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评价类别管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潜力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各有其特定的内容和服务目的,应予明确区分。土地潜力评价揭示某一块土地可被利用的范围以及在这些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在进行土地潜力评价之前必须规定土地利用方式的优先次序。优先次序不同,即使同一块土地其评价结果也不同。土地适宜性评价强调针对特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作出适宜性等级评定,每一块土地均可针对不同利用方式作出土地适宜性等级评定。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是指在一定的劳动和物质投入下土地用于农、林、牧业所能提供的物质产品的能力的评定。  相似文献   

2.
论述城市土地评价。从土地的自然、经济观状入手,按土地质量的优劣,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测算出土地级差收益。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正确的实践来源于正确的理论认识,文章着重探讨了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即县域经济的概念,县域经济的重要作用,县域经济的特点以及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等。  相似文献   

4.
5.
土地评价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相似文献   

6.
土地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评价是估价土地生产力和土地适宜性的过程,它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研究。这一研究不仅需要大量的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资料,而且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将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作出科学的土地评价。本文在汲取国内外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土地评价的技术与方法作以论述。  相似文献   

7.
评《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运龙 《地理学报》2001,56(4):500-500
倪绍祥先生编著《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 (第二版 )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 1 999年 6月出版。该书是教育部“面向 2 1世纪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本书新版的最显著特点是理论的系统性和深度都达到了很高水平。土地研究虽可上溯到 2 0 0 0多年前的《管子 .地员》,但一直是作为一个“问题”而非“学科”来研究的。北京大学最早提出“土地科学”的概念 ,并最早开设了“土地科学原理”课程 ,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构建该学科的理论框架 ,却深感丰富和深化这个框架的内容是一项很艰难的任务。近年来已有若干论述土地科…  相似文献   

8.
沙漠化评价基本理论初探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沙漠化评价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紧密联系。沙漠化研究内容决定其评价内容。沙漠化地图的合适信息负载量,决定各种比例尺的沙漠化评价指征的详细程度,也决定沙漠化分级数与分类数。分级数的下限是沙漠化允许值。  相似文献   

9.
我国土地评价研究的近今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近年我国的土地评价研究已从大范围向中、小范围深入,从大农业综合评价转向农、林、牧单项评价甚至单作物评价,旅游用地评价和城市土地经济评价等非农业用地评价也得以展开。评价理论全面深化,计量方法及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手段得到日益广泛应用。这些表明,我国的土地评价研究已进入一个新阶段。今后,应进一步拓宽研究领域,努力实现方法的规范化,大力加强基础研究,进一步革新研究手段,建立土地评价数据库。  相似文献   

10.
土地资源的生态化管护成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目标。从土地评价发展历史出发,利用土地资源学理论,界定了土地生态系统管理的含义是将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土地生态系统发展的最终目标,充分发挥不同利益团体的协调能力,由政策、协议和实践来实施的土地资源多功能结构的生态管护。采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土地资源的动态评价分析方法,注重空间格局与多生态过程。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建立了土地资源动态评价技术路线,并以干旱区为例进行了3S指标体系的初建。该动态评价方法充分利用较为方便和经济的遥感历史时序信息为土地生态系统监测评价服务。  相似文献   

11.
土地资源的生态化管护成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目标,从土地评价发展历史出发,利用土地资源学理论,界定了土地生态系统管理的含义是将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土地生态系统发展的最终目标,充分发挥不同利益团体的协调能力,由政策,协议和初中来实现的土地资源多功能结构的生态管护,采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土地资源的动态评价分析方法,注重空间格局与多生态过程,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建立了土地资源动态评价技术路线,并以干旱区为例进行了3S指标体系的初建。该动态评价方法充分利用较为方便和经济的遥感历史时序信息为土地生态系统监测评价服务。  相似文献   

12.
对荒漠化研究基本问题的评述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董玉祥  刘毅华 《地理科学》1993,13(3):242-249
  相似文献   

13.
对基本公共服务可达性的概念进行归纳,梳理不同研究对象的可达性评价因子,并介绍近期评价基本公共服务可达性的主流方法及其应用,包括潜能模型法、两步移动搜寻法、核心密度法以及基于时间地理学的方法;对近年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可达性研究进行回顾与评述,指出基于个人行为的基本公共服务可达性研究、综合基本公共服务可达性研究、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可达性研究值得我国学者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4.
土地系统生态设计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土地整理理论与实践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城市土地整理是土地整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市土地资源合理、高效、集约利用的有效措施。其实质是合理组织城市土地利用,使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结构和关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过程。文章从分析城市土地整理的内涵出发,提出了城市土地整理的理论依据,并对城市土地整理的潜力与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针对我国近几年城市土地整理的实践,提出了城市土地整理的程序及应用模式,探析城市土地整理对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等引起的效应,对于丰富城市土地整理理论,规范和指导城市土地整理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土地综合经济评价的理论方法初探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董黎明  冯长春 《地理学报》1989,44(3):323-333
城市土地经济评价对改革土地无偿使用的体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我国国情,探讨了城市土地经济评价的理论依据,参评因素及因子体系;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山东济宁市的城市土地进行了综合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土地信息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土地整理理论"初探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土地整理已成为土地科学的一个新的学科“生长点”,该文借鉴土地科学的相关理论基础,结合目前我国土地整理工作的任务与实践,探讨土地整理的理论:阶段理论、市场理论、广域理论、区域差异理论、效益统一理论、人居环境理论。  相似文献   

19.
在人地关系的理论基础中“和谐论”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理论的革新,研究“和谐论”的具体内容并将共作为人类活动的基本原则,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一大任务。  相似文献   

20.
乐淮辉 《地理教学》2013,(18):10-13
将布鲁纳的基本结构理论引入高中地理教学中,并做合理的处理,能够很好解决教学时间不足与学生空间缺乏的矛盾。为此,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提出两个基本的操作步骤,并提供一些具体的操作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