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赣东北铁砂街变质混杂岩块的同位素年代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相似文献   

2.
江西铁砂街地区变质构造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周庆德  张湖 《江西地质》1995,9(4):292-298
本文在研究铁砂街地区变质央构造形迹和组构的基础上,划分出了几个构造域。  相似文献   

3.
赣中碰撞混杂岩带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赣中碰撞混杂岩带由广丰古地体,怀玉古地体,万年古地体和其间的构造混杂岩块组成,被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第6条构造混杂岩带所分割,上为加里东期后拗(断)陷所覆盖。是经历自中晚古元代扬子地块与华南地块的聚合,离散后,最终在加里东运动时陆陆碰撞而成的碰撞混杂岩带。  相似文献   

4.
毛集—二郎坪断陷带中的主体构造格架是复式倒转褶皱系。中央是朱庄(河前庄)—板山坪—太平镇主背斜带,南、北两侧各有两个倒转向斜构造。南侧为大庙—青山倒转向斜和张家大庄倒转向斜;北侧为石灰窑倒转向斜和彭老家倒转向斜。这一复式倒转褶皱系的发现及确立,对断陷带中二郎坪群及其相关地层的划分对比和海相火山岩型金、银、铁、铜、硫等矿产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赣东北前震旦纪变质火山岩的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在江西省东北部,前震旦系登山群变质火山岩(英安岩)中,获得铷-锶全岩等时线年龄817.6±83.7 Ma成果,它为确定该区地层时代及震旦系底界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6.
赣东北珍珠山群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赣东北婺源—乐平地区浅变质地层珍珠山群的地质时代,以往普遍认为归属于中元古代,但由于缺乏高精度的同位素测年资料,时代归属尚存争议,目前主要有中元古代、古元古代和晚古生代3种认识。近期开展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采用单颗粒锆石U-Pb法获得一批介于1113±118Ma~1379±65Ma间的同位素年龄数据,从而将珍珠山群时代合理地厘定为中元古代蓟县纪;此外,还获得了代表捕获晶体或残留的继承性浑圆状锆石表面年龄2497±19Ma和含量极少的结晶锆石年龄1827±76 Ma,推断珍珠山群之下还掩埋着古元古代地层或岩石,为区域深层构造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和变质岩中的硅质岩时代问题已成为研究华南构造古地理的焦点之一。赣东北地区长期以来被地质学界认为属于江南古陆元古宙“板溪群”的范畴。近年来,关于该构造岩系中存在晚古生代放射虫动物群的报道,导致一些学者怀疑该地区传统的构造古地理格局需要重新解释。对此,许多地学工作者提出异议。为了进一步澄清有关地层的时代归属问题,本课题组织了包括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和区域地质调查等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人员进行了野外调查和样品的多次重复系统采集;同时,对已发表的资料进行了再分析。本项研究显示,  相似文献   

8.
赣东北—皖南地区主体位于杨子板块与华夏(南)板坎接合部位,多期的构造成撞造山作用,使分布于其问的中元古代地居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非史密斯”化,单一的、传统的史密斯地居工作方法已不能适应该区的地质填图工作。通过对造山带等理论的具体运用,结合近年来在该区的工作实践,在构造—地层法基础上提出了造山带低级变质地居区先划分构造—岩坎,再分块建立地层层序的地质填图方法:构造—岩块—地层法。  相似文献   

9.
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中多处发现含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何科昭  周正国 《现代地质》1996,10(3):303-307,T001
作者继1993年10月在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中首次发现晚古生代深水相放射虫硅质岩之后,经过1995年和1996年两次野外工作,又在该混杂岩带中及其两侧多处发现了含晚古生代放射虫的硅质岩及其深水相的沉积组合。从而为华南晚古生代或古生代—中生代洋盆的厘定,以及华南大地构造格局的再认识,提供了有力的新论据  相似文献   

10.
赣东北樟树墩蛇绿混杂岩带1∶50 000专题地质图数据库是按《1∶ 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和地质行业的统一标准及要求,在充分搜集和利用1∶200 000、1∶250 000和1∶50 000等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成果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数字填图系统(DGSS)进行野外地质填图和数据库建设,并应用室内与野外填编图相结合的方法完成的。通过本数据库的建设,对蛇绿混杂岩带物质组成和结构构造进行了详细解剖,查明了蛇绿混杂岩带中岩块和基质的时代、岩石组合类型及其构造属性,并厘定出1~0.9 Ga、860~820 Ma和800~760 Ma三期俯冲增生杂岩,构建了扬子东南缘新元古代3阶段俯冲增生的弧盆演化模型。本数据库包含33个沉积地层单元、53个变质岩地层单元和3个侵入岩单元,数据量约为305 MB。该数据库充分反映了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1∶50 000专题地质调查的最新成果,为揭示扬子东南缘新元古代洋–陆转换过程及其与成矿作用关系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地质支撑。  相似文献   

11.
赣东北新元古代蛇绿混杂岩带地处于扬子板块南端,江南造山带北东段。本项研究对樟树墩5块玄武岩、西湾3块辉长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测试,探讨该地区新元古代蛇绿混杂岩中辉长岩和玄武岩成因及构造动力学背景。LA-ICP-MS锆石定年的结果为983±5Ma,其中赣东北蛇绿混杂岩中的辉长岩形成于新元古代。岩石地球化学测试分析表明,赣东北樟树墩、西湾蛇绿混杂岩中的辉长岩具有低K、Mg,中等Ti,高Na、Al等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Nd、Pb,相对亏损Nb、Sr高场强元素,δEu变化范围在0.84~1.13之间,没有或有弱的Eu异常。赣东北蛇绿混杂岩的辉长岩是原岩经过部分熔融形成的、基性岩成分具有MORB的特征,同时兼具拉斑玄武岩的特征、其后期受到板块俯冲引起的流体交代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锡林浩特锡林郭勒杂岩的原岩年代和变质年代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郝旭  徐备 《地质论评》1997,43(1):101-105
锡林浩特市西南白音塔拉地区锡林郭勒杂岩出露在华北板块北缘古生代褶皱带中的强烈变形变质地层中,主要由石英片岩,黑云母石英片央夹斜长角闪岩组成,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为1286±26Ma,应相当于锡林郭勒杂岩的原岩形成年龄,εNd(t)值为8.5±0.6。说明岩浆来源于亏损地幔源区,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为659.9±29.3Ma,被解释为主期变质变形年龄,该年龄表明华北板块北部大陆边缘演经历史中  相似文献   

13.
摘要:赣东北深断裂带内蛇绿混杂岩中首次发现含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赵崇贺,何科昭,邰道乾(地矿系北京100083)由我校莫宣学教授带领的《赣东北深断裂带的形成演化及对有关金属矿产的控制》(1992~1994)(地质矿产部踉管局定向课题经费资助,江西省地质矿产...  相似文献   

14.
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和变质岩中的硅质岩时代问题已成为研究华南区域构造和古地理的焦点之一,长期以来被地质学界认为属于江南古陆元古代“板溪群”的范畴。近年来,关于该构造岩系中存在晚古生代放射虫动物群的报道,导致一些学者怀疑该地区传统的构造古地理格局需要重新解释。对此,许多地学工作者提出异议。为了验证上述放射虫动物群的报道的准确性,从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和区域地质调查等多领域进行了野外调查和样品的多次重复系统采集;同时,对已发表的资料进行了再分析。研究显示,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和变质岩中的硅质岩和扳岩的岩石薄片和微体古生物分析样品中未产出放射虫化石,但是在部分硅质岩和板岩样品中却发现了中-新元古代的疑源类化石。有关硅质岩的主量元素、稀上元素中Ce异常值、(La/Ce)x比值和微量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沉积作用与陆源物质有关,沉积环境接近大陆边缘、远离深海远洋环境。  相似文献   

15.
王一先  包志伟 《地球化学》1999,28(4):367-373
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中的西湾斜长花岗岩富Al2O3和Na2O,贫K2O;Sr、Ba和Th含量高,而Rb和高场强元素含量很低;LREE富集、无Eu异常;δNd(t)值高,为5.39。(^87Sr/^86Sr)i低,为0.7027。这些特征表明西湾斜长花岗岩是大洋斜长花岗岩。在La/Sm-La图中,该斜长花岗岩与超基性岩和基性岩的分离结晶趋势不一致,所以它不是岩浆分离结晶的产物,而可能是基性岩石小比例部  相似文献   

16.
赣中变质基底的Nd同位素组成和物质来源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本文研究了赣中变质基底的Nd同位素组成。前震旦系变质沉积岩:143Nd/144Nd=0511827—0512052,TDM=1597—2124Ma,∈Nd(T)=-360~+111;震旦系浅变质沉积岩:143Nd/144Nd=0511918—0512233,TDM=1360—1405Ma,∈Nd(T)=-326~-055。上述Nd同位素特征表明:赣中前震旦系变质沉积岩的物源来自其东北缘华夏地块的基底碎屑和岛弧地区的幔源火山物质;而震旦系浅变质沉积岩的物源主要来自前震旦系的剥蚀,并有一定量的幔源物质加入;上述研究亦为赣中变质基底归属于华夏地块提供了重要的同位素证据。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云县铜厂街蛇绿混杂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铜厂街蛇绿混杂岩位于晚古生代的昌宁—孟连蛇绿岩带的北部。杨嘉文最早报道了该区蛇绿岩,认为铜厂街蛇绿岩属于“陆间裂谷型”。根据我们对该区的初步调查,本文探讨了该区蛇绿岩的性质,成因及构造环境。铜厂街蛇绿岩经历了强烈的构造破坏,洋壳和上地幔成分与陆壳浅海灰岩混杂在一起,组成蛇绿混杂岩。蛇绿混杂岩中的火山岩可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18.
大别山是中国东部中朝大陆板块与扬子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造山带。具有薄皮构造的性质。组成两个碰撞大陆之间的滑脱(冲断剪切)带的岩石就是碰撞混杂岩组合。大别山由于剥露较深,仰冲壳楔完全被剥蚀,超高压变质带大面积出露,识别出碰撞混杂岩组合是对大别山进行几何分析的必要步骤。大别山碰撞混杂岩组合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条带状片麻岩-超镁铁岩组合,南部为云母斜长片麻岩-榴辉岩组合,这两个组合的大部分都经历过超高压变质作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宏观的"碎斑结构"和混杂作用。罗田穹隆是造山过程中早期形成的双冲式背斜,最后在造山晚期因东西向缩短的叠加而形成穹隆。  相似文献   

19.
赣东北前寒武纪变质地层钕模式年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长信  项新葵 《地质科学》1993,28(2):145-150
报道本区前寒武纪变质地层中一批钕模式年龄结果(TDM=1437.23—2741.40Ma,平均为1865.27Ma)。在再沉积过程中,由于当时地壳活动强烈,常有来自上地幔的火山物质混入,从而降低了TDM值。由此认为,含火山物质较少的沉积岩之钕模式年龄(TDM=1924.52—2741.40Ma,平均TDM=2272.81Ma,∑Nd=-10.15,(143)Nd/144Nd=0.5121125),才能相对代表陆源区大陆地壳的实际形成年龄。推测本区及外围还有一个尚未出露的晚太古代陆壳,这个陆壳正是元古宙的陆源区。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随州花山蛇绿混杂岩Sm—Nd、Rb—Sr同位素年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北省随州地区组成花山蛇绿混杂岩的杨家棚MORB型火山岩、小阜岛弧型火山岩进行了Sm-Nd、Rb-Sr同位素分析。由杨家棚地区火山岩样品得出的全岩Sm-Nd等时线年龄为1736±37(2σ)Ma,I_(Nd)=0.510582±42(2σ),ε_(Nd)(t)=+3.7;由小阜火山岩样品得出的全岩Sm-Nd等时线年龄为1197±170(2σ) Ma,I_(Nd)=0.51125±18(2σ),ε_(Nd)(t)=+3.1;小阜火山岩样品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737±31(2σ)Ma,I_(sr)=0.7052±13(2σ)。这些结果表明花山洋盆的形成时间可能为中元古代,而非古生代;737Ma指示了其后期的变质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