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冰速是海冰的重要参数,但是受资料长度限制,对卫星遥感冰速产品进行系统比较和评估的研究还较少。利用2009年—2017年国际北极浮标计划(IABP)浮标冰速数据,较系统地评估了不同时间间隔的遥感反演冰速产品在北冰洋内区和弗拉姆海峡附近海区的表现。结果显示,对北冰洋内区而言,1 d间隔的美国国家雪冰数据中心(NSIDC)遥感冰速冬季误差整体大于夏季,冬季高估了波弗特海南部海冰向西的运动,低估了从喀拉海流向格陵兰岛北部的穿极流。对于5种2 d间隔冰速产品而言,产品精度不完全取决于源数据空间分辨率的高低,反演算法的改进和数据融合均能提高冰速的精度,均方根误差大小的顺序是OSISAF-Merged <OSISAF-AMSR <Ifremer-AMSR <OSISAF-SSM < OSISAF-ASCAT。对于4种使用相同反演算法的3 d间隔的冰速产品,产品的均方根误差取决于源数据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最高的Ifremer-AMSR冰速均方根误差最小。比较不同种类、不同时间间隔冰速的月平均均方根误差后可知,采用3 d间隔反演的冰速由于能够忽略更多短时间尺度海冰运动,其冰速均方根误差低于2 d间隔的冰速。在弗拉姆海峡,除Ifremer-AMSR外,其余冰速产品均具有较大的经向偏差和均方根误差。在冰速较快弗拉姆海峡,冰速产品均方根误差取决于源数据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2.
海冰密集度(sea ice concentration, SIC)是北极海冰及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参数。国产风云3D卫星搭载的微波成像仪(microwave radiation imager,MWRI)获得的被动微波数据可用于SIC的估算,但其精度评价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围绕MWRI数据应用于北极SIC估算精度开展研究,研究对比了专用微波成像仪(special sensor microwave imager sounder,SSMIS)、MWRI和先进微波扫描辐射计2(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 2,AMSR2)3种被动微波数据和Bootstrap(BST)、NASA Team(NT)、基于全约束最小二乘(fully constrained least squares,FCLS)、Enhanced NASA Team(NT2)、ASI(Arctic radiation and turbulence interaction study (ARTIST) sea ice)和FCLS-P 6种方法估算的SIC,并与船测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MWRI数据在12.5 km和25 km空间分辨率下均获得较优的SIC估算精度(20.4%~24.4%)。此外,MWRI数据在夏季和冬季都表现较好(夏季为17.9%~23.0%,冬季为11.2%~17.8%)。因此,MWRI具有较稳定的性能,在北极海冰参数的监测研究中极具潜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多源遥感数据从不同空间尺度对2004年至2012年间北极地区新冰进行了提取并对其范围变化进行了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北极海冰总体覆盖面积与北极近地表气温的变化呈反比;新冰覆盖面积的变化与海冰总面积的变化相比较缓慢;北极各个区域新冰覆盖范围的变化与各区域近地表温度的变化有较大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共有四种哺乳动物,它们分别是北极熊、北极狐、驯鹿和田鼠。我们置身北极的日子里,见得最多的是驯鹿和北极狐,时刻加以防范的是北极熊。由此,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于1999年7月1日至9月1日进行,整个考察计划60天。这是我国首次以政府行为的方式进行北极科学考察。此次科学考察航线为上海—日本海—白令海—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北极永久海冰区(沿西经170°至北纬82°)—楚科奇海—白令海—日本海—上海。科考队员及船员共80多人参加此次科学考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主任鄂栋臣教授赴北极考察。作为我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的主要参加者,他将再次参加我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一、北极自然地理概况 北极地区通常指北极圈(北纬… 相似文献
6.
“你见过北极熊吗?”我从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回到祖国后,不少朋友见到我后多会这样问。可见,北极熊作为北极地区的象征性动物,在人们心中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我如实道来,我没有见到。但与北极熊相关的事,在北极可没少遇过。住在斯瓦尔巴德群岛首府朗伊尔宾的一天夜里,北极熊前来造访,为避免这种凶猛的动物伤害镇上的居 相似文献
7.
2001年10月。当我和探险队的队友们乘飞机离开北京。踏上北极大地,参观了位于北纬68度的特罗姆瑟极地探险展览馆,瞻仰了位于北纬78度的阿蒙森北极探险时住过的小屋,使我们对北极探险史有了更真切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在斯瓦尔巴德群岛首府朗伊尔宾小镇街头。两个雕塑反映了早年这里煤炭开采的艰辛。一个是位于街中心的铜雕。只见一位头戴安全帽。身着工作服的矿工迈步向前。他右手握着一把镐头。左手提着用铁丝串着的几个损坏的镐头。从他脏兮兮的装束和一脸的疲惫。可以看出他刚从采掘现场归来。 相似文献
10.
11.
显然是极地遇同胞的特殊情结使然,令我不时会想到在北极尤尼斯大学就读的几位西藏大学教师,好像他们该已结束留学,回到祖国。最近笔者把电话打到西藏大学理学院,有关人士告诉我,他们已经回到西藏返校,打开记忆的闸门,我们相识的一切依然历历在目。时间是三年多前.地点在北纬78度13分的斯瓦尔巴德群岛朗伊尔宾。 相似文献
12.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