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刘志刚 《河北地质矿产信息》2003,(1):29-32
针对当前河北平原深层地下水开采资源评价、开发与管理中普遍关注的若干问题(深层地下水开采资源的构成、深层水开发利用的环境约束条件、深层水的循环特征、深层水的越流模式及深层水的可恢复性)进行了较深入讨论,并提出了在2010年南水北调来水前深层水的开发方案,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4.
天津平原地面沉降条件下的深层地下水资源组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根据天津平原地面沉降监测结果,采用水量均衡法,计算出深层地下水开采量中,浅层地下水越流补给量占38.2%,粘土性压密释水量占41.3%,弹性释水量占 5.6%,侧向流入量占14.9%.在控制地面沉降的条件下,深层地下水持续利用的对策是调整开采三维布局,适度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对深层地下水的越流补给. 相似文献
5.
海河流域中东部平原区深层地下水补给与释水机制探讨——兼谈深层地下水资源可利用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近30年以来海河流域中东部平原区深层地下水实际开发利用状况的分析,阐明了深层地下水资源实际利用的特殊性;从深层地下水的自然属性出发,通过对深层地下水补给与释水机制及其开采过程中激发释水效应的剖析,揭示了深层地下水自然释水和开采条件下释水的规律,提出了便于实际应用的广义“深层地下水释水”理念。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深层地下水储量资源的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6.
沧州水资源严重匮乏,深层地下水超采严重,水位连年下降、地面沉降加剧,为保护深层地下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保护深层地下水的一些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和论述,并提出建议,实现有效保护深层地下水,改善地下水环境。 相似文献
7.
8.
分析了焦作市中深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中深层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区划,中深层地下水资源潜力分析和开发利用规划,提出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地下水中深层监测工作等七个方面的中深层地下水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河北平原深层地下水中氟含量与锶同位素组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河北平原深层高氟地下水进行了研究,发现地下水中的氟含量与锶同住素组成(^87Sr)在水文地球化学性质上有3个相似点和一个明显的差异:①wsr和F一有相同的矿物来源,例如黑云母、角闪石等,这可能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参河北平原深层地下水的^87Sr值和其中的F含量具有相似的分布规律,高值区都分布在子牙河附近及其以东的地区;(3)^87Sr/^86Sr比值(或^87Sr)与F-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都是水-岩作用“时间积累效应”的结果。二者的差异在于最大值的分布区不一致:δ^87Sr最大值分布区在子牙河一带,而F-含量最大值的分布区在吴桥-东光-沧州一带。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锶同位素对研究高氟地下水的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和生态效应的良好示踪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河北平原地下水资源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河北平原是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自70年代以来大量动用地下水的储存量,导致山前局部地区浅部含水层疏干,中东部平原深层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并诱发了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河北平原地下水总补给量约139.62×108m3/a,可采资源为107.75×108m3/a.1985~1995年地下水平均开采量133.1×108m3/a,即平均超采25.35×108m3/a,其中深层淡水超采10.01×108m3/a.本文提出调整布局,充分挖掘地下水资源潜力.河北平原中东部咸水分布区的浅层淡水分布面积17857km2,尚有约20×108m3/a的开采潜力.节约挖潜,调整产业结构,使工农业结构及人口适应水资源的承载力.合理调控地下水的开采深度,浅层水循环交替积极,具有开放性和可恢复性,采补均衡的着力点应放在浅部.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点,在于维护浅部地下水动态均衡上.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地下水开采潜力评价方法主要采用单个指标进行评价,难以全面科学地反映地下水开采潜力的影响要素。地下水的空间分布、动态变化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开采技术等多个因素影响,也与自身调节有关,这与生态位理论的观念吻合。文中提出地下水生态位的定义、计算公式;对河北平原9个主要城市进行地下水生态位计算、聚类分析,分析其地下水开采潜力;并与传统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除保定、秦皇岛和廊坊外,其他城市的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大致相似;差异分析说明地下水生态位的评价方法更全面、科学合理且符合实际。生态位理论将为地下水开采潜力评价分析提供一种新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开采条件下河北平原中部咸淡水界面下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北平原中部上层咸水入侵下层淡水已造成局部地下水污染,本文调查统计了地下水质监测资料和2700多眼深井孔的测井物探资料。以水化学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从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开采利用状况入手,对研究区咸淡水界面下移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咸淡水界面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年均下移约0.4m,开采地下水造成上下层水头压力变化,加大上部浅层水向下越流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由于地下水持续超采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其根源在于人类活动强度超出了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并缺乏及时有效的预警。为了构建更符合河北省实际的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体系,解决以往预警方法需要设置固定的水位、水量预警区间值,水位的区域差异导致的宏观性评价困难、工作量巨大且无法动态修正的问题,从地下水的资源属性和社会属性出发,采用指标体系综合分析评判法,建立承载本底、承载状态2个层面的承载能力评价体系;采用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为主,水位变化幅度加以修正的“双控联动”预警方法,实现两指标的动态联动且无需设置固定的水位、水量区间。研究表明河北省地下水资源承载本底整体较好,但由于开发利用程度高,承载状态多处于超载状态,承载能力太行山中南部高于北部及燕山山区、坝上地区,山前冲洪积平原优于中部湖积平原和滨海平原;受咸水分布、工农业生产取水量大等因素影响,地下水红色及橙色预警区域主要分布于河北平原中部冲湖积平原的沧州、衡水地区、太行山山前平原邯邢交界区域及城市市区周边。评价及预警结果与河北省实际情况吻合。该评价方法具有区域适用性强、可操作性好、数据易获取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以区域自然地理及地质历史分析为基础,以环境同位素及大陆盐化咸水后期变化为实证依据,重塑了末次盛冰期以来河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流模式演变。研究发现,末次盛冰期以来河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流系统经历3个演变阶段:(1)距今18~15ka的低海平面时期,接受持续补给,地下水得到充分交替,发育穿透达到或接近第四系底界的区域水流系统;(2)距今15~12ka的海平面急剧抬升期,地形势差减弱,发育穿透第三含水层组的早期中间水流系统,与此同时区域水流系统趋于停滞;(3)距今2.5ka以来,现代河流地貌成形,高位河床与低位河床及河间低地的势差成为主要驱动力,发育穿透第一及第二含水层组的晚期中间水流系统。随着海平面抬升,后期发育的水流系统切割前期水流系统的一部分并叠置其上。因此,现今河北平原第四系的地下水流系统乃是不同演变时期地下水流系统的时空四维集合体。其他濒海平原,乃至侵蚀强度随时间减弱的内陆盆地,都有可能出现类似图景。距今12ka前后形成的大陆盐化咸水,由上升水流带到浅部,导致浅层咸水以及土地盐渍化,乃是河北平原水资源利用及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关键性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潜力与生态环境地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潜力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评价项目,是首批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之一。此项目已经完成,在水工环境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绩。本文对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潜力与生态环境地质进行了综合研究;提出了本次研究的目的任务及预期目标;对以往工作进行了评述;阐释了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系统地总结了本次工作的成果;最后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河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氦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河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He同位素进行比较分析,根据过剩He(4Heexc)、3He/4He比值、δ3He值分析认为,河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He同位素有5个特征:(1)地下水中过剩He浓度沿着地下水的流向而增高;(2)地下水中的过剩He浓度随着地下水埋深加大而增高;(3)满城—沧州剖面上过剩He浓度大于石家庄—衡水剖面上的过剩He浓度;(4)河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主要是由大气降水补给的;(5)衡水热水过剩He浓度很高(>674 83×10-8cm3STPg-1),这表明以放射成因He为主,地幔成因的He极少。另外地下水的3He/4He比值、R/Ra、δ3He值是判断氦源的一个灵敏的指示剂。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过量开采已经引起北京平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降落漏斗逐年扩大以及一系列环境问题。控制地下水开采,增加地下水补给以达到地下水可持续开采应当成为北京市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本文根据北京市中长期供水规划、水资源特点和地下水开采现状设计了4种地下水开发利用开采方案:即维持现状开采、增加补给量、减少开采量以及联合方案。运用已建北京平原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对4个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地下水系统水均衡量变化,地下水流场变化以及地下水动态变化,以此确定可能的可持续开发方案。结果表明,维持现状开采必将使含水层地下水疏干;增补和减开单独实施虽能改善现状,但难以实现。只有应用增补和减开的联合方案,才有可能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其为北京平原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