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维婷  钱赓  臧文亚 《江苏地质》2011,35(4):379-385
由测井相解释与岩芯观察,结合前人分析资料得知,王26井枣Ⅴ油层组主要沉积冲积扇相扇中亚相。测井相解释的多解性与岩芯资料的不完整局限了精细分析沉积微相特征。借助小波理论、结合测井曲线、岩芯观察,共同分析王26井枣Ⅴ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特征。提取了自然电位、自然伽马、电阻率3种测井曲线,经过Daubechies小波分解后重构的第三层细节信号d3,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理论指导,着重对该层段的沉积旋回特征进行分析,借此解释其沉积微相及组合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小波分析、测井相、岩芯资料的结合不仅能识别沉积微相类别——辫状河道及河道内部心滩与河道间沼泽,而且能在纵向上精确地反映其沉积微相组合特征——辫状河道的正旋回特征、河道心滩的反旋回特征、辫状河道连续叠加特征。  相似文献   

2.
根据密井网测井、录井以及其它分析化验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松辽盆地杏树岗油田杏三区东部白垩系姚家组一段葡萄花Ⅰ组油层1-3小层(葡Ⅰ1-3小层)沉积微相类型、特征、组合模式和不同地质时期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及其演化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葡Ⅰ1-3小层为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主要发育三角洲分流平原和三角洲内前缘2种沉积亚相,含11种沉积微相,具有不同的沉积特征和测井相模式;利用自然电位曲线幅变值和砂体厚度,有效识别天然堤、水上决口沉积、溢岸薄层砂3种有成因联系、测井曲线形态类似的沉积微相;进一步根据各沉积微相的测井曲线形态组合、沉积成因及沉积作用的不同,总结出7种沉积微相组合模式。葡Ⅰ1-3小层沉积演化经历了早期湖退、中期稳定、晚期湖侵3个阶段,不同时期的沉积特征、沉积微相展布各异,总体表现出湖盆发育规模由大变小,再变大,骨架砂体厚度和理想钻遇率逐渐减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长82亚油层组是甘肃庆城地区庄19井区上三叠统延长组中储集砂岩相对富集的层位,但砂岩低渗透性的特点显著,成为影响该区石油储产量增长的主要地质因素.结合前人的相关工作,通过钻井岩心观察、测井曲线分析、储层岩石实验测试等工作,详细地分析了庄19井区长82亚油层组低渗透储层的地质特征,认为沉积微相和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控制低渗透性储集砂岩发育和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寻找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代表的有利储集相带砂岩体是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陆相盆地主要沉积微相的测井特征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通过研究自然电位和视电阻率曲线的响应特征,将我国陆相盆地的3个陆相组:冲积相组、过渡相组、湖泊相组,进一步划分出27个沉积微相。并论述了它们的测井曲线特征,建立了测井沉积微相模式。它们具有在自然电位曲线和视电阻率曲线上的可识别特征。测井沉积微相模式为陆相盆地沉积学和定量测井沉积学的深入研究可提供一个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5.
将常规测井资料及其解释成果中的地质参数资料同岩芯资料相结合,提取反映沉积微相的特征参数,用Bayes逐步判别法建立研究区域的特征参数与沉积相相互转换的数值模型,根据此模型对未取芯井段的沉积微相进行自动识别,提供了一种从数值模型角度进行沉积微相研究的辅助方法,该广阔运载未取芯井段的沉积微相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精确划分松辽盆地沙河子组层序地层,限定断陷期沙河子组与营城组地层时代,进而研究断陷期盆地的演化,笔者利用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松科2井获取的下白垩统地层岩芯资料,从岩芯尺度对沙河子组与营城组界面进行揭示,结合过松科2井地震剖面解释、松科2井及邻井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和岩芯精细描述,总结出沙河子组顶界面在不同尺度的具体特征:(1)在地震剖面尺度,其表现为明显上超的特征;(2)在测井曲线上,界面附近表现为由下到上自然伽马曲线变化幅度增大,双侧向电阻率曲线由低值变为中高值的特征;(3)岩芯尺度上,表现为细粒沉积的砂泥岩突变为砾岩或火山岩。  相似文献   

7.
沉积微相测井资料神经网络判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不同的沉积微相可以由不同的相标志组合识别,相标志与沉积微相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神经网络通过许多基本处理单元间并行的相互作用建立。沉积微相相标志既可以由地质资料的观察、岩芯分析直接获得,也可以由测井资料间接地求得  相似文献   

8.
长82亚油层组是甘肃庆城地区庄19井区上三叠统延长组中储集砂岩相对富集的层位,但砂岩低渗透性的特点显著,成为影响该区石油储产量增长的主要地质因素。结合前人的相关工作,通过钻井岩心观察、测井曲线分析、储层岩石实验测试等工作,详细地分析了庄19井区长82亚油层组低渗透储层的地质特征,认为沉积微相和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控制低渗透性储集砂岩发育和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寻找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代表的有利储集相带砂岩体是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沾化凹陷垦西地区新近系馆陶组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刚 《地球学报》2011,32(6):739-746
油田开发阶段的精细油藏描述,要进行小层沉积微相的研究,阐明小层单元沉积微相特征,为相关开发研究奠定必要的沉积学基础.以传统沉积学和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岩心观察和测井相分析,进而应用油藏描述技术中的沉积微相分析方法,从标准井测井沉积微相分析到全区多井对比,对垦西油田K71断块区新近系馆陶组储层的沉积微相类型及...  相似文献   

10.
对阿尔及利亚Zarzaitine油田储层岩芯进行观察与描述,在沉积特征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岩芯的分析化验资料、测井和区域地质背景资料,根据沉积微相和电相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划分出了各小层沉积微相。从沉积微相的分布特点,分析了该区储层(F4)沉积微相的空间演化规律,进而建立了该油田储层(F4)的三维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11.
四川盆地南部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延钧  赵圣贤 《地质学报》2013,87(8):1136-1148
页岩气是我国未来一个重要的且比较现实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加强该领域的基础研究对页岩气油气成藏理论创新、页岩气开采技术运用和资源量的准确计算都非常必要.因此,本文运用野外露头资料、钻取岩芯和测井资料,以及页岩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化验结果等大量第一手资料,通过详细分析四川盆地南部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沉积微相特征及其含气性特征,并结合研究区沉积相标志和测井相特征,明确指出泥质深水陆棚微相是四川盆地南部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优质页岩最有利沉积微相带.  相似文献   

12.
王任一  梅廉夫 《沉积学报》2008,26(6):947-956
首次提出了利用测井曲线不同形态识别沉积微相方法(算法)必须要满足三个前提条件,即平移和尺度缩放的不变性以及旋转可变性的认识,并提出了一种满足这三个前提条件的利用测井曲线形态识别沉积微相的新方法。主要通过求取不同测井曲线形态的边界方向概率密度后,再对其进行小波变换,可用少数几个对其方向概率密度可以近视重构的低频小波描述子进行沉积微相识别,同时建立了不同沉积微相小波描述子识别模式。对反映不同沉积微相的测井曲线形态方向概率密度函数进行小波分析,使沉积微相信息从高维特征空间被映射到由少数几个低频小波描述子组成低维特征向量空间,使不同沉积微相间差异信息得到放大突出。该方法不仅使利用测井曲线形态对沉积微相识别的这一较复杂问题,简化为对少数几个低频小波描述子进行判断的简单问题,而且还可利用这些小波描述子对其进行一定程度上沉积学分析。  相似文献   

13.
葡北油田东部空白区断层分割强、 油水分布复杂,本文针对这种情况对研究区开展了井震结合沉积微相研究。首先依据岩心、 录井和测井曲线等资料建立了葡萄花油层等时地层格架,在葡萄花油层取心井段单井岩心沉积微相精细分析基础上,建立了葡萄花油层水下分流河道主体、 水下分流河道、 水下分流河道边部、 主体席状砂、 薄层席状砂、 水下分流间泥6种测井相模式;其次精细刻画了研究区开发区块沉积微相,总结了砂体的演化规律和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特征,并且用井震结合法绘制了全区沉积微相图;最后,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断-砂”匹配方式对成藏的影响。研究表明,断层与砂体的匹配关系是控制成藏的主要因素,砂体与断层在构造高部位以高角度相交控制的井试油结论最好。该研究结果为葡北油田下一步的勘探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4.
柴达木盆地跃西油田E3^2-N1储层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岩心描述、分析化验为基础,结合岩电特征,研究小层沉积微相类型和分布特征、通过岩性、沉积构造、粒度分析、薄片鉴定和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建立研究区沉积微相类型组合、利用取心井资料,对部分井进行了单井微相划分,并完成储层特征研究,为油田明确主力产层微相特征和制定开发对策提供了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5.
松辽盆地三肇地区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储层沉积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葡萄花油层是大庆外围榆树林油田刚刚投入开发的一个主要产油层。本文从取心井出发,通过储层层次划分及单井相分析,利用大量地质,测井资料详细研究了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储层沉积微相特征,确定葡萄花油层属于河控三角洲沉积,发育三种亚相:三角洲水上平原亚相,三角洲外前缘亚相,三角洲内前缘亚相,进一步划分为八种微相:水上分流河道,河间洼地,河间沼泽,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支流间湾,席状砂和三角洲前缘泥。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各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结合区域地质特征,首次建立了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储层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6.
针对陆相储集层油藏评价中储层非均质性及地下资料本身的不完备性带来的困难,利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六七开发区侏罗系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及测井地质学为理论指导,从沉积微相分析、油层测井评价、储量分布等多角度对研究区齐古组J3q3砂层组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认为J3q3砂层组为辫状河沉积,主要发育心滩及辫状河道微相,泛滥平原微相分布比较局限。油层分布受断层和沉积微相双重控制,断层附近构造高部位且心滩发育的位置是最有利的油层分布区。基于微相分析和油层测井评价结果的储量计算表明,新增控制储量719×104t,新增含油面积8.37km2。根据构造、沉积微相、油层及储量分布研究成果优选出两个有利目标区,设计4口评价井,为油藏进一步投入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汪彦  彭军  赵冉 《沉积学报》2012,30(2):264-273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下侏罗统下部地层主要发育辫状河沉积。以新疆油田七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为例,以岩芯观察为基础,综合利用薄片鉴定、分析化验以及测井解释等资料,分析认为该区辫状河的沉积鉴别标志为:岩石类型比较单一;岩石成分复杂,成熟度较低,局部常见富集成层的碳屑;沉积构造丰富,具有“二元结构”;砂体具有“泛连通体”结构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颜色、岩性、粒度、沉积构造和测井曲线特征等方面剖析了河床滞留、心滩和泛滥平原等微相的沉积特征,并结合沉积微相的空间分布规律,探讨了研究区的辫状河沉积模式。该研究成果对油田的滚动勘探和开发调整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先明  单玄龙 《世界地质》2002,21(3):251-257
针对低渗透油藏储层的特征,以岩心资料和大量的测井,录井数字化资料为基础,应用沉积微相制图软件系统实现了乾安油田高台子油层Ⅶ砂组低渗透储层的沉积微相自动识别,本区储层沉积微相为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远砂坝和水下扇等类型,绘制出VII砂组3个小层的平面沉积微相图,沉积微相的研究对本区主力油层及剩余油分布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黄骅坳陷南部舍女寺油田的古近系孔店组是在断陷盆地的快速充填过程中形成的典型的河流—三角洲沉积。根据取芯井段的取芯和测井资料分析,把剖面结构、砂体几何形态、沉积构造等微相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划分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等储层沉积微相类型。研究表明,舍女寺地区沉积微相不仅控制储集层的分布,而且控制油气聚集。研究区中较大厚度的油层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的中心部位,即该区沉积微相带的主体部位起着油层控制作用。在复杂断块高含水开发中后期,微突起、微断层、微断鼻等圈闭和储集层的有利配置区,尤其是中心微相带与有利的微构造部位叠合区将是有利高产井区。  相似文献   

20.
辽河盆地曙一区馆陶组湿地冲积扇沉积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岩芯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对该区馆陶组粗碎屑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该套粗碎屑岩属湿地冲积扇沉积。进而分析了馆陶组湿地冲积扇的岩性特征、古气候特征、微相类型,并总结出了这种冲积扇的沉积模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基准面旋回对沉积相纵横向展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