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几年来,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随之而来的便是众多大型工程项目纷纷选址并落户于海岸带.众多工程项目落户于海边,主要是基于海岸带丰富的资源因素:便利的港口、方便的物流、良好的经济环境和较易排污等.然而,海洋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往往伴随着围(填)海、温排水、动植物量衰减和岸线人工化等问题.虽然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从理论上来说,海洋的环境承载能力是无限的,但是通常情况下,与人类生产生活接触较为密切海域面积极为有限,主要是近岸浅水区和河口地区,其环境承载能力非常有限,受人类活动影响极大,围(填)海造陆、航道疏浚、城市和工农业发展产生的废弃物,使海岸带正经历着巨大的环境变化,引起近海海洋环境质量恶化.就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而言,海洋工程造成的实际海洋环境影响往往会突破工程动工前实施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价预测值(主要为其带来的海洋环境负面影响),造成了海洋工程正式运营期间所产生的海洋环境影响缺乏评估与监管,因此,必须引入海洋工程海洋环境影响后评价.目前,海洋环境影响后评价机制在我国尚属空白,而海洋环境影响后评价制度在国外海洋管理中已发展得较为成熟,政府规定凡是重大、典型的海洋工程一律需参加海洋环境影响后评价.海洋工程海洋环境影响后评价是在海洋工程正式运营一段时间后,通过对工程周边海域的环境质量现状展开实地调查,与工程前期实施的海洋环境影响的相关报告书中的相关预测值进行对比分析,一方面复核工程前的环境影响预测值的正确性,前期评价单位采用的预测方法和参数的合理性,一方面通过海洋环境影响后评价发现前期环境影响评价中预测有误之处或者未能预测到的实际问题,对相关企业提出整改意见,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类似的海洋工程的立项和建设提供一定借鉴.施行海洋工程海洋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不仅与国家提出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相一致,而且2006年11月1日施行的<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也明确提出海洋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  相似文献   

2.
我国海域使用后评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海洋开发热潮的到来,海洋工程的众多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出来,也暴露了我国海域使用管理方面的缺陷.海域使用后评价作为海域使用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的延续和完善,可有效规范涉海工程管理,为今后类似工程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因此,开展海域使用后评价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海域使用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尚属于发展初期的探索阶段,在借鉴其他领域后评价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对建立我国海域使用后评价体系做了初步的研究,将我国海域使用后评价工作分为5个部分:目标评价、效益评价、技术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和可持续性评价,初步探讨了我国海域使用后评价体系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并对后评价工作中相关的体制、资金来源等问题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相比陆上油气开发工程和其他海洋工程而言,海洋油气开发工程有其自身的特点,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应关注的内容与其他工程有所不同。文章通过分析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的特点以及对环境影响的特点,提出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即包括施工期悬浮泥沙及钻井液钻屑排放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运营期含油生产水排放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工程建设对海洋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溢油事故环境风险分析、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措施,并针对目前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将建成七大国家级石化产业园区,这些石化园区无一例外的位于沿海地区或海岛上,为此加强石化园区运营期海洋环境保护意义重大.环境影响后评估是运营期检验园区环境管理水平、查找园区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石化园区环境影响后评估主要以环境要素逐一分析法最为常见,而将石化园区作为一个整体从资源、环境、管理等角度综合评估的方法尚不多见.本研究在阐述我国海洋环境后评估和深入分析石化园区用海特点的基础上,结合PSR框架模型加以总结,提出了石化园区海洋环境影响后评估框架与指标体系,分为框架层、方案层和指标层,共25项考核指标,以期为今后沿海石化园区海洋环境管理研究提供思路.同时,本研究明确了各类评估指标赋值和权重等计算方案,并以大连某石化园区为案例进行了评估效果验证.  相似文献   

5.
海域使用后评价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工程竣工投产后,海域使用论证便失去其约束作用,开展动态的海域使用后评价工作是近几年来国外海洋发达国家管理海洋工程方面应用较为成熟的一种管理手段,而我国在此领域目前仍是空白.实施海域使用后评价工作,可以全面反映海洋工程项目投产以后在实际运行中对周围海域环境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影响,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尽可能降低海洋工程项目实际运营中的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负面影响,从而填补我国此领域管理的空白.其目的是通过海域使用后评价,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项目决策、工程实施和管理水平,为合理利用资源,改进管理,制定相关政策等提供科学依据.所以,海域使用后评价可以看作是海域使用论证的有效延伸,对合理控制和使用海岸带资源,保护和改善海岸带环境,拓展生产力空间布局和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促进经济社会近期和长远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施行海域使用后评价工作不仅与国家提出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相一致,而且2006年11月1日施行的<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也明确提出海洋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刘公岛旅游码头扩建工程为例,探索平面二维数值模式MIKE21FM在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应用。在MIKE21FM的基础上,建立了刘公岛周围海域潮流场数值模型和泥沙输移数值模型,分析和预测刘公岛旅游码头工程建设前后周边海域的水动力条件和泥沙冲淤状况。数值模拟的潮位、潮流流速和流向与实测资料吻合较好,表明MIKE21FM能精确有效地模拟刘公岛及其周围海域潮流运动过程和特征。对工程建设前后数值模拟结果比较分析,表明工程建成后对周边海域的水动力特征和地形地貌环境影响甚微,为该工程的设计和规划提供技术依据。模拟结果表明,MIKE21FM模式能够模拟实际工程中的复杂流动,可以在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近岸围填海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围填海是缓解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掀起了新一轮大规模的围填海热潮,随后关于围填海造成的负面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岸围填海作为最常见的一种围填海工程,其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至今尚不系统。本研究从单一环境影响和综合环境影响两方面对近岸围填海环境影响评价的最新研究方法与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在单一环境影响评价方面重点研究了水动力与沉积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污染物运移影响评价,在综合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方面重点研究了综合效益评价、适宜性评价、承载力评价、脆弱性评价等方法,以期为海洋管理部门的围填海开发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青岛地铁3号线、2号线基坑工程为背景,针对基坑"土岩组合"的特点,研究施工过程中对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影响因素,提出地铁工程绿色施工内涵。在广泛调查基础上,确定了9个指标项,44个因素项,129个分因素项,提出绿色施工评价标准。通过层次分析计算指标与因素的权重,得到评价模型,对地铁工程绿色施工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简单易行,对推动地铁工程绿色施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海洋风能开发利用的潜在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海洋风能发电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专家评分表,确定各层次因素的权重,经过模糊评价,得到海洋风能开发利用的潜在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隶属度.评价等级隶属度的大小反映了潜在环境影响的程度,其结果可以为海洋风能电站的站址选择和电站建设提供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海洋工程建设项目随着海洋经济的繁荣日益增多,在带动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危害海洋环境的可能性,过度的海洋开发活动加重了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及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我国虽在立法上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政策、专门条例为海洋工程污染防治保驾护航,但是目前海洋工程污染防治并未引起法学界的过多关注和深入研究。在我国海洋工程污染防治中仍然存在如下问题亟待解决: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程序及责任设定问题、海洋工程听证制度公众参与度不足、海洋工程环境高风险领域责任保险制度不够完善、监管力度不足、公民对海洋工程污染防治知情权的缺失等。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法律分析及原因分析,对相关条例、法律及政策进行总结评析,提出解决对策。通过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健全听证制度相关规定,加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建设,提升对海洋工程污染防治的监管力度,明确公民知情权等方式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为海洋工程污染防治提供更多的法律助推力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环境重要性认知程度的加深,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和资源环境修复成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价值、维护海洋生态与环境功能的重要方式。通过从海洋工程项目的环境问题诊断、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关键内容、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方法及效果等方面系统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海洋环评和生态修复研究进展,并对近年来我国海洋环评和修复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未来海洋环评和修复研究应重点注重和聚焦以下方面:1)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基线、监测技术、全球性影响及生态服务等方面的问题;2)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思路的转变,包括修复目标、修复模式、评估指标、监管技术及资金来源等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海域使用后评估是近年来海洋发达国家在海洋工程管理方面应用较成熟的管理手段,其对海洋工程项目的实施进行总体评价,进而提升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和管理部门的决策能力,对于海域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在此领域已有初步研究但刚刚起步,尚未结合实践建立起可遵循的海域使用后评估的完整工作流程,在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合理性和指标数据的可获取性方面未能得到很好的验证。文章构建包括围填海海域使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海域空间开发利用情况、生态环境效益和管理要求执行情况5项指标在内的后评估指标体系,分别基于对各项指标的评估,建立围填海海域使用后评估的综合评估方法,使后评估指标方法体系更具全面性、合理性、生态性和数据可获取性。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优化配置,文章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构建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基于熵值法的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3个要素层和18个指标层组成,其中海洋资源环境供给能力包括人均滨海湿地面积等6个评价指标,海洋资源环境承压能力包括海洋生物多样性等6个评价指标,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包括人均海洋生产总值等6个评价指标;基于熵值法的评价方法包括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和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计算3个步骤;该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将在实践中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14.
海洋软土基础工程的腐蚀性检测指标和评价按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或《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然而,无论对于钢管桩,还是混凝土管桩接头,规范都没有考虑溶解氧、生物厌氧菌等腐蚀因素。为了提高海洋工程管桩基础的耐久性设计水平,文章针对典型的海洋软土土质特征,通过观察缺氧环境下钢材腐蚀电位变化规律,分析了海洋沉积淤泥质土中钢结构的腐蚀风险,提出了海洋环境下基础工程钢结构(钢管桩及混凝土管桩接头)微生物腐蚀和电化学腐蚀机理。文章认为硫酸盐还原菌腐蚀评价在三沙海洋工程建设的地质勘察中不可或缺,该检测项目应该列入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5.
潮汐电站潜在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是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影响项目的环境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实现对潮汐电站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估。潮汐电站潜在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结果较客观地反映了这一影响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沿海大型石化项目和海洋灾害特点,以工程自身防护能力、公司预警报能力和公司响应应急能力为准则层,筛选18项指标建立沿海大型石化项目海洋减灾能力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沿海大型石化项目海洋减灾能力评价指标层次结构模型。结果显示,影响沿海大型石化项目海洋减灾能力的准则层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工程自身防护能力、公司预警报能力和公司响应应急能力。从各评价指标权重看,海堤高程和海堤完好程度是工程自身防护能力的主要影响指标;重大危险源监控覆盖率和主体防护工程定期检查频次是公司预警报能力的主要影响指标;应急设备保障率和应急物资储备度是公司响应应急能力的主要影响指标。以惠州炼化项目为例对其海洋减灾能力进行评价,应用该方法的评价结果比较客观可行,与项目现状比较吻合,可以为其海洋减灾能力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根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及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海上油气开发、海砂开采、人工鱼礁、海水淡化等资源开发与保护类海洋工程项目的特征污染物、主要环境影响及相应环保措施等,提出了各类海洋工程的监测频率及监测内容,为海洋工程分类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查阅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及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围填海、跨海桥梁、海底隧道、海底管道等造地和运输类海洋工程项目在建设期和运营期的特征污染物、主要环境影响及相应环保措施等,建立了对各类海洋工程有针对性的监测体系,提出各自的监测区域、监测频率及监测内容,为海洋工程的污染防治和分类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围填海海域使用后评估工作是国际上动态地对海洋工程进行监测管理方面应用较为成熟的一种管理方法。但在我国还处于空白。开展海域使用后评估工作,能够总结项目建设经验和教训,从而提高海洋项目决策、工程实施和管理水平,使资源更加合理利用和管理。文章对于指标的挑选是以合理的准则为基础的,先是进行了构建海域使用项目这一步骤,然后在对项目进行评估之后创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框架,从而结合层次分析法的综合模型确定了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文章采用分项设计和定量模型相结合的方法,从预期目标、执行情况、社会影响、可持续性4个方面19个指标构建后评估指标体系,对于围填海项目监管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具体研究了现代项目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常用方法基础上,将其中的事故树法、智爆法及风险指数致命度分析法相结合,利用模糊评价理论,建立了海洋工程采办过程风险分析方法。应用该方法对“曹妃甸11-1/2(CFD11-1/2)”项目的采办过程进行风险分析,得到了采办过程中的风险事故树及风险指数排序,并对风险指数较大的风险点提出建议及改进措施,进行风险规避,对工程实践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