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板块构造与地震的关系,文章略述了板块的划分与板块运动;划分板块的依据;地震与板块构造等情况。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1:20万高精度航磁资料,通过向上延拓、求取剩余异常等手段,分析了塔里木盆地航磁异常与盆地岩性体的对应关系.通过盆地基底断裂的识别,认为盆地二叠纪火成岩岩体的发育与基底断裂密切相关,在航磁异常图上表现为基底断裂附近的串珠状、似圆锥型航磁异常;结合盆地地震及钻井资料,将塔里木盆地二叠纪火成岩分为北部中酸性侵入岩、中西部基性火山岩、南部中酸性火山岩及东北部中酸性火山岩四个区带,火成岩的形成受控于板块构造运动.  相似文献   

3.
马尼拉海沟北段俯冲带输入板块的不均一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整合了横跨马尼拉海沟北段的21条多道地震层位信息、海底地形以及天然地震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内的输入板块性质差异及其对增生楔变形和地震活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沿马尼拉海沟北段的输入板块在地壳性质、基底起伏和沉积物厚度上存在明显的自北向南的差异:(1)最北段基底埋深大,上覆沉积物厚,地壳厚度较薄,地壳性质可能为初始南海洋壳或者圈闭的菲律宾海洋壳;(2)中段基底埋深浅,上覆沉积物薄,地壳厚度大,地壳属性表现为过渡壳性质,受到岩浆活动的影响,初始的地壳性质可能为华南陆块张裂分离出的微小陆壳块体,或者是南海洋壳;(3)南段基底埋深和沉积物厚度介于中间,存在明显的地磁条带,地壳性质为正常的南海洋壳.这一输入板块性质的不均一性可解释该区的特殊增生楔变形现象,如恒春弱变形带的出现,向海方向内凹的海沟形态以及上陆坡海底的大幅抬升等,同时也影响了研究区内的板片俯冲形态和发震构造的地震活动性.研究结果证实了沿马尼拉海沟北段存在南北向的地球物理性质的差异,但对于地壳属性的最终厘定还需要更多的地质与地球化学证据.  相似文献   

4.
云南地区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的北东侧,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是青藏高原物质受到挤压向东南流出的通道.由于印度板块的东向俯冲,区内构造运动强烈,是我国大陆内部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5.
西藏中部构造特征及印度板块仰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负磁场为背景的航磁特征,揭示了基底是由浅变质的副变质岩组成的,属于柔性基底。 藏北断裂在磁场图上不明显。 雅鲁藏布江断裂是举世闻名的缝合线。反映雅鲁藏布江断裂的航磁异常带,具有强度大、连续性好和长度大的特点,为世界上罕见的大陆线性异常带。地面地质和各种地球物理资料查明断面是南倾的。 晚三迭世开始,印度板块在特提斯洋壳上向北仰冲,并导致特提斯在始新世的关闭。两大陆碰撞后,仰冲运动结束,代之以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南缘的推挤。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北缘鹰峰环斑花岗岩的时代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柴达木北缘鹰峰环斑花岗岩是继北京密云沙厂及吉林宽甸等元古宙环斑花岗岩之后, 在我国发现的又一典型的元古宙环斑花岗岩体, 它出露于秦岭-昆仑造山带与华北板块结合带的北侧. 对其进行锆石U-Pb和角闪石、钾长石Ar-Ar同位素测年, 结果表明, 锆石U-Pb上交点年龄(1776±33)Ma, 代表了岩体的形成时代; 下交点及矿物的40Ar/39Ar年龄则反映了岩体形成后曾受到区域强烈的加里东-海西构造运动的影响. 鹰峰中元古代环斑花岗岩的发现, 为中国西部大陆地壳基底及华北板块基底的克拉通化时间及其在中元古代发生的裂解事件提供了岩石学依据, 说明中国古大陆在早中元古代之交的吕梁运动时曾发生过大陆的拼合.  相似文献   

7.
基底年龄对重建海洋区域的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南海西沙隆起盆地基底方面的研究主要局限在重磁和地震资料以及20世纪70年代西永一井的分析资料上,长期没有新的突破.本文针对新获取的西科一井两个基底样品开展了岩石学分析和锆石U-Pb同位素测年,来研究西沙群岛基底的形成时间及构造属性.结果表明,基底成分为晚侏罗世角闪斜长片麻岩,锆石~(206)Pb/~(238)U平均年龄为(152.9±1.7)Ma,但是最年轻年龄为(137±1)Ma,说明变质作用结束时间大致在早白垩世.变质岩底部与二长花岗岩突变接触,为早白垩世晚期((107.8±3.6)Ma)岩浆侵入的结果,与西永一井早期测得的前寒武纪基底年龄(全岩Rb-Sr法,627Ma)明显不同,西科一井的基底锆石都属于晚中生代岩浆活动的产物.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区域变质作用和花岗质岩浆侵入不仅出现于西沙,在南海的珠江口盆地和南沙群岛等区域都有报道,与东亚陆缘受到古太平洋板块大规模、长时间的俯冲密切相关,其可能导致了中特提斯洋在南海的关闭.对于南海是否发育有统一的前寒武纪变质结晶基底仍存在争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中生代板块俯冲挤压与新生代裂陷拉张已经显著改造了南海地区的原始基底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南沿海中,新生代火山旋回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东南沿海中、新生代火山-侵入杂岩带,是环太平洋构造-岩浆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分布总面积约30万km^2,火山活动时间从早三叠世到第四纪。该岩带基底由扬子板块、华夏板块和海南板块等三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组成。该区中、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可根据其地区差异,构造环境、岩浆源区性质与基底构造背景不同等因素,以主要区域深大断裂为界,划分为浙东-闽东、浙西-赣东北、闽西-赣中、粤东、粤西-桂东南、雷琼  相似文献   

9.
全球主要地震活动带上的应力分布图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磊  陈培善 《地震学报》1997,19(2):129-138
在陈培善(1981)提出的由体波震级mb和地震矩M0估算环境剪应力值0的关系式的基础上,利用EDR提供的地震报告中的矩张量和震源机制解资料,得到了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包含剪应力量值和T轴及P轴方向在内的应力分布图象.其中,环境剪应力的量值在全球的分布为:板块内部最高,俯冲带其次,洋脊最小.本文得出的最大主应力的水平分向与Zoback等(1989)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对汤加地区的应力状态的具体分析表明:俯冲板块在浅部受压而向下弯曲,在深部受到来自下面的阻力而向上弯曲,在中深部处于较均匀的状态中.汤加板块沿海沟方向存在不均匀性,在俯冲时北部向上折起.分析了全球的应力分布后我们认为:板块是由其基底的拖曳力所驱动的;板块的运动导致了洋脊处于张应力状态,俯冲带处于压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8月Geology杂志发表了一篇"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中国四川盆地山脉前缘盲断层产生的地震灾害"(The 2013Lushan earthquake:Implications for seismic hazards posed by the Range Front blind thrust in the Sichuan Basin,China)的文章.世界各地聚合板块边缘的冲断层和逆断层常  相似文献   

11.
孙振添  魏东平  韩鹏  刘鎏 《地震学报》2013,35(6):785-798
利用收集到的各种来源共计7 959组的地震各向异性观测数据和21 750组应力场数据,结合板块绝对运动模型计算给出的各板块的运动规律,分别统计分析了板块运动与地震各向异性及应力场的相关性,并对板块运动对地震各向异性及应力场特征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阿拉伯、 加勒比、 胡安德富卡、 北美、 纳兹卡、 太平洋和南美板块上地震各向异性与板块运动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非洲、 南极洲、 澳大利亚、 欧亚、 印度和菲律宾板块上二者的相关性则相对较差. 讨论分析发现,板块运动拖动软流圈流动、 橄榄岩晶格优选方位、 化石各向异性和地幔流动或岩石圈流动等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并影响着地震各向异性与板块运动的一致性. 而板块基底拖曳力、 洋脊推力、 浮力作用和碰撞及俯冲作用等多种因素共同制约了板块运动与应力场的相关性,使得非洲、 可可斯、 欧亚、 胡安德富卡、 北美、 纳兹卡、 菲律宾和南美板块上二者的相关性较好,其它板块上其相关性则较差. 对于俯冲带地区,由于俯冲机制的复杂性和软流圈、 岩石圈地幔流动方向的不确定性,其板块运动与地震各向异性及应力场的相关性图像表现复杂,需要结合具体的俯冲带构造进行近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昆仑山口断裂的通道波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高原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的结合部位,地震活动十分强烈,近年来多次发生大地震。2001年11月14日青藏高原内部的昆仑山口断裂带西端发生8.1级强烈地震,这是我国大陆近50年来最强烈的一次地震。该地震造成的地表破裂长达300余千米,最大水平错距达5~6m,因此,昆仑山口断裂是观测断层通道波的极好场所。为了进行地震断裂通道波的观测及研究昆仑山口断裂带的几何参数和力学性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于2002年3月下旬~4月中旬在震区布设了一条地震测线,记录到余震800多次。通过昆仑山口断裂带的断层通道波的观测获得了断层通道波的清晰震相,并掌握了断层通道波的运动学特征、频率特征,为城市盲断层的探测提供了可靠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5月4日,Nature Geoscience杂志发表了题为《双俯冲系统使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的俯冲速度加快》(Anomalously fast convergence of India and Eurasia caused by double subduction)的文章,指出地幔中的双重俯冲作用导致一个构造板块向另一个板块之下俯冲,拖动着印度向北迁移,板块下沉的同时拉动与其连接的大陆。地质学家推  相似文献   

14.
20多年来,中国海陆及邻域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在不断进步,尤其是海域取得很多新认识,但中国海陆及邻域的大范围编图,尤其是大地构造图,没有随之更新;中国海陆的编图还一直存在海陆不接、海域编图相比陆域落后的问题;亟需编制一幅中国海陆及邻域的大地构造图.1992年编制的"中国海域及邻区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的大地构造图,运用以活动论为内涵的全球构造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对中国海区及邻域的大地构造特征做出了较好的诠释.最近,中国海陆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编制项目,把1:500万中国海陆及邻域大地构造格架图作为图种之一.在全球构造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块体构造学说,作为本次编图的指导思想,根据其大地构造体系,板块和板块边界作为一级构造单元,块体和结合带(缝合带等)作为二级构造单元,结合系列图中重力图、磁力图、地质图等图件成果,以及最近的其他调查研究资料,完善了对特提斯在南海周边的界线、东海陆架的基底构造属性等认识,在研究区内共划分出了欧亚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三大板块,6个板块边界构造单元,30个块体、14个结合带和10个缝合带.  相似文献   

15.
位于大兴安岭西北部的中新生代盆地群(海拉尔、根河、漠河),其构造受到大兴安岭断裂、德尔布干断裂的控制,西北方向的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南部西拉木伦河-延吉缝合带甚至更远的西太平洋板块运动、印度板块运动以及黑龙江中西部微板块间拼合等区域构造应力场叠加作用在该盆地群基底产生了复杂的深部构造特征.本文利用沿盆地群实施的4条(...  相似文献   

16.
大丰—包头剖面以"高密度观测点距与炮距"为特点,我们在1334 km测线上获得了21炮高信噪比的地震资料.在对Pg波震相特点分析基础上利用反演方法处理、构建了基底的精细结构图像,揭示了沿剖面不同构造地块基底结构的差异.苏北盆地基底埋深4.5~9.0 km、苏鲁隆起1.5~2.0 km,基底埋深与速度结构的强烈起伏变化可视其为华北与扬子板块碰撞、挤压构造环境下形成复杂的构造格局在地震学上的体现;鲁西隆起区基底埋深浅、速度高,结构稳定;华北盆地Pg波到时滞后、视速度低,基底埋深7.0~10.km,速度结构与基底面存在局部的起伏变化.诸多现象揭示出该区为新生代沉积巨厚、规模较大的基底坳陷区.同时在盆地内不同构造单元基底结构呈局部分块、凹陷与凸起并存的构造格局,显示出新生代沉积活动显著、变化强烈、结构不稳定的构造特点;太行山前断裂、聊兰断裂是具有显著地震学标志的断裂构造带,断裂两侧基底界面呈现出"断崖式塌陷"和速度结构的强烈横向非均匀性.综合研究认为,太行山前断裂是华北地区一条重要的构造带,它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两侧地形地貌、地层介质的截然不同,其基底埋深及速度结构、地壳及地幔岩石圈结构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其重要的标志是太行山以东不仅地壳厚度发生了相当规模的减薄,岩石圈的厚度也明显减薄,亦即形成了华北克拉.通破坏在东西部其基底一地壳一岩石圈的结构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及强烈的横向非均匀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处理琼东南盆地现有的重磁数据资料,得到琼东南盆地重磁特征,并采用三维Parker法进行重磁基底深度的反演,获得琼东南盆地的重力基底深度变化在1~11 km之间,磁力基底深度变化在5~11 km之间,结合地震剖面的重磁震联合反演结果和钻井资料推断琼东南盆地的基底岩性主要以酸性花岗岩和中性安山岩为主,少量陆相中生界地层.琼东南盆地的基底演化表现为早期主要与古特提斯洋的演化相关,晚期则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美国《地震情报通报》1979年笫11卷1期登载了斯波尔(Henry Spall)题为《测量地壳形变的空间技术》的文章,摘译如下:地球动力学的板块构造模型中,地球表面是由固体岩石板块组成的。这些岩石板块有若千公里厚,彼此之间沿着断层以每年几厘米的速率相对运动。考查已知年龄的岩石沿一活动断层所移动过的总  相似文献   

19.
孙文斌  和跃时 《地震地质》2004,26(1):122-132
分析中国东北地区深震 (mb≥ 6 .0 )及浅震 (MS≥ 5 .0 )的成组性活动特征 ,研究了深震“强震组”与浅震“强震组”的时、空相关性。着重探讨了西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的地震分布特征及其与西太平洋俯冲带形态的关系 ,并着重分析了西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地震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 :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倾角小的地区 ,板块碰撞带地震活动强烈 ,板块俯冲对欧亚大陆的影响也较强 ,俯冲带处于较强的挤压应力状态 ;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倾角大的地区 ,板块碰撞带地震活动较弱 ,板块俯冲对欧亚大陆的影响也较弱 ,深部俯冲带引张应力增强。分析认为 ,未来 10年中国东北地区将进入浅震“强震组”活动时段 ,期间可能发生MS≥ 5 .0地震 6次左右 ,应加强东北地区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20.
新疆阿尔泰区域矿产特征与古老基底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阿尔泰地区矿产存在着明显的东西差异,究其原因是阿尔泰处于三大板块的会聚部位,不同的基底性质有所不同。该地区前寒武系基底主要由元古代克木齐群和富蕴群岩石组成,克木齐群属中下元古代,主要分布于阿尔泰西部和南部,富蕴群属中上元古代,主要分布于阿尔泰东部、东北部。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特征表明,克木齐群更多具有上地幔和下地壳的成分,富蕴群则具有上地壳的成分;稀土元素分配特征和铅同位素特征表明东西部矿床和各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