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水源开发与济南保泉供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商广宇  王明海 《水文》2000,20(4):46-47
以城市水文精测与水质资源评价成果为依据,对济南市地表水、地下水、客水资源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客观分析,指出合理开发泉域外下水,以地表水和客水作补充,乃济南保泉供水之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宋印胜 《山东地质》1997,13(2):54-58
岩溶泉泉水的水质主要受控于地下水化学场经历的地球化学过程,同时也反映了不同水文质单元地下水径流场的条件。作者利用8个岩溶泉的水化学资料,用灰色关联度作相似的统计量,对岩溶泉群进行聚类分析,其目的是通过泉水水化学微观特征,探讨泉的相似性及差异性,从而提高勘察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辛安泉岩溶水系统特征及泉流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郭振中 《中国岩溶》1995,14(2):122-135
在对山西省辛安泉岩溶水系统及泉流量进行分析、研究基础上,建立系统泉流量的多元回归模型、趋势—周期—随机模型、门限自回归模型和灰色系统模型,预测泉流量,并通过拟合及预测结果,对各种模型功效做出评估。   相似文献   

4.
神头泉流量衰减原因分析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马腾  王焰新  郝振纯 《中国岩溶》2001,20(4):261-267
运用季节分解、回归分析等时序分析方法对该泉42年(1958-1999)的月观测流量资料和大气降水、人类开采地下水资料进行了分析处理。结果表明大气降水的减少是神头泉流量衰减的主要原因,其控制着泉流量变化的基本趋势,而人类活动对泉流量的衰减起促进作用,属次要因素。其中,泉流量对大气降水变化的响应存在11年的滞后期,对390~450mm区间的年降雨量变化响应最敏感; 而泉流量对人类活动的响应只有在第四系孔隙水开采量大于5×107m3/a时才明显。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泉流量未来演化趋势。此外,对山西近几十年来出现泉流量普遍减少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白彦飞 《地下水》2003,25(4):218-220
本文主要根据水泉湾泉和李家庄泉泉域的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分析了本区内岩溶的发育特征和岩溶地下水的循环规律.研究分析了水泉湾泉和李家庄泉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6.
孙连发  孙志鸿 《地球科学》1997,22(6):648-651
从研究娘子关泉群出露区堆积的不同时期泉钙华入手,对泉群自中更新世以来的发育阶段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运用地下水流动系统理论分析了泉群的时空演化过程,这一过程包括4个阶段:Q2时期的泉群发育雏形期,Q3时斯有泉群发育全盛期,Q4时期的泉群发育相对稳定期和近代泉群流量衰减期,随着时间的推移,泉点出露位置有规律地发生横向迁移和垂向下移,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引起区域性地下水位降低,从根本上改变了岩溶水流动  相似文献   

7.
丽江市黑龙潭泉群断流的人工神经网络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云南省丽江市著名景点黑龙潭泉群断流频发,这将严重威胁丽江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正确认识黑龙潭泉群断流的原因,并掌握其发生的规律,本文在对该泉群的水文地质条件、降水量和断流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该泉群的断流情况开展了人工神经网络模拟研究。本文发现黑龙潭泉群属于非全排型山前断裂溢流岩溶泉;年降水量不足与该泉群的断流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构建了网络拓扑结构为6-13-3的 BP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黑龙潭泉群的不同断流情况进行了模拟,该模型以前期降水量、温度与湿度作为输入向量参数,以1953-2002年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以2003-2012年的数据作为模型检验样本,检验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度约为90%,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黑龙潭泉群的断流情况。  相似文献   

8.
柳林泉岩溶地下水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康银昌 《地下水》2004,26(1):48-49,54
柳林泉是山西省水资办与吕梁地区水资办确定的重点监测水源.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对水量水位、水质进行监测.在多年的监测中积累了大量的水文资料,监测成果为评价柳林泉岩溶地下水、指导柳林泉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对柳林泉的监测成果进行分析,得出了结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延河泉域上游已规划三个水源地,旨在为未平的煤炭开发提供水源。水源地的运行行势必影响其下游的泉水流量。本文利用数学模型的调节反馈功能,通过将延河、下河泉区水位近似恒定做为约束条件,逐时段反财度泉水流量进行水位拟合,较好地解决了延河泉域人工开采干扰泉水溢流量预报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0.
娘子关泉群水的来源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刘再华 《中国岩溶》1989,8(3):200-207
本文对《山西省娘子关泉域岩溶水资源评价及其开发利用科研报告》中的“娘子关各泉组同出一源”的观点提出了疑问。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娘子关“各泉组水温与矿化度基本相同”,但笔者通过泉水水温、矿化度、其它水化学特征及硫同位素的对比、水力联系等的分析,对上述依据进行了考究,进而对此观点提出了异议。依笔者所见,娘子关泉群(或各泉组)并非同出一源,而是有两个明显不同的源。   相似文献   

11.
在岩溶含水系统中,作为主要排水通道的管道对泉流量动态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而管道特征参数对流量变化亦有影响。为确定管道各参数的影响,前人以管道发育的岩溶水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短时间序列泉流量响应的分析探讨,而对岩溶管道不十分发育的岩溶水系统的研究较薄弱。为此,本研究结合北方岩溶水系统的发育特征,借助CFP管道流模型对管道各参数对岩溶系统流量和流态的影响程度及各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而后基于河南鹤壁许家沟泉域岩溶水文地质特征构建了泉域的MODFLOW-CFP模型,对泉域岩溶地下水渗流进行了模拟,并对不同降水保证率下的泉流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管道流量与管壁渗透系数、管道坡度和管径呈正相关,而随弯曲度和埋深的增加管道流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管壁粗糙度对流量的影响较小,且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尤其是当管壁粗糙度较小时,波动比较明显。经敏感性分析发现,管壁渗透系数和埋深的敏感性最高,其次为弯曲度和管道坡度,而管道直径和管壁粗糙度敏感性最低。许家沟泉域在25%降水保证率下,年最大泉流量为0.45 m3/s,平均泉流量为0.36 m3/s;在75%降水保证率下,年最大泉流量为0.41 m3/s,平均泉流量为0.31 m3/s,与实际情况吻合。该法可为我国北方岩溶区水资源评价及泉域水资源开发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青海柴达木盆地咸水泉油田第三系地层裂缝分布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人各  周文 《矿物岩石》1998,18(2):52-56
本文根据咸水泉油田的实际勘探资料,结合室内力学实验和裂缝充填物的稳定同位素分析成果,对研究区裂缝的特征、成因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讨论。并采用曲率法、屈曲薄板应力场模拟方法对裂缝的分布进行了研究。最后采用组合评价方法对裂缝分布进行了综合评价,提高了评价成果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3.
娘子关泉流量衰减原因的初步定量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娘子关泉为例,从水资源系统观点出发,通过系统水资源要素间转换关系的分析,对引起娘子关泉流量的衰减原因进行了初步量化计算。结果表明,在娘子关泉1956- 1979年和1980- 2000年前后两个系列平均流量所减少的4. 07m3 /s中,由于降雨减少、气温升高引起的泉流量减少量为1. 28m3 /s; 泉域西部采煤等导致的水环境变化引起的泉流量减少量为0. 84m3 /s;岩溶地下水直接开采引起的泉流量减少量为1. 48m3 /s。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辛安泉流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了辛安泉流量模型。根据泉流量模型计算出1981~2006年的资源量并与天然资源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辛安泉系统的功能在逐渐退化,导致系统退化的原因是人类的开采和泉域系统内降雨量的减少。目前系统仍具有维持其水资源稳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明水泉岩溶水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水泉是山东重要岩溶大泉之一。本文运用系统理论方法研究明水泉岩溶水系统,圈定系统的范圈,讨论岩溶水系统的补给与排泄,从客观上建立水文地质模型,对长期争论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了论证,提出了开发,保护与管理水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密县超化泉水文动态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葆仁  周旭明 《中国岩溶》1989,8(3):232-236
超化泉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喀斯特泉,泉水水文动态形成条件复杂,降水量变化、山地不同的地质构造条件均对泉带来很大影响。论文在密县降水系列进行了调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泉域二个集流区的水文曲线采用了不同的模拟方法,洧水河流域属泉域自然集流区,采用有限单元数值模拟方法,洧水河流域属泉水扩大开采时新扩展的集流区,采用多元回归与自回归联合模型模拟方法。最后在两个集流区迳流汇流影响下,对2000年前超化泉开采水文动态进行了有效的预测。   相似文献   

17.
辛安泉是北方第二大泉,泉域面积13000km^2。根据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将拉域划分为四个子系统。采用饮用水卫生标准和污染起始值对系统内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并对其污染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唐青凤 《地下水》2005,27(1):31-33
在野外调查和收集现有资料基础上,对下河泉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泉水流量动态、水源地保证程度与可能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建立下河泉水源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泉域地下水数值模拟及泉流量动态变化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对位于岩溶地区的小南海泉泉域地下水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水平衡分析,全面分析了降雨、河、渠、库地表水系入渗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模拟了泉流量动态变化与区域地下水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气候条件和开采方案对泉流量的影响。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小南海泉流量多年平均相对变化率与降雨量多年平均变化率基本一致,减少泉域地下水开采量,特别是矿坑排水可有效地增加枯期泉流量。  相似文献   

20.
庞练  李晓 《地下水》2010,32(2):11-12,24
主要根据仙人洞泉和龙滩泉的地质和水文地质调查资料,分析了研究区内岩溶发育特征,并应用水化学分析和同位素测试方法,研究分析了仙人洞泉和龙滩泉形成原因。认为研究区仙人洞泉和龙滩泉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相似,二者与金沙江水水化学组成差异较大,二者均以分水岭附近的石炭系地层为主要补给区,但仙人洞泉还接受更远地段地下水的补给,地下水沿岩溶裂隙和管道系统径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