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中国近海带鱼肌浆蛋白电泳图谱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鱼是我国海洋渔业近二十年来首要的捕捞对象,产量约占世界带鱼总产量的3/4。种群是鱼类数量变动的基本单元。以往从形态和生态学等方面,对带鱼种群进行过一些研究,结果不甚一致,特别是近几年来,出现了中国近海带鱼存在不同的种或亚种的报道。因而,进一步探讨带鱼的种群和分种的问题,仍然是渔业生产和鱼类分类上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东海、南海管水母类样品中,发现拟蹄水母属一新种,定名为小口拟蹄水母.其泳钟体似马蹄状,有5个圆钝隆起,其中泳囊口2个隆起较为靠近,泳钟体表面光滑,无任何疣突,泳囊和泳囊口均较小,以此区别于其他已知5种拟蹄水母. 相似文献
3.
4.
5.
东海带鱼个体生殖力及其变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于东海带鱼Trichiurus haumela(Forskl)生殖力的研究曾有过专题报道和零星记载,上述报道是以雌鱼在一个生殖季节中仅产一次卵为依据的,年龄鉴定谴存在问题。根据近年研究证明,带鱼在一个生殖季节中不止产卵一次。本文就东海带鱼生殖力及其变动特点作了分析和讨论,试图说明带鱼生殖力变动的主要特点以及环境条件变化时,生殖力变化的某些特点。对多次产卵鱼类生殖力研究的某些方法仅是探讨,还很不成熟,尚有待深入研究。本文所用材料系取自1976年5—6月底拖网渔轮在东海海礁产卵场的渔获物,共观察了360余尾雌鱼标本,卵巢成熟度分别为Ⅳ,Ⅵ期(已部分排过卵,相当于通常所说的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近海带鱼种群生化鉴别研究的一个前题,本文探讨了几个生化指标在种内的变化和相近种之间的差异幅度。带鱼个体变化的材料是1980年5月在浙江舟山近海收集的;其他材料是1976—1981年分别在河北北塘,山东长山岛、青岛,上海南汇,福建三沙以及海南岛等地收集的。共分析了720个带鱼生化样品,170个小带鱼样品。样品取自活鱼或刚死后数小时以至捕后一天的冰藏鱼。样品匀浆后,以 相似文献
7.
1976~1992年,主要用生化遗传方法并辅之以形态学资料,共分析了中国近海的1 400余尾带鱼的样品.生化遗传资料分析了11种同工酶,共记录出24个基因座位,其中4种酶9个基因座位具有种的特异性.结果表明中国近海带鱼存在3个种,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2230~0.3822之间.形态学资料与生化资料的结果是一致的,也表明中国近海带鱼存在3个种,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连续的差异.3种带鱼中有2个新种,分别命名为南海带鱼Trichiurus nanhaiensis Wanget Xusp. nov.和短带鱼Trichiurus brevis Wanget You sp.nov. 相似文献
8.
9.
东海带鱼食性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带鱼摄食生态及东海食物网现状。根据2002年12月~2003年11月收集到的带鱼胃含物样品,对其摄食习性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带鱼全年摄食的饵料种类数共有60余种,鱼类和甲壳类为其主要饵料类群。带鱼的食物组成存在季节差异,春季以细条天竺鲷、磷虾和带鱼为主要食物;夏季以带鱼、磷虾、糠虾和刺鲳为主要食物;秋季以口足类幼体、七星底灯鱼和竹荚鱼为主要食物;冬季以带鱼、七星底灯鱼、小带鱼和糠虾为主要食物。摄食强度的季节变化并不明显(P>0.05),秋季最高,夏季最低;各个季节的主要饵料类群组成存在差异,鱼类饵料的重量百分比均最高;饵料多样性指数季节差异并不显著(P>0.05),秋季最高,冬季和夏季较低。通过与历史资料进行比较发现,东海带鱼的食物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已由过去以磷虾为主转变为以鱼类为主,同时表现出明显的同类相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11.
于1979年3-6月和1980年4—10月在东海北部获取了带鱼生殖鱼群。采用宏观和组织学方法,对2866个样本的雄鱼成熟状况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肛长在130-140mm,体重在20-40g的个体开始性成熟;肝长180mm以上和体重100g左右个体基本全部性成熟。当年早生群50%以上达到性成熟,翌年春季全部成熟;晚生群到翌年4月出现少量成熟个体,秋季全部成熟。雄带鱼一个世代的成熟过程在半年或一年中即可完成。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东海带鱼的生物学——Ⅰ.卵巢周年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东海带鱼Trichiurus haumela(Forskf(?)l)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目前对其生物学特性已进行了许多研究,但对卵巢周年变化的研究迄今还未见到较系统的报道。朱元鼎教授曾提出“……带鱼一年究竟产卵几次,每次排卵多少,排卵的方式与环境条件如 相似文献
15.
16.
比较了同一年度内春季和秋季产卵鱼群的个体生殖力,两者的第一批排卵量非常接近。经协方差调整后的第一批排卵量,春季为19852粒,秋季为19165粒,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批排卵量也接近,这可能是由于同一种群内,其各批的排卵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听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