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介绍经验回归函数的建立,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及回归预测方法,并以实际冒落孔探测资料为例,分析了“导高”与地质参数之间存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谈耀麟 《矿产与地质》1992,6(6):487-491
ENCORE钻孔导斜系统由设计先进的MOLE型固定楔、MULE型活楔、RATTY型扩孔导向矛和DOLPHIN型定向仪组成。可在40-96mm钻孔中进行定向钻进,解决钻孔纠斜或分支孔钻进问题。在分析研究其、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优点并介绍了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所谓自动导桿,即是立轴每钻进一程终了再导上齿筒时,不用停车,一边钻进,一边就能导上去,并能在钻进过程中,使用给进把提动钻具,自动导桿的创造是钻探工作上一项重大的技术改革,解决了不导桿钻进(主动卡盘钻进)存在的不能用给进把提动钻具的缺点,给提高钻探效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该项经验是我队在大闹技术革命中,由一位机长提出,并在有关技术人员的具体帮助下,经多次试验与改进而制造成功的.我队试制一台已投入生产,现正大批加工.队党委提出要苦战半个月,实现导桿自动化.根据试验与初步使用效果来看,效率较前显著提高.如以前每台钻机每钻进1公尺需导桿4次,按每次化时1分钟、台月效率400公尺计算,则现在每月可增加进尺21公斤,每年可增加255公尺.  相似文献   

4.
在钻孔导斜过程中,一般说来都是能成功的,但有时也因失误而造成失败。现就导斜成败的原因作一粗浅的分析。一、导斜失败的主要原因(一)偏斜楔子的加工质量不符合要求,在地表又未进行认真地检查。(二)下钻时操作不当切断铆钉、楔子脱落后卡死在中途。(三)不按导斜程序进行操作,下到孔底的楔子没有安装好,没有卡紧卡牢,造成钻头骑在楔子头上,将楔子钻坏或转了向。(四)卡料投得太多,机上余尺算错,钻坏楔子头未发觉。  相似文献   

5.
地質与勘探58年第23期介紹的自动导桿方法,是我队初步試用的,通过一段时間的使用,发现尚存在很多问题和缺点,主要的有以下几方面: (一)卡销在使用中经常发生卡不住的現象,对此改进多次,起初认为弹簧软,力量不够,經更換了弹簧(经沾火),但仍未杜絕卡不住之弊。根据实际使用情況分析,利用卡銷方式卡鑽桿,因为鑽桿的卡槽很淺(4~5毫米),加之卡銷与鑽桿卡槽結合时接触面很小,所以井浅时,需要加很大的压力,而鑽具受到强烈的震动,致使弹簧失效,卡銷缩回。而在井  相似文献   

6.
我队在鑽进某两个斜孔时,设计孔深分别为300、280公尺,开孔倾角77°和76°,要求随孔深进逐步分段走斜,而到终孔倾角为59°和60°。但鑽进100公尺后,倾角一直未变。到170公尺时,经采用鑽铤、减短粗径鑽具、换小径鑽具等方法进行纠正,效果不大,仅走斜2°。这样,便要求以后每鑽进10公尺走斜1°。为此,我们采取偏顶进行导斜补救,基本上按设  相似文献   

7.
浙江温州地质大队的經驗又一次証明技术革新的道路不是平坦无阻的,但只要从实际出发,加强領导,依靠群众,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一定能够把革新成果拿到手。温州队滑道式打眼机是經过了大小十数次的改进、将近两年的反复試驗才获得巩固的。他們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取得了很多  相似文献   

8.
<正> 钻孔的定向钻进和导斜纠偏都必须正确装置导斜器并进行定向测测量。使钻头的旋转钻进按照设计孔身轨迹方向运行,以达到施工目的。近几年来,我们针对煤科院建井所研制的JDT-3A 型陀螺测斜仪的特点,研究设计了弯管导斜法,对孔深300m 以浅的钻孔孔斜进行人工定向纠偏取得了成效。其中对冻结孔、注浆孔进行小于1°的微顶角纠偏11孔次,水文孔进行低于5°的小顶角纠偏1孔次,定向及导斜钻进的成功率达90%以上(表1)。JDT-3A 型陀螺测斜仪设计顶角误差最大为1.5%,现场使用同深度重复测量落点误  相似文献   

9.
红层采动裂隙及其导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兖州煤田红层在采动作用下,向上迅速产生的采动裂隙往往超地经验公式计算值,且具有较好的联通性,成为第四系下组水导入矿井的通道。红层采动裂隙的发育程度主要与采厚及回采推进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11.
泥石流排导槽及其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泥石流排导槽是泥石流治理的一项重要工程措施,使用几十年来,效果良好,一直在治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采用理论推导结合实际数据分析,得出一些重要的设计公式,把原来需凭经验确定的参数通过公式进行确定,同时对各类型结构排导槽的应用优化分析,建立优化模型,找出其朵在联系及适宜范围,为泥石流排导槽的设计及推广应用确定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导水系数(或渗透系数)是水文地质计算这一重要参数的精度高低将直接导致矿坑涌水量计算或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成败优劣。而采用哪一种试验手段和计算方法获得的导水系数精度较高呢?本文根据河南新乡地区水科所在新乡某地含水砂层中抽水试验的实际资料,用五种方法对导水系数进行了计算,并进而作了一些对比分析,供水文地质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核安全导则中的地震震级划分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论述了我国核安全导则中对地震进行两级划分的意义,着重讨论了大震在选址地震工作中的作用。最后,结合我国地震条件提出了大震划分的起算标度。  相似文献   

14.
高分辨率事件地层学提高了年代地层划分和对比精度,其分辨率可达20-50ka,甚至更高。这就导致了高分辨率地层学的发展,是未来地层学的发展趋势。高分辨率地层研究结果的巨大潜力可以在年代地层学中引发一场革命。该文简要介绍了高分辨事件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以及与高分辨率地层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地矿局环境二院承担的云南腾冲火山一地热一构造带科学钻探工程预导孔施工近日通过验收。云南腾冲火山地热科钻项目是国家深部探测计划之一。该工程遇到的地层破碎严重,漏失严重。  相似文献   

16.
17.
Ⅴ型排导槽防治泥石流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强  周道银 《云南地质》2007,26(2):207-212
云南1990年至今推广应用Ⅴ型槽防治泥石流灾害,对多条泥石流工程防治实践与试验研究的总结,介绍云南泥石流的特点、Ⅴ型排导槽防治泥石流原来以及Ⅴ型槽技术治理泥石流灾害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途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海  桂和荣 《江苏地质》1997,21(2):98-102
导水裂隙带高度是设计防水煤(岩)柱尺寸的主要技术参数,是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重要内容。详细论述了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履岩体地质环境,履岩体力学环境和数值模拟技术三位一体的综合预测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导水裂隙带高度探测新方法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熊晓英 《安徽地质》2004,14(2):95-98
确定导水裂隙带高度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实际探测法;另一类是理论计算和经验公式计算法。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又产生和发展了许多新的探测技术和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探测新方法的工作原理和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比较。为准确地探测导水裂隙带高度,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合理地选择探测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0.
某矿区104孔设计孔深300米,方位200°,倾角77°/70°曲线设计。钻孔所穿岩层为变质砂岩、砂质板岩、板岩互层,层次变化频繁,节理比较发育,可钻性6~7级。该孔钻到263.4米结束,但在110~230米孔段岩、矿心采取率低未达到设计要求,需补采岩、矿心,故从87米处导斜补采,但钻到159.4米时,由于扫脱落岩心,把导斜器全部破坏,不能继续钻进。若提到上部重新导斜,则要浪费80多米进尺,若不进行处理,则全孔报废,浪费更大。经研究后,决定在原导斜器位置重新下入导斜器,结果成功,仅用7个小班时间恢复了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