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出游时长与旅游行为密切相关。基于携程网游记数据,综合利用文本挖掘、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挖掘1~3 d、4~6 d和7~10 d三种出游时长下旅游景区到访特征。结果表明:(1)短途旅游受景区知名度、可达性与城市配套的影响,随时长增加,旅游景区“多核摄动”且密织成网;(2)旅游景区到访空间异质性显著,随出游时长增加,从金三角逐步发展为钻石四边形结构,知名景区溢出效应显著;(3)短时旅行只能走马观花,时间充裕有助于灵活多样的线路设计;(4)三种出游时长下旅游景区共现网络整体密度较低,且随出游时长的增加而逐渐变密,均呈现显著的等级层次性和核心–外围结构特性。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旅游网站使用评估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旨在探询作为信息技术的一种重要类型的网络技术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文中给出了关于旅游网站使用者满意度的评估体系,并依据此框架,以河北省为例,从内容设置、技术组织及服务信誉3个方面评估旅游网站,探讨中国旅游网站的调整方向。这在学术上能扩展通信地理学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
大九寨核心景区旅游气候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几寨沟、红原、松潘和若尔盖以及九寨沟内几个自动气象站的温、压、湿、风、太阳辐射等气象观测资料的统计计算,分析了大九寨核心旅游景区的光照、热量、水分、气压和风速等旅游气候资源.分析表明,大几寨旅游景区海拔1407~3493m,年平均气温为1.1℃~12.7℃,年平均降水量551.6~769.2mm,日照充足,干、湿季节分明,适宜旅游期可达8个月,加上丰寓的气候旅游景观,足世界上最佳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提出了如何保持大九寨最佳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研究如何根据已有的海量旅游信息及数据,为游客个性化推荐旅游景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从Flickr网站获取的2013—2018年香港特别行政区范围内的地理标记照片来识别旅游景点,并根据游客游览顺序重建旅游轨迹。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方法尚未考虑游客偏好在旅行过程中会发生动态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隐含狄利克雷分布模型(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 LDA)和用户长短期偏好的个性化景点推荐方法(A Recommendation Method Based on LDA and User's Long and Short-Term Preference, L-ULSP)。该方法利用LDA主题模型获取景点特征信息,挖掘景点间的相关性,再利用注意力机制和长短期记忆网络分别学习用户的长期偏好和短期偏好,最后结合长短期偏好捕捉用户偏好的动态变化。实验结果表明, L-ULSP方法所推荐的景点在命中率和平均倒数排名2个指标上均优于现有其他方法,证明了本文所提方法可以从景点序列中有效学习游客偏好,并为游客推荐下一个景点。此外,本文通过对比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同时考虑用户的长短期偏好能够更好地学习用户的偏好变化。  相似文献   

5.
正广西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潜力巨大。桂林被视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还在阳朔设立了中国首个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将桂林重点推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2012年11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桂林国际旅游  相似文献   

6.
旅游发展是消除贫困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多维贫困视角对旅游减贫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脱贫摘帽的西南地区国家级贫困县为研究案例,引入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测度多维贫困,并使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分析2012—2019年旅游发展的多维减贫效应。结果表明:(1) 2012—2019年,西南地区贫困县旅游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不断缩小;(2) 2012年以来,西南地区贫困县多维贫困日趋改善;空间分布上,多维贫困程度自西向东逐渐降低,空间差异趋于缩小;(3)西南地区贫困县旅游发展能够缓解包括经济、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多维贫困,旅游多维减贫效应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川东、川北和滇东南地区贫困县的旅游减贫强度较高,滇西、渝东南和黔西地区旅游减贫强度较低;(4)旅游减贫强度主要受到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区位条件的影响,影响因素通过旅游资源开发、强化旅游产业支撑和提高旅游通达性等途径改善贫困地区的经济、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实现旅游发展的多维减贫。旅游减贫的发展需要结合贫困地区实际情况考虑,提高旅游产品竞争力,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改善交通运...  相似文献   

7.
目前,许多矿石、岩石被加工成旅游工艺品在世界旅游市场上出售。然而,人们对这类岩石、矿石却没有提出过系统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使这类重要的旅游资源不能得到很好的研究、评价和开发。因此建议建立旅游矿石学。 旅游矿石是在现有的技术经济及旅游消费条件下,自然存在或经一定艺术加工后能作为旅游工艺品的岩石、矿石。旅游矿石学是以旅游矿石为研究对象,对旅游矿石的种类、分布、评价方法、鉴定手段、开采加工工艺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是旅游地学的一个分支。 旅游矿石学的建立,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它对于繁荣地学理论、充分发掘和利用自然资源,推动旅游业发展有重要意义。但作为一门新的学科,许多理论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广西滨海的3个城市北海、防城港、钦州,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北海银滩被列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近年来,北海周边及其它两个城市相继开发了不少旅游项目,旅游业发展较快。但与广西其它城市及我国其它滨海地区相比,广西滨海旅游业没有发展到它应有的高度。本文在分析广西滨海旅游市场的优势、现状及成因的基础上,从产品开发和宣传促销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休闲已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方式,也是将“绿水青山”“冰天雪地”转换为“金山银山”的重要载体。然而,旅游休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亟待解决。地球信息科学为旅游休闲领域提供了一套基于空间系统的分析框架和方法,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地球信息科学在旅游休闲领域的研究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然而,二者的结合研究并不是研究对象和研究理论、方法之间的简单交叉,且大数据在旅游休闲研究中存在数据有偏性、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技术迭代等问题。为此,围绕着地球信息科学在旅游休闲领域的研究现状、学科贡献、研究局限性及未来方向,以“地球信息科学在旅游休闲领域研究的辩证审视”为主题,荣幸地邀请了旅游管理、地球信息科学、地理科学等领域的12位代表学者展开专家笔谈。基于专家们的观点,总结发现地球信息科学在旅游休闲领域研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具体体现在:(1)为研究者深入理解旅游者行为、旅游目的地特征等多维度旅游现象提供了丰富的空间数据和分析方法;(2)为旅游休闲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深刻的时空认知逻辑和人地思维;(3)突破了传统旅游休闲领域研究的精细度不够、尺度单一的不足,提高了对旅游休闲复杂...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正在改变捕捉和分析人类活动与行为的方式。多种新兴数据渠道不断涌现,为旅游领域研究提供了大量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数据,克服了传统旅游研究中普遍存在的数据不足问题。本文以地理大数据的研究前沿为基础,明晰地理大数据在旅游领域人类旅游活动、旅游地理环境、旅游人地关系3个方面的理论支撑重点,梳理人类旅游活动/行为数据(UGC、设备数据、交易数据)和旅游地理环境数据(POI、客观环境数据)等地理大数据在旅游领域的创新应用,探讨地理大数据在理论研究更新、多源数据融合、分析方法突破3个方面的挑战和展望,为旅游领域时空认知、理论支撑、建模方法、分析框架等方面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一定参考。研究建议在理论上需要将科学研究范式标准化系统化,结合不同的事件和场景创造基于“过程-结构-机制”的中国旅游地理解释体系;数据上需要向大数据与其他数据的互补结合转变;分析技术需要向提高分析方法自适应性、涉入旅游现象特殊性变量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1.
《山地科学学报》2021,18(10):2503-2519
Mountain protected area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biodiversity, which makes it a great challenge for managers to maintain a balance between their use and the stability of natural ecosystems. Maintaining that balance is particularly difficult in areas with high tourism pressure. The expected volume of tourist traffic should be considered at the planning stage of the tourist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process. Insufficient capacity of tourist infrastructure can lead to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which is hard, or at times impossible, to repair. In our research, we identified patterns of tourist footpath and road functioning in an environmentally protected area with high volumes of tourist traffic. Data from geomorphologic mapping was analyzed in order to identify tourist footpath and road structures in the Tatra National Park(TNP). Fieldwork was conducted in several stages between 1995 and 2019. Orthophotomaps from the years 1977, 2009, 2017 and 2019 were used to identify and compare degraded zones along selected tourist footpaths. Degraded zones were defined as areas surrounding a footpath or tourist road with a mean width larger than or equal to 10 meters, with heavily damaged or completely removed vegetation and exposed, weathered cover, where geomorphic processes that would not take place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are readily observable. The examined tourist footpaths and roads vary in terms of their morphometric parameters. Research has shown important differences between mean and maximum footpath width as well as maximum incision depth for the forest zone versus the subalpine and alpine zones. A lack of differences in these parameters was noted between the alpine and subalpine zones.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an increase in the surface area of degraded zones found adjacent to tourist footpaths occurred in all the studied geo-ecological zones in the study period. However, the largest increase occurred atop wide ridgelines found in the alpine zone. Degraded zones may be an indication of exceeding the tourist carrying capacity of a mountain tourist area. Mass tourism in TNP contributes to the formation of degraded zones adjacent to footpaths, whose continuous evolution may lead to irreversible changes in local relief.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精准的旅游景区客流量的高时频预测,本研究构建了一套基于LBS和深度学习模型的预测方法。此方法可通过对LBS数据的转换实现预测的空间范围与时频控制,并通过方法的核心模型——基于双向循环神经网络和GRU算法构建的深度双向GRU(DBi-GRU)模型完成预测。为检验方法的有效性,研究以深圳大梅沙海滨公园为例对方法进行实验测试。实验使用拟合曲线、误差指标及DM检验3种方法评估DBi-GRU模型的预测效果。此外,实验还设置了其他五种深度学习模型作为DBi-GRU的对照模型,测试基于不同深度学习算法的模型之间的预测水平差异。实验结果表明:(1)本研究提出的DBi-GRU模型在景区客流量高时频预测中具有理想的预测效果,在高峰时段的客流量预测方面也具有较高准确性,预测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深度学习模型;(2)基于双向循环网络的模型的效果普遍优于基于常规循环网络的模型。尤其是基于双向LSTM算法的模型,虽然预测的准确度略逊色于DBi-GRU模型,但在模型性能上与其的差异并不显著;(3)在相同网络参数下,GRU算法较前人采用的LSTM和RNN算法有着更高的预测准确性。本研究为客流量预测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  相似文献   

13.
在多级滑坡的渐进破坏过程中, 滑带不同部位的屈服程度和破坏模式不同, 强度参数也不同。在强降雨条件下, 坡表产生的张拉裂缝充水, 会产生静水压力。当前广泛应用的传递系数法对滑带不同位置取同一强度参数, 也尚未考虑到静水压力作用。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静水压力作用和滑带不同部位强度参数差异的改进传递系数法, 对降雨引起的西安市柳西村南部的牛角沟滑坡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 与不考虑静水压力和滑带不同部位强度参数差异的计算方法比, 改进传递系数法计算的抗滑力相对较小, 剩余下滑力计算结果相对较大, 各级滑坡稳定性系数分别减小了约33.26%、17.92%、24.95和16.94%;而改进前的稳定性系数偏高, 可能会导致支挡工程的安全储备不足。本研究提出的改进传递系数法可为多级滑坡处置提供更安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景观感知对旅游地规划设计具有基础性作用,但人文旅游地内部的景观感知空间分异至今没有微观尺度上的研究方法出现。本文提出了景观视角分组基础上的景观语义特征点抽象方法,并建立了单文化景观和多文化景观语义感知度计算模型,以解决人文类型旅游地内部景观感知的强度空间分异计算问题。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在清西陵旅游地实现了文化景观语义感知度的实证研究:以中国传统的皇家陵寝选址文化及其表征的封建等级体系为语义准则,提取了4个代表性陵墓文化景观不同景观视角下的78个特征点,并赋予不同景观视角及每个特征点相应权重系数;利用视域分析、叠置分析等方法计算得到旅游地景观文化感知度;尝试利用感知度计算结果对现有观光线路进行观景点语义挖掘并设计了优化方案。论文为人文地理学景观感知定量化表达提供了思路,为旅游地规划、景观与线路设计等提供了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5.
Theoretic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has been highlighted in the research of the roles and functions of destinations,as destinations are restricted by the spatial structure based on tourist flow net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ationship.This article conducted an empirical analysis for Tourism Region of South Anhui(TRSA) and revealed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studying the roles and functions of destinations from tourist flow network’s perspective.The automorphic equivalence analysis and centrality analysis were used to classify 16 destinations in TRSA into six role types:tourist flow distribution center,hub of tourist flows,passageway destination,common touring destination,attached touring destination,and nearly isolated destination.Some suggestions were given on suitabl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destinations service designs according to their functions in network.This destination role positioning was based on tourist flow network structure in integral and macroscopic way.It provided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balanced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all the destinations of TRSA.In addition,this article verified the applicability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n tourist flow research in local scale,and expanded this method to destination role and function positioning.  相似文献   

16.
典型贫困山区旅游景点可达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景点的可达性水平不仅可以反映游客到达的方便程度,也用来衡量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潜力,而对于贫困山区旅游景点的可达性研究还可为旅游扶贫的开展工作提供理论参考。本文聚焦典型贫困山区,探究交通成本及复杂地形特征对旅游景点可达性的影响。首先,文章通过连接度指数和通达度指数的相关分析,了解研究区旅游网络的整体连通状况;然后,运用累积耗费距离法,分别基于不同等级交通因素和坡度、海拔等地形因素,对研究区旅游景点可达性和县级行政单元整体可达性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交通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可达性评价方法。研究表明:交通因素分析法弱化了水域对于可达性的阻隔作用;地形因素分析法忽视了交通条件对于可达性的影响;而综合考虑不同等级交通因素和复杂地形因素的可达性评价方法,既可有效识别水域对于贫困山区旅游景点可达性的阻隔作用,也体现了交通条件的改善对于自然环境下可达性水平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法对我国旅游型海岛东山岛进行调查发现,当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正面感知较强,突出表现在旅游经济影响方面,反映了当地旅游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居民对旅游的负面影响感知较弱,反映了当地经济转型时期居民对旅游业的期望较高;居民人口统计学的差异对旅游影响感知总体差异不大,但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8.
1IN TR O D U C TIO NIntervening opportunity theory states thatthe num berofpeople traveling a given distance isdirectly proportionalto the num ber of opportunity at that distance, and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num ber of intervening op-portunity or t…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旅游行程规划往往仅被归类为空间排序问题,而对行程安排中时空耦合性与游客自身选择的灵活性考虑不足。本文将行程规划问题的理解从空间视角拓展至游客活动视角,从旅游节点时空耦合关系以及重构模式出发,将旅行中涉及到的时间、空间与专题等多维属性有机组织,进而提出行程时空链的概念模型以及行程要素时空衔接方法。研究以南京为案例展开模型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与传统线路设计方法在节点名称、节点数量以及节点顺序等指标的匹配度均超过了80%,体现出较好的应用可靠性。相较于已有研究仅从空间视角展开的论述,本文提出以游客自身作为行程规划的基本单位,从游客行为选择、游览时间序列以及节点线路串联等多维视角进行映射耦合,以期为拓展深化城市旅游线路设计理论,支撑智慧旅游工程精细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