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原油田开采40多年来,已由最初单纯的油气开采逐渐转向多元化经营,形成了集油气开发于一体的产业链,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能源的同时,石油的开采也对油区周围的土壤和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这些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2.
非洲油气资源潜力及投资环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洲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已探明石油储量仅次于中东和美洲地区。由于中东局势动荡不定,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居高不下,石油开发商们更加重视蕴藏着巨大开采潜力的非洲石油,非洲已成为世界油气勘探的热点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3.
外媒集萃     
正国土资源部:配合油气隐患管道整改严查无证越界开采近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向各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发出通知,要求积极配合深入开展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改攻坚战,严格依法查处无证开采、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油气输送管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国土资源部在通知中强调,一要进一步加强排查。重点对油气输送管道保护范围及其毗邻区域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进行排查,全面掌握矿产资  相似文献   

4.
《国土资源》2012,(6):18
可燃冰,在我国南海海域储量预估可达600亿立方米,具有巨大的商业开采潜力。我国拟于近期派遣调查船前往南海海域对可燃冰的储量及分布状况进行新一轮的深入调查。但中国科学院天然气水合物专家称,可燃冰开采存在系列技术难关,我国尚处于科研采样阶段,距商业开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5.
《国土资源》2012,(7):64-65
南海是世界"四大海底储油区之一"。据估计,这里的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超过200亿吨油当量;这里还有丰富的矿物资源,含有锰、铁、铜、钴等35种金属和稀有金属锰结核;盛产各种海产品,有海洋生物2850多种,正因如此,南海也成为周边各国关注的热点。南海到底有多少资源?它为何会吸引众多目光?南海深水油气以及南海新能源——可燃冰的开发远景如何?近日,在中国科协主办的第十五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现场,专家学者围绕南海资源探测和开发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华北国土资源》2014,(6):22-23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近日宣布,“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北部深水区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据测算,这是我国海域自营深水勘探的首个重大油气发现。  相似文献   

7.
正为加强和规范油气资源勘查开采督察工作,辽宁省国土资源厅从12月6日至30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油气资源勘查开采的督察工作。地质勘查处负责人介绍,辽宁省今年的油气督察工作按照全国油气督察会议要求,主要对中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的辽河坳陷静安堡-边台油田1个采矿权,中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的彰武盆地新民地区油气勘查  相似文献   

8.
随着油田的开发建设和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大庆市已逐渐成为以石油天然气开采和石油加工业为主的新兴工矿城市,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和石油化工基地。在城市建设和石油开采加工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大庆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下面就以大庆市红岗区为例,对大庆地区土地资源的特点及今后的土地利用方向提出自已的见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青海国土经略》2005,(4):I0001
我省矿产资源储量潜在总值达17.25万亿元.占全国保有储量潜在价值的19.2%。矿产资源的储备带来了我省20世纪80年代以来矿产资源开发热潮,砂金开采、铅锌开采、盐矿资源开采、煤炭、石油开采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为青海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机。截止2003年底.全省矿业总产值达148.68亿元.  相似文献   

10.
正近期南海主权争端不断升温,先是5月27日越南声称中国海监船对其在南海的油气勘探近活动进行干扰,从6月13日开始在南海相关海域举行实弹演习,并宣布颁发新征兵令;接着菲律宾总统办公室称计划将南海更名为"西菲律宾海",同时宣布菲美海军举行联合演习。美国先后与我国周边国家举行军演,声称在南海有"国家利益",使南海呈现紧张局势。若南海局势进一步恶化,中菲、  相似文献   

11.
在中厚煤层的开采中,通过采用无煤柱开采、分层开采与放顶煤相结合的方法,杜绝了因煤炭丢失而形成的碎煤体产生发热源;采取对变形失效密闭重新构筑,对开采方式以及对通风系统进行优化等措施,以尽量减少采空区的漏风;采用阻化剂和预防性注浆,来阻止煤炭自燃的发展;利用监测监控系统和人工检测网络,能够及时发现火患苗头,为适时采取措施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2.
河南油田双江河水源地,一是傍河取河流渗透水和部分浅层水,二是开采中深层地下水。在分析14年开采动态的基础上,阐明采用调剂开采方案供水,可保证丰枯水期总供水量的持续稳定,并能保持开采资源经久不竭  相似文献   

13.
纵览九州     
《南方国土资源》2015,(3):59-60
<正>余姚:进一步规范整顿矿产资源开采行为2015年,浙江省余姚市国土资源局采取多项措施,进一步规范该市矿产资源开采秩序,促进矿业市场健康发展,维护各矿山企业合法权益。一是开展自查自纠。该局要求各矿山企业对本企业的开采情况进行自查,包括:是否按《开发利用方案》分台阶开采,采矿权公示牌是否完整且安装到位,界桩是否齐全、埋设是否到位,是否有超层、超边坡、超矿界等违法开采行为,是否按要求保留复绿边坡和种植平台等。如有违法,要求及时整改,有越界开采嫌疑的,要求主动联系动态检测单位测  相似文献   

14.
<正>提高油气采收率原理与技术科技创新团队于2009年获批,是首批黑龙江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依托于东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非常规油气成藏与开发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团队立足于提高油气采收率  相似文献   

15.
金文革 《国土资源》2014,(10):58-58
吉林省开展的油页岩开发技术攻关日前取得进展。在扶余市三骏乡苗胜村,从地下300米处提取的棕褐色页岩油成功点火,标志着"原位压裂化学干馏提取油页岩油气"试验项目获得初步成功。据介绍,该技术解决了当前油页岩地上干馏工艺技术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适合扶余地区埋藏深、岩层薄、品位低的油页岩开采。同时,该技术填补了我国原位开采油页岩技术空白。  相似文献   

16.
在石油的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废水、有害的废泥浆以及其他一些污染物,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严重污染周边土壤环境。本次调查以沾化县境采油区为重点,采用了专项地质环境调查、人力浅钻、渗水试验、淋滤试验及土壤监测等方法;查明了油气污染物的污染类型、污染机理、污染程度和迁移变化趋势,并提出治理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日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南海深水盆地油气资源形成与分布基础性研究”正式启动。据悉,项目各课题紧紧围绕“南海深水盆地构造格局、演化过程及其对烃源岩的控制作用,南海深水区复杂介质地球物理观测、成像方法及其地震波传播规律,南海深水盆地油藏地震响应、油气储层特征、成藏机理与油气藏分布”3个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地质科技通报》2019,38(4):23-29
我国南海油气资源丰富,研究南海烃源岩的倾油倾气性对于南海油气勘探方向的选择至关重要。曾母盆地和文莱-沙巴盆地是南海南部勘探程度最高、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盆地,二 者 相 邻,但含油气性却差异巨大。在深入收集研究区及周边基础资料的基础上,从古气候、古植被、沉积环境、水动力、沉积相带、烃源岩生烃潜力等方面对比了曾母盆地与文莱-沙巴盆地存在的异同,解 释 了2个相邻盆地含油气性差异巨大的根本原因。研 究结果表明:①红树林来源的富氢有机质是曾母盆地与文莱-沙巴盆地海陆过渡相烃源岩生油能力强的根本原因。 ②沉积环境与水动力控制2个盆地烃源岩富氢有机质的富集程度。在 曾 母 盆 地,建设型河控三角洲有利于煤系烃源岩的发育,富氢有机质高度富集,而文莱-沙巴盆地则发育破坏型浪控三角洲,有利于泥质烃源岩发育,富氢有机质较为富集。③富氢陆源有机质富集程度控制了油气分布。曾母盆地中的东巴林坚凹陷与文莱-沙巴盆地富氢陆源有机质富集,以生油为主,油气比相当,曾母盆地中的南康台地离岸较远,富氢有机质含量大幅度降低,以产气为主。研究结果对南海中南部油气勘探区带优选和部署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经过几代石油人的艰苦探索,油气勘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琼东南盆地、珠江口盆地、台西南盆地等南海深水海域的油气重大发现表-明,我国海域南海区域具有较大的油气资源潜力,可能成为我国油气资-源的接替产地之一。勘探实践证明,勘探理论的创新,勘探思路的及时转变,勘探战略的正确选择是油-气再发现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会讯     
全国首届石油地质新进展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全国首届石油地质新进展研讨会,于1989年5月23~27日在西安地质学院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16个省市41个石油地质生产、科研、教学单位的98位代表。西安地质学院院长朱自尊教授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并致开幕词,西安市科协主席李春生同志出席了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会议期间代表们就微观孔隙结构研究的新进展,隐伏构造与地震地层学;低渗透、多层系、非均质油气开发;稠油开采、三次采油与提高采收率;生油研究及地化找油等10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会议还商讨了今年的科研协作问题,提出了大胆改革、搞活经济、创造效益的方针,为今后的科研开发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