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统计 1966~1996年阜新地区寒潮天气资料 ,归纳出寒潮天气类型 ,选定预报指标和预报区域 ,列出预报模型 ,并进行了寒潮预报模式效果检验  相似文献   

2.
利用1981~2018年地面实况资料、高空观测资料、遂宁地区观测站地面气象要素数据以及2013~2018年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采用最小二乘法和MOS法两种方法建立遂宁地区寒潮客观预报方法。结果表明:遂宁地区寒潮客观预报方法能够明显提高欧洲中心温度预报的准确率,并且极大的降低欧洲中心预报寒潮过程的空报率和漏报率,投入实际预报业务以来使用效果较好,准确预报了2018年4月~2019年4月的5次寒潮天气过程,对遂宁地区寒潮和降温天气过程的预报具有较高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ERA-5再分析资料和NCEP的GFS预报系统的120 h预报资料,对华东地区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期间9次寒潮过程中数值模式的近地面风速和向下净短波辐射通量预报技巧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1)GFS预报系统在提前1~4 d均能准确预报出寒潮过程(降温幅度和最低温度),平均预报命中率均在80%以上。2)在寒潮过程中,近地面风速会明显增强,虽然0~2级风速预报评分明显降低,但对3~5级和6级以上的风速预报评分(Threat Score, TS)反而较一般天气过程高;而向下净短波辐射通量预报相对误差要比一般天气过程偏大,尤其在寒潮爆发日最大。3)在寒潮过程中预报技巧具有明显日变化特征,0~2级风速预报技巧下午最低,尤其在寒潮最强日最明显;3~5级风速预报技巧在18:00(协调世界时)左右最低,在寒潮最强日夜间都很低。而向下净短波辐射通量预报下午以后预报误差显著增大,尤其在寒潮爆发日误差最大。4)在寒潮过程中,预报技巧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而降低,其中24 h预报TS评分较高,误差较小。72 h评分较低,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4.
张丹梅 《辽宁气象》2002,(2):8-9,14
统计1966~1996年阜新地区寒潮天气资料,归纳出寒潮天气类型,选定预报指标和预报区域,列出预报模型,并进行了寒潮预报模式效果检验。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濮阳地区1965~1990年22个寒潮个例分析,总结了寒潮的天气形势和特征.提出了预报着眼点,选出了预报指标,在486微机上用PROLOG语言建立了“濮阳地区寒潮预报专家系统”,为准确预报寒潮天气提供了依据。1991~1993年试报准确率为80%。  相似文献   

6.
利用1986~1999年气象资料,分析了河南省寒潮天气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天气形势.利用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3层格点实况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别计算出河南省安阳、洛阳、郑州、西华、信阳各代表站的寒潮消空和预报指标,再以欧洲中心72~144 h数值预报产品为因子,用完全预报方法做出河南省3~7天中期寒潮天气过程预报.  相似文献   

7.
宁夏冬季寒潮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天气学分析和诊断方法,结合宁夏冬季寒潮预报指标,对2008~2009年冬季2次寒潮天气从天气实况、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天气成因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宁夏冬季2次寒潮天气的主要特点和成因,得到了一些宁夏冬季寒潮预报的指示信息.  相似文献   

8.
数值预报产品对寒潮天气过程的预报能力检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8年冬季,河北省连续3次出现了大范围的寒潮天气过程,为近10 a来之最。特别是2008年12月3~5日为历史同期最严重的一次寒潮天气过程。从3次过程的大气环流特征、冷空气强度及影响路径、要素特征等方面分析比较T213和欧洲数值预报产品(EC)与实况的异同,检验不同数值预报产品对寒潮天气过程的预报能力,为以后更准确地预报寒潮天气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分析结果表明:T213和EC数值预报产品都能预报出寒潮爆发的典型特征,而T213具有更高的时空密度,对提高寒潮天气的精细化预报水平有更大帮助。  相似文献   

9.
数值预报产品动力-统计释用方法与寒潮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  桑志勤 《气象》1998,24(2):34-38
从气温变化的物理过程出发,设计了一种数值预报产品的动力-统计释用方法,开发了一套四川盆地寒潮入侵时间和降温幅度的释用方案,并利用ECMWF产品建立四川盆地寒潮自动预报系统,滚动预报未来1~6日内的寒潮过程。1995~1997年投入中短期业务运行,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57~2000年11月份三门峡市寒潮天气资料及2000年11月1~5日欧洲中心格点资料,分析了产生寒潮的天气形势,选取了预报指标,建立了预报方程.经回代,准确率为76%.  相似文献   

11.
在实际预报工作中,我们对寒潮天气过程的趋势能够做出预报,但往往对其强度估计不足,对降温开始时间把握不准。本文通过对1991~1996年大连地区5次寒潮过程和2次准寒潮过程进行分析,对冷空气源地、路径,降温开始时间、持续时间,降温幅度等找出特点和规律,以便为预报提供可信的依据。11991~1996年寒潮天气概况按中央气象台的规定,由于冷空气的入侵,使日平均气温24h内下降10℃或以上,同时最低气温在5℃以下,称为一次寒潮过程;降温幅度8~9℃为一次准寒潮过程。经统计,大连地区1991~1996年共发生5次寒潮过程,其中4次在11月20日…  相似文献   

12.
对1987~1992年鹤壁市寒潮天气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了产生寒潮天气的基本天气形势和特点,提出了预报着眼点,并建立了预报因子库和判别准则,编制了预报业务系统软件,实现预报方法的自动化,经1996年1月~1997年4月的业务检验,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抚州地区1980年~1994年12月~3月出现的寒潮作样本,用日本数值预报图FXFE782和地面。高空实况作出区域寒潮预报和寒潮分片预报。在区域寒潮预报基础上,用14点地面单站要素作出分县寒潮预报。1预报思路经多年的预报实践发现,日本数值预报图FXFE782对850hPa温度场的预报效果较好。图1FXFE782图上选点图1中的C、D、B、E四点包围的区域为冷空气影响我区所必经过的区域,A点代表我区。B、C、D、E的温度越低,表明冷空气越强,它们与A点的温差越大,说明高空锋区越强。在寒潮影响我区前24-48小时,温度场的特征很明显,我们…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德阳春季(3~4月)发生寒潮的环流形势特点入手,应用ECMWF、T106数值预报产品,分析环流形势及冷空气的变化和建立气温预报回归方程,从而作出德阳春季寒潮的中短期预报。  相似文献   

15.
利用叠加的地面至500hPa平均温度场的欧洲数值预报图分析了1989~1997年春季(3~5月)和秋季(9~11月)的寒潮天气过程,总结出寒潮预报的经验指标。这项工作是对数值预报产品深加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气象科技》1976,(1):28-28
根据近期召开的寒潮、大风预报科研协作会议的讨论,关于我国寒潮、大风的研究,将整编寒潮年鉴,进行关于寒潮、大风的短期、中期与长期预报方法的探讨,诸如不稳定小槽的发展、高空稳定性高压脊和阻塞高压问题、横槽型寒潮、寒潮的数值预报、单站寒潮预报方法,以及低温的中、长期预报方法与霜冻的中、短期预报方法等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7.
基于TIGGE数据的我国寒潮自动识别预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1—2006年中央气象台寒潮天气过程数据以及NCEP/NCAR 500 hPa高度场等逐日再分析资料,通过客观聚类方法与主观对比分析确定寒潮爆发的典型形势场,结合寒潮过程特征量阈值,建立了基于TIGGE集合预报产品的寒潮自动识别客观预报方法,并利用TIGGE集合预报数据对2008年1月和2009年1月两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利用500 hPa高度距平场进行聚类分析,一方面可以消除环流季节特征对划分结果的影响,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寒潮这种强天气的异常扰动表现;基于集合预报产品的寒潮自动识别预报方法浓缩了集合预报产品信息,可直接为预报员提供寒潮发生的概率预报,从而在集合预报产品与我国实际灾害性天气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8.
西北区东部寒潮天气短期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西北区东部寒潮短期预报的气候概况和环流特征,对不同类型寒潮个例进行归纳总结,组合成预报规则,建立了短期寒潮预报模式,输入计算机得出有无寒潮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19.
在实际预报工作中,我们对寒潮天气过程的趋势能够做出预报,但往往对其强度估计不足,对降温开始时间把握不准。本文通过对1991~1996年大连地区5次寒潮过程和2次准寒潮过程进行分析,对冷空气源地、路径,降温开始时间、持续时间,降温幅度等找出特点和规律,以便为预报提供可信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寒潮降温强度的分区预报和有、无区域性寒潮的决策预报是寒潮预报构思中的两个紧密相关的问题,都具有较大的技术难度。本文涉及的是应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技术,对专家预报寒潮的过程进行模拟,制作降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