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珠海地理位置优越,岸线资源丰富,建港条件得天独厚珠海位于西江出海河口地带,西江干流磨刀门及其支流鸡啼门、虎跳门等水道经此注入南海,优越的地理位置,广阔的经济腹地,赋予港口建设良好前景。境内有内河航运里程546.7公里,大陆沿海岸线166.3公里,加上岛岸线541.0公里,海岸线总长707.3公里,海河岸线资源极为丰富。在绵长的海河岸线中,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为建港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莆田市人多地少,陆地资源有限,可利用的土地不多,但海洋资源丰富(海域而积1.10万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336千米,湄洲、南日海岛岸线107千米),特别是辖区水域兴化湾、平海湾、湄洲湾三大港湾有半岛或岬角环抱,形成了"口小腹大"的港口,水深港阔、不淤不冻、风平浪静,航道深宽顺直、岸线资源丰富、地质条件良好,这就决定了莆田要实现长期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将越来越依赖于这"三湾".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北仑港区水流特性和环境水质现状的评述,本文建立了二维迎流有限元水流和水质数学模型,对港址所在的金塘水域作了流场和水质的验证计算,进而计算预测了北仑港二期工程投产后,所排污水对北仑作业区和金塘水道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三都澳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的宁德市飞鸾地区,为中国海岸线的中点。海域水深湾阔,口小腹大,不冻不淤。深水岸线长73千米,是中国目前最好的深水港北仑港的5倍。10米以上深水域170多平方千米,在任何潮位上都可以随时航行和停泊30万吨巨轮。港外排列着青山、斗帽、鸡公、车安、  相似文献   

5.
鲁南沿海建港条件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岸线长达700多公里的鲁南沿海大部分属基岩港湾式海岸。岸线曲折,港湾众多,水深条件良好,没有泥沙淤积之患,工程地质条件特别优越,是我国北方一个极好的建港地段。从胶州湾到海州湾北部,有许多地方具有建港条件,有些地段甚至可以建设现代化的深水大港;除青岛港和正在动工兴建的石臼所港外,  相似文献   

6.
海岸线长达700多公里的鲁南沿海大部分属基岩港湾式海岸。岸线曲折,港湾众多,水深条件良好,没有泥沙淤积之患,工程地质条件特别优越,是我国北方一个极好的建港地段。从胶州湾到海州湾北部,有许多地方具有建港条件,有些地段甚至可以建设现代化的深水大港,除青岛港和正在动工兴建的石臼所港外,还有许多地方也具备建设大  相似文献   

7.
大榭岛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的中段,处于长江黄金水道和全国黄金海岸线的“T”型交汇点,距宁波市东中心约40千米,至上海直线距离约100千米。舟山群岛是大榭岛的天然屏障,北仑港域前的国际深水航道是大榭岛的门前便道。大榭岛本岛面积30.84平方千米,其中平原面积16.  相似文献   

8.
海洋是山东国土的特色和潜在优势。山东濒临黄渤海。海岸线长3121公里,占全国的1/6;海域面积近15万平方公里,与陆地面积相当;有岛屿326个,总面积136平方公里,岛岸线总长737公里;水深2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面积29000平方公里,潮间带滩涂面积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陆和岛屿的海岸线总长约32000多公里,海岸线上有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海湾160多个,绝大多数常年不冻,除河口区外,大部分不淤或很少淤积,具有良好的建港自然条件。据统计,全国宜建港的海湾和大河河口近120个,宜建港的岸线总长超过900公里,其中深水岸线总长400多公里;可供建设中级泊位以上的港址有160多处,其中可供建设万吨  相似文献   

10.
发展海洋经济强化海洋管理王曙光山东省海洋与水产厅山东省濒临黄渤海,海岸线长3121公里,占全国的1/6;海域面积近15万平方公里,与陆地面积相当;沿岸有326个海岛,总面积136平方公里,岛岸线总长737公里;水深20米以内的浅海面积2.9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1.
浙江是个海洋大省,全省有6500公里的海岸线(其中大陆岸线2200公里),3061个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以及4.24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港、渔、景、油、涂、海洋能等资源在全国都占有很高的份额。 浙江全省共有可建万吨以上泊位的深水岸  相似文献   

12.
胶州湾位于黄海的西缘中部,山东半岛的南岸,近似椭圆形,面积400余平方公里,其中零米等深线以下面积298平方公里,0—2米水深115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40%,湾口在湾的东南部,宽约3公里,是与黄海相连的唯一通道,湾口及湾的中部为深水区,水深达30米以上;是天然深水航道。胶州湾及周缘地质结构以北东向构造线为主,组成地壳的基底岩  相似文献   

13.
海洋是福建省莆田市的优势和希望, 全市国土"七海二山一分田",海岸线曲折绵延,拥有湄洲湾北岸、平海湾、兴化湾南岸三大港湾和湄洲岛、南Et岛两大宝岛以及“中国少有,世界不多”的湄洲湾天然深水良港。全市海域面积约1.1万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长336千米,海岛157个,湄洲岛、南日海岛岸线分别为36千米和71千米;  相似文献   

14.
梅山港水道位于杭州湾以南、舟山群岛西侧的穿山半岛与梅山岛之间,是象山港口北岸沿岸小型潮流通道。根据历史资料,对梅山港水道岸线变迁、滩槽变化、纵剖面变化、横断面以及区域冲淤变化等进行了定量的研究。结合实测水文泥沙、地貌形态、沉积、人类开发活动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梅山港水道平面形态轮廓深受沿岸历史围涂筑塘的影响;梅山港水道整体上处于缓慢淤积的趋势;水道平面形态和泥沙运移特征具有涨潮槽的特性;七姓涂围涂工程等人类活动可能加剧梅山港水道的淤积过程。  相似文献   

15.
利用单波束测深仪和蚌式取样器进行了日照石臼港扩建码头西侧约50km~2海域1:2 000~1:10 000的水深地形测绘和底质分析工作。调查结果表明,日照港西部海域可分4个水深区,其地形和沉积特征如下:1)航道区,浅水航道区等深线平行于码头岸线,水深11m,经过疏浚已形成向南倾斜的四级阶梯地形,疏浚中心处水深24m。航道区底质以分选中等的砾砂为主;2)港池区,水深6 m,等深线与港池岸线平行,水深向南渐增,海底地形平坦,坡降比3‰。底质以分选较好的粉砂和砂质粉砂为主,近岸有少量分选较差的泥质砂质砾;3)涛雒-付疃河口区,水下三角洲地形明显,5m以浅等深线呈弧形向东南方向凸出,坡降比最大可达14.2‰,底质类型为分选极好的砂和粉砂质砂;4)浅海区,海底地形平坦,平均坡降比1.9‰,6~10m等深线呈NE-SW向平行向外海增大,近南扩码头端向东偏转,底质类型为分选好的砂质粉砂和粉砂,并呈平行于海岸线向深水区呈粗-细-粗的带状分布。底质类型分布与水深条件基本吻合,但深水区出现的底质粗化现象,分析认为可能与南扩码头的挑流作用有关,海底沉积物呈向南运移趋势。  相似文献   

16.
伶仃洋汇集虎门、蕉门、洪奇沥和横门等珠江水道的来水、来沙,使海区内淤积日甚,浅滩广袤。东、西两航道把浅滩分为东滩、中滩和西滩。 西滩位于伶仃洋西侧,在蕉门、洪奇沥和横门的口外,北起蕉门口的鸡婆沙,向南有万顷沙尾的沙仙尾滩,横门滩,进口浅滩,直到淇澳岛北端的滩地。南北延伸达30余公里,东西宽约10余公里。这片滩地至今尚在发展中,前缘已直逼西航道(即伶仃航道),使西航道变窄变浅,自然水深不足10米。  相似文献   

17.
湛江湾溺谷型潮汐水道的发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湛江湾位于粤西雷州半岛东北侧,规模巨大的溺谷型潮汐水道沿南三岛与东海岛之间的通道深入陆地50公里以上,湾内水深浪静,建港条件优越,已建成为一个重要的具有商港、军港、海洋石油勘探基地和远洋渔业基地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本文依据我所1961—1978年期间多次水文泥沙、地貌和第四纪地质调查资料,分析湛江湾溺谷型潮汐水道的发育问题。  相似文献   

18.
厦门港深水航道整治工程潮流模型试验和泥沙回淤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徐啸  郑久清 《台湾海峡》2003,22(1):92-101
对厦门港深水航道潮汐水流试验研究和泥沙回淤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58km长深水航道范围内泥沙总回淤量为 2 80× 1 0 4 m3 a,其中海沧进港航道的墓前礁浅段和猴屿南的嵩鼓水道仍然是回淤率较大的区段 .此外 ,海沧港区的西端由于码头突出原岸线 70 0多米 ,落潮流被挑离码头 ,形成大尺度回流 ,不仅增加了回淤量 ,对船舶靠泊也不利 .对强波浪条件下泥沙集中淤积问题的研究计算结果表明 ,一次大风浪可能造成的回淤率并不大 ,外航道范围内一次大风浪过程 ( 2d)的回淤率不大于 9.0cm d ,内航道不大于 5.0cm d ,港内不大于 2 .5cm d .  相似文献   

19.
对堆积海岸平衡岸线轮廓的三个表达式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其中平衡岸线轮廓表达式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潮流作用对岸线塑造的影响,适用于对凹岸和沙质海岸岸线轮廓的分析,同时也适用于对凸岸和淤泥质海岸岸线轮廓的分析,因而较基本平衡岸线形态方程和B.A.保保夫堆积岸弧方程适用范围更广。利用平衡岸线轮廓表达式,对舟山群岛金塘山和册子山附近水道的两段岸线轮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岸段均为堆积岸弧,且理论弧长与实测弧长、理论半径与实测半径的值接近,说明理论岸线与实际岸线形态吻合得较好,同时,金塘山西部岸段较册子山西部岸段岸线形态更趋稳定,但两岸线均未达到稳定状态,目前仍处于演变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贝水 《海洋信息》1994,(4):11-12
1 开发现状 我国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大陆和岛屿沿岸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海湾有160多个,宜建港的海湾和河口也有120个左右,深水岸线总长400多公里,绝大多数地区常年不冻,因而具有优越的水运及建港条件。经过多年勘探研究,可建中级以上的港址有160多处,其中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约40处,5~10万吨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