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阳多波段同时快速扫描光谱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云南天文台太阳多波段光谱仪通过技术改造把传统的光谱仪优点和二维单色像组成的视而光谱仪优点结合起来,采取高精度扫描方法同时获得10波段光谱,使之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光谱仪——太阳三维光谱仪。这种三维光谱仪的优点是可快速得到活动区中每一点多条谱线轮廓,从而得到它的物理量场,并且可观测这些物理量场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 文中介绍了太阳多波段快速扫描光谱仪的光学系统和为实现三维观测而研制的可控制高精度45°镜转台,具有不同画幅面的专用照像机以及微机控制的自动化电器系统,望远镜电控系统。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云南天文台太阳多波段光谱仪通过技术改造,把传统光谱仪优点和二维成像光谱仪的优点结合起来,采用高精度扫描方法同时获得10波段光谱,使之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光谱仪——太阳三维光谱仪的研制过程。这种三维光谱仪的优点是可同时得到活动区中每一条谱线轮廓,从而可以得到它的物理量场,并且可以观测这些物理量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 文中介绍太阳多波段快速扫描光谱仪的光学系统和为实现三维观测而研制的可控制高精度45°镜转台,具有不同画幅面的专用照像机以及微机控制的自动化电器系统,望远镜电控系统。  相似文献   

3.
为云南天文台多波段太阳光谱仪改造而专门研制的高精度、小步距角扫描回转台能实现对太阳像的自动扫描。扫描时,竖轴的晃动角小于1″,扫描步距角为0.01°或0.005°,扫描精度为0.001°。  相似文献   

4.
近地天体望远镜是巡天望远镜, 具有短焦距、大视场、低空间分辨率的光学特点. 望远镜只有一个主焦点, 焦距1.8 m, 底片比例9um/'', 像斑几何能量集中度EE80 ≤2''(像斑环绕能量的80%,即80% encircled energy, 记为EE80), 有效视场直径为4.28-°(14.3deg2), 目前配10k times 10k的STA1600LN CCD (charge-coupled device) camera, 观测视场为9deg2. 通过光学系统设计, 在原光学系统上增加副镜及场改正镜, 获得了焦距9m的卡氏焦点和内氏焦点,底片比例43.6 um /",在直径15''的可用视场内,像斑EE80≤0.5",为近地天体望远镜实现多终端观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1 m新真空太阳望远镜(New Vacuum Solar Telescope, NVST)的科学目标之一是对太阳活动区域进行二维光谱扫描观测。基于1 m新真空太阳望远镜多波段光谱仪(Multi-Band Spectrometer, MBS)和大色散光谱仪(High Dispersion Spectrometer, HDS)提出了垂直双光谱切换扫描系统,可实现相互垂直的两个光谱仪的光谱扫描观测任务,并实现两个光谱仪之间的切换。分析了光谱扫描观测的原理和过程,结合终端仪器系统的具体构造,完成了扫描系统的光机结构设计和装调分析,并对扫描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包括系统稳定性、扫描直线度以及扫描步幅精度。测试结果满足预期功能需求和精度要求,为后续1 m新真空太阳望远镜进行常规光谱扫描观测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6.
十八个致密电离氢区的2.5cm连续谱观测在上海天文台佘山站25m望远镜上于1990年8月完成.望远镜指向精度为20〃,在该波段当仰角为77°时效率为68%,空间分辨率为4.′2.所用接收机中心频率为11.95GHz,带宽为500MHz,系统噪声温度平均为130K.经校准的噪声管用于定标,每次观测同时测量.观测采用等待式或位置调制,所有源在测量时仰角在28°以上,系统误差在10%以内.观测结果经大气吸收改正转换为流量密度.结合Parkes 64m望远镜在6cm的观测结果和气体星云中射电连续谱的一般规律,对结果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生产双筒望远镜而著称的宫内光学工业株式会社(Miyauchi,厂址位于日本埼玉县)最近新推出了BN-750W型双筒镜(BN是英文双筒镜的缩写,750表示规格是7×50的,W代表广角型)。这只镜子给人印象最深刻的特点就是大视场,达到9.5度,和传统的7×50双筒镜(7度视场)相比,视场直径足足扩大了35%。物镜的光学结构是两组两片双分离式,由高折射率的SK重冕和SF重火石玻璃组合而成。棱镜系统是保罗2型,用火石玻璃制造,减少了入射光线的损失。目镜则是3组5片的爱尔弗广角目镜。其中使用  相似文献   

8.
本对已经使用九十年,位于上海西郊佘山的40cm折射望远镜,利用近期拍摄的三张昴星团区域底片,在PDS上量测星象坐标,再利用天体测量标准星场:Eichhorn,H.et al的昴星团区域恒星精确位置,作为底片上星象位置的比较标准,采用作常数、三镒底片归算模型求得在底片中心周围40′×40′的象场范围内定位转换精度达0″.03,对于50′×50′和1°×1°范围,分别达0.″04和0.″05-0.″06。底片常数中相应于彗差项系数达10^-5-10^-6量级,畸变项系数达10^-8量级,这些结果表明:架望远镜的光学和装上光电导星装置的机械传动系统,仍能满足高精度的天体测量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云南天文台是参加日地系统整体行为研究计划的单位之一,有四套太阳光学观测设备参加日地大事件的联合观测。它们是:13cm折射望远镜、18cm耀斑巡视望远镜、26cm高分辨太阳光球色球望远镜和多波段太阳光谱仪。13cm折射望远望和18cm耀斑巡视镜分别进行黑子描绘、照相和耀斑巡视的常规观测。它们所得的资料供云南天文台《太阳活动月报》、《中国太阳物理资料》发表。耀斑资料还供SGD发表。黑子和耀斑的常规观测为太阳活动预报提供及时的信息和基础。 26cm高分辨真空太阳光球色球望远镜用于太阳活动区现象特别是耀斑现象的精细结构研究。在耀斑观测中常使用H_a的±0.5A,±1.0A对人观测,所得的耀斑偏带照片清楚显示耀斑的亮点和亮块相对于黑子的位置,在耀斑研究中十分有用。 多波段太阳光谱仪的供光定天镜口径40cm,成像镜30cm,太阳象有152.2mm和418.5mm两个交替使用,色散1A/mm,10个波段分别为H_a、D_(1,2,3),H_δ、HeⅡ、H_β、H_γ、H,K、H_(9-13)和H_(13-∞)。利用计算机控制45°转象镜精确地快速扫描太阳象并控制10个波段的同时照相,这样可以快速地记录活动区中每一点的多波段光谱轮廓,进而测定各种物理量、为研究活动区物理场的时空演化提供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一种称作三位调制的望远镜副镜调制新方法。在用望远镜作L和M波段的红外天文观测时,采用这种新调制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替代望远镜所做的双束转换运动而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对于控制功能不是很强的望远镜,或者进行一些不允许望远镜摆动的特殊观测(如红外偏振测量),这种方法极为有用。本文介绍了这种新调制方法原理和电路,并且使用1.2米红外望远镜比较了用这种新调制方法和用通常的副镜二位调制方法对一组红外标准星的测量结果:在J和K波段;两种方法的结果大体相同,在L波段,新调制方法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英仙星群的研究,告诉我们以邻近的早型星群,它们的膨胀运动可以从观测中得出,这篇文章是沿着这路线的一个研究报导。蝎虎群处于l=45°-90°,b=0°-30°,包含有O至B5型的星,本文中所采的全部选自Henry Draper星表,所以限于m<8.3,因此,这一星群中,还可能有其他较暗的成员未被列入。谱型的类别,用了Yerkes系统。光度种类(luminosity class)亦然,全群的  相似文献   

12.
光学/红外望远镜和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天文望远镜和技术在20世纪末取得了空前的辉煌成就,并将取得更辉煌的成就(1)大型望远镜的研制口径10m的两架Keck望远镜已分别在1994年和1996年投入工作.ESOVLT四架8m望远镜中的第一架已在1998年Firstlight,最后一架也将在今年内Firstlight.两架Gemini8m中的一架和一架Subaru8m望远镜都已完成.HET9m望远镜正在最后调试.由两个8m望远镜组成的LBT将于2004年完成,一架10m(复制的Keck)和一架9m(复制的HET)望远镜正在研制中.这些望远镜已配备或将配备先进的光学、红外CCD照相机和光谱仪,如Keck的NIRSPEC、VLT的FORS、ISAAC等.巡天计划中SDSS、2dF、2MASS和DENIS仪器已完成,都已投入观测.LAMOST正在积极研制中,VISTA即将开始研制.现在CalTech等已开始研制口径30m的极大望远镜(ELT),ESO和NOAO已开始了口径100m望远镜的预研,中国和英国也提出了很好的ELT方案.(2)探测器的改进当前CCD的量子效率QE蓝片已达70%~80%,红片已达90%,已投入使用的最大的拼接的CCD为12k×8k,几个8k×8k的CCD已用在望远镜上.当前20k×18k的拼接的CCD正在研制中.天文观测上CCD已取代了照相机底片.红外波段HgCdTe1k×1k的CCD已投入工作,2k×2k的正在研制中.(3)光干涉系统的进展多个光干涉系统已投入观测并取得了一系列天文成果,如GI2T,COAST、IOTA,NPOI,PTI、ISI、SUSI、MIRA;一些光干涉系统正在发展中,如CHARA、MRO、LBT;特别是两架Keck望远镜、四架VLT都配以一些较小的望远镜组成巨大的干涉阵,前者最长基线140m,后者200m,将在今后的数年内完成并投入观测.(4)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应用许多3~4m级的望远镜已配置或正在研制相应的自适应光学系统,红外和可见光波段的衍射极限的像已在3~4m级的望远镜上获得,Keck和ESO都正在发展用于10m和8m望远镜的自适应光学系统.正在研制和预研中的30m到100m口径的望远镜也都配有自适应光学和光干涉系统.注本报告以McleanIS等执笔的IAUCommission9三年进展报告(见ReportsonAstronomy1996~1999,IAUTransaction,Vol.24A,p.316~327)为蓝本,补充扩大而成.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21周黑子活动区作空间分布的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存在三个活动经度带,它们是340°—320°,300°—240°和220°—100°。 (2)黑子活动区在南北半球上分布是不均匀的。(3)用自相关方法作黑子活动区的空间谱分布,结果表明:一个黑子活动区在第一次回转时又产生黑子活动区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叙述根据较差测量法,试用柯达103a—D GG11、103a—O GG13及103a—O UG2组合,对本台口径15厘米折光镜进行 U、B、V 系统照相测光.结果表明,前两种组合的有效波长约为5610及4440,比 B、V 系统的长.焦点照相结果,星等与标准值有系统差.这具望远镜消色差在蓝紫波段,当在其他波段测光时,焦距调节对星等测定极为敏感.但存在一个焦距调节范围,在此范围内照相,可以消去系统差.这个范围对三种组合都不同.103a—D GG11,约在该组合的焦点以外2毫米处,可变范围约±0.2毫米;对103a—O GG13,从该组合焦外1.5厘米到星象显著变大的焦外;对103a—O UG2,从该组合焦外约1毫米到星象显著变大的焦外.为校验上述结果,拍摄了疏散星团M45, M45,NGC752和IC4665.用103a—D GG11还观测了红化 O 星协 CygⅥ.在我们使用这架望远镜进行照相测光工作所要求的精度下,这个方法是可以应用的.我们使用萨尔托累光瞳光度计(Sartorius Iris Photometer)测量底片,讨论了测量方法及误差.此外,还考察了导星不好的初步后果,在我们所要求的精度上没有发现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球状星团M3的绝对自行测定及其空间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振宇  王家骥 《天文学报》2000,41(2):163-171
使用上海天文台佘山40厘米折射望远镜拍摄的两期共14张球状星团M3底片的PDS扫描结果,以ACT星表中的24颗恒星的位置和绝对自行为参考架,用中心重叠法进行天体测量归算,得到了这个星团中心附近1°5.5x1°.5天区内534颗恒星的位置和绝对自行,并利用这些自行对成员概率进行估算,得到这个星团的赤经方向绝对自行为-0.3±0.3mas/yr,赤纬方向绝对自行为-3.1±0.3mas/yr.使用该自行值,结合已知的M3的距离和视向速度,计算了其在给定的银河系引力势中的运动轨道.  相似文献   

16.
报告了在埃及赛路姆观测到的2006年3月29日日全食白光偏振测量的基本结果.我们使用的是一架便携式反射望远镜,焦距为640mm(F/D=8).在物镜前方安置可旋转线偏振片,每次旋转角度45°,终端为尼康数码相机.观测过程中,改变曝光时间并旋转偏振片,总共获取20张数码照片.文中讨论并呈现了介于 1.3 R⊙<r <3.0 R⊙范围内的白光偏振方向和偏振度的大小分布.  相似文献   

17.
付玉  袁沭  金振宇  刘忠 《天文学报》2023,64(1):8-84
望远镜的仪器偏振是影响太阳磁场测量的重要因素,为了获得精确的太阳磁场信息,对大型太阳望远镜光学系统进行偏振优化设计非常必要.针对8 m中国巨型太阳望远镜(Chinese Giant Solar Telescope, CGST)的偏振设计需求,提出了基于四镜偏振补偿结构的望远镜折轴光学系统设计方案.基于偏振光线追迹方法,分析了该方案仪器偏振在望远镜光瞳和视场上的分布特性以及视场分布特性随望远镜运动和波长的变化.结果表明,在HeI 1.083μm和FeI 1.565μm磁敏谱线所在的近红外波段, CGST仪器偏振满足2×10-4测量精度要求的“无偏振视场”为0.91′,而在可见光波段该“无偏振视场”为0.5′.  相似文献   

18.
地基光学天文望远镜是人类探索与研究宇宙的重要手段, 对已有地基光学台址的光学观测环境进行监测分析, 可以为后期设备针对性改造以及观测者调整观测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对提升地基光学设备的观测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吉林天文观测基地(简称``基地'')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大绥河镇小绥河村南沟约5 km处(东经126.3\circ, 北纬43.8\circ, 海拔高度313m). 基地大气视宁度均值范围约为1.3$''$--1.4$''$、天顶附近V波段的天光背景亮度为20.64magcdotarcsec-2、年晴夜数最高可达270余天, 具有良好的天文观测条件. 吉林天文观测基地于2016年投入运行, 现有1.2m光电望远镜、迷你光电阵列望远镜、大视场光电望远镜阵列、新型多功能阵列结构光电探测平台等多台(套)光电望远镜设备. 利用上述设备, 主要围绕空间目标探测与识别、精密轨道确定、光电探测新方法以及变源天体的多色测光等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与多家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太赫兹波段天文点源目标较少, 指向测量相对困难的特点, 研究了利用与太赫兹天线共轴的小型光学望远镜来辅助太赫兹望远镜指向测量以及建立指向误差修正模型的方法. 依托紫金山天文台1.2 m斜轴式太赫兹天线开展了光学辅助指向测量的实验研究, 利用一台安装在天线背架上的100mm口径折射式光学望远镜获得了优于2$''$的指向测量精度. 此外, 通过对斜轴天线的结构分析以及大气折射和本地恒星时(Local Sidereal Time, LST)偏差等误差来源的分析, 建立了包含23个误差项的斜轴式光学指向修正模型, 实现了约3$''$的拟合精度. 最后, 借助高精度数字摄影测量对光电轴一致性进行了标定, 并针对其对指向模型精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研究成果将为南极5 m太赫兹望远镜(The 5m Dome A Terahertz Explorer, DATE5)及其他太赫兹望远镜提供指向测量和指向修正模型方面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天极F90 0 - 114大口径反射式 物镜口径为 114毫米、焦距 90 0毫米的高精度凹面反射镜 ,表面硬度层。出口型金属烤漆镜身 ,三只高质量金属目镜 ,45~ 45 0六种倍率 ,分辨率为 1″ ,观测极限星等 12等。寻星镜为复合透镜组成 ,放大 6倍。架台为TJ- 0 2型金属冰花烤漆自动跟踪赤道仪 ,上有地理纬度指示盘 ,可准确调节极轴高度 ,赤经有 0~ 2 4小时度盘指示 ,赤纬有± 90°度盘指示 ,并配有双微调装置 ,可精确跟踪天体。二段伸缩式加重铝制三脚架 ,配专业太阳滤色镜、月亮镜、平衡锤、摄影接口。它的特点是口径大、集光力强、无色差、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