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崇州地震台安装GM4型磁通门磁力仪,观测数据变化中不时出现突跳、台阶等畸变现象,通过对记录曲线典型畸变形态分析,发现是围墙外车辆对GM4型磁力仪的干扰、远处大型工程机械进出或施工时产生的干扰和高压输电线的干扰。  相似文献   

2.
地磁台网秒采样数据噪声分析及降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地震局国家地磁台网共有111套秒采样仪器装备在50个地磁台站以及甘肃天祝、四川西昌、重庆三峡3个磁通门台阵上,主要包括FHDZ-M15地磁总场和分量组合观测系统28套,GM4/GM3型磁通门磁力仪观测系统78套,FGE型磁通门磁力仪观测系统2套,GSM-19FD型磁力仪3套.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都兰地震台同场地不同地磁观测仪器(GM4-XL型磁通门磁力仪与FHD-2质子矢量磁力仪)产出的观测资料进行对比,系统地分析日均值、分钟值、背景噪声等数据,认为3套仪器产出的数据差异较大,质子磁力仪较磁通门磁力仪长期趋势更加稳定,磁通门磁力仪存在长期漂移现象,且质子磁力仪噪声与磁通门磁力仪噪声相比较大.对引起数据曲...  相似文献   

4.
由于观测环境日益恶劣,龙岩地震台GM4型磁通门磁力仪经常受到围墙外车辆的干扰,记录曲线形态产生明显台阶和脉冲型两大类型畸变.对记录曲线典型畸变形态进行对比、分析、归类,可以更好分辨干扰,进行恰当、合理、准确地预处理,保证数据的连续、精确、可靠.  相似文献   

5.
通过日变化记录准确度标定的基线值和同台多套仪器记录的分均值资料,应用差值分析方法,结合仪器定向实验,对磁通门磁力仪记录准确度进行研究。分析发现,磁通门磁力仪GM4(6)的H分量和GM4(8)的Z分量记录的地磁场变化准确度存在偏差,定向实验发现,仪器3个磁通门传感器线圈正交度存在误差,是引起磁通门磁力仪记录准确度偏差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2016年以来信阳地震台GM4型磁通门磁力仪观测数据受到干扰情况,将干扰类型分为内观测环境干扰和外观测环境干扰.分析表明:内观测环境干扰主要为观测室内温湿度变化和仪器本身背景噪声的影响;外观测环境干扰主要为高压直流输电和台站附近车辆干扰;内、外观测环境干扰都能通过及时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其干扰影响,从而提高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7.
上海地磁加卸载响应比资料分析与地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龚耀 《华南地震》2013,(4):31-38
采用GM4型磁通门磁力仪与佘山台57型地磁记录得到的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值以刁进行地震中短期预测分析,通过对两种设备在共同观测时期得到的只2)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不同设备得到的旧值能满足以往的异常判定标准,GM4磁通门磁力仪得到的P(Z)值映震能力较好.可与余山台57型地磁记录仪匹配使用。  相似文献   

8.
GM4型磁通门磁力仪性能检验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磁通门磁力仪广泛应用于观测地球磁场相对变化的仪器。相对于应用,仪器的性能测试不为人们所熟悉。本文针对GM4型磁通门磁力仪的噪声特性,频率特性,线性度,温度特性等关键性能指标的测试依据、测试方法及流程给予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成都地磁台距成灌高铁运行线路垂直距离约1.5 km,使用数字化磁通门磁力仪GM4,在轨道沿线不同距离处进行野外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轨道交通的运行对周围地磁观测环境产生干扰,干扰距离约6 km,干扰主要来自轨道泄露电流及输电线路产生的磁场。  相似文献   

10.
雷电对地磁相对记录干扰机理探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磁相对记录中,雷电干扰在全国范围普遍存在,但干扰原理尚未明了,给仪器的日常维护和数据预处理带来困惑.以蒙城地震台2009-2010年两套GM4磁通门磁力仪记录的数据为基础,针对该类干扰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其形成原理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1.
收集并整理2018—2020年乌加河中心地震台VP型垂直摆、体应变仪、伸缩仪和水管倾斜仪等形变观测资料,分析归纳地球物理异常与各类干扰特征,自然因素、人为干扰和地球物理事件在观测曲线上主要表现为噪声大、阶跃、台阶、突跳、高频干扰和趋势性变化、同震响应等特征。不同观测仪器对各类干扰的响应不同,甄别并分析干扰特征及原因,可为准确识别各类形变干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地电场观测中的工频干扰抑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地电场观测中, 由电力系统产生的工频干扰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电磁环境干扰。 文章在简要概述地电场观测方法的基础上, 对影响地电场观测的工频干扰的产生原因、 干扰方式和影响机理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对干扰抑制方法及其特殊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并结合实际观测, 对工频干扰的抑制效果进行了初步讨论。 研究认为,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 电力环境日益复杂, 工频干扰对地电场观测的影响日趋严重, 进一步开展抗干扰方法和技术研究, 对促进地电场观测、 应用和发展, 具有比较大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青海省格尔木、门源和乐都地震台水平摆与垂直摆倾斜仪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论述温度、气压、人为活动(工作人员进入观测山洞)以及大风等干扰因素对观测资料的不同影响,发现垂直摆倾斜仪受温度、大风和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干扰程度总体低于水平摆倾斜仪,对观测环境的要求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4.
西宁地震台前兆观测干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西宁地震台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各前兆测项受到的干扰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周边环境以及气压突变和雷电等气象因素未造成干扰,存在的干扰主要是人为干扰和观测技术系统干扰。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北部分地区大地电磁测点布设条件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多年来在中国西北地区进行大地电磁测深工作的实践,从仪器、野外地形和干扰因素3个方面探讨了测点的布设条件。对仪器的布设方式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山区和盆地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差异,提出了测点布设应注意的问题;给出了2个测点受电磁干扰的具体资料,和避开干扰源重新选择测点的观测效果。认为仪器抗干扰能力是有限度,如果干扰信号和大地电磁频谱相接近,则很难被仪器的抗干扰能力所抑制。  相似文献   

16.
简要叙述了青海地区6个钻孔应变台站的观测概况,通过分析,认为主要存在观测技术系统和观测环境变化这两类干扰。在排除各类干扰后,发现只有乐都台和湟源台在汶川地震前出现了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7.
地电场观测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主要利用榆树地震台2000年以来的地电场资料,对观测中常见的干扰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识别与归类。研究结果表明:在地电场观测过程中存在地电阻率同场观测干扰、雷电干扰、地电暴干扰、电极长期稳定性问题引起的数据漂移及数据传输错误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近年来我们在现场开展水氡干扰因素试验研究的结果,集中论述了当前视为较好临震指标的水氡突跳中的各类干扰因素及其原因。指出气象因素(如降雨等)、地质因素(如滑坡)、水文地质因素(包括水动力条件的改变)、水点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出露条件)以及某种偶然因素等都可程度不同的引起水氡突变,必须因泉(井)制宜的开展试验,掌握并排除干扰,才能有效的突出地震异常。我们还就识别、排除干扰的方法作了探讨,提出在构造区域范围内布点,开展多点水化(氡、气和其他化学组分)综合观测、试验、研究,是识别干扰和判断地震异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地电场观测中几种常见干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通州地震台、延庆地震台和昌平地震台2004年以来使用铅板电极观测的地电场资料,对观测中常见干扰及观测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识别与归类。资料变化主要有环境改变干扰、流散电流变化干扰、外空磁场环境变化干扰、观测系统本身变化(包括更换电极、更换避雷器等)。找出了典型干扰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电场观测对区域的观测环境变化以及细微电磁环境和观测系统的变化都有非常灵敏的反应。在使用地电场资料进行地震预测时,必须对各种干扰的因素进行仔细的排除。  相似文献   

20.
地电观测由测量区、外线路和观测仪器及辅助设备组成。观测系统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且故障较多,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常见的干扰及故障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电观测对区域的观测环境变化以及细微电磁环境和观测系统的变化都有非常灵敏的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