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戴成龙 《地质与勘探》2017,53(5):991-1000
那茶淌北铅锌矿床位于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北部,主要由矽卡岩铅锌矿体组成,是一个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笔者通过对矿床内的矽卡岩、大理岩(灰岩)、黑云母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对比分析表明:在主量元素方面,显示Si、Al、Fe、Ti、Mg、Ca、Mn等元素在矽卡岩、大理岩、黑云母花岗岩之间发生明显的交换;在稀土元素方面,矽卡岩、大理岩和黑云母花岗岩均具有LREE富集,HREE亏损,并且发育Eu和Ce负异常和相似的REE配分模式,说明矽卡岩的成因与大理岩、黑云母花岗岩具有一定关系。结合三种不同岩性的地球化学特征,强烈的轻、重稀土分异,Eu、Ce负异常,推测矽卡岩由中高温还原热液交代碳酸盐而成,矽卡岩成岩过程中可能有少量海水加入。  相似文献   

2.
西藏冈底斯地区矽卡岩型矿床资源潜力初析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近年来,随着地质调查工作的进展,在位于雅鲁藏布结合带与班公湖一怒江结合带之间的冈底斯构造-岩浆带内,新发现了一批矽卡岩型铁、铜、金、铅锌矿床,构成规模宏大的矽卡岩型成矿带。矽卡岩型矿床的含矿地层岩石为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的灰岩、白云质灰岩和砂岩;有关的侵入岩主要是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的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及其浅成相侵入体,多数为小-中型的岩株,一般具斑状结构。冈底斯成矿带的矽卡岩型矿床与长江中下游的铁铜金矽卡岩型矿床在许多方面可以相比较。冈底斯地区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有望成为中国新的富铜富铁资源基地。  相似文献   

3.
东炉房铜钼矿床位于扬子地台盐源—丽江中生代地台边缘坳陷带,矿床类型为矽卡岩—斑岩型铜钼矿床。含矿岩性主要为石英二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矽卡岩。近矿围岩为中三叠统北衙组灰岩、大理岩。  相似文献   

4.
云南龙陵杨梅田铁铜矿体呈不规则的层状、透镜体、脉状产于寒武系上统沙河厂组大理岩化灰岩、泥质灰岩与隐伏岩体接触交代形成的矽卡岩中.矿床成因为矽卡岩型铁铜矿床,层间构造及硅化、黄铁矿化、矽卡岩化、大理岩化等矿化蚀变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5.
可克萨拉铜矿床位于博罗科努金、铜、铅、锌、磷灰石矿带中西部,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分析认为,矿床产于晚泥盆世二长花岗岩体与上奥陶统呼独克达坂组大理岩化灰岩接触带的含矿矽卡岩中,属矽卡岩矿床。含矿矽卡岩及主矿体深部和外围仍有找矿空间,区内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6.
程巴铜钼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南缘。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于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及石英钠长斑岩外接触带的矽卡岩、大理岩之中,为典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近几年勘查工作表明矿区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7.
西藏冈底斯中段则莫多拉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则莫多拉铜矿床位于冈底斯中段南缘,矿体主要分布在破碎带中结晶灰岩(大理岩)与火山岩、花岗闪长岩、角闪辉长岩的接触带,土壤地球化学异常测量显示铜、金元素含量较高,具有矿致异常的特征.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显示在异常中心存在含矿岩石,矿床地质构造条件较有利,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8.
拉屋矿区铜铅锌矿床为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主要产于灰岩、大理岩与二长花岗岩接触带上的矽卡岩内。矿区主要构造为北西向拉屋断裂(F3)及其次级断裂,与成矿关系密切。矿体受围岩接触带及断裂、岩层界面控制。围岩蚀变主要有矽卡岩化、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  相似文献   

9.
吉拉铜金矿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中段南缘,谢通门铜金富铁矿集区,与著名的雄村特大型铜金矿毗邻,成矿条件优越,化探异常显示Cu、Au、Pb、Zn、Ag元素标准差、变化系数大,富集能力强,元素套叠好,异常浓集中心突出,浓集中心与矿化(体)相对应,属典型的致矿异常,矿(化)体分布与大理岩和闪长岩接触带上。建议应以冈底斯成矿带铜多金属矿成矿找矿模式及雄村矿床的发现经验来指导找矿,继续加强勘查和研究工作,将有望实现斑岩型、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韧性剪切带型、蚀变岩性金铜矿的重大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0.
西藏甲玛矿区铅锌矿体成因研究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冈底斯成矿带取得找矿突破的超大型矿床之一。本文通过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与典 型喷流沉积矿床的对比研究,指出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成因是与斑岩成矿作用有关的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由产于斑岩中的 钼(铜)矿体、产于矽卡岩中的铜多金属矿体、产于角岩中的钼铜矿体以及外围独立金矿体构成了完整的甲玛斑岩成矿系 统。甲玛矿床同典型喷流沉积矿床的主要区别在于:①地质特征:岩浆热液不仅在林布宗组与多底沟组扩容空间内可形成 层状矽卡岩,而且在林布宗组的泥质灰岩夹层中也可形成小规模、透镜状、囊状矽卡岩;矿区不存在喷流岩,前人认为的 喷流岩实际上是矽卡岩化角岩;矿床的主成矿年龄为14~16Ma,成矿与中新世冈底斯碰撞造山带发生拆沉、大规模的地壳 伸展作用及大规模斑岩体侵位有关;矽卡岩铜多金属矿体不存在喷流沉积矿床所特有的二元结构,矽卡岩顶部与顶板围岩 之间为渐变过渡关系;粗粒结构的矽卡岩亦是岩浆热液长时间补给而使矿物自形生长的结果。②地球化学特征:元素地球 化学特征方面成矿元素组合以Cu,Mo,Au,Ag为主,少量Pb,Zn;多底沟组灰岩中Mn相对于区域背景含量为负异常;甲玛铅 锌矿体的Zn/ (Pb+Zn)比值较低,主要集中在0~0.1和0.2~0.45两个区间内;矿床的矿化分带表现出:由岩体中心向四周Mo →Cu+Mo→Cu→Pb+Zn,为典型的斑岩铜钼矿成矿系统的矿化分带。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方面硫同位素比值主要呈负值且 变化范围很窄,而硅同位素比值则以正值为特征。此外,文章建议在念青唐古拉具有类似甲玛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地区,以 岩浆热液矿床成因为指导,建立依据浅边部铅锌矿(化)体,向深部(中心)追索铜钼矿体或钨矿体的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1.
西藏冈底斯南部陆陆碰撞早期成矿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冈底斯带南部发育有大量的斑岩铜钼矿床和矽卡岩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形成了斑岩铜矿带和多金属矿带.前人的研究表明,成矿带内的矿床形成年代大都小于30Ma,处于碰撞后期伸展构造环境.本文对冈底斯带中南部的甲龙矽卡岩型铁矿、撒当金银矿床(点)和多底沟矽卡岩型钼矿床(点)开展了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甲龙铁矿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61.1 ±0.4Ma,MSWD=0.94;撒当赋矿安山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62.6±0.5Ma,MSWD=1.51;多底沟钼矿床(点)3件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为64.3±0.8Ma ~ 69.2±3.3Ma,加权平均模式年龄为66.7±6.4Ma(MSWD=8.1).三个矿床(点)的同位素年龄表明成岩成矿事件和印度-欧亚板块陆陆碰撞早期构造岩浆事件有关.结合前人工作,我们提出冈底斯中南部发生了大规模与陆陆碰撞早期岩浆事件有关的成矿作用,形成了大面积分布的矿床,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应引起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2.
湖南黄沙坪钨钼多金属矿床位于中国南岭成矿带中段,是一个以矽卡岩型为主的多金属矿床。对矿床内矽卡岩、围岩(灰岩、大理岩)和与矽卡岩形成相关的花岗斑岩岩体进行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在主量元素方面,Fe、Al、Mg、Si等元素在花岗斑岩与矽卡岩中发生了迁入迁出,矽卡岩SiO2含量与MgO、MnO、CaO、Fe2O3+FeO含量呈线性递减的关系;在稀土元素方面,矽卡岩具有明显的LREE富集,HREE亏损,发育有明显的Eu负异常。花岗斑岩具有与矽卡岩相同的REE配分模式,其成岩年龄也与矽卡岩型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年龄(158.4±1.3 Ma)相一致,说明两者在成因上具有一定联系。同时根据矿床内矽卡岩几乎不发育Ce异常,说明形成矽卡岩的流体中没有海水的混合。结合矿床内不同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强烈的轻、重稀土分异,明显的Eu负异常,推测黄沙坪地区矽卡岩是由岩浆热液流体的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顾军  孙刚  彭锐  杨安志 《吉林地质》2010,29(4):35-38
小天平岭铜矿床是燕山期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沿向斜次级褶皱的轴部侵入大理岩、灰岩和安山质火山岩中,在侵入体周围的接触带形成以石榴石为主的矽卡岩型铜矿床。矿床成因符合矽卡岩铜矿的成矿规律,找矿标志明显,具有很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4.
西藏墨竹工卡县甲玛铜多金属矿中,辉钼矿普遍发育,产于各类矿石中,尤其在矽卡岩型和角岩型矿石中最常见,其次是斑岩型矿石,极少量产于大理岩和结晶灰岩型矿石中。本文采集了甲玛铜多金属矿矽卡岩、角岩和斑岩中不同产状、不同形态的辉钼矿,进行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了27件样品的模式年龄为14.2~17.5 Ma,等时线年龄为15.22±0.59 Ma。其中,斑岩型辉钼矿等时线年龄为14.78±0.33 Ma,角岩型辉钼矿等时线年龄为14.67±0.19 Ma,结果一致。辉钼矿中187Re含量变化于38.75~387.4 g/g,其中,角岩中辉钼矿187Re含量为121.5~387.4 g/g,矽卡岩中为123.7~304.7 g/g,含量较高,而斑岩中辉钼矿的187Re含量相对较低,38.75~130.5 g/g,平均69.0 g/g;辉钼矿187Os含量变化情况基本与187Re相同。甲玛辉钼矿187Re值与冈底斯其他矿体的值对比,显示冈底斯成矿带斑岩-矽卡岩型矿床成矿原岩具有相对较高187Re值的特点。本文研究成果表明,甲玛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形成于中新世Langhian期,辉钼矿为主成矿期的产物之一。鉴于辉钼矿的产出状态,以及其与黄铜矿等的共生组合关系,辉钼矿的成矿时代可代表矿区内主要矿石矿物的成矿时代,且与冈底斯成矿带上一大批大中型斑岩型铜矿的成矿时代一致,成矿集中在20~10 Ma之间,形成于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碰撞之后,从而否定了前人海底喷流沉积的成因观点,为矿区内及其外围进一步的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新疆雅满苏铁矿床赋存于下石炭统雅满苏组中,矿区发育火山岩、碳酸盐岩及矽卡岩,因此,研究碳酸盐岩与矽卡岩及成矿的关系对厘定矿床成因类型和指导找矿勘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文章在野外地质剖面测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矿区及外围碳酸盐岩进行了岩相学、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分析,探讨了矿区碳酸盐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雅满苏铁矿区的碳酸盐岩含有浅海相生物化石、鲕粒结构及内碎屑构造,与火山岩互层产出,指示沉积作用及火山喷发活动发生于浅海环境;矿区碳酸盐岩岩石类型包括微晶灰岩、细晶灰岩、大理岩、含凝灰质大理岩、糜棱岩化碳酸盐岩和方解石构造片岩,它们的主量元素含量差别不大,说明在变质变形和成矿作用过程中没有主量元素组分的明显带入带出;稀土、微量元素含量除方解石构造片岩稍有降低外,其余岩性均变化不大,也表明变质变形和成矿作用过程中没有外来物质的明显加入,包括成矿物质;与矿体毗邻的碳酸盐岩为方解石构造片岩,没有发生矽卡岩化,表明该碳酸盐岩在构造及成矿作用过程中只发生了构造片理化和热液重结晶,没有发生接触交代。因此,雅满苏铁矿床不是狭义的矽卡岩(接触交代)型铁矿床,而是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床。研究区的矽卡岩并非是接触交代的产物,而应是火山热液交代含碳酸盐的火山岩而成。是否有下部地层中的碳酸盐岩提供成岩成矿物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错那洞穹窿位于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窿带(NHGD)的东段,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穹窿构造。穹窿由内向外依次由核部、滑脱系和盖层三部分组成,错那洞铍钨锡稀有金属矿化主要赋存在穹窿滑脱系的矽卡岩和矽卡岩化大理岩中,矿体产在含石榴子石十字石云母片岩中,与强烈变形的淡色花岗岩或伟晶岩密切相关,部分矽卡岩矿物呈定向排列,具强烈的剪切特征;淡色花岗岩与矽卡岩的接触关系部分呈渐变接触,部分呈突变关系,表明矽卡岩与该期岩浆关系密切,矽卡岩与淡色花岗岩属于同构造的产物。本次研究获得错那洞穹窿滑脱系含石榴子石十字石云母片岩中黑云母Ar-Ar坪年龄为(16.6±0.3)Ma,反等时线年龄为(16.7±0.3)Ma,该年龄代表第二期由南向北伸展构造变形时间,即藏南拆离系(STDS)在错那洞穹窿的活动时间;含白云母的矽卡岩化大理岩中白云母Ar-Ar坪年龄为(16.9±0.2)Ma,与含石榴子石十字石云母片岩中黑云母Ar-Ar年龄一致,代表同构造矽卡岩的形成时间,也是错那洞铍钨锡稀有金属矿床的成矿时间。错那洞铍钨锡稀有金属矿床形成于由藏南拆离系强烈活动引起的伸展减薄构造背景,减压熔融形成的岩浆沿着构造通道上涌侵位,并与围岩交代反应形成同构造矽卡岩及其中的富铍钨锡矽卡岩型矿体。  相似文献   

17.
Abundant iron oxide deposits including banded iron formations, apatite iron oxide ores, and enigmatic marble/skarn-hosted magnetite deposits occur in the Palaeoproterozoic Bergslagen region, southern Sweden. During the last 100 years, the latter deposit class has been interpreted as contact metasomatic skarn deposits, metamorphosed iron formations, or metamorphosed carbonate replacement deposits. Their origin is still incompletely understood. At the Smältarmossen mine, magnetite was mined from a ca. 50-m-thick calcic skarn zone at the contact between rhyolite and stratigraphically overlying limestone. A syn-volcanic dacite porphyry which intruded the footwall has numerous apophyses that extend into the mineralized zone. Whole-rock lithogeochemical and mineral chemical analyses combined with textural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skarns formed by veining and replacement of the dacite porphyry and rhyolite. These rocks were added substantial Ca and Fe, minor Mg, Mn, and LREE, as well as trace Co, Sn, U, As, and Sr. In contrast, massive magnetite formed by pervasive replacement of limestone. Tectonic fabrics in magnetite and skarn are consistent with ore formation before or early during Svecokarelian ductile deformation. Whereas a syngenetic–exhalative model has previously been suggested, our results are more compatible with magnetite formation at ca. 1.89 Ga in a contact metasomatic skarn setting associated with the dacite porphyry.  相似文献   

18.
徐净  郑有业  孙祥  姜军胜  耿瑞瑞  申亚辉 《地球科学》2014,39(6):654-670, 768
西藏冈底斯知不拉矽卡岩型铜矿床位于驱龙超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以南约2 km,矽卡岩及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下侏罗统叶巴组凝灰岩和大理岩中,具有凝灰岩-石榴子石化凝灰岩-石榴子石矽卡岩-辉石矽卡岩-(硅灰石化)大理岩的空间分带特征.石榴子石从早期到晚期以及从凝灰岩到大理岩方向均具有暗棕红色-棕红色-绿色(褐色)-淡黄褐色的变化特征,以钙铁榴石和钙铝榴石为主,辉石主要为透辉石,少量为锰钙辉石.靠近凝灰岩的石榴子石Al、Ti含量较高,靠近大理岩的石榴子石Fe、Mn含量较高.石榴子石环带特征明显,浅色环带富钙铁,暗色环带富钙铝,由核部向边缘整体显示钙铁组分逐渐增加、钙铝组分相对减少的趋势.知不拉层状-似层状矽卡岩型矿体是由深部隐伏岩浆结晶分异的含矿热液在温度与压力的驱动下沿凝灰岩和大理岩的岩性分界面选择性交代形成,属于岩浆热液接触交代型矿床而非层控或喷流成因层矽卡岩型矿床,应与驱龙斑岩铜钼矿床属于同一套斑岩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秋皮沟铜矿床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皮沟矿床位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延寿矿集区。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锆石 LA--ICP--MS U--Pb 法测年、主量与微量元素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主量元素中Ca、Ti、Al、Si 等在花岗岩、矽卡岩和大理岩间发生了迁入和迁出,含量呈线性变化关系。成矿岩体花岗岩属过铝质钙碱性系列花岗岩( A/CNK = 1. 26,Na2O/K2O = 0. 93,σ = 1. 27) ; 富集Rb、Th、U、Nd 等元素,亏损Sr、 P、Ti,具有与俯冲带岩浆岩地球化学相似的特征。各样品稀土配分模式轻稀土( LREE) 富集,重稀土( HREE) 亏损,具轻微的Eu 负异常,其相似的REE 配分模式表明它们在成因上具内在联系。花岗岩锆石U--Pb 谐和年龄184. 1 ± 2. 2 Ma,属于早侏罗世。秋皮沟矿床的形成晚于184. 1 ± 2. 2 Ma,可能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