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5年海城地震前地下水异常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成双 《地震学报》1982,4(1):84-89
本文经过对1975年海城地震前大量的、约200处观测资料的地下水变化异常的发生时间与地点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发现1975年1月31日以前发生的地下水变化异常点是随着时间从外围(东西)以一定的速度向震中方向迁移的,日后到海城地震前,地下水异常点则又从震中向外围扩展。 将震前大量的地下水异常点观测资料的时间与地点这两个量进行回归分析,得知1975年1月31日以前的地下水异常点的逐渐向震中方向迁移是线性的。 笔者认为,震前地下水异常点具有上述规律性的时空分布过程,反应了震前地壳所受的力是由外围(东西)逐渐向震中方向传递及回返的。   相似文献   

2.
川—51温泉(理塘毛垭温泉)是全国地震地下水动态观测网的观测点之一。十多年来在该点上所取得的资料表明,对较大范围的地震有较好的异常显示,为揭示该点水温能对应地震的原因,更好地开展地下的综合观测。利用这十多年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和探讨地热动态特征与地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全国油井动态震例资料汇编》是由国家地震局《全国油井动态震例资料汇编》编辑组编辑,《地震研究》第十卷增刊出版。梅世蓉同志为汇编写了序言。汇编刊出了我国石油,地震、地质系统的47口与地震有关的油井动态变化资料,这些资料是从全国约2500口油气生产井、探井和报废井中,经排除开发工艺措施影响,在各单位初步选定的150口井资料基础上,又从观测环境、仪器工作状况、观测条件变化等  相似文献   

4.
华北北部地区地下水10年准周期及其与地震活动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6年以来华北北部发生5.0级以上地震16次,根据时间上的密集程度可分为5个地震丛。地下水资料经过排出地下水超采造成的趋势下降干扰后,多井地下水资料呈现出10年准周期变化的同步性特征。地震丛发生在地下水多年周期的高值段,低值年份则没有中强以上地震发生。将10年准周期按一定规则分成低值段、上升段、高值段和下降段,在地下水10年周期4个时段的发震概率分别为0%、25%、50%、25%。  相似文献   

5.
利用现场调查资料重组了2010年3月6日庞凌河流域中的一次陷落地震的灾害过程,并结合现有的水文地质资料和地震记录探讨了该次事件的成因。结果表明:该次事件的地下水异常点均位于龙临—头布暗河系统中,个别异常点位于断裂上,断裂内部的岩溶物质相对疏松。地震波的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地震事件具有陷落地震的特征。地震发生在前,地下水异常发生在后。据此认为,本次事件可能是一次陷落地震,陷落的岩溶不仅造成了地震,还堵塞了地下河,进而造成了地下水异常。  相似文献   

6.
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征集并汇编的《1993年天灾预测意见汇编》(《九三黄皮书》)中辑录了全国许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地震地下水网1987年度资料评比会于1988年7月26日至28日在省局召开,参加评比的和有关市、县地震办(台、站)业务科长等共到会20余人,会议着重贯彻国家地震局地震地下水网新规范要求,按新颁布的《资料评分标准》进行评比.会议首先由局科技监测处负责人阚志冲同志讲话、他祝贺大家在1987年地下水网的观测、管理和科研等项工作中取得新的成绩.辽宁地下水网在全国(1985、1986年度)质量评比中取得优异成绩,本溪1号井点荣获第三名,本溪2号井点取得优秀(一等)奖、汤池  相似文献   

8.
《国际地震动态》自创刊以来,陆续收到了不少国内外读者的反映,并获得了各有关方面的好评和鼓励。现将部分反映及有关情况汇编于后,以供参考。其中一些外国专业人士的读者在加强地震社会学国际交流的来函中,对《国际地震动态》所给予的评价,已一并收入本期刊载的该“汇编”文章内,本文在此不再赘述,仅作某些补充。  相似文献   

9.
1980年度全世界6级以上及重要地震综合汇编一览表的上半年部份已在本刊1981年第4期刊载,现再将下半年部份汇编刊载在本期。表中“测定机构”和“资料来源”两栏内的英文缩写字母所代表的有关专业单位以及有关期刊杂志和通讯社,分列如下,以供查阅。  相似文献   

10.
前言我们于1982年1月18日至20日在英国国际地震中心ISC考察了三天。现任主任休斯先生(A.A.Hughes)详细地讲述了ISC的全球地震资料收集、汇编、出版的工作流程。我们就工作流程中使用的方法、环节、处理、设备等等约一百多个问题,进行了讨论。了解、学习ISC地震资料汇编的全貌和特点。有助于改进我们地震资料的汇编工作。我国自1979年加入ISC以来。每月按时向它提供19个基准地震台地震资料。这些资料是由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九室汇编成地震月报,然后经专人抄写成ISC的格式化数据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第二版)   总被引:55,自引:3,他引:5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集蜴  黄少鹏 《地震地质》1990,12(4):351-366
近两年来,随着各项重大地学研究课题及全国地学大断面(GGT)项目的开展,我国大地热流数据有了大幅度增加。本文将截至1989年6月底公开发表或即将刊印的366个热流数据分类汇编成“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第二版)”,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地区热流值变化范围为20—140mWm-2,平均值为66mWm  相似文献   

12.
秦馨菱 《地震学报》1993,15(3):392-394
地震目录是地球物理学、地震学、工程地震、地震地质、减灾与防灾等学科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中国拥有四千余年的地震史料记载和近百年的地震仪器记录.80年代前后,我国地震界陆续出版了近百种地震目录和地震史料汇编,其中全国性地震目录主要有5种,全球性地震目录主要有3种,区域性地震目录59种,地震史料汇编25种,但因条件所限,各有其特点与局限性.虽然全国性地震目录各版本都有较好的系统性和震级标度的均一性,但同时存在不等精度、震级取值域狭窄、地震频度分布离散等问题;区域  相似文献   

13.
编者的话     
本刊《国际地震动态》创刊于1971年5月(当时刊名《国外地震消息》),从1980年由全国邮电局公开发行,从1981年又同时向国外发行。由于有关各方面的热情关心和支持,使本刊的编辑方针、报道内容和技术编排等各项工作均逐步有所进展;在本刊对外交换过程中,陆续收到海外寄来许多信函和相当数量的资料,其中特别包括“地震社会学”领域关于地震预报社会经济反应方面的信函和资料。为此,对上述国内外有关方面人士和读者均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震地下水动态监测与研究工作,经过20年的实践和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很大的进展。本文主要介绍最近在河北省沧州市召开的此项全国性会议,提出了我国地震地下水动态监测与研究工作在“七五”期间的攻关目标,并将成立全国地下水动态与研究的“七五”攻关领导小组,在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的领导下,统一组织和指导全国井网建设和重点课题研究,以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20年4月27日乌鲁木齐形变站定点跨断层水准观测出现的NW测线和EW测线的大幅异常变化,采用对比复测的方法进行了异常核实和提取。通过对比观测排除了仪器和人员观测影响的因素,观测资料真实可靠,异常属实,从地质角度判断可能是W点受到某种干扰造成不稳定。为了论证造成乌鲁木齐形变站观测资料异常变化的原因,通过各方面的调查分析,认为此次异常变化是由于靠近观测场地附近地下水变化和场地南面的水塔山绿化灌溉用水量增加造成了W点的位移变化,而非地震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6.
一、概述十几年来积累的地下水丰富的原始观测数据和资料,是研究地下水动态和地震预报的基础。因此,充分利用地下水动态信息资源建立地震地下水数据资料库,提供科学研究和分析预报的基础资料是当前形势的需要。本系统包括三部分:(一)地下水位、气压部分。在DBASEⅢ软件支持下,把河  相似文献   

17.
1981年6月11日和7月28日在伊朗的克尔曼省克尔曼市先后发生了两次同样强度的强烈地震,共死亡4,500人,是1981年世界上造成最严重损失的地震。现根据有关资料将这两次地震的震源参数、灾情概况及地震成因看法汇编如下: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邯郸市地裂缝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邯郸市地裂由三个地裂带组成,呈北北东走向。1968年地裂急剧发展,1978年以后,邯郸市多处新建筑又受到地裂破坏,造成地面、房屋、管道、围墙破裂。地裂缝表现为张性,裂缝两侧伴随重直位置,个别点有顺扭现象。根据对邯郸市地面沉降、地下水水位变化以及邯郸断裂全新世活动资料的分析,我们认为,邯郸地裂特征与因地下水下降漏斗形成的地裂不同,邯郸地裂的形成是邯郸断裂现今活动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7.8级地震发生在地下水观测井密度较大、观测时间较长的地区,地震前后记录下大量可贵的资料,为深入研究唐山地震地下水异常变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震后不少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了大量研究工作。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近年来,我们从研究震中区水文地质条件和区域水动态特  相似文献   

20.
武衡 《地震学报》1989,11(4):437-437
我国地震学家谢毓寿和历史学家蔡美彪主编的《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以下简称《汇编》)是一部既有学术意义又有实用价值的著作。该著所收集的地震史料,起自公元前约23世纪,止于1980年,时间跨度达四千余年。这部《汇编》,由全国地震、历史、地理、考古、文物、天文、档案、图书、出版等各界近千人,历经五年的辛勤劳动,于1987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