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迎难而上     
上个月的《南国早报》披露了广西国土资源系统查处土地违法凸显"四难"的事实,笔者读后感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据该报披露,由于在查处土地违法案件中存在制止难、查处难、执行到位难、处理责任人难等问题,目前,全区还有各类土地违法案件434件未进行立案处理,还有486件土地违法案件未执行到位.  相似文献   

2.
针对土地违法案件发现晚、查处难等问题,漯河市国土资源局从"发现得早、制止得住、查处得了"三个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土地执法长效机制,有效遏制了违法用地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聊城市东昌府区国土资源局根据上级的要求和部署,针对土地违法违规案件制止难、查处到位难的现状,相继开展了土地执法“百日行动”、“专项整治行动”、卫片执法检查等各种工作。着力落实了“三包”措施,使辖区内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包片巡查,案件制止及时有力。村级土地管理信息员负责及时传递反馈本村违法用地信息,坚持全天候巡查,发现苗头马上制止,并在第一时间上报;乡镇国土资源所具体负责本辖区内违法用地巡查工作,3~4个乡镇划为一个片区,每周一、三、五片区集中巡查,二、四、六各乡镇所独立巡查;国土分局监察科、执法队重点负责辖区内各乡(镇)办事处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督察与指导,凡遇有重大案件联合出动。形成了严密的村级土地管理信息员、乡镇国土资源所、片区、国土分局四级全天候、无漏洞春季动态土地执法巡查网,确保了全区违法用地早发现、早制止。二是包案查处,案件处结切实到位。对于涉及违法占地面积小、发现制止早的土地违规案件,由案件主办人从案件调查到查处结束,全程负责,一包到底;一般性违法占地案件,由国土资源分局分管领导亲自督办,并由主要领导审核,直到案件查处到位为止;重大或疑难案件的查处,采取由区政府领导牵头,有关乡镇及政府部门组成联合办案组进行查处,并及时与市国土资源局沟通协调,确保违法占地案件对事对人查处双到位。三是包访维稳,土地矛盾提前化解。  相似文献   

4.
针对土地违法案件发现晚、查处难等问题,漯河市国土资源局从"发现得早、制止得住、查处得了"三个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土地执法长效机制,有效遏制了违法用地行为的发生。建立统一的早发现、早报告土地  相似文献   

5.
临沭县针对基层土地违法行为,建立起发现、报告、制止、查处、消除、问责的"六位一体"的执法监察长效工作机制。通过改革执法监察体制,壮大执法监察队伍,增强执法监察科技含量,完善执法监察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国土资源基层土地违法案件发现难、制止难、查处难的问题,为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针对土地违法案件查处难、执行难的突出问题,湖南省石门县国土资源局坚持贯彻"预防为主、堵疏结合、恩威并举、依法查处"的原则,本着既要严格执法处理问题,又要考虑违法当事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以来,孟州市国土资源局与市检察院建立起涉嫌国土资源犯罪案件移送检察院全程介入机制,以切实加大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打击力度,解决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难、移送难,规范国土部门执法程序等问题,同时也便于更好地落实"两法衔接"工作。该机制明确了检察机关对国土部门提供的涉嫌国土资源违法需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案件具体的介入方式。一是国土部门对发现违法占地、破坏耕地等行为认为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首先将案件移送至人民检察院,提请人民检察院对案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郑州市处于"抢抓机遇、奠定基础、确立地位"的关键期,高强度、大规模的土地开发活动对本来就稀缺的国土资源是一个严峻考验。然而,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郑州市国土资源局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违法占地案件发案率连年下降。2015年5月,国土资源部调研督导组对郑州市土地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搭平台,创新执法监察工作手段。为有效解决国土资源违法违规行为"发现难、制止难、查处难"问题,构建"天  相似文献   

9.
针对土地违法案件发现晚、查处难等问题,漯河市国土资源局从“发现得早、制止得住、查处得了”三个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土地执法长效机制,有效遏制了违法用地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在查处土地违法案件时,常常会遇到违法当事人不配合调查的情况,因国土资源行政机关无强制取证权,往往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想处理,但又缺少当事人的自认证据材料,一旦产生行政争议,容易引起败诉;不处理,将无法有效惩处违法,甚至有可能带来行政机关玩忽职守或渎职的后果。为此,笔者在实践中尝试采用送达《询问通知书》的方式,来破解土地违法案件调查取证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提起"国土资源执法难"这个话题,人人都会说难。即便是干了几十年的"老执法",也常常是一声叹息。究其根源,既有制度、体制不健全的原因,也有执法不严、查处不力的原因。但笔者认为,未能在萌芽状态制止违法占地行为是导致土地执法难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一旦问题出现,就应该早发现、早制止。否则,时间拖长了将一发不可收拾。同样,土地执法亦如此。违法占地行为发现得越迟,查处难度就会越大,给违法者和政府带来的损失就会越大。因此,土地违法必须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这不仅可以减少那些违法占地者的损失,还能将违法占地制止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2.
正按照自然资源部"三定"规定,执法局的主要任务是拟订自然资源违法案件查处的法规草案、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并指导实施。查处重大国土空间规划和自然资源违法案件,指导协调全国违法案件调查处理工作,协调解决跨区域违法案件查处。指导地方自然资源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组织自然资源执法系统人员的业务培训。  相似文献   

13.
<正>"通过大屏幕亲身了解到从受理违法线索到及时下达指令,从执法检查人员接到指令赶赴现场再到违法行为处理完毕并当场回复反馈的执法全过程。依靠科技进步构筑的这个执法监察监管平台投入使用,就像‘天眼’一样,时刻监护着国土资源的安全,使我们能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并快速查处违法占地。同时还有效地破解了一直困扰我们的‘发现难、制止难、查处难’问题。"在焦  相似文献   

14.
<正>"执法难,难于上青天。工作经费难保证,偷摸违法发现难。建建停停打游击,你走我干制止难。人身安全难保证,临危执法一线悬。阳奉阴违当面笑,拒不配合查处难。申请执行不接收,土地执法无利剑。干部群众不信任,再去执法难上难。"一首打油诗,道不尽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的苦与酸。近年来,平顶山市国土资源局卫东分局立足现实,整合执法力量,采用网格化执法,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新路子,使辖区违法案件的数量明显减少,土地管理秩序明显好  相似文献   

15.
"执法难"的问题一直是困扰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一大难题,也是国土资源管理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主要表现为违法行为发现难、制止难,违法案件调查取证难、处理难、执行难.近年来农村村民用地需求与上级批准的计划指标产生了较大矛盾,土地违法案件时有发生,形势不容乐观,我县农村村民违法用地建房在一些地方进入了高发期,而且呈现出难以制止的势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6.
“对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不断加大,公开查处了一批典型违法案件。但查处的违法案件数量和违法用地面积大幅上升的事实也说明,曾一度被遏制的土地违法势头在一些地方有所反弹,地方政府主导、‘以租代征’仍是当前主要的违法形式。”这是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局长张新宝对日前通报的2006年全国国土资源执法情况进行分析时说的。  相似文献   

17.
一、预防为主,预防和查处相结合 多年来,国土资源执法难的问题一直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违法案件量大面广,以致出现法不责众的局面;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执法手段软弱,执法的对抗性越来越大,抗拒执法的现象时有发生;执法机制不完善,按现行法定程序规定,办案时间拖的太长,缺乏强有力的制止手段;政府自身“先上车,后买票”的违规行为,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不仅给国家、集体和个人造成极大的损失,而且查处这些案件也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18.
<正>根据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办法第16条、第17条、第18条、第25条的规定,规定查处违法案件的程序为①发现—②制止—③立案—④责令停止土地违法行为通知书—⑤行政处罚决定书—⑥送达—⑦结案等七个环节。这七个环节规定了查处违法案件的具  相似文献   

19.
正专项整治行动过后,湖南省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就是按照国家稀土整治工作总体部署要求,完善稀土整治长效工作机制。多部委正挥刀斩向非法稀土产业链,让"黑稀土"无法"漂白",从而遏制稀土盗采。日前,工信部、公安部、国土资源部、环保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安监总局等八部委联合发布了《打击稀土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方案》。方案要求,查处非法稀土开采行为;查处违法违规稀土生产行为;查处流通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核查稀土出口企业产品来源情况;查处重点案件;建立稀土企业生产经营档案等。此次"打黑"行动历时半年,时间跨度超过往年。  相似文献   

20.
问题一:违法案件查处工作总体要求案件查处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处理到位。事实清楚是指违法案件涉及的违法主体、目的、用地位置、地类、面积、权属、规划、审批、建设现状等基本情况要清楚;证据确凿是指取得的证据必须客观真实,与违法事实相关联,且证据取得符合法律的规定;定性准确是指依据违法事实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违法案件作出准确定性;程序合法是指违法案件的调查和处理都要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