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2017年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研究室建室60周年。届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以及《工程地质学报》编辑部将联合举办"工程地质室六十年纪念活动",并出版《工程地质学报》正刊"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专辑。由于《学报》正刊对页码的限制,专辑拟约请和工程地质室以及和工程地质室有关系的工程地质、水文  相似文献   

2.
正张咸恭先生是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先驱,也是工程地质学界的一代宗师。百龄长寿老人张咸恭先生宝贵的一生始终引领着工程地质学的前进。张咸恭先生是我国《工程地质学报》的名誉主编。如果说学报是学界的灵魂,则张老先生就是我国工程地质学的精神象征。在那坚定的理论联系实践理念的指导下,他不断地推动着工程地质学科和工程地质工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8月13日是谷德振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日。谷德振先生是"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理论体系的创始人,中国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室第一任主任,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IAEG中国国家小组第一任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届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以及《工程地质学报》编辑部将联合举办"谷德振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暨学  相似文献   

4.
正一、《工程地质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与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中国委员会有密切联系的,关于工程地质学、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工程地质学的高级学术期刊。二、主要刊登涉及到地质科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地球化学、应用地球物理学、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铁道、交通、公路、矿山、能源、水利水电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简报、动态、进展和新技术、新方法。三、《工程地质学报》宗旨在于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工程地质学科的应用和技术发展,使工程地质科学更  相似文献   

5.
经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我国工程地质学的综合性高级学术期刊——《工程地质学报》将于1993年第三季度创刊发行。《工程地质学报》为季刊,16开本,每期96页,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工程地质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学术论文、新发现、新技术和新方法,以及对某一学术领域的综述、评论、学术动态报道和研究简报等。  相似文献   

6.
《工程地质学报》2010,18(1):147
《工程地质学报》编辑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 2010年1月31日,《工程地质学报》编委会会议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主编王思敬院士主持了会议。会议评选了《学报》2009年度优秀论文,并研究了《学报》工作。 编委们审阅了2009年度《学报》刊载的论文,根据《工程地质学报优秀论文评审办法》,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评选出本年度优秀论文如下: 许强等,2009年65重庆武隆鸡尾山崩滑灾害基本特征与成因机理初步研究,2009(4),(433~442) 陈德基,汶川大地震后水坝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2009(3) (289~295) 黄润秋,再论大光包滑坡特征与形成机制 2009(6) (725~736) 孙 萍,东河口滑坡-碎屑流高速远程运移机制探讨 ,2009(6) (737~744) 胡 斌等,软硬岩互层边坡崩塌机理及治理对策研究 2009(2), (200-205) 会议讨论了《学报》工作的以下问题,并形成一致意见: (1)《工程地质学报》自2010年开始设立谷德振讲座,每年发表1篇讲座论文。由主编组织,编委会遴选本学科某一方向的领军人物,就本人或所率团队在该方向的杰出成就撰写专题论文,论文成果应在本领域获得较为广泛的认可。编委会将拟订谷德振讲座相关管理办法。 (2)努力把学报办成精品期刊。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报》进入了中文核心期刊,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后应进一步提高《学报》办刊水平,把《学报》办成精品期刊。 要合理设置栏目,调整好理论研究、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应用和实例研究论文的比例关系。压缩理论文章的数量,提高质量要求,出高水平的理论研究文章。要组织好对热点问题、前沿问题的研究论文、国家基金和各类基金论文,提高《学报》论文总体水平和学科导向性。设置21世纪工程地质新进展栏目,促进工程地质学科的凝练与总结性研究工作。 要加强英文摘要写作,促进《学报》的国际交流。要加强论文的文献研究和现状评述,注重参考文献的引用。注意《学报》的宣传工作,鼓励更多的作者引用《学报》论文,以提高《学报》的各项评价指标。 (3)加强《学报》编委会的工作,发挥编委会对学报的把关和导向作用。建立《学报》论文的编委会初审制度,减少无效审稿,保证论文学术质量,缩短审稿周期。 年内完成《学报》编委会换届工作,建议增补一些学术影响力强、热心《学报》工作,能够为学报评审论文并撰写论文的杰出学者作为《学报》的新编委。 《工程地质学报》编辑部  相似文献   

7.
主编寄语     
在这2009年新春到来之际,喜讯频传,而最值得我们庆祝的大事便是《工程地质学报》荣获列入国家核心科技期刊目录的殊荣,这对于《工程地质学报》的读者和作者来说无疑是新春带来的大好喜讯。  相似文献   

8.
创刊词     
《工程地质学报》创刊号同读者见面了。我国工程地质界对此盼望已久,经过长期的努力争取,现在多年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工程地质学报》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工程地质学科的进步,它的出版发行将推动这门学科的发展。地质科学服务于人类主要为两大领域,一是探寻矿产资源和能源;二是合理开发资源和能源、指导工程建设、保护环境、减轻灾害。所以,工程地质学科在当今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会议宗旨 工程地质服务于西部开发 征文主题 (1)西部开发中地壳稳定性评价(包括水库诱发地震)与活动性断裂的工程效应分析 ; (2)西部开发中的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3)西部地区高坝建设中的工程地质问题(重点是深厚覆盖层、深部卸荷裂隙、建基面选择 及高拱坝工程地质适应性分析等); (4)西部开发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地质问题; (5)岩质高边坡与高填方体(包括路基、机场场道地基、矿山尾矿及弃碴填体等)的稳定性 分析与评价; (6)深埋长隧洞与大型地下硐室群围岩稳定性研究; (7)典型工程实例分析(结合渝怀铁路、兰渝铁路、内昆铁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三峡工 程库区、金沙江溪洛渡水电工程、向家坝水电工程、雅砻江锦屏水电工程、 岷江紫坪铺水电工程、大渡河瀑布沟水电工程、黄河上游及澜沧江上拟建和在建的大型水电 工程等); (8)其余地区重大工程与环境地质问题。 提交论文方式 提交全文截止日期为2001年4月30日 论文作者需在3月15日前,将拟提交的论文题目以各种方式告知论文出版组或会议筹备组, 以便申报学报出版刊号。   寄交论文全文时,附上计算机软盘和清绘好的插图,欢迎采用e-mail投稿。 版面费 初定为70元/页。 会后地质考察 (1)成都-岷江-九寨沟考察路线,时间:5-7天 (2)成都-宜宾-向家坝-溪洛渡-乐山考察路线,时间:6天 (3)成都-重庆-渝怀铁路考察路线,时间:4天 (4)成都-乐山-峨眉山考察路线,时间:3天 会议联络 联系地址:成都理工学院 工程地质研究所 邮编:610059 (1)筹备组 联系人:巨能攀 许 模 黄润秋 电话:028-4079072、4078874传真:028-4077163 e-mail:jnp@cdit.edu.cn,xm@cdit.edu.cn, hrq@cdit.edu.cn (2)论文出版组 联系人:徐则明 谢 晔 电话:028-4078481,4079072 e-mail:dzzh@cdit.edu.cn,xzm@cdit.edu.cn 来稿请注明会议征文。 2001中国西部重大工程与环境地质学术研讨会筹备组 2001年1月8日  相似文献   

10.
编后记     
当读者们翻开最后一期的《工程地质学报》时,2006年即将过去了,在此,编辑部谨向各位致以丰收的祝贺和更加美好的新年祝愿。回首一年来,《工程地质学报》在各位的热心扶植与支持下,共发表论文151篇。论文既有对工程地质学理论的探讨,又有众多工程勘测的研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工程地质及相关学科的方方面面,充分反映了中国工程建设中的各类工程地质问题。工程涉及到水利水电与电力工程、铁道工程、公路工程、城市工程等一系列大、中型建设项目,重点探讨了边坡、地下洞室、滑坡、泥石流、岩溶、地裂缝、各类土质及土力学问题。在技术方法上,…  相似文献   

11.
《工程地质学报》2006,14(3):375-375
(1)第10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将于2006年9月在英国的诺丁汉召开,目前已经开始网上注册,请各位参会的委员及会员及时注册。2006年6月30日前注册费有优惠。英国会议网址:www.iaeg2006.com  相似文献   

12.
编后记     
在欣喜与期待中,《工程地质学报》2007年第一期与读者们见面了!国家大规模工程建设所带来的诸多工程地质问题,促进了工程地质学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同时激发工程施工技术的提高与进步。综观本期论文,涉及多项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如铁路建设、公路建设及水电建设等,其中有滇藏铁路  相似文献   

13.
根据1: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对研究区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进行了划分,论述了各类岩土体工程地质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将测区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区,四个工程地质分区。研究了测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防治这些工程地质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前言     
正今年8月13日是谷德振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纪念活动、出版《谷德振地质生涯》纪念文集的同时,《工程地质学报》出版专辑,约请我国工程地质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撰文,缅怀谷先生为我国工程地质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传承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学术思想,弘扬谷  相似文献   

15.
《工程地质学报》编辑委员会谷德振讲座实施办法 (2010年1月31日原则通过) 一、为了进一步推进工程地质学的学科发展,本学报自2010年开始设立谷德振讲座,聘请造诣深厚,在工程地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和专家撰文立说,促进学术交流,彰显工程地质学科的核心价值。 二、撰稿人人选由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提名,经主编、副主编协商确定。学报编辑部负责征求拟聘撰稿人同意后,进行组稿和编辑。 三、本讲座每年刊出1-2篇,字数一般在两万字(10页)以内。论文命题及题材由撰稿人自定,包括综述、专题论述、研究成果或学术观点讨论等。 四、讲座论文免缴版面费,并发放相当于版面费数量的稿费。 五、本讲座由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资助。未尽事宜由学报编委会进一步完善并实施。  相似文献   

16.
李定龙  周治安 《江苏地质》1995,19(4):213-218
徐州张双楼煤矿井筒破裂与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相关性的初步认识李定龙,周治安淮南矿业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淮南,232001关键词:煤矿,井筒破裂,水文工程地质,相关性,江苏徐州TheRelationshipBetweenShaftRuptureandHy...  相似文献   

17.
会议主题:发展中国家的工程地质 日  期:2002年9月16—20日 地  点:南非,多尔本 会议议题: 1、发展中国家的工程地质 2、工程地质测量与土工测试 3、工程地质与环境 4、地下水 5、事例与新发展 6、建筑材料 7、用于工程地质的信息技术 8、Gondwana岩与工程地质 大会语言 英文、法语 大会主要日程 预注册及摘要截止日期:2001年3月31日 接受摘要日期:2001年5月31日 第二号通知日期:2001年8月1日 第一轮论文与详细摘要截止:2001年9月30日 接收全文截止日期:2002年4月30日 全部注册费截止日期:2002年7月31日 联系地址: The Secretary 9th IAEG Congress POX 1283 Westville 3630 SOUTH AFRICA Tel:+27-31-2603318 Fax:+27-31-2602280 Http://stanfield.und.ac.za/Dueban2002/ Email:iaeg2002@nu.ac.za delegates@itikzn.co.za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是陈梦熊院士诞辰100周年,也恰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创刊60周年。长期以来,陈梦熊院士担任《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主编和其他一些期刊的编委。在这些学术期刊中,他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情有独钟,在1957年的创刊号上,就发表了题为"柴达木盆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的论文。一晃60年过去了,抚今追昔,感慨无限。2003年10月,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整合为一个  相似文献   

19.
编后记     
2007年在我们的期待与忙碌中即将过去了,在此,编辑部谨向各位作者读者致以丰收的祝贺和对2008年更加美好的新年祝愿。一年来,《工程地质学报》在各位的热心扶植与支持下,共发表论文140篇。论文涉及到工程地质学领域的方方面面。多年来,对工程地质学基本理论的探讨从未停止,目前  相似文献   

20.
正一、《工程地质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与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中国委员会有密切联系的,关于工程地质学、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工程地质学的高级学术期刊。二、主要刊登涉及到地质科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地球化学、应用地球物理学、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铁道、交通、公路、矿山、能源、水利水电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简报、动态、进展和新技术、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