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分析了近年来对太阳射电爆发与高能质子观测的基础上指出,既非Ⅱ型也非米波IV型而是强微汉爆发几乎总是同高能质子共生的,这一结果否定了以前长期所持有的观点,同高能质子共生的微汉爆发的分为两类,强脉冲型和强微波IV型,前者共生的被俘质子或相互作用质了要多于沈逸持子,后者则常共生有更多的逃逸质子,作者对每种情况中质子的有效加速过程进行了考虑,并对强微波爆发的为何几乎总是有高能质了共生的缘由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2.
根据1994年Islike&Benz给出的1-3GHz频带上的微波Ⅲ型爆发和微波尖峰幅身的分类定义,分析北京天台2.6-3.8GHZ频带上观测到的微波爆发的精细结构,通过分析发现该定义有局限性。本重新定义了该波段上的微波Ⅲ型爆发和微波尖峰辐身,并讨论了这种分类定义与设备时间分辨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太阳微波爆发中精细结构的统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总结了北京天台1991年的2840MHz波段微波爆发中精细结构(FS)事件的观测。从FS的时间标度、强度、共生的微波爆发的峰值流量、FS发生在微波爆发的相位和FS与H。耀斑的关系等关系作了统计分子。发现约67%以上的FS其持续时间为几十毫秒到几百毫秒,85%以上的FS幅度小于200sfu,讨论了FS的时标、强度及22周太阳峰年期与21周FS出现率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北京天文台1991年的2840MHz波段微波爆发中精细结构(FS)事件的观测.从FS的时间标度、强度、共生的微波爆发的峰值流量、FS发生在微波爆发的相位和FS与Hα耀斑的关系等方面作了统计分析.发现约67%以上的FS其持续时间为几十毫秒到几百毫秒,85%以上的FS幅度小于200sfu.讨论了FS的时标、强度及22周太阳峰年期与21周FS出现率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太阳软X射线耀斑与微波爆发的共生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一个太阳微波射电爆发中的快速脉动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7月30日观测到一个射电大爆发,其中在2840MHz射电爆发的峰值附近,发现了周期约为30ms的快速脉动现象,脉动是窄带的,调制度约为50%。  相似文献   

7.
根据1994年lslike&Benz给出的1-3GHz频带上的微波III型爆发和微波尖峰辐射的分类定义,分析北京天文台26-3.8GHz频带上观测到的微波爆发的精细结构.通过分析发现该定义有局限性.本文重新定义了该波段上的微波III型爆发和微波尖峰辐射,并讨论了这种分类定义与设备时间分辨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9.
从射电运动Ⅳ型爆发的特征和多频射电爆发开始时序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个伴生的白光耀斑和射电爆发同是由低日冕的加速电子激活,可能通过非热电子沉降能量于色球层,产生了色球层压缩波,又经二步能量传输过程过程中在上光球导致WLF。通过对共生事件的分析,并与已知的二类WLF的观测特征作了比较,提出该WLF可能属于二类的混合型,并提出了WLF可能存在射电辐射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1989年6月30日徽波爆发事件的观峰结构,频谱特性及时间延迟.  相似文献   

11.
通过1991年6月6日共生太阳白光耀斑(WLF)的射电运动IV型爆发及其伴随现象(包括耀斑后环、爆发衰减相的射电脉动、多波段射电辐射和太阳物质抛射等)观测资料的分析,定性地探讨了WLF的起源、加热机制和发射地点的问题.假设了WLF和射电运动IV型射电爆发可能有共同起源的低日冕电子加速区,讨论了WLF的能量传输可能是通过二步加速过程,即来自低日冕的非热电子沉降能量于色球层,产生色球层的压缩波或向下的辐射场进而使上光球层温度增加导致WLF此外,提出WLF可能会伴有耀斑后环和射电精细结构的对应物.  相似文献   

12.
参加了Flares22和Max'91国际联合观测之后,我们处理了三个频率(1.42,2.84,3.67GHz)和四个频率(1.42,2.00,2.84,4.00GHz)或(1.42,2.13,2.84,4.26GHz)快速采样射电望远镜的观测资料。结果除了发现射电爆发源的局部区域中存在有射电辐射的第四种基本分量而外,还在微波爆发快速精细结构中发现了三种基本时间单元。其量级分别是:0.1秒>τ1≥1毫秒;1秒>τ2≥0.1秒;100秒>τ3≥1秒。尽管出现在各自基本时间单元内的FFS事件的形态及特性各自不同,但是,叠加在射电爆发背景之上的特性,构成了它们的共同属性。三种基本时间单元的确认,对于研究微波快速活动的精细时间结构,划分FFS事件的种类找到了根据。三种基本时间单元的研究,对于深入探讨产生FFS源的ECM理论,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A statistical analysis is made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olar proton events with energies >10Mev and solar radio bursts during the four-year period from 1997 November to 2000 November. We examine 28 solar proton event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solar radio bursts at 15400, 8800, 4995, 2695, 1415, 606, 410 and 245 MHz. The statistical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is a close association between solar proton events and ≥3 solar radio bursts occurring at several frequencies, one or two days before. In particular, it is noteworthy that proton events occurring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太阳厘米波射电源的形态特征和演化,以及厘米波辐射与X射线源的特性比较;介绍了太阳分米波射电辐射的一些最观测结果,包括分米波Ⅲ型爆发、纤维结构、斑马纹结构、DPS漂移脉动结构、spike尖峰辐射等多种精细结构,并讨论了可能的辐射机制。  相似文献   

15.
用非均匀模型,对1981年4月27日08001T大耀斑进行了分析。从硬X射线和微波爆发的观测频谱出发,在假定周围离子密度ni=3×1010/cm3的情况下,计算得到两者的总电子数NX和NR是近似相等的。这表明,至少对这个耀斑,两者的非热电子可能有同样的分布。此外,文中也分析了NR提高了103-104倍的原因可能在于磁场的非均匀性和源中的磁场值较小。  相似文献   

16.
从射电运动Ⅳ型爆发的特征和多频射电爆发开始时序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个伴生的白光耀斑( W L F) 和射电爆发同是由低日冕的加速电子激活,可能通过非热电子沉降能量于色球层, 产生了色球层压缩波, 又经二步能量传输过程在上光球层导致 W L F。通过对共生事件的分析, 并与已知的二类 W L F的观测特征作了比较, 提出该 W L F 可能属于二类的混合型, 并提出 W L F 可能存在射电辐射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云南天文台四波段快速采样射电望远镜在1990年1月至1991年3月间记录到的毫秒级尖峰辐射事件。结合此期间S.G.D.公布的米波射电大爆发资料,给出了毫秒级尖峰辐射的各种特征,总结出毫秒级尖峰辐射同Ⅲ型、Ⅱ型和Ⅳ型太阳射电爆发的关系,最后做出了相应的解释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利用日本YOHKOH卫星HXT提供的HXR爆发资料,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的太阳射电宽频带动态频谱仪(10-2.0GHZ,2.6-3.8GHZ)提供的微波爆发资料,对共生事件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并对其中两例典型事件:1997年11月28日0503UT事件及1998年5月9日0340UT事件与共生的HXR爆发进行了详细比较,给出了几点有意义的结果及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SGD上1989年四个大活动区中选取微波爆发和软X射线耀斑(SXR 耀斑>C5级)的相应参量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R,一般都有0.9≤|R|<1,从而说明了SXR耀斑同微波爆发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共生关系,也证实了耀斑期间由微波爆发源区(磁环顶部)流出的大量非热电子束沿磁环两翼在下倾注到色球层时,因爆发性碰撞加热而引起色球等离子体蒸发,蒸发的高温物质沿磁环上升而发出波长为(1—8A)的SXR 耀斑辐射(10~6K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