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燕山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燕山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的物质成分和地质环境的研究,确认其构造环境是处于大陆板块内部,岩浆主要来源于下地壳,并将其划分为四个系列:即黑云母花岗岩系列,二长花岗岩系列,闪长岩-花岗岩系我,碱性花岗岩系列,其中二长花岗岩系列与金矿关系密切,闪长岩-花岗岩系列与铅锌矿关系密切 。  相似文献   

2.
张家口地区位于蒙古洋板块和华北板块的衔接部位,华北地台北缘中段。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导致本区具有复杂的地质构造及频繁的岩浆活动。著名的环太平洋巨型火山岩带内的太行山—大兴安岭火山岩带及阿尔泰—阴山构造岩浆带从本区东部及中部通过,使燕  相似文献   

3.
根据地质及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同位素资料综合分析,太行山北段燕山期花岗岩成因类型为壳幔混源的Ⅰ型花岗岩。区内成矿作用与该类花岗岩关系密切,具体表现在矿床(点)与岩体具有时空上的一致性,成矿物质与成岩物质具有同源性和深源性以及岩体内Cu、Pb、Zn、Mo、Au、Ag元素丰度值较高等特点。矿化类型或成矿系列严格受岩石类型、化学成分、岩浆活动性质等因素控制,表现出明显的成矿专属性。部分熔融作用使下地壳物质形成熔浆的同时,还可以使下地壳中的成矿元素重新活化、迁移并富集在熔浆中,然后与深部上来的富含成矿元素的幔源岩浆一起混合形成壳幔混源的含矿母岩浆。因此,区内燕山期Ⅰ型花岗岩应该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提供者。并进一步指出软流圈物质大规模上涌是导致本区Ⅰ型花岗质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的最根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南岭燕山早期花岗岩成因类型的进一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洋 《地质论评》2008,54(2):162-174
在对近年来公开发表的南岭地区燕山早期(侏罗纪)花岗岩的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资料的综合分析基础上,本文指出南岭地区出露最广泛的黑云母花岗岩至少属于两种成因类型,即Pitcher(1982, 1997)定义的S型和加里东I型,同时有一些黑云母花岗岩属于I型和S型之间的过渡类型。对于南岭燕山早期二云母和含白云母淡色花岗岩而言,它们与黑云母花岗岩在成因上没有联系,不是其分离结晶的产物,是地壳部分熔融产物,不是“分异I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小秦岭岩浆岩的演化规律、岩石系列、岩石化学特征及成矿专属性,初步探讨了花岗岩的成因类型;从矿化、矿床之间的时空关系,分析归纳了燕山期花岗岩的成矿系列,试图揭示它们的内在联系,以指导找矿. 本文内容限于陕西地区,只是在论述成矿专属性及成矿系列时才联系到豫西地区. 本区在太古代接受了厚度大于10000米的地槽型海相火山喷发沉积物的堆积,后经强烈的区域变质及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形成了太华群变质岩系.元古代北部隆起形成了华山隆起带,南部下降成边缘坳陷,沉积了震旦亚界长城系铁洞沟组石英岩、石英片岩(厚423~2885米)及厚千米以上的熊耳群火山岩.其南  相似文献   

6.
陕西小秦岭是我国重要的钼矿成矿远景区。金堆城位其西端,因产钼矿而闻名。该区的花岗岩类与钼矿的生成有密切的关系,深入研究它的成因与成矿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陕西小秦岭位于华北地台的南缘,区内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黑云母的电子探针方法测试,分析闽西南地区才溪岩体、四方岩体及罗卜岭岩体中黑云母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测试结果表明,才溪二长花岗岩中的黑云母为高铁黑云母,而四方花岗闪长岩及罗卜岭花岗闪长斑岩中的黑云母为高镁黑云母,在由黑云母成分确定的物质来源图上,它们均落入壳-幔混合源区域,表明其成因类型都是壳-幔混源型花岗岩,但随着形成时代的逐渐变新,其物质组成成分中幔源组分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8.
9.
滨东地区花岗岩类成因类型及其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东地区在地质历史上有张广才岭晚期,加里东中期,华力西晚期,印支晚期,燕山期五个构造岩浆侵入活动期。花岗岩类成因类型分属I、S、A型,属钙碱性和碱性碉两类,具有继承演化的特征,并对其岩石特征进行了描述,探讨了其产出的构造地质环境,总结了浆演化规律,依此从时间上论述了花岗岩类的成矿作用,利用铝碱指数AR与碱质总量(Na2O+K2O)作了不同矿种在矿岩体的差别图解。  相似文献   

10.
安徽铜陵地区燕山期花岗岩类岩石中的岩浆混合结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采用“结构组合”的概念探讨了铜陵地区花岗岩类岩石中的典型混合结构类型,提出了岩浆混合作用是铜陵地区花岗岩类岩石形成的主要作用,混合作用属于化学混合,且至少发生了两次岩浆混合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浙东沿海燕山期花岗岩类岩石谱系单位特征及成因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浙东沿海火山-侵入岩地区系统地研究了花岗岩的岩石成分、结构构造、接触关系、年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和成因机制,确定存在成分演化和结构演化两种同源岩浆演化序列。详细划分了侵入体,归并和建立单元、超单元及超单元组合三级等级体制。  相似文献   

12.
冯长明 《地质通报》2001,20(2):170-177
在浙东沿海火山-侵入岩地区系统地研究了花岗岩的岩石成分、结构构造、接触关系、年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和成因机制,确定存在成分演化和结构演化两种同源岩浆演化序列。详细划分了侵入体,归并和建立单元、超单元及超单元组合三级等级体制。  相似文献   

13.
大别山燕山期亏损重稀土元素花岗岩类的成因及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29,自引:12,他引:29  
本文通过岩石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对大别山(主要是张家咀地区)燕山期的花岗岩类进行了分类和成因研究,结果表明(1)大别山燕山期存在两类花岗岩,一类为重稀土元素(HREE)和Y强烈亏损(Sr/Y≥40.0,La/Yb≥40.0,Yb≤1.90μg/g,Y≤18.0μg/g,Sr≥400μg/g,Rb/Sr≤0.20,Rb/Ba≤0.08)的花岗岩,另一类为重稀土元素(HREE)和Y亏损不明显(Sr/Y<40.0,La/Yb<40.0,Rb/Sr>0.20,Rb/Ba>0.08)花岗岩(包括A型和一些I型花岗岩).重稀土元素(HREE)和Y强烈亏损的花岗岩存在两个亚类,一类富钠,与埃达克质岩石类似;另一类主要富钾,与富钾的高Ba-Sr的花岗岩类似.(2)大别山燕山期HREE和Y强烈亏损的花岗岩由增厚(>40km)的下地壳物质熔融形成,其热源可能是同期底侵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这些花岗岩的形成可能诱导下地壳拆沉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自河北昌黎、经山海关至辽宁北镇的山海关地穹西北部边缘均有钼矿床分布。矿床形成于燕山运动的中—晚期,系含钼热液充填于岩石中的构造裂隙、矿物粒间孔隙而成。本区自燕山运动以来,在大地构造单元上,既不同于地台区,也不同于地槽区,而是转化为地洼区后,形成了地洼构造层。钼矿床与受青龙—锦西—阜新基底断层和女儿河断层控  相似文献   

15.
湘东北燕山期花岗岩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在查明区域燕山期花岗岩类的期次及各期次岩石组合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和系统总结两类花岗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壳幔质混熔型花岗类岩体多呈浅成-超浅成相小岩体,分布于长平深大断裂带附近及其东侧,其组成岩石主要为花岗闪长岩类,岩石化学成分属硅铝过饱和的钙碱性或钙性花岗岩类,为部分熔融岩浆的产物,与斑岩型和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床在时空和成因上相关;陆壳改造型花岗岩类岩体多呈中深成相岩基,岩株状,分布于长平深  相似文献   

16.
洮坪地区花岗岩成因类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李永军 《甘肃地质》1993,2(2):45-53
造山带复杂地壳组份区的花岗岩成因类型研究倍受关注。本文从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等方面论述了西泰岭造山带内的沈坪地区花岗岩的成因特征,认为其成因属以S型为主并表现出大量Ⅰ型的复杂类型。文中还就其形成原因以及成因类型与构造活动演化的关系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康滇地轴中段印支—燕山期花岗岩岩石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野外与室内的大量工作,认为本区印支-燕山期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应为A型花岗岩、澳大利亚东部部典型的A型花岗岩加博岩系和穆布拉岩系相对比,其矿物组合、岩石学、岩石化学特征铷、锶同位素值和稀土元素分布特征等都极为相似。其中某些岩体发育有稀有元素矿化。深入研究花岗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洮坪地区花岗岩成因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山带复杂地壳组份区的花岗岩成因类型研究倍受关注。本文从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等方面论述了西泰岭造山带内的沈坪地区花岗岩的成因特征,认为其成因属以S型为主并表现出大量Ⅰ型的复杂类型。文中还就其形成原因以及成因类型与构造活动演化的关系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皖南周边分布着40余处大小不等的燕山期花岗岩体,依据岩石年龄可划分出2个幕次:一是130~170Ma,平均145Ma,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J3-K11),以花岗闪长(斑)岩为主;二是109~132.2Ma,平均123.5Ma,为早白垩世中、晚期(K12),岩性为花岗岩。研究表明,J3-K11花岗闪长岩为C型、高钾钙碱性埃达克岩,发育于造山后构造,应力由挤压转变为伸展的转折期,源自印支期加厚地壳部分熔融。而K21幕花岗岩为A2型花岗岩,产生于造山后的构造伸展环境,源自正常安山质地壳在印支期加厚地壳熔融结束之后继续受地幔物质底侵部分熔融。埃达克岩与斑岩铜矿及金、银等矿床成因上密切相关,A型花岗岩富集稀土元素及W、Zr、Nb、Ta、U等。因此加强皖南及邻区埃达克岩和A型花岗岩的研究,可为该地区寻找斑岩铜矿床及稀土、稀有金属等矿床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由于缺乏系统的同位素分析研究工作,过去对东蒙地区燕山期岩浆岩的成因探讨,主要集中在大量岩石地球化学方面的分析研究,因此,其成因观点和岩浆起源的认识也各持己见,主要有3种认识:1)本区中生代壳源和幔源共生的“双模式”观点,认为锡多金属成矿与这种“双模式”的岩浆岩有成因联系;2)中生代花岗岩属于引张环境下,地幔上隆所引发的亚碱性一碱性非造山岩浆作用的产物;3)中生代岩浆岩是中生代大陆内部伸展造山环境下底侵作用形成的一套壳幔混熔岩浆的产物。总之,研究者多认为燕山期岩浆岩具有壳幔混合起源的特征。笔者对燕山期花岗质岩石的钕、锶、铅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其εNd(t)全为正值,变化范围为 0.75~ 8.12,平均值为 3.07,说明该区燕山期花岗岩的物质来源与亏损地幔有成因联系。其初始锶比值比较集中,变化于0.7028~0.7096,平均为0.7063,介于现代大洋玄武岩(0.702~0.706)和大陆地壳(0.706~0.718)之间,更接近大洋玄武岩。该区燕山期花岗岩的初始铅同位素的3个比值^206Pb/^204Pb、^207Pb/^204Pb、^308b/^204Pb都较高,平均值分别为18.3742,15.5500,38.1810。由钾长石的铅同位素比值计算出来的μ值介于9.51~8.91之间,低于μ=9.74的陆壳演化线。结合邻区兴蒙—北疆一带的岩浆岩同位素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东蒙地区的燕山期花岗岩岩浆起源于亏损地幔的部分熔融作用和亏损地幔起源的晚华力西期古蒙古洋壳的部分熔融作用,即燕山期花岗岩浆最终起源于亏损地幔。并且提出了亏损地幔—古蒙古洋壳—边缘陆块活化的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