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对河北省4个地电场台站的观测资料全面分析判断,总结地电场干扰变化的可能因素;对"十五"新建的两个地电台站受到的干扰做出分析、判断;并结合台站实际观测环境,解决干扰源,对提高观测资料质量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地震速报和地震观测报告是地震台站测震资料两项十分重要的产出。这些产出不仅影响地震目录的编制工作 ,也对大震快速应急反应产生直接的影响 ,因此 ,加强台站观测资料质量管理 ,提高资料的产出质量 ,为地震科研提供连续、准确的观测数据也是十分必要的。为了科学的、定量的对地震资料质量进行管理 ,我们研制了一套检测台站测震观测资料质量的管理系统 ,采用该系统对各地震台的地震观测资料进行质量管理 ,既公正、准确 ,又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 ,最重要的是通过这项工作可以更科学地对测震资料的产出进行质量评比 ,对于促进台站提高地震速报…  相似文献   

3.
结合清原地震台台站水准1985年前后观测成果精度的变化,总结了提高台站短水准观测成果精度的几点主要成功措施。它们是:选择最佳视线长度;拓宽线路、增高视线、减弱折光影响;改造仪器站条件;固定观测时间和人员;确定好观测光段。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地震局GNSS连续观测台网中61个基准站多为无人值守台站,将微信企业号引入台站系统运维管理,实现对台站设备运行状态检测,并实时推送检测结果,及时进行故障排查,提升GNSS台网运行率;实现每日9时对前一日观测数据的完整性统计,并群发统计结果,提醒工作人员进行补数处理;实现台站故障类型统计,为各台站整顿及改善工作提供资料。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可靠,有效提高了GNSS连续观测台网的工作效率,保证了各基准站的实时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5.
佘山地震台是全国Ⅰ类台站,设有地震、地磁、形变三种观测手段。其中测震、地磁资料均对外进行国际资料的交换,三种手段的观测资料都参加全国Ⅰ类台站的评比,测震、地磁的资料质量已连续十年保持优秀,有几套仪器的资料质量曾多次在全国同行中名列前三名。佘山地震台的各项观测资料质量为什么能在较长的时间内稳定在比较高的水平上?主要的原因是佘山地震台采用了几种适应台站工作特点的管理方法。1.建全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地震台站要不要建立规章制度?过去曾有人认为:地震台人少单位小,看看仪器、换换记录纸,没有什么复杂的工作,没有必要建立规章制度。但是,实际的台站工作使大家体会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地震局于1986年12月和1987年1月在沈阳分别对台站倾斜、地磁、短水准、水氡、地电、应力、测震观测资料进行了质量评比,历时25天.参加会议的有19个地震台和25个地震站、点共一百多人次.检查评比了141台套仪器的观测资料,其中地震台108台套,地震站、点33台套.这次评比坚持了高标准,严要求,但参加评比的台、站、点仍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评比结果除少数的资料存在一定问题外,多数观测资料质量都在优良以上.这次评比各手段获得第一名的台站是:  相似文献   

7.
营口地震台是全国钻孔应变观测台站中极少数同时拥有两台套分量钻孔应变同时运行的台站,两台仪器同时运行已4年多,观测资料基本完整。我们要以台站使用的预处理系统为基础,依据现有的观测资料进行对比观测分析,通过中国地震台网前兆管理系统和预处理系统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提取,并使用MAPSIS对观测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数据的自检和异常特性,查找一致性和区别,利用数学方法识别和提取,总结两种仪器的观测特征和异常信号区别,分析两套仪器的观测差异,从而提高观测质量和钻孔应变在地震监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昭通巡龙测震台2018—2021年间国家测震台站观测资料质量评估结果为基础,通过分析历年扣分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结合台站实际情况,给出了提升资料分析水平和加强系统运行能力等方面相应的经验及技术对策。为今后有针对性、有计划地提高昭通巡龙测震台测震观测质量提供可遵循的依据,并对本台及兄弟台站提高测震观测资料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1979年我国面临地震和地磁资料要进行国际交换的任务,需要全面地提高我国地震和地磁台站的观测资料的质量.由于"文革"的影响,台站观测质量全面下降,于是当时的地球所九室主任曲克信同志,创办了这个刊物,他任主编.成立了编辑部.成员有詹贤軻等人.特聘秦馨菱院士为名誉主编.顾功叙先生写了发刊词,李善邦先生题写了刊名.该刊的宗旨是面向基层,面向台站.企图通过此刊全面提高台站工作人员和基层工作同志的业务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处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作者用Visual foxpro开发的《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处理系统(台站版)》是专门为地震台站的需要而设计的,系统用登录表单的方式来选择形变、流体学科的4种观测手段,通过不同的菜单,不但能完成前兆观测资料的日常处理,又能完成资料入库、资料解释、资料预处理等工作,从而帮助台站观测人员及时分析处理本区的观测资料,做好地震短临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11.
“九五”地震前兆数字化台站改造后,数字化的地磁观测仪器在全国各地磁台站推广应用已有两年多时间,两年来,数字化观测仪器和模拟记录仪器在武汉台一直进行并行观测工作,其观测资料稳定可靠。本文通过GM-3磁通门磁力仪与其它仪器进行数字和模拟观测资料的时均值、日均值、月均值、年均值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数字观测资料优于模拟观测资料,数字观测仪器完全可以取代模拟观测仪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通河地震台地电场观测资料的分析判断,利用本台站地电场观测同时段不同测项、附近地电场观测台站地电场观测同时段相同测项对比分析,排查影响本台站地电场观测干扰源,识别干扰形态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地电场观测过程中存在可控的干扰源有:人为抽水干扰、工厂运行干扰、农田灌溉干扰等;不可控的干扰源有:雷电干扰、高压直流输电干扰、地电暴干扰等。通过对观测数据干扰形态的识别与排除,对提高地电场数据质量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地磁三分向观测资料的时间服务是量取观测数据的依据之一,根据地磁三分向的观测需要,使用大规模数字钟电路和CMOS数字电路制作了自动补打时号钟,在时号钟发生故障时可以及时补打时号并报警。经在全国I类台站河北昌黎地磁台使用,表明该装置可有效地提高观测资料质量,亦可用于其他光记录观测。介绍了自动补打时号钟的工作原理、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提供了电原理图。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地震台站正处在更新、改造和提高的阶段。在地震监测中,台站工作为研究部门提供了大量预报、科研数据,为国民经济服务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减轻地震灾害的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长期以来台站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性方法,所以,难以发挥其内在潜力。特别就当前监测经费不足、震情形势又严峻的情况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台站监测能力,决定着怎样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满足台站监测任务的需要。1.观测条件台站以质量求生存,一个台站观测质量的好坏很大原因是取决于台站的观测条件。主要表现在仪器房、观测室的工作对仪器正常观测的影响。福建省地震观测质量主要是受外界干扰的影响,象机械动力、车辆、爆破采石、兴建楼堂馆所等,这些干扰源极大影响着观测质  相似文献   

15.
邱扬 《四川地震》2009,(3):20-24
通过对台站观测资料评比标准变化的分析比较,认识到要提高测震观测资料的质量就要在震相分析、震级测定、单台报告和数据报送4个方面做好工作,就要注意地震初至波到时精度在地震观测质量中的重要性。管理人员要仔细调整观测仪器系统状态,核准本台台址的经纬度和高程参数,注意时间服务精度,使得仪器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同时提出改善地震初至波到时精度的几个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数据完整率达到95%的基础上,为进一步确保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GNSS基准站观测数据质量,选取2010—2020年全国基准站观测数据,采用TEQC软件进行质量检验,分类整理其中多路径效应计算结果呈典型特征的台站,结合观测环境状态,对多路径效应存在的区域性特征进行分析,发现除接收机天线周围发生遮挡外,硬件更换、台站周围地势差等因素,均对多路径效应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为建站选址和观测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自房山会议以后,台站观测质量较前不断地有所提高。为提供准确、连续、可靠的观测资料,台站同志作了大量工作,并取得可喜的成绩。其中有不少好的经验是值得交流与推广的。下面特刊登这篇台站来稿进行交流,并欢迎各台站同志踊跃来稿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8.
台站水准观测的光段选择,长期以来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下面我们根据鸭鸽营台站Ni004水准仪的观测资料进行讨论。 鸭鸽营台站南北水准测线沿农村大道,属半林荫线路,而东西水准测线有四站穿过庄稼地,基本上无林荫遮蔽。  相似文献   

19.
磁变仪保温与防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各地磁台站的相对记录仪器,目前仍然使用磁变仪。而温度和潮湿是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两大因素。怎样尽量减少这些因素对仪器产生的影响,提高观测资料的内在质量?本人通过十多年台站工作实践,有一些想法在此和大家一起讨论,希望能够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GS-15型重力仪用于台站重力观测,仪器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比较高,一般要求年温差不得大于1℃,日温差不大于0.1℃。对于重力仪放置在地下室进行观测的台站,要保证重力观测资料稳定、可靠,重力仪观测室的人工控温工作尤其重要。为此,我们试制了恒温控制电路,对重力仪观测室实行恒温控制,使之满足重力仪对环境温度变化的要求。自从使用该装置以来,重力观测资料的质量有较明显的提高。以下就重力仪恒温室控制电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