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东亚副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的再认识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15  
何金海  祁莉  韦晋 《大气科学》2007,31(6):1257-1265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和CMAP(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Merged Analysis of Precipitation)降水资料, 分析了东亚副热带夏季风与热带夏季风的区别和联系, 以及两者相互作用问题, 深入讨论了东亚副热带季风的本质。分析发现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建立早于热带夏季风, 于3月中旬已经开始建立。两者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过程, 前者并非是后者向北推进的结果;相反, 前者建立后的突然南压有利于后者的爆发。副热带夏季风为渐进式建立, 但撤退迅速;热带夏季风爆发突然, 但撤退缓慢。副热带夏季风的建立以偏南风的建立为特征, 而热带夏季风的建立以偏东风向偏西风转变为特征。热带夏季风的建立时间取决于经向海陆热力差异转向, 而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则更依赖于纬向海陆热力差异的逆转。亚洲大陆(含青藏高原)与西太平洋之间的纬向海陆热力差异的季节逆转无论对东亚副热带夏季风还是热带夏季风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关于东亚副热带季风若干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格点资料、TRMM卫星降水资料、中国东部站点降水资料和CMAP降水资料,重点讨论了东亚副热带季风雨季的起始时间、建立特征及其和南海夏季风的关系,同时也讨论了东亚副热带季风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1)东亚副热带季风雨季于3月底—4月初(第16—18候)在江南南部和华南北部首先开始,伴随着降水的开始是偏南风的增强和对流性降水的显著增加,华南前汛期开始。(2)东亚副热带季风雨季的建立早于热带季风雨季,在热带季风建立后两者的雨带、强西南风带、强垂直运动带、强低空水汽辐合带均是分离的,南海热带季风在其建立后,与东亚副热带季风发生相互作用,促使副热带季风雨带季节性北进,两者共同影响中国的旱涝。(3)3月中下旬,东亚大陆(包括青藏高原)上空大气由冷源转为热源,东亚大陆与西太平洋之间的纬向热力差异及其相应的温度和气压对比均发生反转。东亚大陆(包括青藏高原)的动力和热力作用究竟是否是东亚副热带季风雨带提前建立的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文章最后讨论了有关东亚副热带季风的共识与分歧。  相似文献   

3.
东亚副热带季风特征及其指数的建立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基于大气对流活动和非绝热加热的分析,给出东亚夏季风区域变化特征,客观地确定东亚副热带季风及热带季风对流强度,并由此建立其与大尺度季风环流的内在联系,提出分别用所对应区域经向风垂直切变来构造季风指数.对比分析显示,上述季风指数在反映夏季环流和降水等方面效果显著,能很好地刻划东亚夏季风强度.同时指出,东亚副热带季风指数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长江中下游降水密切相关,在空间场上表现出东亚/太平洋型(EAP型)遥相关特征.高指数年副高偏南,长江中下游为涝;低指数年则相反.  相似文献   

4.
国内东亚热带-副热带季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简要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在东亚热带-副热带季风方面的研究进展。涉及亚洲热带季风爆发特征、爆发机制、季风指数设计、东亚季风环流系统、低频振荡活动以及东亚季风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等问题,并讨论了东亚热带-副热带季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5.
东亚副热带季风的北进及其低频振荡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本文利用1971—1980年的资料分析发现,夏季与中国东部雨带相联系的东亚季风属于副热带性质,850百帕14℃等露点线可以作为它的活动指标。副热带季风活动与500百帕上副热带长波活动相协调,它们的季节性变化与准40天周期振荡相结合可以引起副热带季风及其相伴雨带的北跳和停滞,而短的周期振荡则可引起它在停滞期内的南北摆动。  相似文献   

6.
东亚热带季风与副热带季风降水特征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东亚季风既包含热带季风又包含副热带季风,他们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我国大范围旱涝灾害。东亚热带季风和东亚副热带季风作为两种性质不同的季风,其形成原因及其主要天气系统截然不同,对应的热带季风降水和副热带季风降水在结构、性质上自然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简要回顾我国气象学家在东亚热带季风降水及东亚副热带季风降水方面的研究成果,概述最近关于东亚副热带季风研究的热点问题,引证了利用星载测雨雷达对南海地区降水性质的部分研究结果,并对进一步利用星载测雨雷达资料开展季风及其降水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东亚副热带季风的季节转变特征及其可能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数据资料及CMAP降水资料,进一步对东亚副热带季风季节转换特征及其可能机理进行研究。首先根据东亚副热带季风经向风分量的季节性转变特征界定了东亚副热带季风活动代表区;联合“热成风”原理和“热力适应”理论推导得出了“热风雨”关系式,即纬向海陆热力(温度)差异、经向风垂直切变以及与季风雨相联系的垂直运动三者在副热带季风演变过程中的一致相关关系;比较分析了季风区不同时段的区域平均风向垂直变化以及相应的冷暖平流特征。结果表明:冬季风期间,区域平均风向随高度逆转,呈现冷平流特征;夏季风期间,区域平均风向随高度顺转,呈现暖平流特征。同时还分析了区域平均的风向季节转变,讨论了副热带季风经圈环流的演变过程以及相应的地面10 m风场转变过程特征。上述研究表明,无论是纬向海陆温度差异、经向风垂直切变、低层风向角、冷暖平流,还是中高层垂直运动及其相应降水距平都统一于18—22候发生显著季节转变,这说明副热带夏季风应于3月底4月初开始建立。最后给出了东亚副热带季风的季节转换概念框图。   相似文献   

8.
董彩云 《气象》1992,18(2):65-65
全国季风学术研讨会于1991年11月2—6日在南京气象学院举行。来自全国23个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气象部门的代表广泛交流了在季风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和进展。主要有观测(诊断)研究、数值试验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9.
东亚季风     
柯甫 《气象》1976,2(11):54-56
  相似文献   

10.
2006年4月4日,由WMO/TMRP东亚季风国际委员会、马来西亚气象厅、马来西亚科技发展部主办的亚洲季风国际研讨会“Winter MONEX:A Quarter Century and Beyond”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隆重召开。来自世界气  相似文献   

11.
夏季东亚热带和副热带季风与中国东部汛期降水   总被引:54,自引:3,他引:5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欧洲中心1980~1989年逐日200hPa、850hPa风场及日本气象研究所提供的GMS观测的TBB逐日资料,探讨了夏季东亚热带、副热带季风的强弱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指出东亚夏季风系统中的两条辐合带热带辐合带(热带季风槽)和副热带辐合带(副热带梅雨锋)的强度的变化呈相反趋势,即热带季风槽偏弱时(弱季风),副热带梅雨锋偏强;反之热带季风槽偏强时(强季风),副热带梅雨锋偏弱.江淮流域的降水与热带季风槽、副热带梅雨锋的强度密切相关,即热带季风槽偏弱(弱季风),梅雨锋偏强时,江淮流域的降水偏多;热带季风槽偏强(强季风),梅雨锋偏弱时,江淮流域的降水偏少.研究表明:热带季风槽和副热带梅雨锋的强度与偏西气流的加强密切相关.当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偏高,赤道西太平洋海温偏低,黑潮地区的海温偏高时,赤道东西太平洋上空的Walker环流和西太平洋中纬度Hadley环流的下沉支气流减弱,东亚季风槽较弱(弱季风),梅雨锋较强;当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偏低、西太平洋海温偏高,黑潮地区的海温偏低时,赤道东西太平洋上空的Walker环流和西太平洋中纬度Hadley环流的下沉支气流加强,东亚季风槽较强(强季风),梅雨锋较弱.  相似文献   

12.
硫酸盐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对东亚副热带季风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全球气候—大气化学模式CAM5 并结合NCEP/NCAR(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1950~2009 年再分析资料,讨论硫酸盐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对东亚副热带季风爆发、发展和结束进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硫酸盐气溶胶通过直接辐射效应引起东亚大陆大部分地区近地面降温,进而降低了中纬度东亚大陆与西太平洋之间的纬向热力对比,延迟春初、提早夏末海陆纬向热力差异逆转时间,由此引发东亚副热带季风爆发时间延后了4 候左右,结束时间提前了3 候左右;减小的海陆热力差异导致东亚大陆偏南风减弱、东亚季风减弱以及季风降水的区域调整。我们通过NCEP/NCAR 再分析资料分析亦发现,1980 年以后中纬度东亚大陆与西太平洋之间的纬向热力差异逆转时间比1980 年以前在春初延迟、夏末提前,导致了副热带季风爆发时间比1980 年之前延后,结束时间提前,东亚大陆偏南风减弱,副热带夏季风系统性减弱,硫酸盐直接辐射效应可能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之一。以往的观测和模拟都表明,由于人为活动的增加,导致1980 年后东亚大陆硫酸盐气溶胶负荷较之前大幅增加,而东亚夏季风减弱,本文的研究进一步确认了两者间关系。  相似文献   

13.
副热带季风环流圈的特征及其与东亚夏季环流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ECMWF的2.5°×2.5°网格资料对1980—1983年夏季节12次西太平洋副高的中期进退过程进行合成分析。通过对合成场的诊断,论证了夏季东亚季风区存在着在大陆雨带中上升,副热带地区下沉的副热带季风环流圈。它是大陆季风雨带凝结加热驱动的上升辐散气流在向南运行过程中与南海ITCZ上空向北运行的上升辐散气流在副热带地区汇合下沉而构成的热力环流圈。这一环流圈的存在在东亚夏季环流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美大气科学技术合作联合工作组第六次会议纪要精神,第三次中美季风学术研讨会于1987年6月16—22日在中国昆明市举行。参加会议的除中美科学家外,还有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和香港的代表,共31人。 会议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青藏高原对东亚季风的爆发与演变的作用。研究发现高原地区的加热会加强季风环流。有的专家认为,夏季大  相似文献   

15.
南海季风爆发的年代际转折与东亚副热带夏季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9—2016年NCEP再分析资料, 分析了南海季风爆发的年代际转折与东亚副热带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在1993/1994年出现年代际转变, 1979—1993年爆发时间相对偏晚, 夏季华南降水偏少, 长江中下游至日本南部降水偏多; 1994—2016年爆发时间偏早, 夏季华南降水偏多, 长江中下游到日本南部降水偏少。南海季风爆发时间年代际转折与夏季东亚副热带降水关系可能受到菲律宾越赤道气流强度的调控, 季风爆发时间与菲律宾越赤道气流有显著正相关, 且均在1993/1994年间存在年代际转变。在1994—2016(1979—1993)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晚), 菲律宾越赤道气流偏弱(强), 澳大利亚北部有偏北(南)风异常, 将暖池的热量往赤道输送, 使得赤道对流增强(减弱), 产生异常上升(下沉)运动汇入Hadley环流上升支, 增强(减弱)的Hadley环流导致下沉主体偏北(南), 促使副高脊线偏北(南), 从西北太平洋(孟加拉湾)往华南地区(江淮到日本南部)输送水汽增强, 所以华南(江淮到日本南部)夏季降水偏多。   相似文献   

16.
按照中美第十次大气科学合作协定工作组的决定,由中国气象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并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持,于1993年6月1—5日在中国杭州召开了第五次中美季风学术讨论会。到会的有中国科学家28人,美国科学家6人。此外,还邀请了日本科学家2人,香港、新加坡和越南科学家各  相似文献   

17.
利用美国NCEP/NCAR提供的再分析资料和全国160个站逐日降水量资料,按照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定义和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活动路径划分标准,选取3类路径的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各9个典型年,分析5月下旬—6月下旬合成的大气环流演变过程与同期降水距平分布,尝试揭示东亚初夏副热带季风的纬向差异特征.结果表明:3类活动路径东亚夏季...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科协副主席李振声、曾庆存、张玉台主持的减轻自然灾害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1月28~31日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100多人,提交论文80多篇。论文涉及’98灾害回顾,’99重大灾害预测,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对策及建设等内容。此次会议旨在加强部门联合、减少灾害损失。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尤其是气象灾害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的自然灾害管理多采用单灾种、部门分割形式.而自然灾害往往具有群发性和相似性,这种管理形式显然存在诸多弊端。为此.中国科协决定每年召开一次小型的、高层次的全国减轻自然灾害学术研讨会,1999年的此次…  相似文献   

19.
李锐  傅云飞  黄辰 《暴雨灾害》2021,17(3):259-270

降水所释放的潜热是驱动全球大气环流主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向大气热动力能转化的重要途径。准确测量降水云中各高度层的潜热释放率是人类长期努力而未实现的目标。本文阐述了降水潜热在气候系统水循环和能量平衡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已有的对热带降水潜热垂直结构的理解和共识,并介绍了遥感降水及其潜热三维结构的主要卫星计划和传感器。特别分析了卫星遥感降水潜热的两大类方法,即查表法和物理反演法。对美国宇航局的CSH算法、日本空间局的SLH算法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VPH算法的原理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着重分析了不同算法的思路、特点、适用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0月9—12日,由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和山西省气象局联合举办的“区域气候变化检测学术研讨会”在太原市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等近30个单位80余位代表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