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鲁苏西铜钴矿床位于刚果(金)加丹加铜钴矿带,是该区域典型层控铜钴矿床。该矿床的矿石类型依据氧化程度可分为硫化矿和氧化矿。野外地质观察和区域资料分析表明,硫化矿的成矿期可分为成岩早期和造山期,矿石矿物为黄铜矿、斑铜矿、硫铜钴矿和辉铜矿。氧化矿主要为铜钴硫化物在富水表生环境下淋滤而成。矿床的同位素数据分析表明:该矿床成岩期的硫化物为以生物还原作用为主,硫源来自元古宙海水,碳源以海相无机碳为主,放射性锶同位素与基底物质有关;造山期硫化物生成以热化学还原作用为主,成矿流体来自蒸发盐的溶解,硫源来自早期硫化物再活化和蒸发盐溶解,碳氧同位素表明成矿流体与围岩发生了强烈的缓冲反应。综合分析表明,蒸发相的海水为鲁苏西铜钴矿富集和成岩早期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造山期改造和表生期氧化对矿床品位的富集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2.
刘洪微 《地质与勘探》2018,54(4):856-866
KOLWEZI铜钴矿位于刚果(金)-赞比亚铜钴矿带,卢菲利弧外部褶皱推覆构造带西北缘,KOLWEZI复式推覆体上。该矿床主要受Mines亚群及卢菲利造山运动D1阶段褶皱、逆冲推覆、断层及层间断裂控制。矿体呈层状,矿石主要为它形粒状结构,层状、浸染状构造,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按生成序次可以分为四个组合。结合毗邻KOLWEZI的类似矿床的地球化学研究及中非铜矿带的研究成果,认为KOLWEZI铜钴矿床的成矿过程经历了三个成矿期次,其中同成岩期成矿是形成KOLWEZI铜钴层状矿体的主要期次,同造山期矿化使先成层状矿体中的硫化物矿物发生活化、再沉淀,同造山构造活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KOLWEZI铜钴矿床如今的产出状态。分析认为,KOLWEZI铜钴矿应属同成岩层状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3.
中非刚果(金)加丹加铜钴矿带主要矿化类型及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勘查实践与认识,简要概括了加丹加铜钴矿带的区域地质背景、岩石地层划分、构造演化及沉积环境的变迁、铜钴矿床的空间分布及层控特征.在同生沉积成因理论的基础上,依据铜钴矿床在卢菲利弧内的空间分布规律、加丹加造山运动对矿床的改造程度,将加丹加铜钴矿带的层状铜钴矿床归纳为受D1变形作用改造的同生沉积铜钴矿床以及受D2-D3变形作用改造的同生沉积-热液改造铜钴矿床2种类型.前一类型矿床主要分布在外部褶皱推覆带的北侧,赋矿地层为罗安群的矿山亚群,褶皱构造控制着矿体的形态与空间展布,矿床受热液改造的程度低,氧化程度亦较低,氧化带深度一般为20~50 m,带内矿石矿物以孔雀石和辉铜矿为主,铜主要以结合氧化铜形式存在,矿床的钴含量相对较低,铜钴比值较大.后一类型矿床主要分布在外部褶皱推覆带的南侧,赋矿地层为罗安群的迪佩特亚群和木瓦夏亚群,线型构造如韧性剪切带控制着矿体的形态及空间展布,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受热液改造程度高,矿床氧化程度较高,氧化带最深可达300 m,带内矿石矿物以孔雀石和水钴矿为主,钴含量高,铜钴比较值小,铜和钴主要以自由氧化铜及自由氧化钴形式存在.文章解剖了典型矿床的特征,并指出了进一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非铜钴矿带是世界上规模大、铜钴品位高的层控型铜钴矿带,以拥有大型超大型铜钴矿床和众多的世界级铜钴矿山而闻名于世。本文综述了该成矿带的基本地质特征和矿化类型,分析了Co的超常富集机理,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中非铜钴矿带位于非洲中南部的赞比亚和刚果(金)境内,全长700 km、宽150 km,包括赞比亚铜带省矿带、赞比亚西北省矿带和刚果(金)加丹加矿带。钴矿的形成经历了裂谷期成岩成矿作用(880~735 Ma)和造山期成矿作用(530~490 Ma),分别与新元古代加丹加沉积盆地的形成发展演化和卢富里安造山作用相对应。其成因类型包括同生沉积型钴矿床和热液改造型富钴矿床。沉积型钴矿在赞比亚境内发育,钴含量相对较低;热液改造型富钴矿床在刚果(金)境内更为发育,钴含量相对较高。钴与铜共生或伴生,主要含钴矿物为硫铜钴矿、方钴矿、硫钴矿、钴黄铁矿、水钴矿、钴华、菱钴矿等。Co的超常富集与由卤水在深部交代基底岩石(矿石)形成的富金属成矿流体通过迁移-富集-沉淀作用的多期次循环有关。矿床的氧化带、原生带分带明显,局部氧化深度达到300 m,表生氧化作用往往造成钴矿化富集。该区富钴矿床整体地质研究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5.
陶玻 《地质与勘探》2024,60(3):631-642
中非成矿带刚果(金)如瓦西(Ruashi)铜-钴矿床经历了表生成矿作用,但其研究薄弱。在野外地质调查、室内矿物学观察和矿山生产勘探的基础上,对如瓦西铜-钴矿床的表生分带组构与次生富集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原生矿体由黄铜矿、斑铜矿、硫铜钴矿等含铜硫化物矿物组成,矿石品位铜在1%~2%、钴在0.1%~0.3%范围内。矿床在近地表发生表生氧化作用后,上部形成了氧化带,可进一步划分为3个亚带:(1)完全氧化亚带;(2)淋滤亚带;(3)次生氧化物富集亚带。上部完全氧化亚带发育富钴氧化物堆积体“矿帽”(钴品位在1%~3%,部分可达12%),淋滤亚带几乎不含铜、钴金属矿物,次生富集氧化物亚带由孔雀石、硅孔雀石、蓝铜矿、胆矾、水胆矾等氧化物矿物和碳酸盐矿物组成,矿石品位铜在5%~10%、钴在0.8%~1.0%范围内,相对原生矿石富集了3~5倍。下部为次生硫化物富集带,出现蓝铜矿、辉铜矿等次生硫化物矿物,矿石品位铜在3%~5%、钴在0.3%~0.8%范围内,相对原生硫化矿富集了1~3倍。综合分析认为,如瓦西铜-钴矿床表生成矿作用受岩石地层、地质构造和地下水等因素的控制,次生富集作用明显提高了矿石品位和矿床开发价值,形成了氧化物富铜-钴矿、硫化物富铜-钴矿和碳酸盐岩接触带附近的氧化物富铜矿及黑色富钴矿等类型的高-特高品位矿体。经勘探验证,在矿区深边部新揭露高品位矿石资源量256万吨,平均品位铜为3.68%、钴为0.44%,可采储量143万吨,平均品位铜为3.53%、钴为0.32%。该研究可为矿区及区域同类型矿山硫化矿演化成氧化矿的表生富集过程及深边部找矿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侯晓阳  金明  白春东 《江苏地质》2013,37(2):257-262
KABARE铜钴矿区位于刚果(金)加丹加铜矿带大型推覆构造带的北部.该矿床地质工作及研究程度极低,铜钴矿体受地层、后生逆掩挤压及断裂构造复合控制,尤其在逆掩断层带中,罗安群和恩古巴群接触带附近的碎裂岩带,形成蚀变明显的铜钴赋矿岩性组合.通过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分析,认为该矿床经历了早期成岩成矿阶段,后期多期构造热液叠加富集,晚期次生氧化及表生风化淋滤改造多个阶段,为层状多因复控型氧化矿床,受岩性-构造复合叠加控制明显.  相似文献   

7.
赋存在石墨片岩和大理岩内的山西中条山沉积岩容矿型铜钴矿床,其矿化类型为细脉浸染状和热液脉状,与中非铜矿带的钴矿床非常相似。本文以关键金属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综述了中条山矿集区钴矿成因研究近年来取得的重要进展。获得以下主要认识:(1)钴富集形成热液脉状矿化发生在造山抬升阶段,时间为~1.82Ga,而不是在沉积成岩阶段直接富集成矿;(2)黄铁矿原位Fe-S同位素揭示硫化有机质页岩是钴成矿的重要矿源层;(3)蒸发岩在造山作用过程中形成的高温、高盐、强氧化性流体是钴释放-迁移的关键介质;(4)热液白云石化导致流体pH升高和石墨片岩“褪色”反应导致流体氧逸度降低促进含钴硫化物的沉淀。基于上述认识,建立沉积-变质两阶段钴富集过程模型解释赋存在变沉积岩内的钴矿成因,它不同于经典的沉积岩容矿型层状铜钴矿床成矿模型。  相似文献   

8.
Kimin铜钴矿床位于刚果(金)加丹加铜钴多金属成矿带北西部,是该带内代表性超大型矿床。文章在剖析Kimin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体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的基础上,探讨和厘定了矿床成因类型,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结果表明,Kimin矿床铜钴矿体呈层状、板状及薄膜状产出,总体呈EW—近EW向展布,明显受控于地层岩性、近EW向层间断裂、氧化淋滤等作用;Kimin矿床由浅部至深部矿物由铜、钴次生氧化物逐渐转变过渡为原生硫化物;其成矿作用主要经历了原始沉积铜钴矿化、热液改造铜钴叠加富集及表生氧化淋滤富集等三个阶段,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热液改造型铜钴矿床”。  相似文献   

9.
堪苏祁铜钴矿床是中非铜带刚果(金)境内近年发现的氧化程度较高的铜钴矿床之一。对堪苏祁铜钴矿床矿石组构、矿石共生组合及矿物特征研究表明,矿石内主要铜钴矿物为孔雀石、羟水铜氯矿、水钴矿、菱钴矿,硫化物含量极少。铜的赋存形式有自由氧化铜、硫化铜、结合氧化铜3种,钴的赋存形式有自由氧化钴和结合氧化钴2种。铜钴矿物的形成、富集与热液成矿作用和表生氧化作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云南维西大宝山铜多金属矿床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哀牢山-金沙江构造带之“三江”成矿带中,为一处典型受构造控制的浅成热液矿床。矿床内不同矿段具有不同的矿石组合类型,相同矿段不同埋深亦具有不同的矿石组合类型。其中望香台矿段由深至浅主要为辉铜矿、白云石(铁白云石)组合,辉铜矿(铜蓝)、孔雀石、白云石组合及孔雀石、蓝铜矿、辉铜矿、褐铁矿、石英组合;滑石板矿段由深至浅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石英组合,辉铜矿、白云石(铁白云石)组合类型。依据矿石组合类型将矿床成矿期划分为岩浆期、浅成低温热液成矿期及表生期三个成矿期和黄铁矿阶段、黄铜矿阶段、辉铜矿阶段、硫化矿混合阶段及氧化矿阶段五个成矿阶段。综合分析认为,矿体形成于含矿岩浆热液沿构造裂隙上移过程中,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及外来物质的参与,富含铜、银等元素的成矿流体在有利部位富集成矿,且后期发生了强烈的次生富集及氧化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11.
赞比亚西北省索卢韦齐县铜钴多金属矿主要存在三种矿化类型,第一种是层控型铜矿,矿石矿物为黄铜矿、黝铜矿、辉铜矿,多呈条带状、透镜状等形态,平行黑云石英片岩和二云石英片岩的片理展布;第二种为沉积型铜矿,受到背斜和穹窿的控制,含矿岩系主要为加丹加超群(Katanga)下部罗安组(Roan)页岩、砂岩,金属矿物主要为水胆石、孔雀石、蓝铜矿,多呈星点状、浸染状、斑杂状、团块状等分布在含矿页岩、砂岩中;第三种是热液型铜矿,充填在加丹加超群及其更老的地层中,矿化类型为黄铜矿黄铁矿石英脉型,一般为小型脉状矿床。该类型矿床可与前两类矿床叠加,使矿石品位提高。  相似文献   

12.
李建忠  刘宇平  沈战武 《地质学报》2012,86(12):1972-1993
通过野外填图、坑探和钻探以及室内测试、研究认为:黑牛洞铜锌矿床原来可能是一个形成于中元古代大陆被动边缘裂谷的大型甚至特大型海相火山块状硫化物矿床;含矿围岩是糜棱岩、千糜岩、糜棱片岩、变晶糜棱岩、变粒岩、浅粒岩和构造蚀变岩,剪切型矿化和蚀变带包裹了矿体,原岩是石英砂岩、泥质石英粉砂岩、泥质岩和硅质岩夹基性火山岩、少量中—酸性、酸性火山岩,经过变质达到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以块状、角砾状和准块状矿石为主的矿床是富铜矿,矿石的铜平均品位为1.68%,锌品位平均为1.53%;矿化与褪色带、硅化关系密切.矿化类型以广泛发育韧性剪切带型浸染状矿化岩或矿石(分别简称剪切型矿化岩或矿石)为特色,具有与糜棱岩、千糜岩相同的变形特征,可见两期以上的金属矿物透镜体、变形条带和不协调微褶皱.矿床具有原地韧性变形改造、变质再生矿床的特点;矿石、矿体的围岩和氢、氧、硫、铅、硅同位素特征显示,块状、准块状和角砾状矿石的矿质基本来源于剪切型矿化岩或矿石,是变质生成矿床,也是原矿石的再生矿床,而剪切型矿化岩或矿石可能是中元古代海底火山-裂谷作用形成的火山块状硫化物矿床经过多期韧性变形、变质改造形成的,是溶解为主的化学再活化的残余.构造改造、再生矿床的成矿时代为134.26±0.5Ma.,形成于燕山晚期.  相似文献   

13.
高帮飞  沈阳  钟长汀  马恒  张作伦 《地质学报》2021,95(4):1029-1049
中非铜钴矿带是全球最大最具经济价值的沉积型层状铜成矿带之一.区域内铜钴矿床形成分布主要受区域地层和构造控制,成矿具有多期特征.含矿地层中发育大量褶皱前浸染状和顺层脉状矿化,指示可能存在成岩之后和造山主构造变形之前的矿化叠加作用.本文通过绿纱铜钴矿床矿化黑色页岩全岩Rb-Sr测年及Sr-Nd同位素研究,获得早期浸染状矿化黑色页岩等时线年龄为742±32Ma(MSWD=0.39),与木瓦夏-恩古巴裂谷作用同期;晚期脉状矿化黑色页岩及与脉体中白云石、黄铜矿单矿物构成的内部等时线年龄分别为680±24Ma(MSWD=0.95)和678±21Ma(MSWD=1.5),为刚果克拉通与卡拉哈里克拉通俯冲造山作用初期.Sr,Nd同位素特征显示,早期浸染状矿化成矿物质来源长英质基底和同期基性火山岩;晚期脉状矿化成矿物质来源基性基底和赋矿围岩,与盆地内循环热卤水成矿有关.大量证据表明,顺层脉状矿化及其伴生切层脉状和角砾岩状矿化具有三维空间上的连通性,为同期矿化作用产物.脉体的形成与区域挤压作用引起的超高压流体水压致裂和侧向流动有关,区域挤压应力的动力来源于俯冲造山作用.700Ma左右,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结束及冈瓦纳超大陆聚合开始,引起区域构造体制从伸展向挤压转换,可能是区域大规模叠加成矿作用发生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一种亟待重新认识的铜矿床——滇中土状铜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滇中土铜矿长期被认为是一种不可利用的铜矿床,新的湿法冶金技术应用使之成为了效益型铜资源。滇中土状铜矿产于中元古界昆阳群落雪组的土状风化壳内,分为面型和线型两种矿床类型。主要铜矿物为孔雀石、硅孔雀石、微粒状赤铜矿和黑铜矿、少量残余含铜硫化物。其矿石平均品位同于原生硫化矿。与原生矿石相比,土状氧化铜矿石SiO2、Al2O3、Fw2O3、Mno明显富集,CaO与MgO大量淋失,由碱性矿石变成了可酸浸的非  相似文献   

15.
庙顶铜金矿床位于特提斯成矿域与滨太平洋成矿域交界部位,处于多个成矿远景区的交汇地带,成矿条件优越。矿体赋存于泥盆系碳酸盐化凝灰岩、泥质粉砂质板岩、碳酸盐化泥晶灰岩与二叠系变质玄武岩地层中。岩相学表明:矿床的矿石类型有铜金矿化碳酸盐石英脉型、铜金矿化变质岩型和铜矿化钠长石岩型。矿相学研究表明:铜矿物以硫化型为主,其次为氧化型,主要为黄铜矿,其次是斑铜矿及铜蓝;金赋存以含银自然金为主,其次为银金矿,游离金为主要的回收对象。金属矿物的生成顺序为:磁铁矿→黄铁矿→自然金、银金矿、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黝铜矿、磁黄铁矿→方铅矿、铜蓝、蓝辉铜矿→褐铁矿、孔雀石、蓝铜矿、氯铜矿。矿床形成经历了变质期、热液期和表生期,其中热液期又分为3个阶段:钠长石-云母-黄铁矿阶段(Ⅰ)、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Ⅱ)和碳酸盐-石英-重晶石阶段(Ⅲ)。电子探针结果表明,矿床的形成过程经历了由高温到低温的变化,成因类型应属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6.
三矿沟矿床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多宝山矿集区西北部,为小型矽卡岩型铁铜矿床。在野外地质调查与ICP_MS测试的基础上,通过显微观察、扫描电镜与电镜能谱分析,对三矿沟矿床的矿石特征进行了研究。在矿石中新识别出钨铁矿、白钨矿、锡石、自然铋、碲铋矿、辉铋矿、硫铜铋矿、硫铋铜矿、碲银矿、银金矿、金银矿、自然金,钴黄铁矿、辉砷钴矿、含锌硫砷铜矿等金属矿物。矿石有用金属元素为Cu、Fe、Zn、W、Co、In、Bi,建议对这些元素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并在开采时进行综合评价。详细的矿石镜下研究结果显示,矿床形成过程分为内生成矿期与表生期,其中内生成矿期分为干矽卡岩阶段、湿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段(主要的铁矿化阶段)和低热液-硫化物阶段这4个阶段(主要的铜矿化阶段),表生期只包含表生阶段。其中铁矿化形成于高温阶段,铜矿化系中温热液交代形成。  相似文献   

17.
桑巴铜矿床位于赞比亚铜带省,卡富埃背斜的西翼,接近加丹加地层和不整合接触带的基底中。矿床中主要有价矿物为黄铜矿和斑铜矿,TCu平均品位1.67%,呈脉状,赋矿于基底莫瓦亚群的石英-绢云母/黑云母片岩中,矿化受片理控制明显,具有Cu-Mo矿化组合,其矿化控矿地质因素、矿化蚀变特征、与该区砂页岩型铜钴矿有明显的差异,为该区找矿开拓了新的找矿方向,也为在赞比亚铜矿带寻找新类型矿床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李庆哲 《地质与勘探》2023,59(2):451-464
中非铜钴成矿带是世界最大的沉积型铜钴成矿带、全球最大钴矿、第三大铜矿发现区。因铜钴价格持续走高和中资企业持续关注的迫切性,本文对中非铜钴成矿带地质特征、铜钴矿床资源分布规律、权益资源量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系统收集研究区学术研究成果、商业数据库、企业年报等数据,分析认为Lufilian弧形构造带是中非铜钴成矿带构造背景,从北向南依次为弧外部褶皱推覆带、穹窿地区、复式向斜带、加丹加高原。地层分为孔德龙古、恩古巴、罗安三个群,地层年龄自<573±5 Ma至879±16 Ma。含矿层位主要是罗安群矿床组,下分R2.1、R2.2、R2.3三个含矿层。矿床类型主要为碳酸盐质巨型角砾岩型、含矿页岩型、含矿砂岩型、含矿基底型铜矿,构成6个铜钴矿集区,具有等间距分布特征,间距为±20 km。截至2021年,研究区探获铜资源量1.91亿t,钴资源量1404万t。以当量铜资源量排序,>100万t的矿床33个,>1000万t级别的矿床7个。共有14个国家55家矿业企业参与铜钴成矿带勘探及开发。我国权益铜钴资源量分别为6467万t、648万t。大于50万t权益铜资源量的企业有洛阳钼业、紫金...  相似文献   

19.
青海玉树地区的东莫扎抓和莫海拉亨铅锌矿床位于青藏高原金沙江缝合带和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夹持的羌塘地体东北缘,是"三江"北段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处于玉树逆冲推覆构造带的前锋带位置,但矿床与逆冲推覆构造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野外研究表明,方解石为乳白色,结晶粗,呈不规则状、囊状,被后期矿化所穿切,形成于挤压(逆冲推覆阶段)到拉伸(成矿阶段)的过渡阶段,是联系逆冲推覆构造与铅锌矿床之间的"纽带"。本文对该阶段方解石开展了Rb-Sr和Sm-Nd等时线方法定年,测定东莫扎抓铅锌矿床过渡阶段的年龄为35.2~35.5 Ma,平均为35.4 Ma,与其成矿时代35 Ma非常接近;测定莫海拉亨铅锌矿床过渡阶段的年龄为34.0~34.6 Ma,平均为34.3 Ma,与其成矿时代33 Ma也非常接近。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建立了玉树地区铅锌矿床从逆冲推覆阶段到成矿阶段的构造控矿模式:伴随着印度-亚洲大陆持续碰撞,青藏高原北缘中生代构造岩片向盆地中央推覆叠置,形成逆冲推覆构造(37~40 Ma),之后处于由挤压到拉伸的松弛状态,早期造山带流体、盆地流体混合形成巨晶方解石脉(34~35 Ma),最后,流体从造山带沿拆离滑脱带长距离向前陆盆地方向运移,运移过程中淋滤围岩的金属物质,并与先期造山带流体混合,形成富铅、锌的成矿流体,通过主逆冲断裂垂向沟通,进入浅部的反冲断层形成铅锌矿床(33~35 Ma)。  相似文献   

20.
巩鑫 《地质与勘探》2020,56(1):49-58
云南维西大宝山铜矿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哀牢山-金沙江构造带西北部雪龙山成矿带中,是典型的中低温热液矿床。矿区主要包括望香台及滑石板矿段,根据矿床、矿体特征及详尽的镜下观察,将矿石类型划分为氧化矿、硫化矿及混合矿。氧化矿主要包括孔雀石及蓝铜矿,多分布在望香台矿段中浅部,是辉铜矿次生氧化富集作用的结果,出露形式多以混合矿产出;硫化矿主要包括辉铜矿及黄铜矿,且独立组成不同的矿物组合类型,分别为望香台矿段、滑石板矿段的主要矿石矿物。不同的矿石组合类型所含矿物种类、矿石结构构造不尽相同。通过对不同样品进行化学分析测试,发现在硫化矿辉铜矿等矿物组合中,Cu品位越高,相应Ag品位越高,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而在硫化矿黄铜矿矿体中,Ag含量与Cu品位无相应关系;混合矿(辉铜矿、孔雀石及蓝铜矿)中此类关系更加显著。此外,辉铜矿、孔雀石、蓝铜矿单矿物矿石及混合矿矿石中含有硫砷铜银矿、深红银矿、雌黄及雄黄等伴生矿物,而黄铜矿中矿物种类较为单一。综合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分布特征、矿物组合类型认为,矿区中辉铜矿、孔雀石、蓝铜矿等组合类型为含银矿物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