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ENSO与宁夏夏季降水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中计算了太平洋地区各月海温距平与宁夏6、7、8月降水指数的相关,发现各月的高相关区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所不同,分析了9次ENSO当年和次年宁夏各月降水变化的总体特征,发现宁夏夏季降水ENSO当年偏少,偏少程度占年偏少的65%~79%;ENSO次年偏多,偏多程度占年的59.2%~87.9%。对宁夏夏季降水和NINO指数的谱分析发现,宁夏6月降水没有明显周期,7月降水存在15年和3年左右的周期,8月降水只有3年周期,NINO指数存在3.75年左右的周期。对凝聚谱和位相谱值的分析结果表明,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海温变化超前宁夏夏季降水变化1.67年,这就为宁夏的夏季降水长期预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百年东亚季风长期变化中主周期振荡的奇异谱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徐建军  朱乾根  施能 《气象学报》1997,55(5):620-627
运用海平面气压场资料,计算1873—1990年的东亚冬、夏季风强度指数,并利用奇异谱分析方法(SSA)对这百年的东亚季风长期变化的周期活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东亚冬、夏季风都存在准2a(QBO)、3—6a(LFO)的年际振荡,16—18a(IDO)的年代际振荡和长期变化趋势。各振荡分量都具有年代际的差别,这种特征QBO表现得最典型。冬季风的QBO在1920年代前振幅较小,且大约呈现12a的大振幅和6a的小振幅波状的周期变化;夏季风的QBO振幅变化与冬季风相反,且大约呈现6a的大振幅和3a的小振幅波状的周期变化。夏季风中的年代际变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利用功率谱、交叉谱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东北地区夏季气温民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序列的周期振荡及其相互关系。结果发现,东北气温存在3.5年的显著周期,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也有3.5年的振荡周期。二者在2.3年振动周期附近有很好的关系,且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变化超前于东北夏季气温0.33年。  相似文献   

4.
2001年7~9月江西省气候特点是:(1)炎凉相间。7月份高温天气集中,天气酷热;8月晴雨相间,天气偏凉;9月秋高气爽。(2)冷空气强度弱。9月份没有出现寒露风天气。(3)我省中北部7月和9月分别出现中度伏旱和秋旱,但由于大部分县市积极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有效地减轻了旱灾。2001年7~9月平均气温全省为25.7~28.2℃,距平为-0.9~0.6℃,北部、西部略偏高,南部、东部略偏低;降水全省为117~737mm,距平为-6.5~7.2成,赣北赣西北偏少2~5成,赣南及武夷山西侧偏多2~5成;总…  相似文献   

5.
奇异谱分析的广义性及其应用特色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江志红  丁裕国 《气象学报》1998,56(6):736-745
本文从理论上证明,奇异谱分析(SSA)是一种广义功率谱分析。其广义性及应用特色是:(1)它具有稳定的识别和强化信号功能,在识别优势周期信号及强化显示方面,功能超过最大熵谱分析(MESA);(2)其识别和描述信号的方式是时域性的频域特征分析,即时频域相结合,有益于天气气候诊断和预测;(3)它并不受正弦波假定的约束,对于各种非正弦波信号同样有稳定的识别功能。文中实例也验证了理论证明。  相似文献   

6.
周筠君  龚乃虎 《高原气象》1993,12(4):442-449
本着重研究了在过冷云风洞中,温度为-4—16℃,含水量为1.4gm^-3,爆泡后增长45s的初始冰晶的一些特性。结果表明:(1)初始冰晶质量在-4—13℃有两个峰值,它们是-5.7℃时的1.8×10^-8与-11.4℃时的6.3×10^-8g,而在-8.4℃和-13℃时出现的极小值分别为2×10-9g和5×10^-9g。(2)初始冰晶的浓度值随着温度的降低出现三个递减的峰值,它们分别是-4.2℃  相似文献   

7.
全球平均海温演变的奇异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志强 《气象》1997,23(9):31-34
用奇异谱分析(SSA)研究了136年(1856-1991年)全球平均海温季距平演变特征,并对各主分量作了最大熵谱分析。结果表明,海温演变除了具有81年周期外,还有一些非常明显的周期振动,这些周期主要是准10年和2.6-6年。从各主分量的方差贡献来看,前15个主分量的方差贡献之和是总方差的78%。从特征向量的分布函数来看,第1、2特征向量表示了海温序列的线性特征,它们的方差之和可以占到总方差的48%  相似文献   

8.
2000年1月~3月总的天气特点是 :冬有雨雪 ,春无严寒 ,光照不足 ,降水适量。2000年1月~3月 ,赣北、赣中平均气温分别为7.9℃和8.9℃ ,比常年偏高0.5℃和0.2℃ ;赣南10.5℃ ,比常年仅偏高0.1℃。1月份赣北平均气温为5.1℃ ,与常年持平 ;赣中、赣南各为6.7℃和9.1℃ ,比常年偏高0.4℃和1.0℃。2月份全省气温偏低 ,北、中、南3片平均气温各为6.0℃、6.8℃和8.0℃ ,分别低0.3℃、0.9℃和1.4℃。3月份全省气温明显偏高 ,北、中、南3片平均气温为12.7℃ ,13.2℃和…  相似文献   

9.
求是 《气象科技》1996,(1):49-53
雨云7号卫星上的臭氧总量测绘分光仪(TOMS),11年多以来一直测量着全球臭氧柱总量。最近在资料分析上加以改进,得到一种用以确定并消除定标飘移的技术,使记录尽头处的资料相对于记录开头的资料来说可精确到±1.3%(2σ)。由TOMS总臭氧资料时间序列已拟合得出一个统计模式,其中包括季节变化项、线性趋势项、准2年振荡(QBO)项、太阳活动周项以及二阶自回归噪音项。就这个统计模式拟合于65°N到65°S纬圈之间平均的TOMS资料来看,所得到的线性趋势项为-0.26±0.14%/年,即从1978年11月到1990年5月共11.6年中变化-3%。这种变化趋势在赤道近于零(0.0002±0.2%/年),向两极增加。在50°N年平均趋势为-0.5±0.21%/年。在这11.6年期间50°N的趋势,表现出强烈的季节变化,在冬季和初春(即2、3月份)大于-0.8%/年,在夏季(7、8月份)约为-0.2%/年。  相似文献   

10.
兰州气温变化长期倾向和振荡的检测及预报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奇异谱分析检测兰州最近64年气温的长期倾向和周斯振荡得到其总倾向是增暖的,年代际振荡振幅较大,1946-1967年降温约1℃,1968年至90年代前期升温约1.3℃。年际和月际振荡主要有7.5年、3.3年、7.69月和3.38月。1976年起季节循环有明显变化,冬季变暖夏季变凉,月平均气温的年较差比前43年减小1.7℃。用SSA-MEM可以做4个月的月平均气温距平预报。  相似文献   

11.
华南、华东沿海登陆台风暴雨和大风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利用国家气象局出版的1949~1996年台风资料,研究了华南、华东沿海登陆台风暴雨和大风特征.得出:华南沿海登陆台风主要集中在6~11月,8~9月的降水量最大,风速最大是8~9月;华东沿海登陆台风主要集中在7~9月,其降水量和风速都不亚于华南沿海登陆台风;华南和华东沿海各时段的登陆台风具有3~5年的周期振荡,一般在厄尔尼诺期间登陆台风次数减少,反厄尔尼诺期间登陆台风次数增加;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与华南沿海6~7月登陆台风次数和副高北界位置与华南沿海6~7月及8~9月登陆台风次数的相关系数在统计学上达到0.05的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2.
气象卫星遥感西北太平洋海温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提取GMS-4红外通道晴空亮温的基础上,用3种方法对1993年8月西北太平洋海温进行了反演试验。误差放大的内在特性使得单通道物理法误差显著,所以,建立了一个单通道统计方法,精度(1.18℃)上优于同类方法;还将TOVS资料与GMS资料结合起来,建立海温多通道统计反演方法,精度(1.06℃)达到了当代同类方法的精度(0.5—1.36℃)。两种统计方法得到了与实况相近的海温反演分布  相似文献   

13.
7月份降雨分布型的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永光  廖荃荪 《气象》1997,23(3):50-54
综述了我国7月份雨型的划分方法,各种雨型的多雨特点及环流特征,总结了各类雨型的预报判据,着眼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SST),冬季(1-3月)500hPa环流,春季(3-5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夏季(6-8月)赤道平流层纬向风准两年振荡(QBO)等方面,分析了与7月雨型的关联。该方法对业务预报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2年7~9月我省总的天气特点是:降雨量偏多,尤其是中南部偏多6~7成;气温偏低,尤其是中南部偏低1~1.8℃;日照偏少2.6成。7~9月我省强对流天气(雷雨大风、强雷电、强降水)和暴雨比较频繁。另外,还有2个热带风暴进入我省,并造成暴雨过程。2002年7~9月全省降雨量偏多,北部为411mm,偏多0.8成;中、南部分别为611mm和643mm,偏多7成。7月全省降水大部偏多,其中中南部偏多7成以上,泰和、遂川等局部降水是往年同期的2~3倍,瑞金出现本月降水历年最大值299mm。8月全省大部分地区降…  相似文献   

15.
1高温标准以日极端最高气温≥37℃为一高温日,连续3天≥37℃为一次高温天气过程。统计1952~1997年宝鸡市地面观测站资料,宝鸡最高气温是41.6℃,出现于1973年8月3日,46a中有34a出现过高温,12a无高温;高温天数共116d,高温过程9个;高温连续天数比较少,以2~3d高温为主。2高温的气候特征2.1宝鸡高温主要出现在6、7、8三个月宝鸡高温平均初日是6月17日,平均终日是7月18日,平均高温季节一个月。但是,高温最早初日和最晚终日间隔将近4个月,高温最早是5月8日(1981年)…  相似文献   

16.
今年10~12月 ,我省天气的主要特点是 :气温偏高 ,降水特少 ,季内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1999年10~12月 ,我省北、中、南3片平均气温分别比历年平均值偏高0.9、0.8、0.5℃ ,降水量分别比历年平均值偏少5.5、6.9、7.6成。10月有3次冷空气影响我省。10月2~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 ,过程降温幅度为8~11℃。15日中等强度冷空气影响我省 ,过程降温为8~10℃。30~31日受冷空气和中层切变影响 ,赣北普降大雨 ,九江地区7县 (市 )出现暴雨 ,其中以彭泽77mm为最大 ,赣中普降中雨 ,局部大雨 ,赣…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积雪资料分析及其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对青藏高原地面站雪深(1958~1992年)、NOAA卫星观测的积雪面积(1966~1990年)和美国宇航局微波遥感积雪水当量(1979~1987年)等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青藏高原地面站雪深资料能较好地反映青藏高原地区积雪量的年际变化.青藏高原地面站前冬春积雪量与我国夏季降水的相关分析表明:青藏高原前冬春积雪量的变化与我国夏季降水有很好的相关,显著水平平均达到0.05.7、8两月长江流域为正相关区,其南北两侧为两大片负相关区;9月整个相关区系统地南移约5个纬距;4、5两月长江以南,尤其东南沿海附近为正相关区,长江以北为负相关区;6月转变为7月相关型,但显著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8.
1998 SCSMEX期间亚洲30-60天低频振荡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对1998年 5-8月南海季风试验(SCSMEX)期间东亚地区 850 hPa中低纬环流指数、东亚季风指数和长江中下游降水进行了Morlet 小波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期间这些要素均有明显的30-60天周期低频振荡。在此基础上对 5-8月每隔 5天的 850 hPa低频流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00°-150°E间东亚从中国东中部大陆经南海和西太平洋的南北半球中明显的存在一个以30-60天低频荡为特征的东亚季风低频环流系统,东亚季风活动主要受东亚季风系统中低频活动影响;(2)5月第5候南海热带季风爆发、6月中旬长江中下游人梅及产生大暴雨以及7月中旬以后的该地区大暴雨均与低频气旋带在该地区活动有关,而8月长江上游大暴雨则与低频反气旋伸人到大陆有关;(3)SCSMEX期间东亚低频振荡系统的源地有二个,即南海赤道和北半球中太平洋中高纬。南海低频系统向北传播,而中高纬低频系统自东北向西南传播为主。长江中下游6、7月二次大暴雨均与上述二个低频气旋系统自热带向北和中高纬向西南传播并于长江中下游汇合有关;(4)5-8月间东亚季风系统中有二次低频气旋带和二次低频反气旋带活动,这些低频环流系统的活动与印度季风低频环流系统活动并无明  相似文献   

19.
利用LLA-C光化学反应机制,在NOX保持高值不变时,模拟分布范围很广的8种初始[NMHC]/[NOx](109/109)(1.0、3.0、7.1、14.3、28.6、57.2、100.0、200.0)条件下臭氧体积分数的变化。模拟结果表明,当[NMHC]/[NOx]≥15.0时,臭氧生成量对NMHC的改变不大敏感而主要依赖于NOx的大小。但是,当非甲烷烃与氮氧化物的比北较低(<7.0)时,臭氧生成量紧密地依赖于非甲烷烃体积分数。进一步的验证工作还有待于加强。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北京空气质量多模式集成预报系统(EMS Beijing).系统中区域空气质量模式包括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自主开发的嵌套网格空气质量模式系统(NAQPMS)模式、美国环保署(EPA)开发的Models 3/CMAQ模式及美国Envi ron公司开发的CAMx模式等,均使用SMOKE排放模型统一处理大气污染排放清单.此系统各模式采用统一的模拟区域和网格分辨率,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MM5提供统一的气象场,并采用算术平均、权重集成等方法集成各空气质量模式结果,并投入北京空气质量业务预报,有效支持了北京奥运会空气质量数值预报.业务预报结果表明:1)采用SMOKE处理的奥运排放清单较接近实际,2008年8月各空气质量模式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均值预报结果相对偏差为-3% ~17%,与观测数据相关系数在07以上;2)在排放清单较接近实际的情况下,PM10日均值多模式算术平均优于单个空气质量模式;3)分析2008年4—11月业务预报表明,采用权重集成方法预报的PM10日均值优于算术平均方法,达61%.总体上,权重集成方法优于算术平均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