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5年春季我国主要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邵勰  柳艳菊  李多  王艳姣 《气象》2015,41(10):1292-1297
2015年春季,全国气温普遍偏高,季节平均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季内,我国华南地区降水阶段性变化显著。前期(3—4月),华南地区降水偏少,华南前汛期入汛偏晚,入汛以后(5月5—31日),华南地区降水显著偏多。分析表明,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异常偏西,不利于副高南部的暖湿气流向华南地区输送,导致华南地区前汛期入汛偏晚。入汛之后,一方面,随着索马里越赤道气流的发展,经印度洋到达中国地区的水汽通道建立,由于副高偏西偏强,占据南海地区,导致水汽输送偏北;另一方面,与前期相比,春季后期印度洋海温偏高,有利于南海地区对流层低层异常反气旋的发展以及西南水汽输送的加强,此两种因素共同导致了入汛之后华南地区降水异常偏多。  相似文献   

2.
河南暖冬气候特征及其影响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全省32个台站建站~1997年40多年的冬季气温资料,通过拟合其概率分布函数,用概率分位数确定了暖冬的统计标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河南暖冬的发生和演变特征,并对暖冬的影响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3.
利用1951—2007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中国国家气候中心160站降水和环流特征指数,研究了近57 a来夏季平均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指数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同期中国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夏季副热带高压面积也表现出增大趋势,其中20世纪60年代中期和20世纪末显著增强,并呈现出准20 a的年代际周期变化特征。各周期中,中国同期降水及流场均出现较大调整: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长期趋于增大,东亚夏季风异常偏弱,降水分布由"北多南少"转为"北少南多",而降水线性增长的区域则呈现出较上一周期明显北移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西太平洋暖池的跃变及其气候效应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用SST(COADS,NCEP)资料研究热带西太平洋暖池的年代际变化和跃变特征,讨论其气候效应。结果表明:西太平洋暖池有显著的10-20年周期的年人际变化和40-50年周期的气候跃变:一百多年来西太平洋暖池发生了4次大跃变,在1910年代中期和1950年代中期,西太平洋暖池由异常发展转为异常减弱,1930年代初和1980年代初,西太平洋暖池由异常减弱转为异常发展:西太平洋暖池在1980年代初的跃变,具明显的效应,跃变后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显著升高,大范围海域升温超过0.5℃,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加强西伸,脊线偏南,我国汛期降水呈南方偏多、北方偏少的分布趋势,与跃变前基本相反。研究结果还表明:在西太平洋暖池异常发展期,El Nino事件出现多且强于La Nina事件,而在西太平洋暖池异常减弱期,La Nina事件出现多且强于El Nino事件。  相似文献   

5.
2015年秋季我国气候异常及暖湿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聂羽  孙冷  李清泉  马丽娟 《气象》2016,42(4):507-513
2015年秋季,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量偏多明显,为1951年以来同期第三高值,我国总体呈现“暖湿”的特征,但南北方降水特征有明显差异。受水汽条件不同的影响,华南地区为持续性降水,而华北表现为阵性降水。诊断分析表明,华南的持续性降水偏多与超强厄尔尼诺和赤道印度洋偏暖的共同作用有关。赤道东太平洋和赤道印度洋地区海温偏高,加强了西太平洋地区低层的反气旋环流异常,造成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受副热带高压西侧异常南风的引导,来自南海和西太平洋的异常水汽向华南输送,造成了秋季华南持续降水偏多。而受中高纬度环流经向度偏大的影响,冷空气在华北活跃,配合东路和南路水汽的阶段性输送,则造成了华北的降水偏多。  相似文献   

6.
郑志海  王永光 《气象》2018,44(1):199-205
2017年夏季(6—8月),全国平均降水量348.6 mm,较常年同期(322.6 mm)偏多8.1%,呈现南、北两条多雨带。全国平均气温21.7℃,较常年同期(20.9℃)偏高0.8℃,为1961年以来第二高。东亚夏季风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显著偏强,脊线位置偏南,菲律宾附近对流层低层为反气旋环流控制;欧亚中高纬呈现“两槽一脊”环流型,乌拉尔山地区高度场为负距平,高压脊偏弱,贝加尔湖地区为正距平控制,日本附近高度场为负距平。低纬度和中高纬度的环流配置有利于冷暖气流在我国长江以南交汇,水汽通量辐合偏强,主要多雨带位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降水显著偏多。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年代际增强和赤道中东太平洋由冷水向暖水发展是多雨带偏南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1961—2011年我国东北地区72个气象站月平均气温资料及NCEP/NCAR月平均海平面气压、500 hPa高度场及200 hPa与850 hPa风场再分析资料,对东亚冬季风强度与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序列经去除线性趋势处理后的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去除线性趋势后,东亚冬季风强度与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序列的相关系数为-0.69,较原始序列更为显著;两者变化的阶段性较为同步,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于2004年已转入低温阶段,这与东亚冬季风同时转为偏强阶段关系密切;两者均存在20年左右的长周期,同样存在相近的阶段性短周期;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的增温变化趋势在1986年前后的增暖性气候突变中起重要作用。东亚冬季风强度与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年代际信号的相关系数达-0.86,较原始序列年代际相关更为显著;两者的年代际变化存在21.5年左右的共同准周期。东亚冬季风强度与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的年际变化序列存在4年左右的共同准周期。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的年际和年代际异常存在与东亚冬季风相关联的200 hPa东亚急流、500 hPa东亚大槽、乌拉尔高压、850 hPa风场、地面西伯利亚高压等的异常背景。  相似文献   

8.
1997年夏季华北特大干旱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1997年华北地区出现历史上的罕见的特大干旱,酷热灾害的情况,并对造成灾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敖康顺  耿新  张文君  王林 《气象学报》2024,41(2):168-189

利用1951—2022年ERA5再分析大气环流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全国站点气温和降水资料,将33个常用的东亚冬季风(EAWM)指数划分为海陆差异类、高压特征类、大槽特征类、低层风场类、中高层风场类和综合类6类,按类别对比分析了它们的线性变化趋势和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并就各指数对中国冬季气温、降水时空变化的表征能力以及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北极涛动(AO)等气候系统主要内部变率的关系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显示:(1)在趋势变化方面,中国冬季气候暖湿化特征明显,但仅大槽特征类和综合类指数反映出季风的减弱趋势,其余类型指数则多呈现微弱的增强趋势,表明EAWM各子成员对当前全球变暖的响应存在差异;(2)在年际、年代际变化方面,EAWM指数主要表现为准4 a、准8 a和准16 a的周期振荡,基本都能刻画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EAWM的年代际减弱,对于21世纪第1个10年中期EAWM的年代际增强,考虑了南北气压差的海陆差异类指数以及高压特征类、大槽特征类和中高层风场类指数能较好表征;(3)在反映中国冬季气温变率的能力方面,除低层风场类指数外,各类指数表现良好,尤其是高压特征类指数的表征能力最佳,而在降水变率方面,高压特征类指数的代表性较差,低层风场类指数的指示意义最好;(4)在与气候系统主要内部变率的关系方面,大多数指数能较好反映ENSO与EAWM之间的关系,其中低层风场类指数的表征能力最好。而在反映AO与EAWM的关系上,则是高压特征类和大槽特征类指数的表现更佳。总体而言,除趋势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外,各类EAWM指数能够一致地反映中国冬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但不同类别指数所表征的侧重点存在差异。因此,在分析EAWM相关科学问题时应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指数。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冬季气温与影响因子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1—2012年冬季全国160个站月平均气温以及NCEP/NACR再分析资料和海温、北极海冰等资料,分析了我国冬季气温及其关键影响因子的年代际变化特征,重点研究了关键影响因子对我国冬季气温影响关系的年代际变化。研究表明:我国冬季气温在1985年之前处于冷期,之后为暖期; 我国冬季气温异常与影响因子的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年代际变化,而且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显著的年代际变化。针对这种年代际变化的基本事实,提出针对冷期和暖期中不同影响因子与冬季气温的关系分时段建立冬季气温的多因子回归预测模型,可以反映冬季气温及其影响因子关系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正确的预测策略是利用相同年代际背景下预测对象与预测因子的时间序列资料建立预测模型,以确保预测模型中反映的预测对象与预测因子关系的稳定性,进而保持较高的拟合及预测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利用潍坊市丘陵、平原、沿海三种下垫面地区自有气象记录以来冬季(12-2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等资料,对潍坊市不同下垫面地区近50年的冬季气温变化特征作了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50-60年代为偏冷期,70-80年代为振荡期,90年代以来为偏暖期;冬季和冬季各月气温有增温趋势,特别是平均最低气温升高最显著;统计潍坊市的冷、暖冬年,发现:潍坊市暖冬年冬季海平面气压为负距平,东亚500hPa位势高度为正距平,西太平洋海温为正距平。  相似文献   

12.
近56年我国暖冬气候事件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冬季平均气温序列采用三分位方法确定单站暖冬阈值, 并将单站暖冬分为弱和强两个等级。以此为基础, 确定区域暖冬和全国暖冬的界定方法和等级划分标准。区域暖冬采用站点相对比例确定, 全国暖冬采用暖冬面积相对比例界定。对我国1952— 2007年的暖冬事件变化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南方暖冬频率高于北方, 强暖冬多发区出现在我国中西部地区; 北方单站暖冬指数上升幅度大于南方, 表明北方暖冬事件上升趋势更加明显; 以1986年为界, 前期 (1952— 1985年) 南、北方各区域均很少出现暖冬, 南方各区暖冬频率略高于北方各区, 后期 (1986—2007年) 各区暖冬年大为增加, 北方各区增加最明显且超过了南方; 56年中, 全国性暖冬共发生15次 (年), 其中强暖冬共有5次 (年); 全国暖冬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 在有效面积不变的情况下, 暖冬面积每10年增加10%。  相似文献   

13.
赵俊虎  宋文玲  柯宗建 《气象》2020,46(7):982-993
2019/2020年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显著偏高,降水异常偏多,气候总体表现为“暖湿”的异常特征。异常成因分析表明:2019/2020年东亚冬季风强度较常年同期偏弱,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偏弱,季节内冬季风强度阶段性变化特征显著;北极极涡收缩于极地,强度偏强,AO为异常偏强的正位相,乌拉尔山阻塞高压活动偏弱,东亚槽偏弱,欧亚中高纬以纬向环流为主;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位置偏西偏北,印缅槽阶段性活跃,二者有利于太平洋和印度洋水汽向我国输送。受北半球环流异常的影响,我国冬季出现了“暖湿”的异常特征。进一步对东亚冬季风偏弱的可能原因分析表明:2019年秋冬季赤道中太平洋暖海温发展,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Ni〖AKn~D〗o3.4指数均大于0.5℃,这种类中部型El Ni〖AKn~D〗o海温异常有利于激发偏强、偏北的西北太平洋反气旋,进而抑制了东亚冬季风的发展和南下;此外,冬季北半球极涡收缩于极地,强度偏强,AO持续异常偏强的正位相,均不利于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的发展,且东亚大槽明显偏弱,共同导致了欧亚中高纬地区以纬向环流为主,东亚冬季风偏弱。  相似文献   

14.
大连地区冷暖冬年冬季大气环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张黎红  王谦谦 《高原气象》2005,24(6):1034-1039
利用合成分析方法,对大连地区1960--2000年冷暖冬年冬季的环流形势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冷暖冬年冬季,海平面气压距平场、500hPa高度距平场、300hPa纬向风距平场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中蒙古高压、极涡的位置、面积、强度及东亚西风环流指数、极锋急流差异都显著,说明极锋急流、极涡、乌山脊、东亚大槽及蒙古高压等都是影响大连冬季气温异常的关键系统。  相似文献   

15.
依据国家标准《暖冬等级》,参照单站、区域暖冬等级标准,确定了单站和区域暖冬等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974—2013年巴彦淖尔市范围内9个站暖冬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0a巴彦淖尔市各地冬季平均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冬季平均气温和暖冬指数相关系数达0.88,并通过0.01的显著性检验,变化率分别为0.46℃/10 a和10%/10a。单站暖冬共发生20a,主要发生在1986年以后,占总次数的91.9%;各站发生频率为30%~40%,以海力素最高,乌拉特中旗最低;单站强暖冬共发生9a,各站发生频率为8%~15%,以杭锦后旗发生频率最高,海力素和乌拉特后旗最低;巴彦淖尔市区域暖冬共发生l3a,占暖冬发生年的65%;区域强暖冬年共发生4a,占区域暖冬年的30.7%。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暖冬的特点及其与汛期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媛  孙彭龄 《气象》2003,29(2):39-40
利用1951年以来的冬季(12—2月)的平均气温资料,划分了浙江省暖冬年,发现暖冬年亚洲西风带纬向环流占优势,低纬度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位置偏西。暖冬年份与浙江省进入汛期后的总降水量和台风次数,都有较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北方冬季持续变暖对采暖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清 《气象》1997,23(11):39-41
根据国家规范中关于采暖气候条件的规定,计算了我国连续11年冬暖地1987-1997年1月平均温度,冬季平均温度及与1961-1990年常年值比较,并用≤5℃日数,负积温变化等采暖气候指标分析了暖冬对能源消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东北地区冬季气温与北极涛动年代际关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利用中国160站气温资料、北极涛动指数资料及关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场、高度场、风场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冬季北极涛动的年代际特征及其关系。结果表明: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冬季北极涛动处于低(高)指数期,东北冬季气温为持续冷冬(暖冬)期。可能影响机制是:在地面,冬季北极涛动处于低(高)指数期时,西伯利亚高压增强(减弱),亚洲大陆偏北冬季风增强(减弱),东北为持续冷冬(暖冬)期;在对流层中层,冬季北极涛动处于低(高)指数期时,东亚大槽加深(减弱),贝加尔湖以西以北脊增强(减弱),环流呈经向(纬向)型发展,东北对流层中层偏北风增强(减弱),东北为持续冷冬(暖冬)期。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60~2009年我国南方地区277个测站逐日气温资料,通过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将南方冬季(12月、1月、2月)地区划分成4个区域,采用气候趋势系数、气候倾向率和Mann-kendall(MK)法对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三类气温整体皆自东南往西北方向递减;昼夜温差为减小趋势,减小显著区域为青藏高原、川西高原、川东、江淮地区及沿海局部区域;南方地区冬季整体呈升温趋势,上升趋势最大的为日最低气温0.411℃/10a,其次是日平均气温0.316℃/10a,最小的是日最高气温0.228℃/10a,而上升幅度最大为地形复杂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云南和川西地区,其次是沿海地区、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升温幅度最小的为川东、贵州、重庆、广西等地,而青海省河南站近50年为降温;日最低气温突变比日平均气温突变发生早,在1990年左右,而突变发生最晚的是日最高气温,在1997~1999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