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铃虫是我国棉花生产的大害虫之一,一般年份可减产15%~20%,严重年份可减产50%以上,1992年本县特大发生,有的地块被棉铃虫全部吃光,损失严重。众所周知,棉铃虫受各种自然因素、环境条件的制约,是在各种不同因素的相互作用(促进或抵消)下而产生的综合效应。就发生程度而言,受作物、天敌和气候等综合影响,故其预报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其部分影响程度因素是已知的,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其综合反映却是未知的或非确知的。  相似文献   

2.
初霜冻是影响我盟大豆、玉米、高梁、荞麦等粮食作物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每年9月中下旬是这些粮食作物成熟的关键时期,遇有冷空气入侵造成霜冻,使粮豆作物结实受到影响,导致粮食减产。因此,准确预测初霜冻出现时间,对调整作物品种和实施催熟防霜措施,对急取高产有重大意义。本应用灰色系统模型,对通辽地区初霜冻进行了预测,由于预测能够在较早时间做出,为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灰色预测是指以GM(1,1)模型为基础所进行的预测。实质上就是根据过去及现在的信息,建立一个从过去引伸到将来的模型。灾变预测同数列预测一样,均属灰色预测, 设有原始数列X~((0))=X_((1))~((0)),X_((2))~((0)),………,X_((n))~((0))若规定一个阀值A,把X_((i))~((0))中的那些大于或小于A的点认为是具有异常值的点,然后将符合这一条件的数据挑出来,另外组成一个新的数列再将这一新的数列做灾变映射,而后将映射得到的灾变日期集P=P_((1')) ,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新多年第2代(棉田第1代)棉铃虫卵始见期和卵量的预报值与实测值的比较后得出,应用气候因素综合进行预报,其预报值更接近实测值。  相似文献   

5.
应用GM(1,1)模型,根据2004—2011年乌苏市棉铃虫二代成虫的数量建立了低精度的灰色模型,建立残差的GM(1,1)模型后,再进行模型修正并检验,小误差概率p=10.95,后验差C=0.31970.35,此模型符合一级标准,精度较高,相对残差较小。  相似文献   

6.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试预测贵州气候灾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纲 《贵州气象》1999,23(3):20-22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灾变预测方法,对贵州秋风,夏旱,倒春寒和凝冻指数建立了灾害预测模型,试作了1998-2000年的灾变年份预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二代棉铃虫的连续调查观测,得出高青县二代棉铃虫初见卵期在6月16日前后,卵高峰期在6月下旬,结束期7月上旬,总卵期25天左右.在这段时间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二代棉铃虫发生。同时还发现二代棉铃虫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除与温度、湿度有关外,还与降水有关,6月上旬降水日少,6月中旬—7月上旬降水多且持续时间长,是造成二代棉铃虫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二代棉铃虫药剂防治效果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铃虫是棉花主要害虫之一,历年均有所发生,1992年二代棉铃虫全国特大发生.损失严重。由于预测发生程度及防治时间掌握不准,加之施药期与雨季相吻合,故防治效果不佳,棉铃虫防治已成为全国性的一大难题,导致农民不愿意种棉花。实践证明,使用化学农药防治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1 引言 棉铃虫是棉花主要害虫之一,历年均有所发生,1992年二代棉铃虫全国特大发生,损失严重。由于预测发生程度及防治时间掌握不准,加之施药期与雨季相吻合,故防治效果不佳。棉铃虫防治已成为全国性的一大难题,导致农民不愿意种棉花。实践证明,使用化学农药防治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在充分利用天敌的基  相似文献   

10.
李娟 《山东气象》1998,18(3):37-39
针对近几年棉铃虫爆发,对棉花产量造成严重影响这一事实,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近几年气象条件对棉铃虫特别是二代棉铃虫基数的影响进行了关联分析,初步伐出了对其影响的主要气象条件,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灰色系统理论自1982年由邓聚龙教授提出以来,已被成功地应用于工程控制、经济管理、未来学研究、社会、生态系统等领域。所谓灰色系统是指某一系统,其中有一部分信息是确知的(我们称之为白色),有一部分信息是不确知的(称之为黑色的),这样一个系统的总体称之为灰色系统。如果从系统内部特性(结构、参数)来研究,允许系统中存在灰色参数,充分利用系统中的白色信息来求解控制问题,那么就能使灰度减少,白度增加,达到控制系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棉铃虫的气象预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研究,寻找出与棉铃虫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的气象条件及生物因子,建立各代棉铃虫始发期及发生程度的气象预测模式。对1994、1995年的各代棉铃虫发生情况进行了预测检验,效果良好。1996、1997年投入业务预报服务,预报与实际发生情况相符,为棉铃虫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二代玉米螟卵峰日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预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4年的资料,研究了二代玉米螟发生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建立了卵峰日发生的长、中、短期预报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二代玉米螟发生的主导因子,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5cm地温等因子均对二代玉米螟卵峰日有显著的影响。玉米螟发育进程遵循有效积温法则;降水量和雨日偏多,对发育进程有延缓作用。所建立的预报模式经检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研究,寻找出与棉铃虫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的气象条件及生物因子,建立各代棉铃虫始发期及发生程度的气象预测模式,对1994、1995年的各代棉铃虫发生情况进行了预测检验,效果良好,1996、1997年投入业务预报服务,预报与实际发生情况相符,为棉铃虫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宿州雷暴气候特征及其灾变G-ANN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宿州市5个气象站1957~2008年雷暴日观测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宿州雷暴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雷暴与降水、温度的关系.结果显示:宿州属于多雷区,南部多于北部,南北相差3.21~4.65天;年际变化大,年累计雷暴日最多相差37天,初终雷及无雷期年际间振荡的幅度较为剧烈,52年来累计雷暴日线性减少的趋势明显,减少幅度为1.61~2.89天/10a;季分布以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月分布呈单峰型,雷暴多集中在4~9月,以7月最多,12月最少;日分布呈单峰型,以16:00~18:00频率最大;多年平均月雷暴日数序列与相应的气温、降水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为了进一步预测雷暴的长期演变趋势,以埇桥为例建立了雷暴多发年份灰色人工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预测下一个雷暴多发年将发生在2025年.  相似文献   

17.
灰色预测是对系统过去及目前表现出来的一些不完全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建立模型并使模型达到最优的预测。灰色系统理论认为:任何系统,尽管信息不够充分,但必然是有特定功能和有序的,有某种外露或内在的规律的。灰色预测正是基于这一思想上,把随机变量看成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灰色量,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处理,将灰色数变换为生成数,从生成数进而得到规律性较强的生成函数。从而将信息不全的离散数据转换成信息完全、时间连续的动态模型。从  相似文献   

18.
赵圣菊  周朝东 《气象》1983,9(11):18-19
粘虫是暴食性农作害虫,是《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规定要消灭的危害对象之一。 在我国,二代粘虫发生区的范围很广,包括东北、西北、西南等大片地区,在6月中至7月为幼虫盛发期,对麦、粟、玉米、高粱、稻等作物都可造成危害,在大发生年可以把作物的茎杆和叶片吃光,造成颗粒无收。目前,关于病虫发生程度的预测,还以单站短期预测为多,大范围发生程度的长期预测尚不多见。所以,准确地做出二代粘虫  相似文献   

19.
宿州雷暴气候特征及其灾变G ANN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宿州市5个气象站1957-2008年雷暴日观测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宿州雷暴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雷暴与降水、温度的关系。结果显示:宿州属于多雷区,南部多于北部,南北相差3.21-4.65天;年际变化大,年累计雷暴日最多相差37天,初终雷及无雷期年际间振荡的幅度较为剧烈,52年来累计雷暴日线性减少的趋势明显,减少幅度为1.61-2.89天/10a;季分布以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月分布呈单峰型,雷暴多集中在4-9月,以7月最多,12月最少;日分布呈单峰型,以16:00-18:00频率最大;多年平均月雷暴日数序列与相应的气温、降水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为了进一步预测雷暴的长期演变趋势,以埇桥为例建立了雷暴多发年份灰色人工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预测下一个雷暴多发年将发生在2025年。  相似文献   

20.
沈毅 《四川气象》1998,18(1):23-25
春季雪灾是导致我县牲畜发生大批死亡的主要气象灾害,本文应用灰色预测方法,建立春季发量灾变过程的若干GM(1,1)模型,对理塘县未来几年内春季降雪量的灾变时间、灾变量值进行综合预测,以期对防灾减灾提供较准确的冷气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