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3—1974年宁夏区域地质调查队三分队在宁夏中宁地区发现了丰富的胴甲鱼类化石,其中有沟鳞鱼、桨鳞鱼和少量的珠鳞鱼科化石。这一发现不仅扩大了这类鱼化石的地理分布范围,而且为探讨西北地区早期华力西运动,提供了生物地层学方面的依据。本文引用的地层名称系宁夏区调队三分队命名。  相似文献   

2.
论湖北含中华棘鱼层位的时代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随着区测普查工作的广泛展开,近年来,中华棘鱼等鱼化石在湖北不断被发现。除湖北西部外,迄今已在鄂东武汉、圻春、黄石、大冶、阳新,鄂东南崇阳、蒲圻和鄂中京山等17个地点采获丰富的武昌中华棘鱼、异甲鱼(?)碎片和少量的亚洲棘鱼(?)及无颌类中的多鳃鱼等(图1)。然而,这些鱼化石的地质时代,还有不少争论,其  相似文献   

3.
安徽大别山地区首次发现硅质岩钱存超,黄俊(安徽省地矿局区调所)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所1994年在大别山岳西县境内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在“大别群”中深变质岩内首次发现一套硅质岩、变质砾岩、长石石英岩和绢云石英干枚岩为组合的表壳岩。硅质岩呈浅灰至灰...  相似文献   

4.
扬子地台西缘首次发现蓝刚玉郭健强,肖新全(四川省地矿局区调队)四川省地矿局区调队于1995年在扬子地台西缘开展1:5万区域地质凋查时,首次发现了蓝刚玉。蓝刚玉赋存在刚玉岩和蓝晶石脉中。岩石呈钢灰色,块状构造,位于辉绿岩侵入于震旦纪观音崖组的接触带上,...  相似文献   

5.
论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的地质时代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系统总结了关于近年来塔里木盆地重要储油层——“东河砂岩”年代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进展 ,包括 1)“东河砂岩”中发现晚泥盆世孢子和胴甲鱼化石 ;  2 )含砾砂岩段发现晚泥盆世盾皮鱼化石 ;  3)下泥岩段下部发现晚泥盆世孢子 ;  4 )下泥岩段上部和生屑灰岩段分别发现石炭纪初期第一、二孢子组合带 ;  5 )生屑灰岩段发现石炭纪初期的牙形刺 ;  6 )化学 -生物地层学研究结果指示 ,泥盆系 -石炭系界线应在“东河砂岩”顶面之上。据此 ,“东河砂岩”的时代应为泥盆纪。  相似文献   

6.
贵州海相三叠系十分发育、分布较广,大治组、安顺组内历因生物门类单一、化石不足,造成进一步划分、对比困难,一些组、段至今仍有争议。 1991年首地矿局科研所区调分队在开展旧州幅、天龙镇幅五万分—区调填图过程中,于早三叠世相变线南北两侧的“大冶组”、“安顺组”内首次发现数量丰富的牙形类化石,经初步鉴定计有Neospathodus;Neolun-  相似文献   

7.
1986年笔者在甘肃肃北县明水乡破城山北侧进行1∶5万区调时,于原称奥陶系砂井群及中上寒武统西双鹰山群中,采获了较多的三叶虫与小型无铰纲腕足类化石,经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林焕令鉴定三叶虫为Eoredlichia sp.,李守军鉴定腕足类为Obolus sp.。Eored~-lichia的发现在天山一北山区还是首次,这对该区下寒武统的划分对比、古地理与生物区系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地矿局第十三地质队一分队在山阳县芋园沟重晶石矿的普查过程中,于上奥陶统的千枚岩与薄层灰岩的接能处,在长200米,宽0.9米的范围内发现了Platystrophia sp。及Rostricellula sp。化石(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傅力浦审定)。该化石的发现,在秦岭奥陶纪地层中尚属首次。这对该区上奥陶统的确定、秦岭生物地层区的划分及与兴安岭、新疆、欧洲等地的地层对比以及对秦岭板块构造的研究,均具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曲靖附近的中、上泥盆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沈权 《地层学杂志》1991,15(4):270-277
<正> 曲靖附近有否中泥盆世艾菲尔期的地层?这是长期争论的问题,笔者野外调查确认曲靖附近有艾菲尔期地层存在。1978年云南地矿局区调队在曲靖西冲海口组之下发现了一套地层,测制了剖面,采集的鱼化石由潘江、王士涛鉴定,植物和轮藻由蔡重阳、卢辉(木丹)鉴定,新建了上双河组和穿洞组。西冲上双河组剖面如下(图1):  相似文献   

10.
在黑龙江省西部大兴安岭塔河县沿江林场六支线连河煤矿区出露的中生界白垩系下统九峰山组中首次发现鱼化石,从而为我省东、西部甚至东北地区陆相中生代晚期含鱼地层的直接对比,提供了新的鱼类化石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区域地质志》及地质图件公开出版审查验收会议,由陕西省地矿局主持,于1985年5月21至25日在西安市西北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地矿部科技委员会、地质矿产部地矿司秦巴协调领导小组、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出版社、北京大学、武汉地院、南京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省各野外地质队以及邻近各省区调队等33个单位的代表共60人。会议由地矿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程裕淇教授、地矿司区调处副处长陈克强高级工程师、陕西省地矿局总工程师尚瑞钧高级工程师等17人组成评审委员  相似文献   

12.
钟华邦 《地质通报》1990,(3):273-276+248
本文扼要介绍江苏地矿局区调大队在开展1:5万宜兴—溧阳地区地质调查过程中,于第四纪晚更新世地层中首次发现新石器。笔者认为,长江三角州地区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这一发现对第四纪地质学、古地理学、考古学、古人类学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宁夏纳缪尔期含鱼地层新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宁夏石炭纪纳缪尔期地层为海陆交互相,富含植物、海生无脊椎动物化石。在这套地层的上部首次发现了保存完整的鱼化石,为该套地层划分对比及沉积环境的恢复提供了新的证据。这一鱼群化石在中国石炭纪亦是首次发现。初步研究表明,该鱼群包括古鳕类(palaeoniscoids)和软骨鱼类中的近似于Listracanthus化石。根据埋藏特征推断,这些鱼类的沉积环境为近岸滨海,但可能非原地沉积。建议在宁夏采用土坡组作为岩石地层单位来代表本区原定为“靖远组”和“红土洼组”的地层,而仅将靖远阶作为年代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地矿局第四地质调查所一调队,运用变形构造理论,在吉林省通化县三半江找到大型优质石墨矿床。今年十月上旬,吉林、沈阳、天津地研所等单位,在一分队召开了研讨会。到会专家一致认为,这个队运用新理论、新方法指导找矿成效显著:正确建立了元古宙集安群的层序;科学地运用变质变形理论分析区域构造,发现了该区硼矿赋存规律;在省内首次运用组图方法在老变质岩区填  相似文献   

15.
胡松梅  邢立达  王昌富  杨苗苗 《地质通报》2011,30(11):1697-1700
记叙了中国陕西省商洛市邵涧村下白垩统东河群2个大型兽脚类恐龙足迹,并将其归于Megalosauripus isp.。 东河群的时代与热河生物群同期,邵涧Megalosauripus isp. 可能可与热河生物群的大型兽脚类恐龙之足部形态做简 单对比。此外,邵涧Megalosauripus isp.造迹者的体长约为7.4m,这意味着早白垩世的陕西中南部亦存在着大型的 兽脚类恐龙。邵涧Megalosauripus isp.的发现,不仅为中国早白垩世恐龙足迹增加了新的成员,而且为将来在该地 区下白垩统中发现大型兽脚类恐龙的骨骼化石提供了确凿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甘肃境内有经济意义的早白垩世含煤地层原先仅知是陇南的东河群。1984—1985年间甘肃省地矿局酒泉地调队在对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宗山区公婆泉乡管辖的驼马滩盆地进行煤田地质工作时,向笔者所在单位采送了不少孢粉样品,经段文海鉴定的73个样品中有23属32种,总计8187粒孢粉。取得了含煤地层时代为早白垩世的证据,随之认定了甘肃境内第二个有工业价值的含煤沉积。这一孢粉组合发现并不局限于说明地层时代,而对阐述古气候、探讨古环境、进行区域间地层对比,研究我国含煤地层的时空分布也有着不同程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1:5万区调,将本区原定下石炭统分解为长城系白湖群、蓟县系平头山群以及新建单位——中、上奥陶统黄石岭群。在前人定的中震旦统或蓟县系分布区的查干哈格以北发现了青白口系。将前人1960年在该区划定的前震旦系北山群、后来改定的下志留统勒巴泉群原定为前长城系。并在破城山南坡前人原定下二叠统分布区,首次发现了上三叠统的生物地层。  相似文献   

18.
四川盆地白垩系的划分,虽有若干方案,但都缺乏足够的佐证,尤其是生物地层资料较少。1977~1980年,盆地开展了20幅1∶20万区调联测工作,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及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地质部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地矿局研究所等单位的配合下,在白垩系中发现了大量多门类化石,从而提供了四川盆地白垩系划分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早三叠世奥伦尼克期含鱼化石碳酸盐岩结核在许多地区的海相地层中都有发现,如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欧洲北极圈内的斯匹兹卑尔根群岛`以及北美加拿大西部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等。在我国安徽巢湖、江苏南京龙潭、句容等地的下三叠统奥伦尼克阶斯密斯亚阶(Smithian)顶部泥岩中也发育有大量含鱼化石的钙质碳酸盐岩结核,俗称"鱼瘤",其中的鱼化石保存完整且精美。安徽巢湖的"鱼瘤层"位于斯密斯亚阶-斯帕斯亚阶(SmithianSpathian,简称S-S)界线之下,围岩为灰色薄层泥质灰岩与灰黑色含瘤泥页岩互层,指示当时沉积期水体安静,相对缺氧,处于还原环境。对"鱼瘤层"的成因分析表明,在酸性的海水中有机体在缺氧条件下分解可形成局部的碱性环境,使碳酸盐围绕有机体沉积形成结核。因此,"鱼瘤层"的存在指示当时的海水为缺氧的沉积环境。研究区"鱼瘤层"对应碳同位素值(δ13 C)为升高趋势,并由负值变为正值,且"鱼瘤层"的存在也可作为识别S-S界线的参考标志之一。基于现有碳氧同位素、孢粉学证据和菊石地理分布及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斯密斯期末期全球气候环境发生变化,海水表面温度较高,酸化且缺氧,引发一次小规模生物绝灭事件。"鱼瘤层"的形成、碳同位素正向漂移以及菊石纬度分异度的变化都是斯密斯亚期-斯帕斯亚期之交全球海洋环境事件(S-S事件)的不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地质通报》1987,(2):192-192
1985年12月,内蒙古地矿局在白颜花验收渣尔泰山地区12个图幅的1:5万区调报告。测区总面积为2000km~2。通过工作,查明了渣尔泰群底界不整合于太古界乌拉山群之上;新发现矿(化)点21处。 1985年12月,内蒙古地矿局在白颜花验收上护林、胡列也吐等6个1:20万区调图幅,总面积为20348.63km~2。 1985年12月江西地矿局验收了赣西地调大队区调一队承测的新街、泗溪、上高、南港等四幅1:5万区调最终成果。评审认为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找矿效果。如:确立了石炭-二叠系间的过渡层,划分出独立的填图单位;提出了区内晚古生代综合性沉积模式;对区内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作了较系统的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