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非开挖方式敷设的管道通常埋藏深,且多为非金属材质,采用传统导向仪探测方法测定其位置的精度较低,增加了运营管理及后期施工撞管的安全隐患。惯导陀螺仪定位技术是目前唯一可进入管道精准记录管道的空间轨迹、不受管道埋深与材质的影响、可准确地测定深埋管道位置的测量技术,拟结合具体工程开展非开挖管道惯性陀螺仪轨迹定位测量应用研究,为非开挖管道施工竣工验收探索有效的测量方法,评估管道施工完毕后的准确位置,为管道竣工验收测量技术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的建设的飞速发展,地下管线的敷设越来越密集,敷设深度也越来越深,敷设方式多种多样。纷繁复杂的管线的平面位置和敷设深度对于轨道交通车站站位和区间线路的选择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施工期间会对开挖范围内的市政管线造成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施工中涉及的管线迁改工作内容和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供测量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管道桥的预应力箱梁施工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而其高程控制又是施工技术控制的关键之一,本主要论述了如何根据高程控制的精度要求和采用的施工方法,分析施工对高程控制的影响,制定合理的高程控制测量方案和程序,进行高程控制的方法,供大家借鉴和商榷。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中,非开挖方法极大的便利了管道的施工,而常规管线探测方法已不能满足非开挖施工管道定位及定深要求。本文采用频率域电磁法、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法3种物探技术探测了非开挖敷设的超深天然气管线,通过对3种方法探测数据进行反演解释,综合确定了该非开挖施工管道的走向及埋深,和现场一处探测点的开挖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5.
当今管线敷设方式受益于非开挖技术的迅猛发展,跨越江河、铁路、公路、建构筑物等复杂地段已不存在技术困难.特别是最近几年,水平定向钻等非开挖技术在各种地下管线施工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而在这些非开挖施工中,不仅有刚性的钢管(高压燃气管、给水),而且有柔性的PE(中压燃气、给水)、PVC(通信及电力的套管)管.材质为钢管的管道且运行中的可采用地下金属管线探测仪(或改装后的管线探测仪)进行探测;而材质为柔性的管道探测亦可分为多种情况.本文阐述不同情况下非金属管道及非金属套管的探测方法,通过松山湖110 kV电力电缆的探测实例重点介绍了探头示踪法的探测方式.  相似文献   

6.
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施工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兵  刘志德 《江苏测绘》2000,23(3):17-21
本文结合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施工测量实践,总结了斜拉桥施工中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方法,包括主塔塔柱空间位置的控制、主塔及混凝土箱梁内斜拉索管道的定位、钢箱梁线型的控制及塔柱水平位移观测的方法,并作了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7.
提高盾构施工测量精度的要点及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地下铁道建设中,盾构施工方法逐渐被认同和采用,为使盾构工作有效地发挥其技术、经济优越性,本文主要从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以及盾构施工测量等环节,介绍提高盾构施工测量的主要方法,盾构施工测量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信息化施工测量应该达到的要求,供广大测量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昭君大桥施工测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敏 《四川测绘》2009,32(3):106-109
施工测量控制是保证桥梁正确放样和施工质量的关键,文中主要介绍昭君大桥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布设方法和要求,以及桥梁主要结构部位的施工测量控制的具体方法,结果表明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施工测量技术获得了高效、经济、安全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何群 《三晋测绘》2001,(2):10-12,15
高等级公路施工中测量工作采用全站仪,计算机联合应用,本文探讨了施工测量各阶段如何利用计算机程序系统快速、简便地完成测量任务。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跨度悬索桥施工测量控制过程,分析了大跨度悬索桥施工测量控制的关键技术,介绍了施工测量控制过程中采用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较强的实用性,对在建或待建的大跨度悬索桥施工测量控制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基坑变形监测领域,将GM(1,1)模型应用于变形量的分析预报较为普遍.根据灰色系统理论,通过设定参数,进行用于基坑变形分析预报的灰色预测模型Matlab程序设计,利用具体工程前数期的实测数据,预测建筑基坑后期累计位移变形量,通过与后期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程序运行的准确度较高,能够满足基坑变形预测预报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结合贵黔高速公路鸭池河特大桥主塔的施工监控测量,阐述大型斜拉桥主塔施工监控测量与计算方法。通过对测量结果以及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主塔在施工过程中沉降量较小,不会对主塔的施工产生影响;而主塔的线型在施工过程中受温度的影响比较明显,因此在施工和测量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文中提到的方法能有效地对主塔施工进行监控测量。  相似文献   

13.
针对管道铺设作业的日益增多,提出了基于北斗系统的吊管机管道定位系统设计构想。采用北斗系统的导航定位系统可以精确地获取作业吊管机的位置信息,从而对单根管道进行单点定位。同样的,管道中可放置携带北斗定位模块的管道爬行器,通过连续采点将位置信息传输出来可以绘成管线图。这样既节约了人力成本又监控了管道铺设范围,后期还可结合其它仪器对管道状态进行监控并做一些必要的维护和紧急处理,为优化管道施工管理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将CPⅢ(高速铁路轨道控制网)平面控制测量的自由测站施测方法应用到基坑水平位移变形监测中,其特点是根据施工现场情况选择任意合适的地点架设测站,避免了施工环境对测量工作的影响和仪器的对中误差。介绍了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定权原理和置平平差原理,通过自编程序完成了基坑变形监测的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证明:利用自由测站采集观测数据,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定权约束平差和置平平差均能够高精度地得到毫米级的基坑变形量,可以应用到基坑水平位移变形监测中。  相似文献   

15.
以具体的基坑监测项目为示例,探讨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的开展和应用。对基坑监测的过程和方法做了详细的阐述说明,并对监测心得做了详尽的介绍,对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本项目对于类似深基坑的开挖监测以及基坑支护的建设管理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等维新息灰色模型在深基坑变形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改进的等维新息灰色预测模型用于深基坑变形预测的合理性。应用深基坑实际变形监测资料,对其预测精度及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等维新息灰色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模型的预测结果基本上能满足要求。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与监测的时间间隔是否固定、数据变化的规律性是否明显有关。当规律明显时预测精度较高,而当监测时间间隔波动大、数据有大的跳跃突变时,预测精度较低。  相似文献   

17.
提出利用市政工程施工开挖的断面,对暴露陈旧的地下管线进行GPS测量,取得管线的3维坐标,建设地下管线动态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董文  邱实 《地理空间信息》2022,20(2):1-4,21
为贯彻落实湖北省政府提出的湖北省城市建设绿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顺应新时代城市建设工作要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集中力量破解一批事关城市建设绿色发展的突出问题,研究创立了一套适合湖北,全省层面可横向比较,引导城市建设绿色发展的指标体系,探索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城市地下管线竣工测量的必要性,同时结合惠州市地下管线竣工测量的现状及其管理状况,提出了地下管线竣工测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洪强  谭扬清  黄悦 《东北测绘》2012,(8):160-163
城乡规划编制的加快,产生了多种规划成果,出现了规划管理标准不统一的现象。本文主要围绕城乡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的需求,结合增城市道路规划成果数据情况,以规划管理"一套路网"为目标,探讨了各级道路规划成果数据库建设方法,动态更新策略和动态更新方法,并结合实践详细阐述了一个统一的、规范的规划路网数据库的建设过程和一整套注重质量控制的动态更新机制的具体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