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北京遥测地震台网在与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合作项目中,从1983年以来正式运行了一套由美方提供的地震实时监测处理系统。在对该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和使用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之处。因此,针对情况充分运用计算机特点,并采用自动控制流程方式,使该系统功能化,管理系统化,处理自动化。  相似文献   

2.
水库地震预测与风险评估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库地震预测与风险评估系统(RISaRiskAS 2007 for Window),是专门用于水库地震数据管理和信息查询、最大震级预测和潜在地震危险性与风险分析的系统,该系统具有很强的分析处理功能,可用于水库地震研究、大坝安全运行决策辅助支持和水库地震应急信息查询等。文中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对前兆台网仪器的管理缺乏系统性。为此,研发了前兆仪器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前兆仪器从购买到淘汰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其中包括安装、接入、运行、故障、停测、报废等,以及仪器故障维修流程的管理,其中包括故障登记、处理、维修、备机备件库等。基于这些信息,对仪器及故障维修情况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本文主要介绍了该系统设计的一些主要技术方面和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4.
地震孕育、发生、发展动态过程模拟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给出了模拟地震孕育、发生、发展动态过程的微机处理系统.系统可在486以上微机上运行;程序在运行中可自动处理地震发生发展瞬间的时间不连续过程.该系统同时具有实时监控功能,可随时暂停模拟进程,用图形功能显示当前和历史上有关的计算结果.退出图形功能后,可在原来计算结果的基础上继续运行.   相似文献   

5.
简要说明地震序列专用处理软件系统的系统功能和特点;详细介绍了该软件系统在地震监测工作中的应用,主要分析了该系统在地震实时监控、台站工作、序列目录管理、地震现场及序列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黄冰树  庄昆元等 《地震》1995,(2):125-130
地震现场预报数据处理系统是供分析预报人员在地震现场使用的一套实用性计算机软件。该系统根据国家地震局颁布的《地震现场工作大纲和震情分析指南》及目前在地震现场预报中常用的各类方法编制了相应的程序,并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研制了该数据处理系统。它既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系统,又可以作为一个子系统与专家系统、数据库系统紧密地结合成一个功能更强的地震现场预报专家咨询系统。该系统主要有三大方面的功能模块:(1)计算机自动处理;(2)用户选择运行;(3)震前活动参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山东省地震局安丘地震台前兆数据库与管理系统运行维护情况总结分析,提供了日常运行中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以期为基层地震台站前兆数据库与管理系统运行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地震目录数据动态可视化处理服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圣强  李闽峰  王斌 《地震》2004,24(3):95-100
为数据共享项目研制和构建了一个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动态地震数据处理及可视化服务的系统, 并简要介绍了该系统的网络编程模式选取, 且选择ISAPI模式作为实现服务平台的编程模式。 详细分析了Internet动态服务平台的设计及实现, 包括服务平台编程语言的选取、 系统的运行环境、 后台的数据库支撑及技术流程等。 通过SQL Server数据库存放和管理用于动态可视化服务的地震目录数据和地震序列目录数据。 在数据库中共存放中国强震目录4227条和中国小震目录188033条以及7个地震序列目录共计50072条。 最后, 着重介绍了该服务系统的主要功能, 包括地震目录服务功能和地震序列分析处理功能。  相似文献   

9.
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系统的作业编辑与运行是整个系统中重要的部分,本文针对地震交互作业的编辑及运行,对地震数据处理模块及其参数进行了规范和整理分类,运用Linux下的Qt作为GUI开发工具,把负责整个系统调度的主程序与作业编辑程序分开设计,同时运用了数据库技术和动态连接库的技术对模块及其参数进行管理和调用,实现了作业的交互编辑和运行,还提供了地震数据的显示、编辑以及一些参数的拾取,同时还提供了批处理作业和其他交互处理模块的调用接口.为进一步的处理系统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山西地震前兆技术系统的运维管理方案,保障观测系统高效、稳定运行,以C#语言结合SharpSSH组件实现了在Windows环境下通过计算机语言指令实现远程实时监控和管理地震前兆技术系统,为高效管理系统的运行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在投入实际应用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这里介绍一种图像存贮器故障器件定位方法。它不需停机,不需检查程序,可以在DSC 上在检查病人的同时通过测量伪影点的坐标和CT 值来定位故障器件。  相似文献   

12.
林建华 《华南地震》1993,13(1):1-10
本文通过考虑地震烈度的随机性和模糊性,以及石结构强度破坏等级界限的模糊性,研究多层石结构抗震抗剪能力的可靠性问题.将地震地面运动模拟为含有模糊烈度参数的平稳过滤有色噪声的随机过程,引入抗剪强度破坏指数,建立了石结构抗震抗剪能力的模糊安全准则,为研究多层石结构的抗震抗剪能力可靠性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地震破裂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震源力学模型的一个新方向是用动态扩展的剪切裂纹模拟地震破裂过程。本文利用裂端有塑性区薄层且断层面上有摩擦力的平面剪切裂纹错动模式来表示地震破裂过程,对运动方程和边界条件进行拉氏变换和傅氏变换,利用维纳-霍普(Wiener-Hopf)方法和卡格尼阿(Cagniard)方法得到了断层面上的位移和应力表达式。根据裂端附近的能量平衡条件,计算了地震破裂的平均速度和塑性区尺度,还讨论了断层面上的位错分布函数,并对某些前震地震波高频成分增多的现象提出了解释。在本文假定的参数条件下,地震破裂的平均速度c=0.72β,β是介质的剪切波速。塑性区尺度约为地震新断层总长度(包括塑性区)的12%。按本文的结果,由于破裂速度的增加,前震的震波初动半周期减小的异常幅度不会超过39%。  相似文献   

14.
飞信服务在地震软件系统中的集成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研究飞信服务在Linux系统中的应用,部署一套基于Linux系统的短消息通知平台,同时根据上海市地震局现有应用系统,分析了局内网络监控系统、OA数据库备份系统、值班系统在用户使用过程中的预警提示的欠缺,提出了一种通过飞信服务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即将短消息通知平台集成于上述应用系统中,最终实现了台站设备故障短信告警,值班短信通知及OA数据库自动备份短信通知。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的背景及当前灾情获取的主要途径,分析了Android平台的灾情速报系统的架构与设计,以及客户端各个模块的功能和服务器端的业务处理流程,并对灾情报送、存储上传及获取的实现方法进行了阐述,同时将该系统成功地应用在于田7.3级地震的灾情快速报送和获取中.实践表明,本文设计的基于Android平台的灾情速报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地震应急中的应用层多播技术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应用层多播技术,通过网络多对多传送声音及视频讯号的原理,用应用层多播中的树优先建立方法,进行了网络多播通信方面的研究,实现了一种可以在地震应急中使用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网络仿真实验证明,该系统在地震应急工作中较为实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地震应急卫星通信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针对系统运行过程中遇到的远端小站的各类故障进行了诊断分析.文中主要通过介绍设备状态及链路层状态两方面,来对如何解决此类故障问题提出了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We apply a combination of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system (EEWS) and real-time strong motion monitoring system (RSMS) to emergency response for a high-rise building; The Kogakuin University has a 29-story high-rise building in Shinjuku Ward, Tokyo. The proposed strategy is based on the Plan, Do, Check, Action (PDCA) Cycle to brush up the systems and the users: in the “Plan” stage, we apply EEWS and RSMS to the building, where EEWS predicts not only short-period strong ground motions but also long-period ground motions [1]. The system is built into a building announcement system, an emergency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and an email message system, which quickly send emails to the emergency response team. Meanwhile, RSMS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seismic intensities at each floor of the building via the web browser in real time using the existing network in the building. In addition, the building response and structural damage can be estimated based on this information. The network system is impervious to the earthquake damage, because the network cable has extra length, there is, however, possible that a network system does not work due to power outage. Thus, we develop the network system that has uninterruptible power-supply system (UPS) and apply it to EEWS and RSMS. The high-rise building has the emergency call units to the security control center in the building on every floor. The emergency call line, however, will be busy promptly, because it is able to use only one line. Therefore, we installed IP telephone which uses the network system on main floors. UPS will work about 30 min after a major earthquake, it is supposed to be enough time for gathering the damage information about the building during initial response. In the “Do” stage, we prepare emergency response instruction manuals and educate the faculty members and students to carry out promptly emergency response. In the “Check” stage,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systems are verified by carrying out an earthquake drill in an actual high-rise building. The earthquake drill confirmed that our proposed approach is valid. In the final “Action” stage, we improve these systems and emergency response manual and educate people in the building how to use effectively these systems.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九寨沟7.0级、精河6.6级地震应急不同时期的指挥部视频会议应用特点,分析了出现的画面声音卡顿、控制失步等问题。结合测试实验结果,探讨了影响视频会议质量的原因。为进一步加强震后应急视频会议保障服务能力,提出了建立视频会议服务质量标准、规范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标准和丰富震后通讯手段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间断有限元(Discontinuous Galerkin:DG)方法具有低数值频散、网格剖分灵活、能模拟地震波在复杂介质中传播等优点.因此,本文将一种新的DG方法推广到双相和黏弹性等复杂介质的地震波场模拟,发展了求解Biot弹性波方程和D'Alembert介质波动方程的DG方法.首先通过引入辅助变量将Biot双相介质弹性波方程和D'Alembert介质波动方程转化为关于时间-空间的一阶偏微分方程组,然后对该方程组进行DG空间离散,得到半离散化的常微分方程组.最后,对此常微分方程组,应用加权的Runge-Kutta格式进行时间推进计算.数值结果表明,DG方法可以有效地求解Biot双相介质弹性波方程和D'Alembert介质波动方程,并能很好地压制因离散求解波动方程而产生的数值频散,获得清晰的各种地震波震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