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测定积物中^210Pb的方法。沉积物中的^210Pb用HNO3和HF消化,然后^210Po在85-90℃下从0.5molHCL介质中自沉积在银片上;其全程放化回收率为85.0±4.9×10^-2。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用210Pb 和239Pu 测定Saguenay 湾的沉积速率。在沉积物中过剩210Pb 的比活度随着深度的增加呈指数衰减。但在柱状样82-072 的45cm 处和82-147 的6cm 处,过剩210Pb 的比活度发生突变。这可能与1971 年发生的陆倾有关。用210Pb 方法测得柱状样82-072 和82-147 的沉积速率分别为3.50cm /a 和0.49cm /a,与用239Pu 方法测得的沉积速率3.60cm /a和0.50cm /a 基本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用^210Pb和^239Pu测定Saguenay湾的沉积速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用^210Pb和^239Pu测定Saguenay湾沉积速率。在沉积物中过剩^210Pb的比活度随着深度的增加呈指数衰减,但在柱状样82-072的45cm处和82-147的6cm处,过剩^210Pb的比活度发生突变。这可能与1971年发生的陆倾有关。用^210Pb方法测得柱状样82-072和82-147的沉积速率分别为3.50cm/a和0.49cm/a,与用^239Pu方法测得的沉积速率3  相似文献   

4.
冲绳海槽沉积物混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了利用方向性同位素^210Pa活度在岩芯中的垂直分布,根据沉积作用的数学模式,结合有关资料对冲绳海槽海水-海底界面沉积物的混合作用强度进行了了探讨。^210Pb资料表明冲绳海槽表层沉积物中,^210Pb放射性活度存在空间差异,介于26.26-92.40dpm/g,沉积物混合系数个于0.51-6.88cm^2.a,这反映了研究海区不同的混合作用强度和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三亚港现代沉积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1988年所采集的海南岛三亚港6个沉积柱样作了沉积结构及^210Pb放射性分析。结果表明,三亚港潮汐通道及航道上,沉积物主要为细颗粒的粉砂、粘土,沉积速率为0.91-1.24cm/a,近年来砂质物的输入,反映了疏浚等人类活动对该区的影响;外港浅滩砂洲区的沉积速率小于0.4cm/a;潮汐通道中过剩^210Pb总量亦明显大于港口的其它区域。  相似文献   

6.
崂山花岗岩锆石U-Pb年龄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锆石U—Pb稀释法对崂山花岗岩中石英二长岩,黑云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及碱性花岗岩4个单元的代表性岩体进行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其淡黄色透明状锆石的206Pb/238U表面年龄分别为146.8±0.8,126.2±0.8,113.0±0.9和110.8±0.9Ma,代表岩石各自的结晶年龄;而正长花岗岩和碱性花岗岩中的红褐色半透明—不透明锆石,因曾遭受严重的晶格破坏和放射性成因铅丢失,表面年龄偏新,不具年代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红树林潮滩沉积速率测量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树林捕沙促淤功能是红树林防浪护岸效益的主要表现之一。本文用标志桩法与(210)Pb同位素定年法测定红树林潮滩沉积速率。海南东寨港林市村岸段标志桩试验显示:红海榄Rhizophorastylosa密林区普遍淤积,平均速率4.1mm·a(-1);白滩与疏林区侵蚀,平均速率8.2mm·a(-1)。沉积速率随滩地高程增加或潮水浸淹频率的减小而减小。冬春淤积为主而夏季冲刷为主。区域性淤积速度受区域泥沙来源与海岸动态影响。在粤西廉江高桥镇凤地村岸段的(210)Ph测试显示,0—90cm段沉积历时为145(1847—1992)a,平均沉积速率为6.2mm·a(-1)。其中0—40cm段1966—1992年沉积速率15.4mm·a(-1)最大,40—50cm段1930-1966年沉积速率2.8mm·a(-1)最小。  相似文献   

8.
昆明滇池沉积速率的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于1989年12月采用^210Pb法测定昆明滇池(草海和外海)两个柱样的沉积速率,其值分别为0.29cm/a和0.28cm/a,平均值约为0.29cm/a。在沉积柱12cm以上,由于人为影响,其沉积速率没有规律,估计约有30-40年的历史。在12cm以下,^210Pbex随深度的变化明显地表现出规律性,以0.29cm/a的速率计算,从12cm到40cm这一段大约有90年的沉积历史。  相似文献   

9.
南黄海东部泥区沉积速率和物源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测定岩芯中^210Pb放射性活度,南黄海东部泥区最高现代沉积速率为1.65cm/a,泥区边缘沉积速率为0.12cm/a。表层沉积物中的化学成分CaCO3、Cu,Sr,Ti和Rb的含量表明黄河对该区没有影响,长江物源对该区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10.
根据黄河三角洲东部钻孔岩芯的 ̄(210)Pb剖面资料,经标准化消除了因粒级不同所造成 ̄(210)Pb浓度变化的影响后,显示该孔的210pb剖面可分为11段。每段呈指数衰减,段与段之间呈现 ̄(210)Pb放射性比度逆增,反映了由于再沉积作用造成 ̄(210)Pb的稀释作用。由此分析该区沉积和再沉积历史  相似文献   

11.
多金属结核,铁锰结壳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国家大洋专项“八·五”重点项目“深海地质研究”中一级专题“东太平洋海盆多金属结核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DY85-02-03-04)所取得的成果,总结了多金属结核Sr、Pb、O、Si、C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了铁锰结壳Sr、Pb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林以安  Martin  J.M  Thomas  A.J 《海洋与湖沼》1996,27(2):145-150
于1986年1月,采取大体积取样,Co-APDC螯合并沉淀富集分离,银片上自沉积和a-计算分析,研究长江口区可溶态210Pb的来源,分布和逗留时间。结果表明,全区平均放射性比度为7.5dpm/m^3,从河向海纵向分布呈口内段和近外海两端高,而低谷出现在中间的口门外最大浊度及稀释带高生产力区。210Pb明显因悬浮颗粒物的吸附絮凝沉降和浮游生物的吸收利用被清除。经探析,该区210Pb主要来源是大气气溶  相似文献   

13.
巴士海峡水文要素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金芳  邓冰  佟凯  建军 《海洋预报》2001,18(2):22-29
本文通过各要素31~85年间年限不等、层次不等的资料,按1°× 1°或 0.5°×0.5°(纬度,下同)网格进行统计,进一步深入分析巴士海峡水文要素的分布特征及月季变化规律,为船舶在海上航行和海洋学研究,提供可参考的风场和水文要素特征。  相似文献   

14.
采用淀粉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青岛近海毛蚶自然群体的等位基因酶遗传变异。在十二种等位基因酶中共检测到了二十七个基因座位,多态位点比例为51.85%,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布从1.030…2.577(平均值1.381±0.345),位点杂合度观察值分布为0.029…0.612(平均杂合度0.133±0.036),在六个基因座位上存在相当明显的杂合子缺失现象。文中讨论了杂合子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渤海南部现代沉积物堆积速率和沉积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采自渤海南部六个箱式岩芯的210Pb放射性活度的测定,根据210Pb放射性活度在岩芯中垂直分布趋势,结合我们先前获得的有关资料,探讨渤海南部沉积物堆积速率和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这对研究所形成岩芯沉积作用过程和海底油气开发工程具有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6.
渤海南部现代沉积物堆积速率和沉积环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介绍了采自渤海南部六个箱式岩芯的^210Pb放射性活度的测定,根据^210Pb放射性活度在岩芯中垂分布趋势,结合我们先前获得的有关资料,探讨了渤海南部沉积物堆积速率和沉积物堆积速率和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这对研究所形成岩芯沉积作用过程和海底油气开发工具有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东海沿岸不同海区8个沉积柱样的137Cs或210Pb剖面的观测,运用137Cs时标法和210Pb过剩法估算了近几十年来的平均沉积速率。并对137Cs的区域分布与蓄积程度及其环境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红树林潮滩沉积速率测量与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红树林捕沙促淤功能是红树林防浪护岸效益的主要表现之一。本文用标志桩法与^210Pb同位素定年法测定红树林潮滩沉积速率。海南东寨港林市村岸段标志桩试验显示:红海榄Rhizophora sytlosa密林区普遍淤积,平均速率4.1mm·a^-1;白滩与疏林区侵蚀,平均速率8.2mm·a^-1。沉积速率随滩地高程增加或潮水浸淹频率的减小而减小。冬春淤积为主而夏季冲刷为主。区域性淤积速率受区域泥沙来源与海  相似文献   

19.
海水pH对疏浚物中重金属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文原  陈松 《台湾海峡》1994,13(4):388-393
对厦门员当湖污染疏浚物中的Cd,Cu和Pb在不同pH的天然海水中溶出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5.0,6.5,8.3条件下,疏浚物中的Cd,Cu,Pb的释放率分别为80%-94%,4%-9%和1.0%-2.2%;在相同条件下,Cd,Cu,Pb的释放量(释放量)均随pH值增大而减少,释放量的顺序为Cd>Cu>Pb。讨论了pH对释放作用的影响及释放过程所遵循的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20.
厦门西海域表层沉的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来源探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1994年10月调查研究了厦门西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中Cu、Pb,Zn,Cd在不同粒度颗粒中不同结合态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海域圾层沉积物中Cu,Pb,Zn,Cd在弱结合态中有一较稳定的分配比;Cu,Pb,Zn,Cd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0.2,77.2,144.2,0.7mg/kg;概据底质评价标准,Zn,Pb严重超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