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子平  吴晋平 《海洋学报》1992,14(5):107-111
本文介绍了在加拿大Saanich内湾进行的小型海洋生态系围隔实验中,观测了在低光照下Enersperse 700分散剂分散中国胜利原油的微生物降解及其与营养盐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分散原油作为微生物的基质有利于微生物生长,油浓度与菌数有正的相关性;氮和磷在微生物降解原油污染物中起着重要作用,高营养盐实验桶菌数高,分散原油降解速度也较快;在添加原油的实验桶原油降解过程,营养盐同时被消耗,而未添加原油的对照桶,营养盐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2.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其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综述海洋微生物微包埋培养技术的相关研究概况及应用进展。适于海洋微生物包埋的微球制备技术主要有:水油乳化法、膜乳化法、挤出法、微流体法等。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培养技术可用于海洋微生物生物多样性研究;慢速生长菌株的培养和分离及微生物传感器的制备等。随着研究的深入,该技术将在海洋微生物的研究方面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海洋微生物因长期适应特殊的生存环境而进化出特殊的代谢途径, 从而产生大量结构新颖、功能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 使海洋微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成为海洋新药开发的研究热点。文章以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和视角, 从海洋真菌和海洋细菌天然产物研究现状、海洋微生物天然产物的人工合成、海洋微生物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评估以及成药性评价等方面进行概述, 分析了当前海洋微生物天然产物状况和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海洋微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基础研究薄弱,目前对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的了解远远落后于陆地微生物,尤其是其研究方法亟待完善和提高。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概述了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及其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海洋真菌及其生物活性物质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海洋微生物种类繁多,是筛选新药的丰富资源宝库。近些年来,作为海洋微生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的海洋真菌正成为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详细概述了海洋真菌的定义、分布、海洋真菌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其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多样性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微生物由于其特殊的生存环境,往往能产生结构新颖、功能多样的活性物质,海洋微生物作为活性物质的新来源,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综述了近几年海洋微生物产生的抗肿瘤、抗心血管病、免疫调节剂、抗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现状及相关的研究技术和方法,展示出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巨大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在微生物的大家族中,不同的成员,有不同的习性。科学家们发现,有不少微生物的成员喜爱“吃”石油,它们的“吃”法很特别,通常是吸取石油中的碳作为自己的繁殖养料,然后再使石油降解氧化掉;其中三分之一的石油被微生物“吃”进了  相似文献   

8.
海洋微生物抗肿瘤活性产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环境造就了海洋微生物有别于陆地微生物的代谢途径,使他们往往能代谢生产与陆地微生物不同的结构新颖、活性独特的抗肿瘤活性产物,从海洋微生物发酵产物中已发现了很多抗肿瘤活性新化合物。本文按化合物结构类型归纳介绍近十几年研究发现的几类较重要的部分海洋微生物抗肿瘤活性产物。  相似文献   

9.
国外海洋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海洋生物是抗肿瘤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近十几年来,已从不同的海洋生物中分离鉴定了许多结构新颖的抗肿瘤活性物质,显示出诱人的研究开发前景。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外从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和海洋微生物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开发进展。  相似文献   

10.
海洋病毒在微生物食物环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从Azam(1983)等提出“微生物食物环”(Mi-crobialloop)的概念以来,微生物在海洋生态系中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所起的重要作用已成为海洋生态学的研究热点。Billen,G.等(1987)认为,浮游藻类、细菌、异养鞭毛虫和小型纤毛虫在微生物食物环中扮演主要角色:浮游植物初级生产所释放的溶解有机碳(DOC)被细菌利用,而细菌又被异养鞭毛虫和小型纤毛虫所吞噬。目前,由于对病毒在海洋生态系中重要作用的新认识,这一基本物流途径的完备性已受到质疑。病毒的介入使得微生物食物环中的物质流向更为复杂化,如图1所示。许多研究表明,病毒对传统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受海洋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近海赤潮灾害频繁暴发,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赤潮同时也影响了人类自身的生活、经济发展,甚至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赤潮已经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海洋灾害之一,如何有效防治赤潮,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目前治理赤潮的方法主要是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生物法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潜力。文章综述了生物防治赤潮中微生物防治赤潮的微生物种类,并对微生物防治赤潮的作用方式及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海洋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微生物作为海洋中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活性物质开发,环境污染治理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文章重点综述了海洋微生物中细菌、放线菌、真菌和微藻在抗病、抗肿瘤、保健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进一步加强海洋资源利用,推进"科技兴海"战略实施,充分挖掘海洋微生物资源蕴藏的巨大潜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海洋微生物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浩瀚的海洋世界具有高盐、高压、低温、寡营养等诸多特点。海洋中生存着丰富多样的海洋微生物,它们产生了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物质,如生物信息物质、药用活性物质、海洋生物毒素和生物功能材料等。其中海洋生物毒素是当前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它具有化学结构多样、分子量小、生物活性高及作用机理独特等诸多特点。几乎所有的海洋生物种类都有产毒的个体,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作为一个庞大的类群,海洋微生物产毒种类繁多,如细菌、真菌、放线菌以及微藻等。与此同时人们还发现海洋微生物与其它的一些生物毒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研究较多的河豚毒素源于微生物的的观点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和其它的毒素一样,微生物毒素既有对人类有害的一面,也有造福人类的一面,而微生物毒素在进一步研究利用中的优势地位也使人们对其投注了更多的目光。作者拟就海洋微生物毒素的产毒种类、毒素特点、检测方法以及资源化利用等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海洋微塑料污染与塑料降解微生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塑料垃圾在近海、大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均广泛存在,并不断累积,对海洋生态系统构成了重大威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本研究从环境生态和塑料降解微生物两个角度回顾了近几年相关方向上的研究进展,包括国内外海洋塑料特别是海洋微塑料在近海与深海等环境中的分布与丰度,以及近海、大洋等环境中降解菌多样性及其降解机制。总体而言,微塑料广泛分布在多种海洋环境,特别是在河口和近海的海水和沉积物,近岸沙滩,以及大洋环流中心;目前已报道的塑料降解菌及其降解酶主要来自陆地土壤和塑料垃圾处理环境,并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降解菌和降解酶的研究最为深入。当前,中国科学家已在近海、大洋深海(深渊)以及极地等大洋环境中,开展了微塑料分布特征和丰度调查,并在生态危害方面开展了研究,但在海洋塑料降解微生物方面还鲜有报道。塑料在海洋环境中的最终归宿以及微生物在塑料降解过程中的作用亟待评估,建议在大洋深海科考中整体布局、联合开展这两个方面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几种海洋附着生物对海洋用钢影响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化学仪器进行自然腐蚀电位、线性极化和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的测定,来研究微生物粘液膜和大型附着生物的藤壶、牡蛎、苔藓虫、蜾赢蜚及藻类的覆盖层对碳钢、低合金钢等海洋用钢腐蚀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浸海初期(10天左右)试样表面形成的微生物粘液膜具有某一程度的保护作用,尔后随着浸海时间的延长,保护作用减小,腐蚀率变大;几种大型附着生物覆盖层的保护作用大小的顺序如下:蜾赢蜚>藤壶>藻类>苔藓虫>牡蛎。  相似文献   

16.
用长效肥料提高微生物分解海面油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和磷是限制海洋油污生物降解的重要因素,采用可被微生物分解的两种蜡的混合物,把含有10:1的氮和磷的无机盐粉末包埋起来,制成亲油性且能与油膜漂浮在一起的长效肥料。在室内进行促进海水表面柴油油膜的生物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长效肥料有促进油膜中烃类氧化微生物的生长和柴油的生物降解作用,实验9天除油率达到57 4%,对照实验仅24.5%。  相似文献   

17.
海洋是生命资源的宝库,地球上的生物80%存在于海洋,海洋生物物种远比陆地生物丰富和复杂。海洋微生物是海洋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海洋自然资源。近些年来,海洋微生物胞外多糖独特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在海洋生态学、微生物学特别是药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海洋微生物胞外多糖的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18.
廖然  马辉 《海洋学报》2011,33(6):79-84
光学散射方法被广泛用于获取海洋微生物的形态和浓度信息.通过测量散射光的空间分布可以测量海洋微生物的形态和浓度;而最近发现,散射光的偏振特征却对细胞内部亚微米级散射颗粒更加敏感.把海洋微生物等效为粒径远大于入射波长的“米氏”粒子和远小于入射波长的“瑞利”粒子的混合体,以两种不同粒径的实心球作为微生物偏振光散射模型.利用蒙...  相似文献   

19.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微生物群落在海洋的碳、氮[4]、磷 [6]和硫 [14]的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是海洋微食物环的重要组分 ,作为分解者和二次生产者 ,影响着颗粒有机物的溶解与沉降、溶解有机物的形成和消耗、无机营养盐的形成等生态过程 ;有些微生物是初级生产者 ,能通过光合自养、化能自养等营养方式生产有机物。早期的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建立在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技术的基础上。然而由于培养条件与自然条件的差异 ,实际上培养所得到的只是自然环境中的少部分菌种(0.001 %~15 % ) [2,5,12,25],而且往往加入了浓度远高于自然状况…  相似文献   

20.
共附生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海洋的特殊生境使海洋生物具有与陆生生物不同的生理性状,并产生许多结构新颖,作用特殊的活性物质,许多海洋微生物与海洋藻类和无脊椎动物处于共生,共栖,寄生或附生的关系中,迄今为止,已从这些共附生微生物中发现了许多具有不同生物学活性的物质,包括毒素,抗生素,抗肿瘤活性物质,酶类。色素等。并有许多已具有工业化生产价值。本文主要介绍海洋共附生微生物的共附生机制及其产生的活性物质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