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红 《中国测绘》2021,(2):12-15
专家说,未来社会将是人工智能的社会,特别是5G技术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融合后,将能更好地为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支撑.当物联网时代到来的时候,“5G+北斗”融合将更加深入,基于“5G+北斗”提供的高精度时间、高精度定位、高清晰图像能力,使AR(虚拟现实)和VR(增强现实)技术能够稳定流畅地运行和交互,让城市更智能、更智慧,让百...  相似文献   

2.
正北斗高精度定位、人工智能、5G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疫情严峻时刻,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手中的这些"硬核科技"正在全速运转。2月6日立项,历时3天开发周期,千寻位置火速上线"无人机战疫平台"。2月10日搭建完开始内测即实现平台首个无人机消毒巡检案例——陕西省渭南市官底镇、官道镇。2月13日,千寻位置宣布"无人机战疫平台"向全国提供服务,"飞翼行动"全面启动。希望帮助无人机防疫作业供需双方提高匹配效率,让无人机快速飞进大街小巷、交通要道,在有需要的地方进  相似文献   

3.
<正>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新的变革,移动通信技术经过三十多年爆发式的增长,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增长,也对相关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之一。上世纪80年代第一代移动通讯系统诞生,人类把移动通信变成可能,2G时代采用了数字调制技术把人们带入了语音、短信和数据的全业务时代,而3G和4G则分别迎来了移动多媒体和移动互联  相似文献   

4.
徐红 《中国测绘》2023,(8):18-22
<正>“5G上珠峰”,站上世界之巅。在5G应用方面,我国处于领跑位置,取得了令全球瞩目的成绩。如今,6G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其不仅是5G技术的延伸,更是一个地面无线与卫星通信集成的全新通信体系。6G将为未来的智能生活提供更快、更稳定、更安全、更智能的通信服务。因此,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和研发6G技术,争取在这一领域取得领先优势,一场“6G争夺战”早已悄然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5.
<正>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基础,是打开未来物质文明的钥匙。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重大的创造、发明和新技术的采用,都会给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发展和变化。今天,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从国外的情况来看,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空间技术、海洋技术、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等高技术领域,都在不断地出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徐红 《中国测绘》2022,(1):22-27
当前,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正在加速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高新技术融合,这将极大提高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水平,且向着数字化、智慧化测绘转型势头强劲.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时代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的发展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给测绘科技发展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业务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本文首先梳理总结了人工智能与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结合的研究进展,并剖析了当前形势下人工智能应用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发展和提升自然资源智能化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天空地多源遥感数据的广义摄影测量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以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机器学习等信息技术领域的飞速发展,人类已进入人工智能新时代.摄影测量学科也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快速发展为全新的广义摄影测量学,其载体平台、仪器设备、数据处理理论技术及应用领域都已发生显著变化,天空地一体化的多传感器多层次综合立体观测技术得到极大发展,全面进入综合智能摄影测...  相似文献   

9.
正智慧交通是大数据、人工智能、5G应用等高新科技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的新兴业态,是提升综合交通质量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先机的重要力量。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贯彻"交通强国"新发展理念,意味着我们将在新时代开启建设交通强国新征程。加快推进综合交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管理和空间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的深入结合,新型智慧城市相关的应用成为地理信息行业领域与社会重点关注的对象。本文主要介绍了智慧城市的背景与概念、理论与技术,阐述了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及数字孪生城市三者的关系,总结了数字孪生城市现状及趋势,并探讨了元宇宙时代的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萌芽期依靠空间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构建数字城市,发展期在数字城市基础上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云技术及时空大数据技术等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期结合新型智慧城市相关技术和实景三维技术等实现数字孪生。展望了跨时代的元宇宙智慧城市,或许会在数字孪生的基础上融合增强现实、扩展现实、脑机接口与体感设备等技术或设备,实现人类生活在两栖世界的美好憧憬。  相似文献   

11.
展望5G/6G时代的地球空间信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仁 《测绘学报》2019,48(12):1475-1481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5G/6G时代逐渐到来。在新的网络环境下,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将催生新的发展趋势。文章首先对5G/6G时代进行了论述,分析其主要特点。然后阐述了5G/6G时代下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真三维实景模型的形成,地球空间信息处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地球空间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和大众化)。最后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自主的通导遥一体化空天信息实时智能服务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其发展路线(局域服务系统,区域服务系统,全球服务系统)和技术储备;对5G/6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支撑下,我国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变革性生态系统,5G的飞跃发展将连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测绘地理信息领域注入新的活力,催生更丰富的应用。我们通过了解5G新无线电(New Radio,NR)的特点与关键技术,并基于增强移动宽带、超可靠低时延通信、海量机器类通信三大5G场景,探索了智慧城市、无人机测绘、无人驾驶汽车、三维导航、云AR/VR等背景下5G与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融合发展,总结了当前的应用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挑战,希望对推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技术应用创新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正>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其特点有:超高带宽速率、超可靠低时延和海量网络连接等。5G所带来的变化不仅是网速的提升,还有无线通信应用深度和广度的大大拓展。在我们所期待的万物互联时代,5G让智慧应用更加触手可及,如智慧城市、智能家居、虚拟现实、无人机应用、车联网、物联网等。可以肯定的是,  相似文献   

14.
刘先林 《测绘科学》2019,44(6):1-15
当今正值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科技创新不断涌现。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人类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渐渐地形成了跨界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建立联系。现如今,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服务保障,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度变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实融合等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在测绘行业不断渗透,并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相互融合,取得了很多创新性成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各国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以及政府对卫星遥感技术的大力支持,各类军民商用卫星系统层出不穷,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卫星遥感数据获取体系,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程度的提升了数据分析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为遥感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结合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先进技术,推动遥感应用朝着智能化、大众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本文依据当前陆地观测卫星智能遥感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实际需求,论述了人工智能驱动的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监测等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探讨了现阶段制约人工智能技术在遥感领域应用成效的关键问题,最后结合遥感大数据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对陆地观测卫星遥感应用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的卫星遥感应用体系已成为卫星遥感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新一代数字地球平台与“数字中国”技术体系架构探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系统分析和总结了Google Earth的四大特点,及为地球科学研究、"数字地球"和"数字中国"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和启迪,提出了数字地球平台(DEP)的概念,并针对"数字中国"的建设,提出了建立"数字中国"的数据交换标准(DCML),提出了全新的以地学信息浏览器/空间信息服务器(G/S)结构为主的下一代数字地球、数字中国的技术体系架构,进一步对"数字中国"技术体系架构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论述,对"数字中国"建设和应用服务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徐红 《中国测绘》2023,(10):8-13
<正>阡陌纵横,沃野阔阔,眼下正值秋收季,无人收割机置身滚滚稻海,自动操控车辆挡位、转向、收割、脱粒、卸粮,一束束沉甸甸的稻穗转眼变成了一颗颗饱满金黄的谷粒归仓。这些“聪明”的智能农机背后,不仅有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支撑,还有北斗、遥感、测绘地理信息大数据的赋能,助力农业生产效率倍增,农作物产出率和品质大幅提高,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也让“坐在办公室种田”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作为当前科技创新和推动产业升级转型的焦点,已经成为我国国家战略和未来趋势,并向测绘技术行业开始蔓延和渗透,推动测绘行业逐步从信息化测绘升级为智能测绘。文中从组成人工智能的核心要素出发,阐述人工智能技术与测绘的紧密联系,给测绘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决定人工智能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人才教育,聚焦到测绘教育领域,测绘岗位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人工智能倒逼测绘类专业教育体系变革,坚持夯实测绘专业的基础教育不会变。提出人工智能融入测绘类人才培养的3种模式,而提升测绘类专业教师人工智能相关知识素养是关键。整合测绘类各个子专业的教育资源,借助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按照5个学习层次搭建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知识学习平台,将理想的、生态的和完整的测绘教育带入人工智能大时代发展的伟大变革中。  相似文献   

19.
测绘科技发展已进入一个相对关键的时期,需要从战略层面来考虑如何推动其未来发展。基于对测绘科技发展历史的系统回顾,深刻剖析了测绘科技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所处的科学范畴、应用需求、新技术发展是影响和决定测绘科技发展方向的三大关键因素。这一规律是研究确定未来测绘科技发展战略思路的基本遵循。基于此,在重点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对测绘科技发展已有影响的基础上,阐述了人工智能与大地测量、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地理信息数据处理与应用等技术融合发展下的未来智能化测绘科技发展趋势,提出了传统的野外测量将逐渐被无人驾驶飞机、汽车、轮船以及卫星等智能化的机器所替代的设想,以及实现这一设想需要解决的系列难题。  相似文献   

20.
史文中  张敏 《测绘学报》2021,50(8):1049-1058
可靠性是遥感监测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了遥感目标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但是其不可解释性带来了新的问题.本文依据空间数据的可靠性理论和人工智能基础理论,首先,提出了智能化遥感目标可靠性识别思想及总体框架;然后,阐述了影响可靠性的因素分析、可靠性提升方法、可靠性评估方法和可靠性过程控制等核心研究方向;最后,展望了人工智能用于遥感目标可靠性识别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