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美国内政部战略规划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内政部是管理美国联邦土地上国土资源的主要部门。该部成立于1849年,1950年重组。它的职能是:(1)有效管理、恢复和保护联邦所有土地、水利、矿产、能源等资源;(2)合理使用和开发联邦管辖的各种资源;(3)保护国家自然和文化遗产;(4)保护各种动植物;(5)负责联邦有关印地安部落  相似文献   

2.
北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中心:占全球能源生产总量的25%左右,消耗全球商业能源的30%左右。北美的能源市场是区域一体化程度全球最高的。2001年3月8日,加拿大自然资源部部长古德尔,墨西哥能源部长马腾斯和美国能源部长亚伯拉罕举行会议,决定成立北美能源工作组(NAEWG),联合研究并解决北美所面临的共同的能源问题,包括能源资源,储量,技术,贸易和投融资,法律法规,环境,就业,能  相似文献   

3.
一、背景(一)现状化石能源(特别是石油)是印尼的主要能源和外汇来源,但该国的化石能源储量毕竟有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印尼的能源消费将与日俱增。截至目前,与化石能源相比,印尼的生物质能源、地热能、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潜力尚未得到广泛发掘  相似文献   

4.
布什总统在就任后的第二周就成立了“国家能源政策研究组(NEPD)”,指示该小组“制定一项国家能源政策,用以指导私营部门,并在必要和适当时帮助州和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5.
1985年成立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包括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不丹、尼泊尔、马尔代夫这7个成员国。这一地区,总人口近13亿人,占世界总人口1/5强,近年来能源消费量增长很快。据估计,自1990—1999年,南亚地区一次能源消费量增长了50%。但是,迄今,南亚占世界商业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也不过3.8%。虽然比1987年的2.4%有所增  相似文献   

6.
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一般分为两大类,即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以现成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能源,二次能源则是需要由其他能源制取产生的能源。一次能源又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以化石能源为主的不可再生能源(表1)。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擎,目前,世界能源主要来自石油(39%)、煤炭(24%)、天然气(22%)、水电(6.9%)和核电(6.3%),其中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炭3种化石能源矿产占了全部能源来源的85%。虽然能源矿产和非能源矿产一样,均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但非能源矿产在消耗过程中,大都仍然能够以原状态存在,随着回收技术的发展,其某种程度上具有可再生性,…  相似文献   

7.
20 0 4年 4月 ,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 (EIA)出版了 2 0 0 4年版的《国际能源展望》 ,本文摘报其中对中国能源形势的分析情况。在 2 0 0 4年的《国际能源展望》中 ,预测世界市场化的能源消费量在 2 0 0 1~ 2 0 2 5年间总共增长5 4 % (基准情况 )。世界总能源使用量从 2 0 0 1年  相似文献   

8.
过去20年,石油与煤在全球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稳定减少,同时,天然气、核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这就是洛克菲勒大学Jesse Ausubel所描述的全球能源的脱碳(decarbonization)现象。  相似文献   

9.
《国土资源通讯》2004,(8):i002-i003
无锡新区是在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1993年经江苏省批准成立无锡经济开发区(即无锡新加坡工业园)的基础上.经过1995年区划调整后成立的.辖区面积138平方公里经过10多年建设.无锡新区开发区(包含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无锡新加坡工业园)已基本建成22平方公里基础设旋框架.完成175平方公里的招商引资任务、2003年,  相似文献   

10.
智利是世界最大的铜生产国,其矿业生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0%。在2009~2010年世界经济从艰难到复苏的过程中,智利的矿业政策和管理出现了新的动向。通过成立能源部,智利政府对能源战略更加重视;通过新矿业税法,从2018年起将大型矿业企业权利金税率从5%提高至14%,进入矿业税较高的国家行列。为了扩大产能,推动锂工业开发,增加产业收入,智利政府考虑放开锂矿开采,允许私人资本进入智利锂矿产业。圣何塞铜矿发生塌方,矿难救援行动成为智利国家形象的一次最佳展示,"智利经验"赢得全世界的尊重。由于价格的不断提升和更为开放的引资政策,智利矿业投资量显著增加,未来铜业保持增长态势。智利积极寻求扩大中国在其矿业领域的投资,同时和中国开展铜供需与市场合作研究,双方可以在深部找矿、采选冶技术领域、再生铜领域、能源高效利用以及政策研究领域开展更广泛的合作。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地质调查调局(AGSO,或译澳大利亚地质调查机构,这里简称澳大利亚地调局)的前身是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地质地球物理局(BMR),成立于1946年,一直起着国家地调局的作用。1992年7月,政府实施一项秘密计划,其主要内容是解散BMR,并将其大部分合并到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机构(CSIRO)。据称,这是当时执政  相似文献   

12.
据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2001年4月12日发布的信息,2000年世界10大石油净进口国(地区)依次是: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印度、中国和中国台湾省。在这10个国家(地区)中,亚洲占5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质调查局自1999年成立以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和其他地质调查专项,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的凸显期。中国地质调查局将按照中央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决定》精神,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一是把能源、重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放在突出位置。突出重点,加强油气、煤炭等战略性能源矿产调查评价,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加大海洋和陆地新区油气调查评价力度,精心组织…  相似文献   

14.
在能源领域上,世纪90年代有人预言说,21世纪世界将进入"天然气时代"。近几十年天然气消费量迅速增长,天然气领域的投入和天然气储量、产量和贸易量也呈迅速增长态势,并显示出继续增长的巨大潜力,至少可以说,天然气在世界能源多元化过程中起到并将继续起到重要作用。一、世界天然气消费量增长迅速,需求旺盛,成为能源消费结构中的重要角色随着世界天然气一些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天然气可以更大量地运抵更广泛的地区,一些国家的天然气消费量迅速增长,使世界天然气消费量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份额逐步扩大(见表1)。  相似文献   

15.
在中、俄输油管线共建项目屡受挫折的情况下,为满足能源供给的急需,中国已经把能源合作的目标转向了中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与哈萨克斯坦KazMunaigaz公司在经过 7年酝酿协商后,于 2004年 5月终于在北京签订了共同修建总长 1 240km、原油输送量 1 000万吨 /年的输油管线协议。此消息在国际间引起了震动,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世界的又一超级大国在进一步参与争夺中亚地区能源资源的较量,因为近来国际间许多媒体都报道了俄罗斯和美国为控制中亚地区巨大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而相互竞争的情况。根据协议,中、哈双方将于 2005年完成从…  相似文献   

16.
能源强度,系指生产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数量,在宏观意义上代表能源利用效率。近些年,亚洲的能源强度正在缩小,(能源效率在提高),见表1。在除经合组织成员国的日本和韩国以及中国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之外的所有亚洲国家(地区),生产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以购买力平价指数—PPP—计算,1995美元值)所需要的一次能源消费量(以吨石油当量计算),从1971年  相似文献   

17.
几十年来,日本和台湾均在严肃关注能源供应中断或能源价格突然和大幅上涨的问题。本文研究了日本能源保障政策的基本框架和决策过程,该政策可供台湾制定相关政策时参考。 脆弱的能源供应结构 日本是世界第4大能源消费国,第2大能源进口国(次于美国)。日本缺乏足够的国  相似文献   

18.
戴可人 《测绘学报》2018,47(3):422-422
正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InSAR)测量技术是最近30年来发展迅速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相对传统测量技术,该技术具有精度高、覆盖范围广、不受天气状况影响等优势,已在区域性沉降监测、灾害监测评估、能源资源勘查等非常广阔的领域展现了它的应用潜力。SAR卫星影像质量不够高是制约该技术精度提升和应用范围扩展的一  相似文献   

19.
30年来世界能源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9月,国际能源署(IEA)对1971—2000年这30年间世界能源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本刊摘报如下: 一、30年来世界一次能源供应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1.前言 发生第一次石油危机时的1973年,世界对初级能源的需求中,石油约占50%。到1997年缩减到40%,比例依旧最大(据IEA能源统计)。 据IEA“世界能源展望”(1998)的标准框架,石油的需求比例到2010年将降到39%,2020年降到38%。预计进入21世纪后,“石油时代”还将继续相当一段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