。结果表明,虽然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水情严峻、灾情严重,但流域降水总量比1954年少,最大洪峰流量也不及1954年。1998年长江洪水致洪因素复杂,首先,这是一次组合型洪水,雨情和水情的时空变化特殊;其次,长江流域数十年来生态环境的恶化也难逃其咎。最后是由1998年长江洪水引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焦作决策气象信息共享系统基于Web平台,实现辖区各气象观测站历史地面观测资料、灾情资料的综合查询、分析,雷达、静止卫星、闪电定位等探测图像的即时发布浏览,乡镇雨情图、黄沁河流域雨情图制作,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的分发管理等功能,客户端通过广域网(气象专线)获取焦作气象信息.  相似文献   

3.
1991年安徽汛期雨情和成灾原因分析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桂新  顾和英 《气象》1992,18(8):22-26
通过对1991年安徽江淮地区雨情及成灾原因分析,对该省1991年洪涝灾害进行评估。认为从总体上看,安徽1991年的洪涝灾情属百年一遇的特大灾害。  相似文献   

4.
焦作决策气象信息共享系统基于Web平台,实现辖区各气象观测站历史地面观测资料、灾情资料的综合查询、分析,雷达、静止卫星、闪电定位等探测图像的即时发布浏览,乡镇雨情图、黄沁河流域雨情图制作,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的分发管理等功能,客户端通过广域网(气象专线)获取焦作气象信息。  相似文献   

5.
把贵州省雨情,灾情与地表径流,流域面积,地形地貌,森林植被等联系起来,研究致灾因子,从森林植被率的高低与洪涝灾害发生的程度方面进行初探,用承灾指数对各地承灾能力进行评估,并提出提高森林植被,扩大林面积是防御洪涝灾害长远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哨是一九七五年建立的,一年来,以阶级斗争为纲,围绕农业办气象,办好气象为农业,为当地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做好温情、雨情、灾情服务,开展了农业气象的观测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以阶级斗争为纲,为革命明确方向。毛主席指出:“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开始我们认为办哨是为了把农业生产搞上去,满脑子想的生产,工作忙不出点点。在学习毛主席的重要指示中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办哨是要把农业生产促上  相似文献   

7.
1998年 ,商洛市局地遭受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7.9”、“8.1 4”、“8.2 5”三次灾害性特大暴雨洪水灾害 ,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当时由于灾区缺少必要的雨情监测设备 ,给各级政府指挥防灾、救灾和灾后灾情认定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1 999年 ,商洛市气象局通过对 1 998年大暴雨的反思 ,及时向原地委、行署提出了建设天气雷达和在全区所有乡镇建立雨量监测点的建议 ,得到了地委、行署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在各县 (市 )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由商洛局投资 4万元在全市 1 64个乡镇相继建成了雨量测报点 ,不同程度地开展了雨情测报工作 ,…  相似文献   

8.
1 概述 1.1 雨情与灾情 这次降水主要集中在7日20时到8日20时,降水遍及全省.达到暴雨强度的有清远、花县、英德、从化、佛冈、恩平、封开、南海、乐昌、怀集、四会、广宁、高要、德庆等14个站,其中清远、花县、英德达到250mm以上,清远尤甚,达到295.6mm.  相似文献   

9.
《湖北气象》2015,(2):116
<正>2015年6月1—2日,长江流域自西向东发生了一次暴雨强对流天气过程,部分地区出现严重灾害。为了更好地揭示这次强天气过程的雨情灾情、形成原因和物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对这类强天气过程的预报能力,本刊拟连续推出"2015.6.1"强对流天气分析专栏,刊载相关研究成果和观测事实。从即日起开始征文,欢迎相关专业气象科研人员和各级气象台站预报员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雨情系统在586微机上以Windows95为操作平台,在Foxprow环境下运行,实现了窗口操作,首次将486微机上DOS状态下的雨情系统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增加了雨情预视、雨情图形打印、补充修改各站降水量的功能,实现了可视性高、快捷、准确和方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们在努力搞好基础工作的同时,积极利用气象科技为振兴地方农业服务,受到了当地政府及农业部门的一致好评。1988、1989两年因各项工作成绩突出,被县委、县政府授于“文明单位”称号,得到表彰奖励。概括起来,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一、准确及时,优质服务,积极主动地为指挥农业生产当好参谋为了切实配合当地党政领导和农业部门安排部署全年的农业生产,我们根据本县实际,除及时把墒情、雨情、灾情、旱情等各  相似文献   

12.
用TpoMap专业桌面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开发平台,建立以电子地图为背景,具有进行实时雨情、水情和灾情信息可视化显示,嵌套卫星云图、天气形势分析和暴雨预测预报为一体的铜仁地区防汛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开发,取得良好效果。从实践的角度出发主要介绍用TopMap在开发防汛决策气象服务系统中的一些初浅体会和方法,为类似系统的开发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黔西南州人影作业指挥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影工作流程为总的设计思路、以提高人影作业指挥水平为指导思想,采用VB6.0、ACESS数据库及网络编程语言ASP(Active Server Page)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编写。通过Internet实现作业时间的申请、回复及州、县之间乡镇雨情的自动传输;调用局域网中相关气象资料及Xdd03a雷电探测系统显示闪电指数;通过PCVSAT卫星接收站调看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资料;同时自动对全州的雨情、灾情进行分析后以图形的方式投影到全州地图上。经过对以上资料综合分析,再对应冰雹预报的方法,形成最后预报结果,将此结果应用到作业指挥中,并采取直观对比和定量计算两种方式对本次作业效果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4.
常履福 《贵州气象》2001,25(5):25-27
针对目前乡镇雨情显示方面存在的不足,介绍了乡镇雨情的图形显示方法和业务平台,服务系统中的应用,拽出只有大力开发乡镇雨情的多种产品,才能充分发挥乡镇雨情网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技术,实时雨情分析系统使雨情数据库的数据在GIS平台的电子地图相关监测点上实时显示、动态反映,并且能够以色斑图、曲线图等直观图的形式表现出来,为雨情动态监测信息共享提供了开放的信息空间;同时根据模式预报做出了未来3、6、9、12、15、18、21、24h临近降水预报,以及出现降水后根据实况降水进行后续降水的预测估计,为降水的提前预警提供了依据;同时还实现了任意时间段雨情的智能分析,包括自动生成雨情分析内容和手机短信发送内容。该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巴彦淖尔市临近降水预报业务的定时、定点、定量分析,为预报服务人员进行决策服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县级两要素资料应用程序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大卫  黄琰  张良勇  刘黎煊 《贵州气象》2011,35(4):44-45,64
本程序主要针对县级气象局在汛期值守班和气象服务工作中对于区域站两要素资料运用的需求基于VB6.0所开发,功能包括:雨情通报自动生成;雨情报警;任意时段总雨量、平均温度和积温查询等,主要解决了目前两要素资料使用不便和雨情信息获取滞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利用柳江、桂江集水域23个台站雨量资料代表“桂北”雨情,根据灾情和预报经验定出前汛期雨量“特多”的年份,结果表明,5月份特多的频率是13%,6月份是21%,7月份是18%。6月份是雨量特多频率较高月份。7月份虽不属前汛期,但雨量特多的频率于5月份。利用赤道太平洋、赤道印度洋海温资料以及南半球气旋资料,找出三个引发环流异变,造成桂北雨量特多的“阈值”,并作了一些初步分析,指出造成桂北雨量特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张会  顾东彦  赵曼 《内蒙古气象》2012,(6):44-45,52
在气象与水利部门之间建立物理通讯网络,用SQLSERVER建立雨情信息共享库,双方把各自的实时雨情数据分别入库,并通过研发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显示软件综合显示给用户。这既加大了全市雨量的峪测密度,义为防汛抗旱提供了全面系统的第一手雨情信息,大大提高了领导的决策指挥和灾害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准确、及时地向荆州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实时雨情分析资料 ,改变以往手工整理雨情资料效率低、服务难以及时的缺陷 ,荆州市气象局研制了一套雨情资料自动收集分析处理系统。该系统以MICAPS的资料为基础 ,可自动收集本省及湖南、四川、重庆、江西等邻近省 (市 )的日降水量 ,并能分流域(或分行政区域 )进行整理、统计和计算面雨量。该系统在 1999年、2 0 0 0年汛期投入使用后 ,大大提高了雨情情报服务质量 ,使其发挥了较好的作用。1 技术方法该系统以MICAPS资料为基础进行二次开发 ,运用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C ++Bui…  相似文献   

20.
利用柳江、桂江集水域23个台站雨量资料代表“桂北”雨情,根据灾情和预报经验定出前汛期雨量“特多”的年份,结果表明,5月份特多的频率是13%,6月份是21%,7月份是18%。6月份是雨量特多频率较高的月份。7月份虽不属前汛期,但雨量特多的频率也高于5月份。利用赤道太平洋、赤道印度洋海温资料以及南半球气旋资料,找出三个引发环流异变,造成桂北雨量特多的“阈值”,并作了一些初步分析,指出造成桂北雨量特多的原因是季风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