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士英 《地质论评》1965,23(6):481-482
王曰伦在1963年提出分布在河北省石家庄一带的头泉组底部砾岩为冰碛砾岩。认为具有下述特点:砾石成分复杂;砾石大小无定,滚圆度不同;砾石被刻蚀成锯齿状,带压坑及擦痕和砾石压入下伏基岩面中。并以该冰碛层为标准,将头泉组与三峡群相对比,进而推之“相当于下寒武统之下及震旦系(里菲系)之上的头泉群(组)只能以  相似文献   

2.
吉林“珲春组”的地质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双兴  杨学林 《地层学杂志》1997,21(4):307-311,320
“珲春组”系分布于吉林省东部的珲春、延吉和龙井等地区不同盆地的一套煤系地层,这套地层被认为代表下第三系古新统至渐新统。据研究,各地区不同盆地的岩性及植物化石成分差别甚殊,依据各地区植物化石的组合特征确定珲春二道沟的地质年代属晚白垩世,为使用方便仍可延用珲春组组名;延吉清茶馆的植物化石归古新世,龙井三合的植物化石归渐新世,因其各自地质年代不同,建议这二地区可分别另建新地层组名。  相似文献   

3.
太行山中段左权羊角镇发育新生代玄武岩,记录了太行山新生代以来的构造隆升事件.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与玄武岩发育相关的地貌面及其上的地层特征分析,初步确定该玄武岩是上新世末期到早更新世初期的喷发产物,初步揭示了太行山中段区域上晚上新世以来地貌发育历史,主要存在6次构造隆升与剥蚀期:在唐县期宽谷面形成的基础上,于上新世晚期存在一次隆升和一次稳定侵蚀期,并侵蚀形成"U"形谷;早更新世初,玄武岩开始间歇性喷发,同时发生以西武家坪为中心的地区上拱,"U"形谷为玄武岩充填,之后经剥蚀堆积形成第四级阶地面;早更新世末,该区再次发生隆升,并形成第四级阶地:中更新世末,该区发生隆升,形成第三级阶地;晚更新世以来,太行山中段又连续发生两次抬升,从而在玄武岩体上形成了4级阶地,形成太行山现今地貌.研究同时表明,太行山中段上新世晚期以来的隆升主要发生于上新世末到早更新世时期.这一认识为探讨太行山中段晚上新世以来的构造隆升提供了具体证据.  相似文献   

4.
5.
香港平洲组出露于新界大鹏湾东北角的平洲岛和新界等地 由暗灰色粉砂岩,泥岩,页岩和泥灰岩组成,厚132-305m,,产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化石。被子植物占优势,裸子植物居次,藏类占极次要地位。本内苏铁类的Otozamites和Dictyozamites始现于晚三叠世,繁盛于侏罗纪,衰落于早白垩世,绝灭于晚白垩世;松柏类分布广泛,产出层位较多,除Glyptostrobus分布于晚白垩世至现代处,其  相似文献   

6.
赵一阳 《地质论评》1959,19(8):377-377
自从震旦系这一地质名词建立以来,各国学者在国外虽有相当地层的发现,但是由于国际地层表中没有一个统一的与之相应的术语,以致在不同的国家,甚至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就出现了不同的名称。特别是关于其地质时代问题,各家的意见更是众说纷  相似文献   

7.
北京“洼里砾岩”地质特征及时代讨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柯柏林 《城市地质》2005,17(3):11-15,28
洼里砾岩的隐伏性和岩性特征决定了确定其成因及地层归属的困难。由于洼里砾岩紧邻八宝山断裂和黄庄-高丽营断裂,并且赋存丰富的地下水,所以研究洼里砾岩的成因和地层时代归属具有重要的基础地质和工程地质意义。随着近年地热深钻孔对洼里砾岩的揭穿,揭示其与下伏侏罗系九龙山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岩性特征表明它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属正砾岩岩块砾岩类,地层时代应归属侏罗系上统髫髻山组的下部。  相似文献   

8.
本文区分了“樱桃园组”岩石在元古主构造旋回的三幕变形,详细描述了各幕SFL组合和按区段进行了投影。主变形幕D1的构造最发育,F1控制着本区的岩性分布。构造序列及样式变化显示由高塑性向脆性的变形格式。本组与下伏的太古鞍山群变粒岩在构造序列、样式和变质相上都有显著差异,过去许多地质学家把二者混划为一个单位,统名“鞍山群”,属太古宙。但本组与上覆的辽河群(上元古)的构造样式和变质相却相似,故其时代相当于早元古Ferrian期。  相似文献   

9.
北票组是辽西侏罗纪主要含煤地层,大部分学者从植物化石角度论述其时代为早侏罗世,区域上与窑坡组、永定庄组、富县组、三工河组对比。本文从地层层序、岩性、构造演化、古气候演化等角度对北票组的地质时代和区域对比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组为印支期后地壳伸展阶段早侏罗世早—中期兴隆沟组火山喷发之后和中侏罗世中晚期海房沟组、蓝旗组燕山期火山活动之前的含煤盆地沉积产物。前者火山活动在冀北、京西形成南大岭组,在北疆三工河组局部形成火山岩夹层;后者火山活动在冀北、京西形成九龙山组、髫髻山组,晋北形成云岗组、天池河组,北疆形成头屯河组。北票组底部杂色地层化石稀少,有机质含量低,气候应相对干热,北票组(杂色地层以上部分)、海房沟组、蓝旗组植物化石和孢粉证明古气候由温湿向干热逐渐演化,而该特征和中国北方以至全球早侏罗世晚期干热、中侏罗世从早期到晚期由温湿向干热的演化规律—致。从而,北票组底部杂色地层属于早侏罗世晚期并和三工河组、富县组、永定庄组、阳眷组、窑坡组底部对比;北票组杂色地层以上部分属于中侏罗世早期,与西山窑组、延安组、大同组、下花园组、窑坡组(K1砂岩以上部分)对比。  相似文献   

10.
辽西义县组的地质时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长期以来辽西义县组地质时代存在争论。通过对义县组命名地义县上底家沟—砖城子剖面义县组下部玄武岩的定年 ,获得K Ar年龄 131.2± 2 .6Ma ,坪年龄tp130 .4± 1.0Ma ,总气体年龄ttg130 .1± 1.3Ma ,等时年龄tI130 .5± 1.5Ma。这一结果表明 ,辽西义县组的地质时代应属早白垩世 ,其时代可与浙西劳村组、江苏宁芜盆地龙王山组、安徽庐枞盆地砖桥组对比。  相似文献   

11.
太行山中段麻棚岩体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棚岩体位于太行山中段,阜平幔枝构造核部。侵位于太古界阜平群中-深区域变质岩系。岩体内部分带明显,划分出五个单元。岩石矿物特征、化学特征、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均说明其来源较深,推测为上地幔物质,熔融混染了大量壳源物质,属脉动式同熔型花岗岩类。并据此,建立了岩体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12.
太行山阜平超群的地质时代及地层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行山阜平超群的地质时代,陈庄群为中太古代,湾子群为新太古代早期,上覆的五台群为其晚期。该超群原道河组以上及龙泉关群的表壳岩部分为陈庄群的构造重复。以此认识为基础划分为上述两个群。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太行山东麓赋煤构造带中段井田构造的深入研究,认为临城、邢台、隆尧三个矿区的构造成因是重力滑脱运动;重新认识梳理了太行山东麓煤田基本构造形态;矿区内各个井田都是独立的滑脱体、多个滑脱体聚集形成的滑脱体群,覆盖了太行山山前断裂带,断裂的隐伏露头线应向西移动;以滑脱体为主体的井田构造有其特殊性,需要根据其形成机理去解释,传统方法可能导致井田构造解释失真,进而影响到井田经济价值评价和矿井开采。  相似文献   

14.
著名的“昭通剑齿象”是云南昭通褐煤盆地的产物,是构成昭通组的重要动物群。近年来发表的涉及云南第三系昭通组地层的报导及研究文献,均只根据昭通剑齿象的存在来讨论其时代归属与层位对比的意见,但对化石产出层位的上下界限却无详细记载。根据野外工作的实践与认识,并综合前人资料,本文旨在进一步明确昭通组地层名称的涵义,阐明这套地层的基本层序及其时代。  相似文献   

15.
山东莱阳盆地莱阳组时代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莱阳盆地莱阳组为一套典型河流—湖泊相沉积,含丰富的多门类化石,其中常见的有昆虫、鱼、叶肢介、介形类、软体动物、植物及孢粉化石。莱阳组时代自从20年代被定为早白垩世之后,我国古生物和地层学家一直没有达成共识,60—70年代流行莱阳组属晚侏罗世的理论,80年代以来流行早白垩世说。从古生物特征和盆地演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后,认为莱阳组水南段及其以上层位属早白垩世,马耳山段、止凤庄段及逍仙庄段的时代早于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16.
宁镇山脉中段矽卡岩型铁铜矿床的成矿深度是该地区深部找矿前景分析的重要参考因素,以往多运用地质分析法来定性讨论。通过野外调查,发现这些矿床常有少量闪锌矿伴生。初步研究了该地区伏牛山铜矿、安基山铜矿、团山硫铁矿、盘龙岗铁铜矿以及胄王村多金属矿等代表性矿床(点)所伴生闪锌矿的产出特征、矿物共生组合、常量化学成分及晶体结构,发现该区闪锌矿形成于热液硫化物阶段的中晚期,部分矿区具有至少两个结晶世代,无论其共生矿物、结晶形态、颜色、成分或晶体结构均随产状和矿物共生组合有规律地变化。只有团山硫铁矿和伏牛山铜矿的第一世代闪锌矿与六方磁黄铁矿及黄铁矿平衡共存,符合闪锌矿地质压力计应用条件,用前人修正的闪锌矿压力计获得的成矿压力与地质分析结论吻合,为0.9kPa~1.2kPa,相当于成矿深度2420m~3630m,比照处在相同成矿带的湖北大冶和安徽铜陵深部找矿结果,认为该区仍有深部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江西冷水坞组及其地质时代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正> 冷水坞组系江西省石油普查大队(1961年)所创建,建组剖面在江西弋阳县城北约10公里的冷水坞村附近,涵义是指火山岩之上,河湖相红色砂砾岩、粉砂岩之下的杂色细碎屑岩,当时置于早白垩世。这套岩层在信江、抚州、吉太、版石等中生代红色盆地内广泛出露。通过近年来的工作,我们认为这套岩层是当强烈的火山活动基本结束,在不同的火  相似文献   

18.
亮子川组地质时代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新疆北部哈尔加乌组和卡拉岗组的地质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窦亚伟  孙喆华 《地质论评》1985,31(6):489-494
哈尔加乌组(原名扎拉斯组)和卡拉岗组是新疆地质局第三区域地质测量大队1959年创建的,原订为早石炭世,为一套中酸性火山岩及其碎屑岩系,两组之间呈整合接触,连续剖面在吉木乃县哈尔加乌公社附近。1973年,新疆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大队与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矿产  相似文献   

20.
雷家坝组一名系由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于1974年创名,标准地点在甘肃礼县以南雷家坝附近,以沿西汉水的朱家坝—江口剖面为代表,其沿革是依据古生物特征及岩石组合将西汉水群进一步划分出上部榆树坪组和下部雷家坝组。 1980年,甘肃区域地质调查队等在编写《甘肃泥盆系》时指出,“根据腕足类及珊瑚化石来看,雷家坝组生物群属中泥盆世无疑,腕足类最低层位出现了Uncinulus parallepepidus等艾菲尔阶下部的重要分子,但顶部尚未出现鹗头贝,时代应早于东岗岭期而与应棠期对应。以往,在岷县幅的区测报告内,曾列述的在良恭镇以北采获。Acrospiriffer tonkjnensis,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