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C4植物水分利用效率高于C3植物,CAM植物具有最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在我国荒漠地区,CAM植物稀少,C4植物,特别是C4木本植物在荒漠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我国荒漠地区有C4木本植物45种,包括半木本植物,占我国荒漠植物总种数的6%,集中在藜科和蓼科,分别为19种和26种。C4草本植物共计107种,其中单子叶植物48种,双子叶植物59种。C4木本植物主要分布在贺兰山以西的西北干旱荒漠区。C4草本植物的耐旱性和抗旱能力不如C4木本植物,主要分布在荒漠地区潜水埋深较浅,水分条件较好的区域,在绿洲边缘广泛分布。C4木本植物丰度与干旱紧密相关,C4草本植物丰度随湿润条件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荒漠植物碳同位素组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17个科、41个属的53种荒漠植物的稳定碳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准噶尔盆地荒漠植物的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值在-7.77‰~-30.10‰之间变化,其稳定碳同位素比值分布范围较广,C3和C4植物资源丰富。其中,C3植物有34种,δ13C值分布区间为-23.27‰~-30.10‰,平均值为-26.77‰;C4植物有19种,δ13C值的变化范围为-7.77‰~-14.90‰,平均值为-13.04‰。研究区内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δ13C平均值分别为-16.74‰和-19.81‰,说明木本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草本植物,这种现象可能是全球荒漠生态系统的一种共性。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的δ13C平均值(-19.54‰)却高于多年生草本植物的δ13C平均值(-20.07‰),由于植物叶片δ13C可以用来间接指示植物的长期水分利用效率,即δ13C值越大,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越高;也就是说在该地区,相对于多年生草本植物而言,一年生草本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3.
于1982~1983年和2008~2010年,对东江东莞段水生维管束植物进行了调查。1982~1983年,记录有水生维管束植物93种,隶属33科60属;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属4种,单子叶植物11科30属48种,双子叶植物19科27属41种,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在水生植物中,有漂浮植物18种,沉水植物25种,挺水植物29种,水生植物中沉水植物占优势;群落组成有4个代表类型。2008~2010年,记录有水生维管束植物50种,隶属28科42属;与1982~1983年相比,物种科数减少15.2%,属数减少30%,种数减少46.2%;沉水植物物种减少幅度最大,为64%;4个群落组成类型基本消失。两次调查结果表明,除世界分布属占最大比例外,热带亚洲分布属也显突出,但热带—亚热带分布种是东江东莞段水生维管束植物群落的主要优势种,它们共同组成南亚热带植物区系的主体,植物属的分布表现出较强的热带性质;分析了该区水生维管束植物资源变化的原因,提出对水生维管束植物修复、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系统了解山东省潍坊市湿地公园维管植物资源现状,于2019年10月2~10日和2020年8月15~23日,对该市4座湿地公园中的维管植物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结合相关历史资料,研究了维管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区系分布、生态型和生活型。研究结果表明,在4座湿地公园中,共记录维管植物51目108科352属533种;其中,有399种资源植物、9种保护植物、3种山东省稀有植物以及52种入侵和归化植物;禾本科(Poaceae)、菊科(Asteraceae)、豆科(Fabaceae)和蔷薇科(Rosaceae)为优势科,单属(种)科和寡属(种)科占优势;在区系组成上,有15种类型、9变型,北温带分布属最多(占21.60%),其次是泛热带分布属(占16.48%)。总体上,4座湿地公园中的维管植物种类比较丰富,但是,各湿地公园中的乔木过多,人工种植植物的比例和数量较大,野生物种和水生维管植物相对匮乏,存在一定数量自然混入或人为引进的入侵和有害植物物种。  相似文献   

5.
根据野外231个样方数据统计得出,组成漓江湿地植被的植物种类有157种,隶属57科124属。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4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52科119属152种;乔木9种,灌木25种,藤本植物4种,草本植物119种。除水生和湿生植物之外,还有一些半湿生和中生植物。漓江湿地植被区系组成中,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有5个类型和2个亚型,世界分布科30科,占总科数的60%;属的分布区有11个类型和10个亚型,以热带区系成分为主,共51属,占总属数的47.22%。  相似文献   

6.
利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临沂湿地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临沂湿地植物共有64科164属26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4种;禾本科(Gramineae)、莎草科(Cyoeraceae)、菊科(Composiae)、蓼科(Polygonaceae)和蔷薇科(Rosaceae)植物占湿地植物物种总数的46.42%;外来入侵植物有6科7属7种,占2.64%;湿地植物类型大致分为沉水植物群系、浮水(叶)植物群系、挺水植物群系和杂类草群系,共30余个群丛;全区湿地植物可以划分为6个生活型和3个生态型。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科尔沁沙地植物及叶片的C、N元素在沙丘固定过程中的化学计量差异及变化规律,在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草地4种生境上分别采集整株植物样品和叶片样品,测定其C、N元素含量,并在群落水平和功能型水平上展开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沙丘的固定,植物群落及群落叶片的C含量逐渐上升而N含量逐渐下降,且C含量的变异系数较N含量小;(2)各生境植物及叶片C、N含量表现为灌木一年生植物、C3植物C4植物、豆科植物非豆科植物,各功能型植物的C、N含量正相关于其叶片的C、N含量;(3)沿沙丘固定梯度,一年生、C4与非豆科植物及其叶片C含量趋于上升,而一年生、多年生、C3、非豆科植物及其叶片N含量趋于下降。沙丘固定过程中群落C含量的变化主要源于一年生、C4、非豆科植物,而N含量的下降则受草本、C3、非豆科植物的共同影响。适当补植灌木、C3植物、豆科植物对于该地区的固C效率和生物固N以及改良土壤肥力会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西溪湿地外来植物及其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经典分类及群落学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对西溪湿地外来植物,特别是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生境、危害程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溪湿地现有外来种子植物97科234属328种,其中被子植物91科220属311种。菊科、禾本科和蔷薇科等14科所含属种是该地外来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菊科、禾本科占绝对优势;菊科外来植物在外来种中所占比例大,且危害较重。景观改造、湿地植物园引种是西溪湿地外来植物种类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西溪湿地现有外来入侵植物共27科55属71种,原产地为美洲的48种,占总种数的67.61%;原产地为欧洲的9种,占12.68%。外来入侵植物以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居多,有52种,占总种数的73.24%,落叶灌木仅1种(占1.41%)。提出西溪湿地外来植物的编目、监测和数字化管理的建议,并建议将美丽飞蓬、南美天胡荽、再力花和黄菖蒲等4种外来植物列入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名录。  相似文献   

9.
2015年和2016年的7~8月的野外调查和室内鉴定结果表明,在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共有植物75科229属309种。其中,有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74科228属308种;包括17种乔木、27种灌木、13种藤本和252种草本植物;在这些植物中,有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还有一些半湿生和中生植物。在植物区系组成中,种子植物科的分布有5类型和4亚型,世界分布科有44科,占总科数的58.67%;属的分布区类型可以划分为15类型和9亚型,以温带分布为主,有102属,占总属数的44.54%。  相似文献   

10.
深圳华侨城湿地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深圳华侨城湿地位于珠江口深圳湾北岸,通过箱涵与深圳湾海水相通,总面积69万m2,水域面积约50万m2,是深圳湾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华侨城湿地植被、鸟类、底栖生物、浮游生物的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华侨城湿地共有植物60科162种,其中真红树植物5科6属7种,半红树植物3科4属5种,外来入侵植物27种;鸟类共有12目36科101种,约占深圳湾鸟类总种数的50%,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6种;共鉴定出藻类5门11属14种;浮游动物25种。华侨城湿地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主要包括入侵植物大面积分布、物种单一,鸟类、底栖生物类等生物多样性与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及凤塘河口相比较低,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1.
Wetland parks play various ecological roles, including maintaining regional ecological balance, and connoting and compensating water sources. Taking Harbin Qunli National Urban Wetland Park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diversity of plant resources in wetland parks is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with the goal of providing a scientific basis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the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urban wetlands. Field survey, sampling and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wetland plant resources and their life types (e.g., vines or shrubs), ecological types and distribution types. The study found 60 families, 129 genera and 160 species of wetland plants in Qunli National Urban Wetland Park, including 56 families, 123 genera and 151 species of angiosperms, which include 48 families, 101 genera and 127 species of dicotyledons and 8 families, 22 genera and 24 species of monocotyledons; 2 families, 2 genera and 3 species of ferns; and 2 families, 4 genera and 6 species of gymnosperms. The family composition is dominated by those families that included 10 or more species, and the dominant families are Compositae and Rosaceae. The genus composition is dominated by genera with four or more species present, and the dominant genera are Acer, Malus and Artemisia. Among the six life types, herbaceous plants are dominant, with a proportion of 62.50% of the species. The ecological type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wet, mesophytic and aquatic plants, with wet plants accounting for the largest proportion, i.e., 56.25% of the total number of plant species. There are five distribution types of plant families and 10 types of the genera, with both families and genera dominated by the Northern Temperate types, so the flora has obvious temperate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2.
西鄂尔多斯维管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在西鄂尔多斯地区几年的植物标本采集以及参考前人对该地区植物名录的记载,对西鄂尔多斯地区野生维管植物种类组成、生活型、水分生态类型及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西鄂尔多斯地区的野生维管植物共有64科、215属、433种;②植物的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占52.66%,其他为乔木占0.69%、灌木占14.09%、半灌木占6.93%、一或二年生草本占24.25%、草质藤本占0.92%,类短命植物占0.46%;③植物的水分生态类型以旱生(包括强旱生、旱生和中旱生)为主,占49.42%,中生植物(包括旱中生、中生、湿中生)占47.58%,湿生植物占1.85%,水生植物仅占1.15%;④西鄂尔多斯地区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组成复杂多样,在温带区系性质为主体的背景下,受欧亚草原区系、东亚森林区系、亚洲中部荒漠区系及古地中海区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塔吉克斯坦区系位置特殊、物种独特丰富,研究其植物区系特点对于进一步全面了解中亚植物资源现状、起源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搜集、野外调查和标本查阅,对塔吉克斯坦种子植物区系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塔吉克斯坦境内共有种子植物4 115种,隶属于110科864属,种子植物丰富、种类分布表现出多数种集中于少数科属中,同时单种及寡种科属多的两端分布的特点;植物区系主要表现为温带性质,但也受到热带植物区系的深远影响,区系成分复杂、过渡特征明显,特有属少。特有成分在种级水平上分化明显,种子植物区系性质表现出与所处自然地理条件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新疆种子植物科的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对新疆种子植物区系及其科的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野生种子植物中科的优势现象很明显,种类超向于集中在少数科内。(2)科的地理成分方面,世界广布科占有很高的比例(35.0%),说明新疆区系具有明显的过渡性;但各类温带分布科比例更大(52.0%)。(3)新疆区系的表征科有特殊性,如含有世界广布的藜科、十字花科、蓼科、石竹科等,这是与热带、亚热带区系的组成完全不同的;但其它表征科、优势科仍以温带科或主产温带的科为主。  相似文献   

15.
浙江开化山区森林区系的地理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化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8%.是浙江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有野生木本植物832种,隶属于95科272属.在对森林区系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地理成分,认为它们具有下列特征:1.木本植物种类非常丰富;2.古老、孑造和珍稀濒危植物较多;3.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与世界各地植物区系有广泛联系;4.270个属可划分为14个类型(包含12个变型);5.温带成分占优势.  相似文献   

16.
山东湿地植被类型和演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山东湿地共分布有湿地高等维管植物70科277种、苔藓植物12科24种,在植物种类组成上以莎草科和禾本科植物等最为丰富。植被类型有灌丛、灌草丛、草甸、盐生、沙生、沼生和水生植被等7种。湿地植被的分布既受地理位置、气候、海拔等影响,又受制于水分、土壤和土壤含盐量等因素。湿地演替是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即随着湿地的发育,特别是土壤水分和营养的变化,导致植物种类和群落发生改变的过程。湿地植物群落演替是气候、水文以及地貌、土壤等自然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客观反映了湿地的形成、发育与演替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猪毛菜属(Salsola L.)植物的地理分布特点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黄俊华 《干旱区地理》2005,28(3):325-329
对中国猪毛菜属7组37种的地理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亚洲荒漠植物亚区以种类的绝对优势及具有不同演化阶段的组成为中国猪毛菜属的分布中心,该区中以新疆为中心由西向东种类多样性递减:中闽猪毛菜属生境主要为旱生、盐生环境(占总种数的92%),分布海拔可从平原地区的260m上升到高山地带3500m,一些种成为群落中的建群种及优势种:中国猪毛菜属的地埋成分有6种类型,以伊朗.亚洲中部分布型及亚洲中部分布型为主(占总种数的78.38%),中国猪毛菜属与中亚地区的渊源关系十分密切,与东部地区的关系微弱,中国猪毛菜属种类是中亚地区的植物向东迁移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概要介绍江西云山种子植物区系科、属、种的分布类型成分的基础上,将该区系的特点归结为:1.热带性科、温带性种占优势,热带性属与温带性属并重;2.地理成分复杂,区系联系广泛;3.华夏种类丰富,特有成分多样;4.区系相当古老,残遗植物众多;5.该区系属华东区系的一部分,具有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山西种子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山西省植物种类多样性相对丰富,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43科、816属和2576种,科内属种分布极不平衡,有趋向大科分布特点;山西种子植物区系以温带分布区类型占绝对优势,共有410属、1540种,分别占总种子植物总属数的50.2%,总种数59.8%;该区系具有一定数量的古老成分;地理成分混杂且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在中国植物属的15个分布类型和31个变型中,该区系就占15个分布类型和16个变型。  相似文献   

20.
吉尔吉斯斯坦地处中亚,小麦族植物有15属65种,其中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成分占有很高的比例,有4属,占总属数的26.67%。中亚特有成分有3属,占总属数的20%。65个种中有1/2的种类在全国广布,1/4的种类仅分布于北部的天山地区,另外1/4的种类分布于南部的帕米尔—阿莱地区。与邻区的比较发现,吉尔吉斯斯坦与周边植物区系属的相似性指数极高,与塔吉克斯坦的达到了100%,其他几个国家及地区也达到了87%以上;种的相似性指数在3个国家达到了54%以上,表明吉尔吉斯斯坦与这3个国家区系间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