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国际地震动态》创刊于 2 0世纪 70年代 ,其时中国还没有开始摆脱封闭或准封闭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 ,《国际地震动态》作为反映地震科学发展和防震减灾事业的国际动态的刊物 ,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地震研究领域的《参考消息》的作用。这也正是《国际地震动态》长期以来深受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和对地震科技发展感兴趣的读者的喜爱 ,在防震减灾事业中颇有影响 ,并引起一些国外的专家和研究机构关注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初期 ,《国际地震动态》根据当时国际上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 ,及时地进行了地震社会学和地震对策方面的报道和讨论。在当时…  相似文献   

2.
本刊《国际地震动态》系地震科技情报动态研究类中文刊物,附有中、英文对照的“目录”和“主要文章摘要”。本刊办刊的宗旨是把它办成了解国际上和国内外地震科研工作和动态信息的一个窗口,同时并成为宣传和交流地震社会学研究方面的喉舌。它的主要特色是在报道内容上兼顾我国地震工作的三大主要方面,即地震预报、工程地震和地震社会学;在每期刊登的文章中,中国地震专业学术研究、地方地震工作和地震社会学(包括地震对策)研究的综合汇编类文  相似文献   

3.
《〈国际地震动态〉文集之三:国际震磁研究》、《〈国际地震动态〉文集之四:国际地震学实验研究、国际地震学及地球物理学协会(IASPEI)区域性学术讨论会综述专辑》和《〈国际地震动态〉文集之五:国际地震预报警报和地震对策研究》三个文集,将由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国际地震动态》编辑部编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分别出版,并由新  相似文献   

4.
正《地震科学进展》创建于1971年5月,原为内部赠阅的不定期刊物《国外地震消息》,1978年8月经国家科委批准改为正式出版的期刊《国际地震动态》,2019年9月经本刊主办单位申请、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复同意更改刊名为《地震科学进展》。1971年5月—1975年12月,《国外地震消息》油印出版了共30期;1976年1月—1978年6月,《国外地震消息》又铅印出版了共30期;1978年11月以《国际地震动态》出版一期"试刊号",《国际地震动态》从  相似文献   

5.
《国际地震动态》2003,(3):42-43
科技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地震学会是广大从事地震科技研究和参与防震减灾事业的科技工作者组成的全国性的学术团体 ,具有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跨学科、人才荟萃、信息资源丰富、会员分布地域广泛等优势 ,在科技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方面应起积极的作用。为此 ,从 2 0 0 3年开始 ,中国地震学会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国际地震动态》刊物 ,并在《国际地震动态》刊物中开辟了“中国地震学会动态”栏目。《国际地震动态》刊物按月发送到每一位中国地震学会会员手中。《国际地震动态》刊物目前的发…  相似文献   

6.
《地震科学进展》创建于1971年5月,原为内部赠阅的不定期刊物《国外地震消息》,1978年8月经国家科委批准改为正式出版的期刊《国际地震动态》,2019年9月经本刊主办单位申请、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复同意更改刊名为《地震科学进展》。1971年5月—1975年12月,《国外地震消息》油印出版了共30期;1976年1月—1978年6月,《国外地震消息》又铅印出版了共30期;1978年11月以《国际地震动态》出版一期“试刊号”,《国际地震动态》从1979年起定为月刊,正式出版发行,由《国际地震动态》编辑部编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和发行。1978年9月—2019年12月,《国际地震动态》共出版了492期。从2020年第1期起,正式以《地震科学进展》刊名出版发行。为保持延续性且便于期刊文章被引用,自本期开始更改期刊编号形式,由年份与期更改为卷与期,本期编号确定为第50卷第1期。  相似文献   

7.
《国际地震动态》2004,(12):43-43
征求意见通知20 0 4年即将过去 ,新的一年就要开始了。在 2 0 0 4年里 ,本刊编辑部在主编和编委会的领导下 ,在中国地震学会的大力支持下 ,圆满地完成了一年的工作。为了进一步办好本刊 ,特别是中国地震学会为每一位会员免费赠送本刊 ,我们真诚希望各位会员能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如栏目设置、需要反映的内容等 )反映给本刊编辑部或中国地震学会办分室 ,我们将认真研究采纳 ,使刊物能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和中国地震学会会员。征求意见通知$《国际地震动态》编辑部 $中国地震学会办公室  相似文献   

8.
经过许多人的努力培育,《国际地震动态》步入了成年,成为国际地震刊物园地中的一朵奇葩。过去的20年,是我国地震事业蓬勃发展的20年,我国的地震预报和抗震防灾事业,有了长足的进展;发生在中国大陆和世界的一系列大震,为地震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国际地震动态》正是适应这一科技领域的发展需要,应运而生并日臻成熟的。现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国际地震动态》,栏目众多,内容纷呈,令人开卷不忍释手,置于卷首的综述、述评,每多居高临下,总揽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国新出审[2019]2631号"关于《国际地震动态》更名为《地震科学进展》及变更出版单位的批复"的文件,同意《国际地震动态》(CN11-2362/P)更名为《地震科学进展》,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0-1665/P,出版单位由《国际地震动态》编辑部变更为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国新出审[2019]2631号"关于《国际地震动态》更名为《地震科学进展》及变更出版单位的批复"的文件,同意《国际地震动态》(CN11-2362/P)更名为《地震科学进展》,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0-1665/P,出版单位由《国际地震动态》编辑部变更为《地震科学进展》编辑部(为中国地震学会内设机构)。办刊宗旨为:刊载地震科学研究方向的  相似文献   

11.
《全国油井动态震例资料汇编》是由国家地震局《全国油井动态震例资料汇编》编辑组编辑,《地震研究》第十卷增刊出版。梅世蓉同志为汇编写了序言。汇编刊出了我国石油,地震、地质系统的47口与地震有关的油井动态变化资料,这些资料是从全国约2500口油气生产井、探井和报废井中,经排除开发工艺措施影响,在各单位初步选定的150口井资料基础上,又从观测环境、仪器工作状况、观测条件变化等  相似文献   

12.
正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国新出审[2019]2631号"关于《国际地震动态》更名为《地震科学进展》及变更出版单位的批复"的文件,同意《国际地震动态》(CN11-2362/P)更名为《地震科学进展》,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0-1665/P,出版单位由《国际地震动态》编辑部变更为《地震科学进展》编辑部(为中国地震学会内设机构)。办刊宗旨为:刊载地震科学研究方向的科技成果,交流国内外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预防和防震减灾研究工作及信息,推进地震科技研  相似文献   

13.
西藏1411年9月29日8级地震震中位置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西藏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档案馆编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西藏地震史料汇编》(简称《汇编》,下同)是研究西藏历史地震的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其科学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由于史料记载的局限性和大部分地震震中位置未能进行实地调查,因此,有些震中位置尚须进一步讨论。根据《汇编》记载,1411年9月29日在当雄附近曾发生强烈地震。《汇编》中记述共有四条,其中一条对震中的确定有较重要意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逐步开展地震社会学的地震和地震预报社会经济影响的调研工作中,有关主管的研究单位曾将其部分工作成果陆续刊登在《国际地震动态》上;随着《国际地震动态》对外发行和交换工作的进展,并相应地进行了有关地震社会学方面的国际资料交换和通信交流活动的探询,曾得到外国有关知名专业人士的积极反应。他们除陆续寄来许多关于地震社会学方面的资料外,并在给笔者等人的来信中表达了对开展此类国际交流活动的兴趣和愿望,还给予了《国际地震动态》以较好的评价。现按国家把来信中的部分意见摘编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刊《国际地震动态》自1971年5月创刊(当时刊名为《国外地震消息》)迄今已整整15年。15年来承蒙有关各级领导、本刊编委和通讯联络员、各有关方面专家学者、科研专业和管理人员,以及广大读者给予了亲切关怀和热情支持,使本刊各方面均逐步取得一些进展,获得国内外的一些好评和鼓励(详见本刊1986年第1期“编者的话”及有关汇编材料),对此,本刊特表示衷心的感谢。值此创刊十五周年之际,本刊本期编印了“纪念题词专页”(封二和封三),又承蒙各有关方面人士不吝“题词”赐教,使本刊蓬荜增辉,对此再致以深切谢意。本刊将以各方面的鼓励作为鞭策,继续努力把本刊进一步办好,以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16.
新年伊始 ,万象更新。新思想、新理念、新发展推动着现代科学技术朝气蓬勃地发展。纵观全球、了解世界 ,信息传播尤为重要。《国际地震动态》是全国唯一的地震科技信息研究类月刊 ,是中国核心期刊 ,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该刊创刊 32年来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从 2 0 0 3年开始 ,中国地震学会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国际地震动态》月刊。在《国际地震动态》杂志名称和办刊宗…  相似文献   

17.
一、《地震学报》是中国地震学会主办的地震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它的目的是:反映我国地震科学研究工作的最新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读者对象主要是国内外从事地震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二、主要内容《地震学报》主要刊载地震学、地球物理、地震地质、地震前兆、地震观测技术、地震工程以及其它与地震工作有关的具有创造性的科研成果的学术论文,并报道有关地震科学的发展和动态的综述性文章。  相似文献   

18.
编者的话     
《国际地震动态》系经国家科委1978年8月14日(78)国科发条字243号文批准出版。原名《国外地震消息》,是内部赠阅不定期刊物,1978年11月改用《国际地震动态》出版一期“试刊号”,从1979年定为月刊,正式出版发行,由我们编辑部编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和发行(代号:内58)。《国际地震动态》作为一个科技情报动态性刊物,本着“洋为中用”的精神,将编译刊载国际上有关地震及地球物理科研领域里新  相似文献   

19.
一部反映我国地震社会学研究成果的文集——《地震社会学研究——全国地震社会学研讨会文选》将于近期由地震出版社出版。为了促进我国地震社会学研究的发展,推动其实用化进程,1988年7月,在河北省唐山市召开了我国首次以“地震社会学”命题的研讨会。这次会议由我国地震学界、社会学界11个单位联合发起,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名学者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地震社会学研究——全国地震社会学研讨会文选》即是这次会议的成果汇编,分大会报告、学术论文、论文摘要三部  相似文献   

20.
《地震构造学的基本问题》是由苏联科学院主席团地震学与抗震工程联合委员会组织汇编的一本文集,于1986年由莫斯科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216页,32开本。文集由地质矿物学博士舒金担任责任编辑,并写了序言。文集内综合了1984年8月4—14日在莫斯科召开的第27届国际地质学代表会议地球物理讨论会上的重要报告。这些报告讨论了地震构造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地壳的应力状态;震中与不同区域其他地震构造特性的时空关系;地震活动性与反映地壳和上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