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将1977—1986年7—8月的降水资料作为历史样本,1987年(少雨年)和1988年(多雨年)7—8月的降水资料作为检验样本。在搞清本地地形影响及大—暴雨的天气气候规律基础上,结合我们多年来在天气预报实践中对高原边坡地区天气规律的认识及预报经验,用天气尺度的高空环流、地面天气系统和次天气尺度流场、能量场以及中间尺度的物理量场等因子,由粗到细,进行逐步过滤和预报,制作出本方法。大—暴雨过程有无的预报及分片预报效果和检验效果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2.
应用单站要素资料,对地区台大~暴雨指导预报进行“软结合”或“硬结合”处理,使县站大~暴雨的预报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地处黄土高原的庆阳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暴雨是重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它常造成山洪爆发,冲毁公路桥梁,淹没农田、房屋,中断通讯,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为了掌握本地区大—暴雨的气候特征,更好地做好气象预报服务工作,现根据1977—1986年的10年资料,对我区≥38.0毫米的大—暴雨降水过程的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天气动力学和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以FXFE_(782)图上的风场为主要依据,对1983—1988年6—8月青岛地区49次大—暴雨作了分型。主要分为南北气流辐合型、涡型和西风带风向切变型。建立了3个0—1权重回归方程,用来预报青岛地区6—8月未来24小时内的大—暴雨,方程准确率都在87%以上。对1990年6—8月试报,准确率达79.5%,表明此方法是比较稳定的。  相似文献   

5.
大—暴雨是我县主要灾害性天气。1951—1975年25年中,仅7、8两个月,我县共出现大—暴雨128次,对工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因此,做好汛期大—暴雨预报服务工作,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根据经验,影响我县夏季大—暴雨的天气形势,主要是高空西风带低槽带动冷空气靠近副高边缘,与西南暖湿气流交绥而造成的。这种天气形势反映在地面天气系统上,主要有两类:一是江淮气旋发生发展偏北移,二是冷锋南下。我们用上游指标站与本站资料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兴安盟大-暴雨预报专家系统的总体结构、性能、规则的产生以及推理的方式,知识的积累,尽量搜集多信息、多角度、多层次的知识,从而比较客观、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作出预报结论,初具“专家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武威地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多数县年降雨量小于20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该时段出现的强降水过程可造成局部的洪涝灾害。我们规定:全区6站中有2站以上日降水量≥15毫米为一个全区大雨日;若有1站降水量≥30毫米则为一个全区暴雨日。以上两种天气合称为大一暴雨,其多年气候概率为3.4%(其中暴雨为1.1%)。近年来,我们在学习外地成果,总结自己经验  相似文献   

8.
利用1983-1992年6-8月气象资料,分析了出现大-暴雨的天气形势及单站要素,确定了产生大-暴雨的天气系统和预报指标,经过对1993-1995年的试报,大-暴雨的概括率88.9%,预报成功率66.7%。  相似文献   

9.
10.
一、前言本市地处梅雨雨带南缘,暴雨个例少,预报难度大,而数值预报输出产品应用年限短。鉴于这些特点,本文采用完全预报法(即ppm)建立一套本市梅汛期大—暴雨预报方案,同时考虑到数值预报产品本身经过多次平滑过滤会产生不可忽视的误差,因而难以预报诸如暴雨雨团之类较小尺度的天气系统,所以单纯用ppm来预报暴雨是不够的,而实况物理量因子往往对暴雨有着预兆作用,为此我们在上述预报方案中又引入了若干个与暴雨关系比较密切的物理量因子,以提高本方法的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运用气象自然动态变化分型和天气演变过程前因后果的遥相关关系,研制出汛期大-暴雨过程的长期预报方法并进行业务预报验证。  相似文献   

12.
运用气象自然动态变化分型和天气演变过程前因后果的遥相关关系 ,研制出汛期大 -暴雨过程的长期预报方法并进行业务预报验证。  相似文献   

13.
《气象》1977,3(5):7-7
5月是我县大—暴雨雨日最多的月份,是降水预报服务的重要时期。 造成我县5月大—暴雨的主要地面天气系统是冷锋(15.2%)、气旋波(26.1%)、静止锋(52.2%)。这三种天气系统影响前,本站要素有不同的变化特征:冷锋影响前,降压、升温、升湿,风向偏东南;气旋波影响前,降压、降温,风向偏南;静止锋影响时,要素多小波动,风向多变,大—暴雨多出现在有新冷空气补充南下,前期多有降压时。这三种系统影响前本站都有一个降压过程,67%的大—暴雨出现在气压曲线的谷点和谷点后一天,85%的大—暴雨前一天是负变  相似文献   

14.
宝鸡位于关中西部,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大,降水分布不均,夏季大—暴雨,对工农业年生产有接影响。为了作好预报服务,我们对夏季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高空影响系统、地面要素变化和当地地理特征,建立一套宝鸡地区大—暴雨天气过程的区域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数值予报方法得到了充分发挥,大大提高了大尺度系统的预报能力,但目前数值预报产品对中小尺度天气还难以预报正确,尤其是单站或局地天气预报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预报员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人工智能方法——专家系统,将预报员积累的经验,通过条理化、数值化处理,建立比较完整的知识库和数据库,运用计算机,经综合分析、逻辑判断、推理,得出预报结论,为预报员提供较客观的决策意见,在天气预报中获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我县地处武夷山西侧,四面高山环绕,境内峰峦起伏,河谷交错,地形复杂。每年汛期,既有大范围暴雨,也有局地性暴雨。经分析发现,每次大一暴雨天气过程,不管是大范围的,还是局地性的,在其出现之前,本站要素都有区别于其他天气的显著特征。同时,影响本地的天气系统不同,天气反映也不一样。因此,我们以本站要素为主,结合影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88-1997年6-8月气象资料,分析了濮阳市汛期出现大至暴雨的天气形势及单站要素,确定了大至暴雨消空指标和预报因子,建立了预报方程。经过1998-2000年试报,预报方程大至暴雨的概括率88.9%,预报成功率66.7%。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88~1997年6~8月气象资料,分析了濮阳市汛期出现大至暴雨的天气形势及单站要素,确定了大至暴雨消空指标和预报因子,建立了预报方程.经对1998~2000年试报,预报方程大至暴雨的概括率88.9%,预报成功率66.7%.  相似文献   

19.
1970—1978年,7—8月份共出现暴雨21次,平均每年2.3次,暴雨最大量117.2mm,个别地区可达200mm以上,如1974年8月10  相似文献   

20.
《气象科技》1974,(4):25-31
一、概述本文对上海地区1964、1966、1968—1972年4—7月(梅雨季结束前)出现的22次大—暴雨(日雨量≥30毫米)过程进行了一些分析研究,并尝试用逐次回归统计方法,制作未来5—6天内大—暴雨的预报。毛主席指出:“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经过调查,上海地区4—7月出现的大—暴雨过程主要是冷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交绥,即冷暖空气这对矛盾斗争的结果。在本文中,我们就着重分析冷暖空气的活动,同时也注意本站要素的变化。通过对大—暴雨与本站要素之间、大—暴雨与天气系统之间以及反映这些天气系统的某些特征区(站)的要素变化,寻求其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最后挑选出一些特征区、特征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