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景秀艳 《福建地理》2003,18(1):33-36
本文从分析福建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特点、宗教旅游资源区域组合状况及境内外客源市场入手,阐明福建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势,指出福建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在今后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2.
泉州市宗教旅游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素红 《福建地理》2002,17(2):48-50
泉州市宗教种类繁多,被史学界喻为“世界宗教博物馆”。宗教旅游资源丰富,独具特色。本文分析其宗教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分析福建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特点、宗教旅游资源区域组合状况及境内外客源市场入手,阐明福建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势,指出福建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在今后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4.
闽南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闽南地区有着丰富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其具有鲜明的特色、独特的文化内涵,但是在地区旅游开发中却未被充分的挖掘。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对闽南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分析,把握其历史发展渊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着重提出闽南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开展系列宗教文化活动,提高旅游吸引力;联合巡礼,合作促销;集中力量,择优开发;开发多样化的宗教文化旅游商品;确定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现代管理制度和利益分配机制;努力开拓客源市场;实施可持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在特定地理环境中所形成的宗教景观及其文化内涵是一定地域内最具特色、最具魅力、最具影响的文化表征之一,宗教也因而成为特定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旅游生产力要素。以长沙市开福寺宗教民俗旅游区为例,在拥有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其宗教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可行性,并重点探讨该旅游区旅游项目设计和策划的要点,包括对旅游区进行环境整治、营造宗教氛围;完善区域旅游产业要素结构,以及开展宗教文化活动,拉动旅游消费市场等。  相似文献   

6.
试论德宏宗教文化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文化既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古今中外,人文旅游景观中的宗教文化内容都是游客为之注目的亮点。在新阶段,德宏州的旅游业要得到较大发展,就不能忽视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在挖掘德宏州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如何对德宏州宗教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问题,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宗教文化的继承、传播、交流和研究,从而提出了建设德宏孔雀湖宗教园,将宗教文化打造为德宏旅游特有的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7.
闽台旅游地理差异与福建对台旅游产品开发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从旅游地理角度看,福建与台湾两省关系特殊。福建对台旅游产品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意义,地理差异是旅游客流的根本动力,目前,福建对台旅游产品开发还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应当科学地分析闽台旅游地理差异。提出合理的对策,从地理差异的角度审视闽台旅游资源,发现福建对台旅游资源界定上存在误区,森林是生态旅游资源,温泉疗养旅游资源,祖地旅游资源,民俗旅游资源等并非福建重点地台旅游资源,盲目开发这些旅游资源不能取得预期的效益,从实际地理差异出发,具有空间组合优势的自然旅游景观,祖籍地的历史文化旅游景观,祖庙宗教旅游景观等是福建重点旅游资源,从地理差异的角度审视对台旅游产品,存在产品开发误区,寻根旅游产品的市场化的程度偏低,宗教旅游产品的内涵单一,观光旅游产品缺乏特色,休闲旅游产品品位偏低,从闽台旅游地理差异的实际出发,本文提出福建对台旅游产品开发策略要提高旅游产品的历史文化含量,提高旅游产品的科学文化含量,加强旅游产品的可参与性,调整旅游产品的线路排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东南亚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指出东南亚旅游资源具有独特区域特色,尤其是热带风光、海滨景色、火山美景、宗教文化、民俗风情十分突出。作者还分析了东南亚独特景观的形成背景,认为地跨赤道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地质构造,根深蒂固的宗教文化,是形成该区域旅游资源特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林明太 《福建地理》2004,19(3):30-34
本文在分析了莆田的宗教、历史、建筑、戏曲、语言、民俗等文化资源的特色和目前其旅游开发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莆田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应加强资源整合,推出富有莆田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加强宣传促销,提高知名度;注意旅游从业人员教育,提高文化素质;坚持文化资源高品位旅游开发原则,防止“庸俗化”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郭泉恩  钟业喜 《地理研究》2016,35(2):377-389
基于层次熵和模糊评价法,从性质、规模、品位、适游期和市场认知度等方面评价江西省宗教场所旅游资源,再从资源禀赋、城镇依托、交通可达性和人口经济基础等方面评价资源较好场所的旅游开发适宜性,最终根据其在评价子系统所得的分值划分出高适宜性、较高现实适宜性、较高潜力适宜性和低适宜性。研究结果:历史文化价值、奇特度、美感度和知名度影响力是决定江西省宗教场所旅游资源价值的核心要素,资源禀赋条件和人口经济基础是江西省宗教场所旅游开发适宜性的主要限制因素;大多数场所仍属潜在适宜性开发类和低适宜性开发类,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政策,优化等级结构,可构建“环鄱阳湖宗教旅游圈”。此外,克服了AHP法确定权重主观性较大,以及不同交通出行方式下宗教场所可达性差异较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定量评价宗教场所旅游开发的适宜性,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适宜性的场所提出针对性的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