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城子矿田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迟永坤 《地质与资源》2002,11(2):109-118
对青城子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元素的各种地球化学异常形迹进行研究,探讨青城子矿田的成因,表明青城子矿田属沉积变质岩浆热液改造型,并提出青城子矿床的最佳指示元素组合,以及元素的水平、垂直分带特征.  相似文献   

2.
青城子矿田主要控矿因素、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分析了青城子金、银、多金属矿田成矿地质背景,重点阐述了控矿因素,认为原始断陷盆地控制并聚积了丰富的成矿物质,后期地质事件对成矿物质的活化与聚积有直接影响,矿床类型及其空间分带与沉积环境相关。概括出矿田地质找矿标志,明确指出该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张吉宽 《黄金地质》2000,6(3):70-76
经过对4个金矿区带的系统调查研究。发现脉状热液金矿由早而晚具有磁黄铁矿-石英、黄铁矿-毒砂,黄铁矿-石英大脉、金-脉状黄铁矿、金银-多金属硫化物、金银-碲化物,黄铁矿-石英-碳酸盐7个阶段,矿床之间的差异只是成矿阶段系列发育的完整程度和成矿阶段发育的强度不同。在矿床、矿带和矿田范围内,都具有由上而下,由早而晚的金矿化垂向相对分带,Au,Cu,Zn,Pb,Ag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陈江 《地质与资源》2002,11(3):188-192
黑色岩系的形成反映了环境的突变事件,构成了许多重要矿床的赋矿岩系.辽宁青城子地区许多岩组中均有石墨含量较高的岩层,可以认为这些石墨较高的岩石组合为黑色岩系.青城子地区含矿岩系中产有多处大中型金、银、铅、锌矿床,为一重要的金、银多金属矿化集中区.青城子地区的矿床形成与古元古代发生的多期火山喷发活动有关.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岩石为浊积岩成因.水下火山活动所释放的高含量的CO2有利于黑色岩系的形成,生物作用、变质作用对矿床的形成均起了重要的作用.在青城子地区还应当重视开展产在黑色岩系中其他矿种的找矿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青城子矿田级地球化学场的结构特征、矿带级地球化学场的分带结构及各场的地质地球化学环境,指出了找矿方向、主攻矿种。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青城子多金属矿田的地质特征和勘查,提出了进一步勘查的某些具体建议:1)在Au(Ag)矿带及其外围勘查;2)研究矿田内的隐伏作构造;3)研究成矿元素分带,4)研究银金来源与成矿机理。  相似文献   

7.
广西容县鸡笼顶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笼顶块状硫化物矿床产于云开地体与钦州拼接带的过渡部位,受地体边缘石圭-样桂同生大断裂控制。本文从控矿因素、矿体形态结构、矿物元素组合、矿石结构构造、矿化类型、金属分带、矿体化探异常及围岩蚀变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并对比海底喷气沉积型矿床的产出特征,认为鸡笼顶块状硫化物矿床是海相沉积岩块状硫化物型铜银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8.
地层含矿性问题涉及到成矿理论和找矿方向。本文通过对冀北内生金、银多金属矿产出的空间分布研究发现,矿床赋存地层自太古、元古至中生界均有,并不存在明显的层控性。“萃取”观点的产生和形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受“矿源层”思想的影响;二是上世纪80年代前分析测试技术有限(特别是金元素);三是样品数量少,取样范围大多为矿化波及区域。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更可能来自地球深部,金、银多金属是通过地幔热柱-地幔亚柱-幔枝构造多级演化将深部矿质带到浅部、成矿。  相似文献   

9.
梁华英  喻亨祥  曾提  莫济海 《矿物学报》2007,27(Z1):151-152
近年来在冈底斯矿带发现了大量斑岩铜矿床,形成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冈底斯矿带南部除发育碰撞期后的斑岩铜矿床外,近年来还发现了一大批铜铅锌多金属矿床、铁矿床、金-铜矿床、金-银矿床等,形成了-条铁-铜-铅-锌-金-银多金属成矿带.铁-铜-铅-锌-金-银多金属成矿带矿床多位于斑岩铜矿带北侧,东西方向长约600公里,南北宽100多公里.这表明冈底斯矿带不仅是一条巨型斑岩铜矿成矿带,亦是一条资源潜力巨大的铁-铜-铅-锌-金-银多金属成矿带.此外,在冈底斯矿带北缘也发现了大型规模多不杂斑岩铜矿床及大规模的矿化指示标志,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0.
辽宁青城子矿田的同位成矿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辽宁青城子矿田为不同矿种重要成矿集中区。古元古代裂谷沉积建造是区域成矿的基础,此后经历了古元古代钾质花岗岩上侵-地壳伸展,中元古代钠质花岗岩侵入,印支期岩浆侵入和燕山期构造岩活动等4次主要构造热事件。在青城子矿田内4次构造热事件的热点和空间上比较集中,后生构造活动的热点往往在前一次热点的边缘或附近地区,具有明显“同位”的特征,这是出现同位成矿作用至关重要的条件。只有与成矿作用有关的热点趋于同一空间  相似文献   

11.
矿床分带理论由来已久,国外学者曾提出地热分带、脉动分带及沉淀分带等理论。郭文魁论述了构造裂隙和挥发份对分带的影响,并指出不同的矿石建造与不同的围岩变质和蚀变有关。柳志青提出了矿物富集与浓差沉降分带理论。翟裕生指出“构造垂直分带性在很多情况下是使矿田和矿床中的矿化及其伴生矿物呈现垂直分带的根本原因”。古菊云还提出了矿液扩散球面分异分带的概念。广大地质人员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石英脉型黑钨矿矿床“五层楼”的分带概念及斑岩铜钼矿床的分带模式。这些都在  相似文献   

12.
金窝子矿田控矿构造复杂,成矿条件独特,金矿化类型多样。经研究,金窝子矿田的形成与中天山地块向北山裂谷带逆冲推覆作用有关。逆冲推覆造就了金窝子矿田北、中、南3个不同性质的断裂带及不同的金矿化物理、化学环境,并分别控制了金矿田与其相关的金矿化类型及其成矿作用和金矿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3.
呷村含金富银多金属矿床属海相火山喷流-沉积矿床。本文从区域、矿田、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异常模式研究入手,总结出本类矿床的最佳指示元素,建立了矿致异常元素的垂向分带和水平分带序列,指示了矿床的找矿远景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水口山矿田花岗质潜火山杂岩与多金属成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口山矿田内的花岗质岩石是由潜火山作用形成的包括浅成侵入的花岗阀长质岩石,次火山侵入的英究玢岩石与其伴生的隐爆角砾岩三个岩相的岩石组合-花岗质潜火山杂岩,其成因宙幔混熔过渡型花岗岩,这类杂岩与铜,铅,锌,金,银多金属成矿的密切关系在水口山矿田得到充分体现。矿田内多金属成矿符合多因复成成矿模式和多位一体复合成矿模式,重视潜火山杂岩与有色,贵重金属成矿关系的研究,运用多因复成矿理论在矿田内进一步扩大找  相似文献   

15.
青海五龙沟金矿田两期蚀变作用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五龙沟金矿田是东昆仑造山带中段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区内金矿床主要受岩金沟、萤石沟-红旗沟、三道梁-苦水泉3条含金构造带控制。研究表明,矿田内存在两期蚀变矿化作用,早期是受线性断裂构造带控制的与金矿化有关的蚀变作用,晚期是受多方向裂隙控制并与富含浸染状黄铁矿杂岩体有关的多金属矿化蚀变作用。晚期与含浸染状黄铁矿高侵位杂岩体有关的蚀变和多金属矿化吞食破坏了稍早形成的金矿床(体)。金矿找矿方向是沿线性断裂构造带,而且没有多方向裂隙穿插,特别是没有富含黄铁矿未变形花岗岩出露的部位,才有可能具有金矿化。  相似文献   

16.
辽宁花坤金-银多金属矿成矿条件优越,控矿因素复杂,矿化分布普遍,矿床类型较多,是辽西地区重要的找矿远景区。为了使该区的找矿勘查更有所突破,通过对已往的找矿成果资料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及研究,总结得出,花坤金-银多金属矿的赋矿地层为蓟县系雾迷山组碳酸盐岩建造;控矿构造为独特的“莲花状旋卷构造;成矿与燕山晚期花坤杂岩体具有明显的时空关系和成因联系;矿区具备矿源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前景十分广阔,有望成为中-大型找矿勘查基地。  相似文献   

17.
莲花山斑岩型钨-金矿床蚀变类型可以分作钾化、云英岩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和青盘岩化。矿化表现为黑钨矿化、白钨矿-硫化物矿化、多金属硫化物矿化及黄铁矿化。蚀变在水平和垂向上具有分带性。由内向外由钾化向云英岩化、叠加蚀变带、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青盘岩化转化。由浅向深,钾化增强,云英岩化减弱,被叠加蚀变带和绿泥石化及绢云母化所代替。矿化由内向外表现为由黑钨矿化向白钨矿化、多金属硫化物矿化、黄铁矿化转变,由浅向深由钨矿化转变为金矿化及多金属硫化物矿化。与典型斑岩型矿床蚀变分带对比,莲花山斑岩型矿床不同原岩类型蚀变特征变化较大,矿化则表现出富钨、金贫铜及钨金共同产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宁蒗地区铜厂河铜矿主干控矿构造为SN向断裂体系,起着导矿、配矿、容矿的作用。矿区NWW向F1断裂为阻矿构造,铜矿化均产于其下盘(南盘);NE向F2,F3断裂将本区分成三个不同矿化特征的矿段,其东、中矿段是寻找隐伏-半隐伏铜矿体的有利地段。由于构造活动的多期次和构造形变的分带性,矿区铜矿具显著的成矿多期、多阶段性和矿化体水平-垂直分带性规律。  相似文献   

19.
相山、银山、紫金山次英安玢岩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山、银山、紫金山矿田(床)的次英安玢岩虽然出露形态不尽相同,但都是火山岩浆旋回晚期的产物,CA>56,δ<3.3,稀土配分曲线较相似,具有地幔组分和地壳组分高度混合的源区特征,反映它们都是与斑岩铜矿有关的钙碱性次火山岩。根据银山、紫金山矿(床)田的矿化分带和相山矿田剥蚀不深的事实,推测相山矿田或火山机构中心地带的深部,有大规模Cu多金属矿化分布。  相似文献   

20.
深部找矿预测已成为当前成矿学和成矿预测学的科学前沿和研究重点.近年来,在丰山矿田找矿研究中,不但发现了卡林型金矿和一些新的找矿线索,而且还取得一些对矿田成矿的新认识.这些新发现和新认识,为建立完善的斑岩成矿体系三维准实体模型和深部找矿预测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条件.矿田包括夕卡岩型铜金矿、斑岩型铜钼矿、热液脉型多金属(金)矿和卡林型金矿等矿床类型,它们常与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相伴,是在同一成矿系统中形成的斑岩成矿系列,松弛化的推覆构造控制矿田成岩成矿作用.矿田斑岩成矿体系结构在矿床类型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利用这种分带性,优选找矿靶区和找矿方法,确定找矿靶位,经工程验证于深部发现铜金工业矿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